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

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

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

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

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身高、腰围、腿脚的长短、甚至屁股的大小都各不一样,如果把那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能让自己变得反而更丑更难堪。

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我们有的同学听说机电专业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机电专业来读,结果由于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太差,学不懂,听不懂,反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果选择相对简单的营销专业、微机专业来学,可能收获会更大,自己学得更好一些。

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去在初中阶段的知识作为铺垫,它与过去的知识联系不强,所以选择营销专业、微机专业相对而言学起来不难。

而机电专业,如果你没有在初中学好数理化,那么这三年你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基本上只能坐飞机。

这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情况摸深摸透,然后作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我们学院旅游班的女生有的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决定改读护理专业。

我觉得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我比较支持。

因为旅游专业基本上是说起好听,真正你要在旅游行业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很难很难,当导游很难,当宾馆总经理很难,而在宾馆酒店端盘子、打扫床铺根本不需要在学校学几年,浪费时间。

你看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工有几个是旅游专业、饭店专业毕业的?所以重新作出符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是明智的。

古人说过,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明选择很重要。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4-1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4-1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哲学与人生》课时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C二、判断题1.√2.√三、辨析题(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3)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也要考虑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4)小方不考虑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想效仿小梅走影艺之路,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的、盲目的人生选择,就有可能走弯路。

四、情境分析题(1)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

人生选择的实现都要受到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走好人生路,就要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就有可能走弯路。

(2)人的任何选择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所有可供选择的可能都是由客观世界提供的,而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单项选择题1.D2.A3.D4.A二、判断题1.×2.√3.√4.√三、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3)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生命运动过程。

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

因此,要有精彩的人生,只有积极行动。

不积极行动,不想行动,不愿付出努力,终将一事无成。

四、情境分析题(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人生也是如此。

但与其他物不同,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

因此,不同的人生选择就有了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1)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任何无法判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和实践去解决,从而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

(2)略。

2.(1)人们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1.小伙子的核桃肯定卖不出去。

因为他只是机械地模仿老翁的方法,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货物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

2.(略)第三节1.(1)是积极行动的信念是王凯克服了最初的迷茫胆怯。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积极地去行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为只有勇敢地放手去干,才能增长才干,也只有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但需要注意,行动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仅凭自己的满腔热血蛮干。

·I·2.(略)第四节1.不正确。

小曹只看到环境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只有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办好。

片面夸大一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略)第二章第一节1.(1)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使这位同学感到困惑。

(2)不可行。

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生存和发展。

此外,人际关系具有交互性,该同学如果一直当“独行侠”,不主动与他人交往,别人也会逐渐孤立他,他就会深陷于这种困境中。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填空题1、客观实际出发点立足点客观实际根据2、主观客观人的主观意志3、客观存在的事实固有规律性4、客观客观实际社会发展时代潮流责任二、单选题1、A2、A3、C4、C5、B6、D7、D8、D9、A 10、C三、辨析题1、此观点错误。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包括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情况和问题。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固然对走好人生之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人的主观愿望,不能成为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此观点错误。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虽然过去是已经发生的、确定的,但是过去活动的结果形成现在的实际,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不同的过去会对现在产生不同的影响。

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脱离过去和将来的现在,就会推动根基。

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起点和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1、(1)“考证热”不是毫无缘由的,其现实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就业压力。

考证成为求职者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证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对各类证书也有要求,这些都是造成考证热的客观原因。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考证热”固有然有现实原因,但考证必须与自己的学业基础、家庭条件、身体特点、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相结合,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切忌盲目跟风;同时学生阶段其面临主要问题是完成规定的学业,而不是考证;拥有一本证书给我们的就业提供了一种可能,证书越多,可能性就越多,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我们应该立足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实际,既不可能成为现实,又会浪费人生的宝贵时间。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6 分)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这句话说明(D)A、学会哲学,生活就必然会更美好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2、哲学的两个基本门派分别是( B)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A、要继承先人经验,不能够切断历史B、要重视实践,不能够思想僵化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够消极等待D、要从本质出发,不能够迷信书本 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重申规律是( C)A、发展变化的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事物发展过程自己固有的D、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5、“揠苗滋生”的寓言故事劝说我们,想问题、做事情(B)A、要不断地发现、揭穿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定以敬爱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能的事情6、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说明(A)A、敬爱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1/5B、客观条件限制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按规律做事常常是事半功倍D、人们做事有无见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7、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天气异常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这表示(D)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好部是被动的B、人不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C、人在自然规律眼前力所不及D、人的活动要碰到自然规律的限制8、客观本质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作业与答案哲学与人生第一阶段单选题(共20道题)1.(2.5分)人类在理性还处于原始水平时,用来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2.(2.5分)根据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叫做: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2.5分)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2.5分)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5.(2.5分)“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6.(2.5分)“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概念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故意利用语言固有的多意性来制造逻辑的混乱,在哲学范畴属于: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8.(2.5分)“四假象”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分)为什么图书馆里,哲学书籍永远摆在第一排?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西方哲学起源于哪个国家?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办事者说:你们不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吗?为什么只见你们聊天、嗑瓜子,不见你们服务?办事员说:你又不是人民,干嘛要服务你。

