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练习题1.力的合成【例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 1、F 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 、5 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2222215)35(+=+=F F F N=10 N 合力的方向与F 1的夹角θ为:3335512===F F tg θ θ=30° 【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 ,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320030cos 21== F F N=346 N合力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例3】将放在斜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下滑力F 1和对斜面的压力F 2,这种说法正确吗?解析:从力的性质上看,F 2是属于重力的分力,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

【例4】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解析: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任意画一条直线,在有向线段的另一端向这条直线做垂线,就是一种方法。

如图所示。

(3)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4)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①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

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sin α②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 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1sin α③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 同方向,F 2的最小值为|F -F 1|(5)正交分解法: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新教材适用)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第5节力的分解课后习题教科版

(新教材适用)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第5节力的分解课后习题教科版

第5节力的分解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多选)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C.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与F相同D.F1、F2和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ACD解析:在力的分解中,合力是实际存在的力,选项A正确;F1和F2是力F的两个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选项B错误;F1和F2是力F的分力,共同作用效果与F相同,其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选项C、D正确。

2.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是()答案:C解析:A图将拉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设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压力为N=mgF sinθB图压力等于重力,即N=mgC图压力为N=mg+F sinθD图为N=mgF故C图压力最大。

3.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和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D.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答案:C解析:F1、F2是重力G的分力,都作用在物体上,施力物体都是地球,A错误;斜面光滑,所以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故C正确;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它们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效果相同,不能说物体受4个力的作用,所以B、D错误。

4.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图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A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2项正确;B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B项正确;C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紧压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项错误。

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D项正确。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A.3 N、3 NB.6 N、6 NC.100 N、100 ND.400 N、400 N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图1—16A.F cosθB.F sinθC.F tanθD.F cotθ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图1—17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图1—18 A. F f <μmgB. F f =μmg C .F f >μmgD.不能确定二、非选择题(共26分)1.(6分)把一个力F 分解成相等的两个分力,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在______到______的范围内变化,______越大时,两个分力越大.2.(5分)重力为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压力F ,如图1—19所示,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为______.图1—19 图1—203.(6分)如图1—20所示,一半径为r 的球重为G ,它被长为r 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求:(1)细绳拉力的大小;(2)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4.(9分)在一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如图1—21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m ,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图 1—21参考答案一、.1.A 2.A 3.D 4.B 5.A 6.A二、1.2F ∞ 两分力间的夹角 2.F +mg cos α 3.(1)332G (2) 33G 4.甲:F 1=mg sin α F 2=mg cos α乙:F 1=mg tan α F 2=mg /cos α丙:F 1=mg F 2=0。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所示,这是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 边为斧头背,AB 、AC 边为斧头的刃面.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则应该( )A .BC 边短一些,AB 边也短一 些 B .BC 边长一些,AB 边短一些 C .BC 边短一些,AB 边长一些D .BC 边长一些,AB 边也长一些 【答案】C【解析】将竖直向下的力分解为垂直BA 和CA 边的两个分力,使分力尽可能的大些.应使BC 短些,AB 边长一些为宜.2. 有些人,像电梯修理员、牵引专家和赛艇运动员,常需要知道绳或金属线中的张力,可又不能到那些绳、线的自由端去测量.一家英国公司现在制造出一种夹在绳上的仪表,用一个杠杆使绳子的某点有一个微小偏移量,如图所示,仪表很容易测出垂直于绳的恢复力.推导一个能计算绳中张力的公式.如果偏移量为12 mm ,恢复力为300 N ,计算绳中张力.【答案】1562.5 N【解析】设绳中张力为F T ,仪器对绳的拉力F 可分解为拉绳的两个力F 1、F 2,而F 1=F 2=F T ,如图所示.由F 1、F 2、F 构成一个菱形,依图中几何关系有F T =,又因微小变形, 所以sinθ≈tanθ, 故F T ==.当F =300 N ,δ=12 mm , F T =1562.5 N.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2N 的力可以分解为7N 和6N 的两个力;B .一个2N 的力可以分解为8N 和12N 的两个力;C .一个5N 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5N 的力;D .一个8N 的力可以分解为4N 和3N 的两个力;【答案】AC【解析】选项A 中,7N 和6N 的合理范围为,2N 的力在其范围内,即2N 的力可以分解为7N 和6N 的力,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中,8N 和12N 的合理范围为,2N 的力在不其范围内,即2N 的力不可以分解为8N 和12N 的力,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中,5N 和5N 的合理范围为,5N 的力在其范围内,即5N 的力可以分解为5N 和5N 的力,故选项C 正确;选项D 中,4N 和3N 的合理范围为,8N 的力不在其范围内,即8N 不的力可以分解为4N 和3N 的力,故选项D 错误.【考点】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4.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答案】BC【解析】物体受力如图,正交分解有:水平方向:①竖直方向:②故有:当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支持力都越大,故A错误,B正确;当a一定时,越大,越小,越大,要使①②两个方程成立,必须有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减小,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点评:对于这类动态变化问题,要正确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状态列出方程进行有关讨论,不能凭感觉进行,否则极易出错.5.(10分)刀、斧、凿、刨等切削工具的刃都叫做劈,劈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使用劈的时候,在劈背上加力F,这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使劈的两侧面推压物体,把物体劈开.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度是d,劈的侧面的长度是L.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劈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即越锋利的切削工具)越容易劈开物体。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力的分解(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力的分解(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4力的合成和分解课时2力的分解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力的分解的理解1.一个力的大小为30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A.10N、10NB.20N、40NC.200N、200ND.700N、720N2.(多选)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F1、F2,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F1、F2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B.F1、F2都小于F2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与F相等3.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题组二按效果分解力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 T和球对墙壁的压力F N的大小分别是()A.G,G2B.2G,GC.√3G,√3G3D.2√33G,√3G35.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6.如图所示,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为10m。

