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盆地构造图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摘要】在强调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件编制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提出若干编图准则:(1)编图对象必须是“同时相”的地层,亦即同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产物;(2)所取地层间隔(作用单元)原则上是越短,越接近真实情况,具体比例尺选择应根据任务而定;(3)要严格遵循瓦尔特相律,沉积相在剖面上的变化序列应与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相一致;(4)必须综合分析各类沉积相标志,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多方面的信息,准确开展沉积相类型的划分;(5)图面上各类沉积相要配套,形成一个沉积体系.编图具体方法首先必须要有完备而可靠的第一手素材,然后按照先剖面图,后平面图;先基础性图件,后综合性图件的步骤有序地进行.【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8页(P194-201)【关键词】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作者】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98岩相古地理图件是陆相沉积盆地矿床资源预测及矿床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图件(含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1-2]。
目的是为恢复(或重建)某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这有助于阐明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因而编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4]。
(1)编图对象必须是“同时相”的地层,即在同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产物,如“××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相古地理图”或“××盆地中侏罗世沉积相古地理图”,切忌将不同时期的沉积相进行对比和综合。
新疆肖尔布拉克西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新疆肖尔布拉克西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王帅;刘成【摘要】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the analysis of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iaoerbulakexi mine field , the mine strata was divided into six containing(septum)water layer. The hydraulic contact between the mine field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nd aquifers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runoff and excretion were analyzed. The prediction of water inflow about the mine field has been calculated with the“big-well”method. The mine field water-filled source were analyzed from the formation water content,surface water and quaternary pore water,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temporary surface water three factors. The above research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damag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ine design in the fu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通过对肖尔布拉克西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将矿区地层划分为六个含(隔)水层,分析了该井田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和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研究

8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研究宫 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通过分析新疆伊犁地区盆地成矿历史、区域构造以及地质地层特征可知,矿体地质为大沟岩组、地下深层岩群岩组、河湖岩群岩组是金属矿主要成矿单位,矿床形成根据成矿带类型,可总结为火山沉积型。
在研究成矿潜力中,初步研究了伊犁盆地火山沉积矿床,形成于地壳断裂带和新构造运动强烈带与火山带三种地质环境下,成为新构造山间盆地。
伊犁金属成矿带地质良好环境优越,具有较大潜力和良好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形成条件中图分类号:O6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8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ore bodies in Yili area, XinjiangGONG Chen(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team of Xinjia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Urumqi 830011,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history, regional structure and geological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Yili Basin in Xinjiang, it is known that the ore body geology is Dagou rock group, underground deep rock group rock group rock group and river lake rock group rock group rock group, which are the main metallogenic units of metal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etallogenic belt, the deposit form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 In the study of metallogenic potential, the volcanic sedimentary deposits in Yili Basin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which formed in three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crustal fault zone, neotectonic movement belt and volcanic belt, and became a neotectonic Intermountain basin. The Yili metal metallogenic belt has good geology, favorable environment, great potential and goo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Keywords: Yili area, Xinjia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formation conditions由于地区地壳变迁成就了伊犁地区丰富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有新疆最大的金矿——阿希金矿、全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矿种高达九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具备建成我国西北部重要矿产基地的条件[1]。
简述伊犁盆地北缘边界走滑断裂