上面的案例属于哪种逻辑错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被公认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哲学家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看起来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他看起来不存在的事物就是不存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苏格拉底之死”是怎么回事?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古希腊第一所“大学”——阿卡德穆学园是由谁创办的?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存在主义所关注的“存在”是指: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从低到高有三个境界,其中不包括: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8.(2.5分)“存在先于本质”是哪位哲学家的说法?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9.(2.5分)下面不属于加缪观点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0.(2.5分)语言精炼,意蕴悠长,富于暗示,擅用格言、警语、比喻或事例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多选题(共20道题)21.(2.5分)苏格拉底诞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22.(2.5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关心下面哪些问题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23.(2.5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24.(2.5分)关于“哲学就是死亡练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25.(2.5分)关于“闲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26.(2.5分)下面哪种观点属于“种族假象”?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27.(2.5分)传统的逻辑学主要讨论哪三方面内容?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28.(2.5分)按照命题的真假可以分为: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29.(2.5分)下面的三段论中正确的包括:我的答案:AD 此题得分:2.5分30.(2.5分)判断怀疑的程度是否恰当的标准有哪些?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1.(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怀疑论的包括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32.(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笛卡尔的包括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3.(2.5分)放任“思想的懒惰”有哪些害处?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4.(2.5分)下面观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5.(2.5分)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培养智慧?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36.(2.5分)关于“自我意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37.(2.5分)关于哲学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38.(2.5分)哲学的三个作用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39.(2.5分)哲学的基本部分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40.(2.5分)关于什么是哲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第二阶段单选题(共20道题)1.(2.5分)关于神话,下面理解错误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2题分,共60分)( )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

这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4、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者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6、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 )7、“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A、唯物主义命题B、唯心主义命题C、悲观主义命题D、教条主义命题( )8、“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9、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A、发展变化的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1、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判断题练习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判断题练习

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课堂练习
一、判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 A )2。

有些可能性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有些则完全不需要.( B )
3。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A )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不能凭一时的情绪和热情,盲目地行动。

( A )
5。

人们只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能成功。

( B )6. 自信自强精神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 A )
7。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 A )
8. 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是人生选择有多种可能性的现实依据。

( B )
9。

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 A )
10. 规律是客观的,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因此我们可以去改变一些规律。

( B )
1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明只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B )
12. 走好人生之路,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这句话说明(D)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
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B)
A、有神论和无神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C)
A、发展变化的
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
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5、“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B)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6、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说明(A)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7、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这表明(D)
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8、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9、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C)
A、能够改变环境
B、有心理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
10、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C)
A、能动地改造规律
B、能动地创造规律
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D、能动地消灭规律
11、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B)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
D、一切从书本出发
12、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这说明运动是(A、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B、普遍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C、普遍的、无条件的、相对的
D、普遍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2~4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共30分)1、下列说法蕴含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AC))A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C、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有(AB)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CD)
A、尊重客观规律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D、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BCD)
A、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规律是事物或现象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5、“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那个楚国人的做法错在(BC)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是运动的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承认了船、水、剑是客观存在的
6、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应该(BD)
A、自己想怎样选就怎样选
B、客观地认识自己,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
C、由父母或家中亲人决定
D、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主观愿望适应时代需要
三、问答题(23分)
1、哲学有哪两大基本派别?它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课本P3
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敢于行动和善于行动?(9分)参考答案:课本P21-22
3、对“心想事成”这一成语的含义,甲乙二人从哲学上进行了分析。

甲认为“心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可能事成。

乙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

你认为甲乙二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心想”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心想才能事成。

四、论述题(11分)
结合有关事例论述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参考第29-30页,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