用300N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A.1500NB.6000NC.300ND.1500√3N题组三力的分解的讨论7.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A.500√3NB.500NC.1000ND.400N8.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而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33F,但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A.F2B.√32F C.2√33F D.√3F题组四力的正交分解法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三个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推力F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推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F cosθB.μmgC.μFD.μ(mg+F sinθ)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对力的分解的讨论1.(2020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多选)已知一个力F=10√3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1与F夹角为30°(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A.5√3NB.10√3NC.10ND.20N题组二按效果分解力2.(2019河北唐山一中高一上期中,)一个体操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倒立动作,下列哪个图中沿每只手臂向下的力最大()3.(2020浙江嘉兴一中、湖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联考,)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精品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精品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精品: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一、选择题1.(2011年苏州中学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则其分力必为确定值B.已知两分力大小、方向,则它们的合力必为确定值C.分力数目确定后,若已知各分力大小、方向,必可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总的合力来D.若合力为确定值,可根据要求的两个方向、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定可求出这两个力大小2.如图3-5-16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图3-5-16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3.关于力的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8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8 N的力B.8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4 N的力C.8 N的力可以分解为13 N和6 N的两个分力D.8 N的力可以分解为16 N和7 N的两个分力4.已知一个力的大小为100 N,它的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为60 N,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 ) A.一定是40 N B.一定是80 NC.不能大于100 N D.不能小于40 N5.(2011年广东检测)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如图3-5-17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图3-5-17A.F 2B.3F 3C .FD .无法判断6.(2011年德州高一检测)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 =10 N 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 ,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B .有两组解C .有惟一解D .无解7.(2011年石家庄高一检测)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作用力F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5-18所示.保持作用力F 大小不变,将其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F N 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 f 的变化是( )A .F N 先变小后变大,F f 不变图3-5-18B .F N 不变,F f 先变小后变大C .F N 、F f 都是先变大后变小D .F N 、F f 都是先变小后变大8.如图3-5-19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图3-5-19A .小球对薄板的正压力增大B .小球对墙的正压力减小C .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9.(2011年哈师大附中高一检测)如图3-5-20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另一物体B,并处于静止,这时A受地面的支持力为F N,摩擦力为F f,若把A向右移动一些后,A仍静止,则( )图3-5-20A.F N将增大B.F f将增大C.轻绳拉力将减小D.物体受合力将增大二、计算题10.(2011年衡阳高一检测)如图3-5-21所示,一个重为100 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试求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和对A点压力F2.图3-5-2111.如图3-5-22所示,楔形物体倾角为θ=30°,放在水平地面上,轻质硬杆下端带有滑轮,上端顶有重1000 N的物体,硬杆只能沿滑槽上下滑动.不计一切摩擦,求作用于楔形物体上的水平推力至少多大才能将重物顶起?图3-5-2212.(2011年广东模拟)如图3-5-23所示,物体C的重力为G=10 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θ=45°,BO绳水平,绳子不可伸长,求:图3-5-23(1)AO绳所受的拉力F AO和BO绳所受拉力F BO分别为多大?(2)如果绳AO和BO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20 N,若逐渐增加C的重力,则AO和BO哪根绳子先断?为什么?