简述伊犁盆地北缘边界走滑断裂摘要:伊犁盆地北缘边界断裂在地震地质文献中常被称为喀什河断裂。
从卫星影像看,伊犁盆地北缘边界断裂具有较明显的线性影像特征,遥感影像清晰,断裂西段沿伊犁盆地北缘向西延伸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向东经霍城、伊宁北,沿喀什河北岸至那拉提,断裂带在中国境内总长约315Km,总体呈NWW向,断面倾向NNE,倾角50-80°,具有右行走滑兼逆冲性质。
它是博罗科努山与伊犁盆地的分界断裂,控制了伊犁盆地北部边界,是一条孕育和发生大震的构造带,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床;走滑断裂;伊犁盆地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北至霍城、果子沟一带,西接近中哈国境线,南至昭苏盆地,东至尼勒克盆地,海拔高度一般1100~1500m[1],地势较平缓,发育伊犁河、加尕斯台河、察布查尔河、库鲁斯泰河、苏阿苏河和洪海沟等常年水系[2]。
天山山脉主脉在伊犁地区分为南、北两支向西延伸环绕本区,形成了北、东、南三面环山,东窄西宽、东高西低的楔形地形地貌[3],向西延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在中国境内(包括尼勒克和昭苏盆地)的面积为2.85万km2[4]。
2 果子沟地区北缘边界断裂在高速路G30果子沟口收费站以北150m公路西侧,北缘边界断裂出露良好,n)点位周边地貌由河流冲刷及高速公路开挖而成,位于石炭系中统脑盖吐组(C2内部,向南约200m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根据伊犁20万地质图霍城幅推测此处有一条断层通过[4],该断层地貌显示清晰,北高南低,推测该断层将中石炭统置于第四系之上。
断层上盘,即北盘中石炭统岩性为薄层状硅质岩,产状陡立,总体向北倾斜,内部顺层发育有众多小型断层,断面多呈波状起伏,其上可见擦痕及阶步,在该点测得断层及擦痕线理产状,分别为:断面产状:195°∠83°;线理侧伏向及侧伏角:285°∠32°。
根据擦痕线理判断该断层为右行走滑断裂为主兼正断层。
3 东大沟地区北缘边界断裂在东大沟沟内与加马拉沟交汇处,一条近东西向断层通过,点北为上奥陶统h),岩性为厚层状灰岩,内部发育三组断裂,其产状分别为:呼孤客达扳组(O3(1)断面产状:69°∠25°,断面呈波状起伏,其上可见擦痕线理,侧伏向角339°∠30°,指示活动性质为右行走滑兼逆冲。
新疆构造分区图(入库全国修改)2010年5月11日汇总

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
-9-1原Ⅲ-4-1
木孜塔格—西大山—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
-9-2原Ⅲ-4-2
西藏—三江造山系
Ⅶ原
巴颜喀拉地块
Ⅶ-1原 —1
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
Ⅶ-1-2原 —1—2
羌塘弧盆系
Ⅶ-3原 —2
羌北地块
Ⅶ-3-2原 —2—2
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块
Ⅶ-3-3原 —2—1
Ⅰ-13-12原Ⅰ-4-12
依连哈比尔尕-博格达裂谷盆地Ⅰ-13-2
原“依连哈比尔尕-博格达裂谷盆地Ⅰ-4-2”
巴音沟晚古生代裂陷槽
Ⅰ-13-21原Ⅰ-4-21
博格达晚古生代裂谷
Ⅰ-13-22原Ⅰ-4-22
哈尔力克-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
Ⅰ-13-23原I-3-3
吐-哈地块Ⅰ-13-3
原“吐-哈地块Ⅰ-4-3”
Ⅰ-12-33原Ⅰ-3-23
唐古巴勒-卡拉麦里复合俯冲增生杂岩带Ⅰ-12-4
原“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Ⅰ-3-24”
准噶尔地块-吐哈地块Ⅰ-13
原“准噶尔地块-吐哈地块Ⅰ-4”
准噶尔地块Ⅰ-13-1
原“准噶尔地块Ⅰ-4-1”
准噶尔中央地块
Ⅰ-13-11原Ⅰ-4-11
东准噶尔晚古生代陆缘盆地
敦煌陆块Ⅲ-2
原“Ⅱ-2敦煌陆块”
阿尔金北缘陆核Ⅲ-2-3
原“Ⅱ-2-3阿尔金北缘陆块”
秦祁昆造山系
原“Ⅲ
秦祁昆造山系”
-4阿尔金弧盆系
原“Ⅲ-1阿尔金弧盆系”
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
-4-1原Ⅲ-1—1
阿中地块
-4-2原Ⅲ-1—1Ⅲ-1-2
阿帕-芒崖蛇绿混杂岩带
石油地质学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

