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九)

合集下载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宁市体育中心开赛。

作为奥运会项目的马拉松赛起源于希波战争中的A.古埃及B.古中国C.古希腊D.古印度2.“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

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上述材料中的“他”是指()A.史蒂芬孙B.毕昇C.阿基米德D.欧几里得3.“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希波战争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5.哲学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他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这位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里特C.柏拉图D.苏格拉底6.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

由此可见,他所学的内容是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罗马文明7.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8.“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2020】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2020】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8.A①是北伐战争时期的歌曲,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②反映了红军长征,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③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期的歌曲,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④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歌曲,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 答案 (1)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目的: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摘编自《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独立、统一与国家富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C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民族独立。C项符合题意。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20xx山东青岛,23,1分)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
①灯塔指引②生死攸关③当家作主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⑤④②①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③②①
6.(20xx内蒙古呼和浩特,9,1分)右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 )
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
2.(20xx河南,9,1分)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6.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他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C.文成公主入藏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D.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A.航空航天技术发展B.生物科学技术发展C.交通运输技术发展D.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选择题部分共5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解析1.B2.B3.C4.D5.C6.C7.C8.A9.A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D 17.A 18.A 19.D 20.B 21.D 22.B 23.C 24.D 25.D26.(1)说明图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争霸过程中,分封削减瓦解,一些弱小诸侯国被灭掉.图二: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展开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2)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变法:商鞅变法27.(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2)实施:经济特区主张:利用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发展经济,争取外援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8.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论述:略29.原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发明和革新特点:大机器生产成就: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车影响:①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第一个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安徽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2023年上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安徽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2023年上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选择题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应该是A.楔形文字B.甲骨文C.字母文字D.象形文字【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选择题楔形文字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两河流城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

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宇”,D项符合题意;A项诞生的文字是梵文等文字;B项诞生的文字是甲骨文;C项诞生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选择题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恒河流域③黄河、长江流域④两河流域A. ①④②③B. ①③④②C. ①②④③D. ③②①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位于南亚;黄河流域孕育了古中国文明,位于亚洲东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西向东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所以其考察顺序是①④②③,A 项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某班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上古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有①都处于大河流域②都存着着阶级压迫③都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标志④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封建等级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古亚非文明古国包括: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欧洲文明,它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山东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2.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

它是A.都江堰B.隋朝大运河C.赵州桥D.元朝的运河3.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东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C.汉代的成都D.元朝的大都4.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一博物馆进行了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一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这个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A.宋代民族的融合B.宋代商业的繁荣C.经济中心的南移D.海外贸易的发达6.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

”这种凶暴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东厂的设置B.丞相的废除C.文字狱兴起D.军机处的设置7.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8.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大汉王朝2.图象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象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日本文化C.古代罗马法制D.古代阿拉伯文明3.“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4.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

“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

该历法的基础是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5.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C.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D.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6.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

”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7.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

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8.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帝国的扩张D.雅典民主政治9.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北京朝阳初三模拟历史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34道小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右图是一处历史古迹征集的标识,以下诗文与标识内容相符的是A.五千年前天地浑,人文初祖始圣明B.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C.堰遏都江浪,民怀太守恩D.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2.周朝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材料反映出①分封的原因②分封的对象③分封制等级严格④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汉文帝采纳大臣的建议“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这些做法A.使汉初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B.使得儒学居于主导地位C.巩固大一统局面,西汉达到鼎盛D.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北朝正史记载,有姓名可考的不同民族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民族间通婚就有121起,史书上未记载的更多。

材料反映南北朝时期A.南北政权对峙B.江南得到开发C.北方民族交融D.重视编修史书5.有历史学家认为,秦汉时期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隋唐宋时期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

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选拔官吏看重门第B.开通大运河C.科举制创立并完善D.设立军机处6.右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B.唐都长安的城市建筑C.唐三彩制作工艺的成熟D.唐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7.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陆路交通便利B.社会风气开放C.科学技术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8.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实行盐铁官营B.订立“澶渊之盟”C.在地方设行省D.在地方设“三司”9.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九)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列对应的表格内。

1.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
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2.“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
的。

”他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受他重用、敢于直谏的大臣是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李靖
3.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
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适合的的是
A.“康乾盛世”杂谈
B.清朝对外交往小议
C.多民族国家简论
D.清朝君主专制探究
4.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

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里“帝王度量”在《马关条约》中是指
A.禁止反帝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允许驻军
5.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
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A.太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6.2012年是邓小平□□□□二十周年,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科学回答了实践发展中面
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文中的“□□□□”应该是
A.一国两制
B.改革开放
C.南方谈话
D.科教兴国
7.“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
A.自然环境优越
B.摆脱教会控制
C.人际关系和谐
D.相对独立自治
8.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
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上述材料表明哥伦布航海的根本动力是
A.建立国际市场
B.追求物质财富
C.实现灵魂拯救
D.享受天堂之乐
9.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人类民主文明的重要成果。

它们的内容
各具特点,下面对三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规范君主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三部文献都用法律手段废除了君主制度
10.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A.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原则
B.宣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D.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11.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

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
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瓦特
12.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下列图示中“?”处应该填写
A.苏俄
B.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13.小明从报纸上看到埃博拉病毒、乌克兰危机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成为威胁世界和谐发展的三大
问题,他写下了以下感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仍然威胁人类发展
B.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这些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D.面对共同问题各国要加强合作共担责任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5题6分,第16题12分,共24分)
14.(6分)历史时空:从旧社会的“十里洋场”,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靓丽的中国品牌,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

今天让我们乘着“时空穿梭机”,去追忆上海的城市记忆,见证不同的历史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5.(6分)史实与推论:史实与推论:在北美大陆,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
众国”。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它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请对下面有关美国的史实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

16.综合探究: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爱好和平的人们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各
材料二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

观察下面两幅历史漫画:
漫画《胜利》漫画《较量》
(2)漫画《胜利》创作于二战时期,“雪茄”(代表丘吉尔),“长烟嘴”(代表罗斯夫),“烟斗”代表着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

请问“烟斗”代表谁?概述这次国际会议关于对日作战的主要内容和漫画含义。

(3分)
(3)漫画《较量》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两幅漫画反映了战后美苏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4)你如何理解“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2分)
材料四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5)该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世界发展主题?(1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3小题26分。

1.B
2. B
3. D
4.C
5.C
6.C
7.D
8.B
9.C 10.D 11.B 12.C 13.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共24分。

14. (1)1842 南京(2)新文化青年杂志
(3)五四工人(无产)阶级(4)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
(5)尼克松中美上海联合公报(6)邓小平扩大开放
15.(1)×(2)√(3)√(4)√(5)×(6)√(一个1分,共6分)
16.(1)同仇敌忾,抵御外入。

(1分)
在远东战场歼灭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

(2分)(2)“烟斗”代表斯大林(1分);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1分)
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1分)
(3)两极格局(1分);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2分)
(4)缅怀历史,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

言之成理即可)。

(2分)(5)和平与发展。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