参考答案1、BC.2、C.3、ABC4、D.5、A.6、B.7、D8、BD9、AB.10、解析:球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压紧墙壁和A点,作出重力及它的两个分力F1′和F 2′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球对墙面的压力F 1=F 1′=mg ·tan60°=100 3 N ,方向垂直墙壁向右.球对A 点的压力F 2=F 2′=mg /cos60°=200 N ,方向沿O →A 方向.答案:F 1=100 3 N 方向垂直墙壁向右F 2=200 N 方向沿O →A 方向11、解析:水平推力F 有两个效果,垂直于斜面向上支持滑轮和垂直于水平面压地面,如图所示,斜面对杆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F sin θ,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上.要使轻杆顶起重物,则应使F N cos θ≥G ,即Fsin θ·cos θ≥G ,F ≥G tan θ=100033 N. 答案:100033N 12、解析:(1)竖直绳OC 的拉力F =G =10 N ,将其按作用效果分解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F AO =F sin θ=G sin θ=10sin45° N =10 2 N. F BO =F tan θ=G tan θ=10tan45° N =10 N. (2)由图知F BO =F AO cos θ,故AO 绳的拉力总大于BO 绳的拉力,因此,当C 的重力逐渐增加时AO 绳先断.答案:(1)10 2 N 10 N (2)AO 绳先断 原因见解析。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练习题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练习题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练习题一、选择题1.把力F 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如下分解哪种是可能的:()A.分力之一垂直于FB.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与F 方向一样C.两分力都比F 大D.两分力都跟F 垂直 2.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 A.两个分力的大小B.两个分力的方向C.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D.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下列图,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 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 、N 、F 1、F 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 和弹力N 的作用、D.力N 、F 1、F 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 、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样4.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 =10N 分解成两个分力,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 ,如此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惟一解D.无解5.如下列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 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 1和竖直向上的力F 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F 1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B.F 2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F 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F 2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将一个大小为7N 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如此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4N B.7N C.11N D12N7.在xOy ,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N 的力作用于O 点,该力与x 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与y 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解到x 和y 方向上,如此:() A .F x =5N,F y =5N B.N 35=x F ,F y =5NC.F x =5N,N 35=y FD.F x =10N,F y =10N二、填空题8.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木箱在推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水平面给木箱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_,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9.如下列图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和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N的细绳,BO处于水平位置,∠AOB=150°,如此所挂重物m的最大质量是多少,这一系统中的绳子不会断裂? (g取10N/kg)10.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A,由轻绳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如下列图,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B物体的质量为多大(g取10N/kg)参考答案1.答案:ABC2.答案:BD3.答案:CD(点拨:用分力来替代原来的力,其作用效果一样.力分解时不改变力的性质,不转移受力物体,题中F2应仍是斜面上的物体所受, F2是使得物体压紧斜面的力)4.答案:B5.答案:C(点拨:F2与重力方向相反,但大小一定小于物体的重力,因为物体受摩擦力作用,一定存在正压力)6.答案:D7.答案:B8.答案:mg+F sinθ;μ(mg+F sinθ)(点拨:木箱受的摩擦力不等于F·cosθ,因为木箱不一定是匀速运动)9.答案:将m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mg)分解为使O拉紧AO绳的力T A和拉紧OB绳的力T B, T A与AO绳对O的拉力相平衡,T B与BO绳对O的拉力相平衡,由力的分解图看出T A最大,说明当悬挂物重量增加时AO绳首先达到最大能承受的张力100N.所以重物的重力G=mg=T A cos60°=100×0.5N=50N,即物体的最大质量m=5 kg.10.答案:将A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 A1和垂直斜面向下的G A2,如此G A1=Mg sin30°=2×10×0.5N=10N,它与绳子对A物的拉力T平衡,所以T=G A1=10N,对于物体B:绳子拉力T与重力G B=mg平衡,因此G B=T=10N,m=1kg.。