2、Dow提出的石油系统 • 1972年,W.G.Dow首次使用Oil system概 念。根据威利斯顿盆地油-油对比和油-源对 比结果,提出了该盆地具有三套性质明显 不同的生—储组合,这三套组合被蒸发岩 分隔开,每个组合是一个石油系统,存在 三套烃源岩-储集层石油系统。 • 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烃源岩运移途径、 储集层、圈闭、盖层。
陆内裂谷盆地 陆内坳陷盆地 大陆边缘盆地 陆间裂谷盆地 新生洋盆
1、裂陷盆地
(1)内陆裂谷盆地
(裂谷 :地壳断裂作用形成的断 层为边界的狭长断陷带 )
一般特点是:
①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②常具有双层结构,下部断 陷,上部坳陷沉积;
③地温梯度高,初期 带有基性喷出岩; ④同沉积正断层控制 着断陷及盆地格架; ⑤主要圈闭类型有滚 动背斜,掀斜断块, 底辟及地层圈闭。
内陆裂谷进一 步拉开,地壳强烈 减薄,形成过渡壳 时,内陆裂谷就演 变为陆间裂谷。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1)简述图中伊犁河谷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①夏季为汛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冬季河流结冰,出现断流。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2)请结合形态、地势、分布格局等方面来描述伊犁河谷 地形特点,并分析此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
自然环境:降水、气温、植被等方面
温’陆’ 性’
近地面的水汽很少到达中亚及我国西北,
但高空摩擦力小,就仍有极少量能到达。 【结论】天山北坡 能受到来自北冰洋、当这极少水汽遇到我国天山、阿尔泰山等阻挡 大西洋的水汽影响, 迎风坡多地形雨, 时,就会在北坡(西侧)形成迎风坡的地形雨 故降水多。
伊犁河谷植被类型丰富
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 碱化和风沙危害。因为该区 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 降水量,加之不合理的灌溉 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该区 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周围多 沙漠,植被覆盖较差,风沙 危害严重。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注入乌梁素海;大量使用化 肥后的灌溉用水注入乌梁素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 中缺氧,鱼类死亡。
①北部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南部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南 天山山脉,中部中天山山脉把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分布的格局 ②西低东高,向西敞开成半封闭的三角形区域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2)请结合形态、地势、分布格局等方面来描述伊犁河 谷地形特点,并分析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经典例题
2、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发展种植 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水源 是__________ ,说明 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原因:该地区位于我国 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途径:临近黄河,地势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 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
能源地质学-8-砂岩型铀矿

盆地沉积建造:盆地沉积建造的含铀性是有前二者
决定的。
对于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如果层间氧化带沿倾向发育 不深时,盆地基底和含矿建造的含铀性作用较小,但层间氧 化带发育很深时,盆地基底和含矿建造的含铀性则具有重要 意义。
对于基底式古河道型铀矿,如果在盆地盖层与 基底建造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沉积间断,从而 在基底的表层形成一个铰厚的风化壳,则基底岩 石含铀性及古风化壳发育厚度是成矿的重要因素。
对成矿有利
巴什布拉克 矿点
成矿前 准备期
对成矿不利, 难成富大铀矿
克拉玛依矿 点
原岩为红杂色建 造
对成矿有利
顶山(?)
成矿后 改造期
含矿层原岩富含 有机质,呈灰色, 易现成层间氧化 带砂岩型铀矿
对成矿有利, 但找矿难度增 加
魔鬼城沥青 山铀矿点
克拉玛 依模式
德克萨 斯模式
油气与铀矿的关系
乌尔和沥青矿
分
类
矿床主要是由地下水的成矿作用 而形成的,为外生后成铀矿床, 矿体主要受氧化带控制。
根据含氧地下水对岩石的蚀变作 用方式,与可地浸砂岩铀矿床有 关的氧化带主要有两类:即潜水 氧化带与层间氧化带。
潜水氧化带
也称为孔隙潜水氧化带,分布在地下潜 水位以下至地下潜水层的隔水底板之上, 含氧地下水水交替强烈,岩石中长期充 满孔隙潜水。孔隙潜水氧化带一般不形 成规模较大的工业铀矿床。当含矿层在 同生铀富集的基础上经过后生改造迭加, 也可形成中小型铀矿床。目前所发现的 古河道型铀矿床,绝大部分为潜水氧化 带型矿床。(外贝加尔,云南)
中亚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分布简图
地浸砂岩型铀矿特点
1、矿体赋存于沉积盖层松散、透水的砂 质岩石中,也可赋存于基底裂隙中。 2、矿化与围岩为后生、叠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