2024-2025高一物理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分层练习)解析版

2024-2025高一物理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分层练习)解析版

第04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1.下列四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可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是( ) A .1N 3N 5N 、、 B .2N 4N 6N 、、 C .3N 4N 5N 、、 D .4N 4N 4N 、、 【答案】A【详解】A .3N 、5N 的合力范围为2N 8N F ≤≤合,1N 的力不在这个合力范围之内,三力不可以平衡,不可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故A 符合题意;B .4N 、6N 的合力范围为2N 10N F ≤≤合,2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B 不符合题意;C .4N 、5N 的合力范围为1N 9N F ≤≤合,3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C 不符合题意;D .4N 、4N 的合力范围为0N 8N F ≤≤合,4N 的力在这个合力范围内,三力可以平衡,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分力和合力大小关系为( ) A .合力总是大于每一个分力 B .合力至少比一个分力大C .两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范围内)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D .两分力1F 和2F 的夹角不变,1F 大小不变,增大2F ,合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D【详解】AB .随两分力夹角的不同,合力的大小也不同,合力可能大于每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每一个分力,故AB 错误;C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两分力大小不变,当夹角(在0°~180°范围内)增大时,合力一定减小,故C 错误;D .当分力之间的夹角不变,如果夹角为180°,当分力增大时,合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变化了,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六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2F 、3F 、4F 、5F 、6F ,相邻两力间的夹角均为60°,其合力大小为( )A .FB .2FC .6FD .0【答案】D【详解】竖直方向两力的合力为3F ,竖直向上;3F 与6F 两力的合力为3F ,沿6F 的方向;2F 与5F 两力的合力为3F ,沿5F 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A组(20分钟)
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F1或F2垂直于F
B.F1、F2都与F在同一直线上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
D.F1、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与F相同
解析:一个力F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F1和F2可以与F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可能同时大小也都与F相同,因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两力之和,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2.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则手指与手掌所受的作用力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的重力产生斜向下拉绳子和水平向左压杆的作用效果,故绳子对手指有斜向下的作用力,杆对手掌有水平向左的作用力,选项D正确。

答案:D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
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
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
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10 N和10 N的两个分力
解析:逆向思维法,根据两个分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来判定。

A项中2 N不在6 N和3 N的合力范围内,B项中10 N不在5 N和3 N的合力范围内,C、D两项中的每个力均在其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故A、B错误,C、D正确。

答案:CD
4.导学号19970092
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某时刻只受到F1和F
的作用,且F1=10 N,F2=10 N,则物体的合力()
2
A.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大小等于10 N
D.大小等于10 N
解析:如图所示,将F2正交分解,则F2y=F2cos 45°=10 N=F1,所以F1、F2的合力为F=F2x=F2sin 45°=10 N。

答案:C
5.如图所示,用绳子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10 m。

用300 N 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
A.1 500 N
B.6 000 N
C.3 000 N
D.1 500 N
解析:由题目可知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弦值为sin α==0.1,将力F按如图所示进行分解,则F=2F绳sin α。

所以绳子的作用力为F绳==1 500 N,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6.三条轻绳结于O点,通过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悬挂起来,如图所示。

已知系在竖直墙上的绳与墙成37°角,弹簧测力计水平且读数为3 N,求重物的质量(g取10 m/s2)。

解析:
将竖直绳对O点的拉力F沿两绳方向进行分解,分力分别为F1和F2,如图所示。

则F1=F tan 37°
而F=mg,F1=3 N,
所以重物的质量为m==0.4 kg。

答案:0.4 kg
7.导学号19970093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用光滑挡板A、B挡住。

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斜面。

试求:
(1)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大小之比;
(2)斜面受到两小球压力大小之比。

解析:球1重力分解如图甲所示,
F 1=
G tan θ,F
2
=
球2重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
F 1'=
G sin θ,F
2
'=G cos θ
所以挡板A、B所受压力之比
斜面所受两小球压力之比。

答案:(1)(2)
B组(20分钟)
1.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解析:轿车重力不变,选项B错误。

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如图所示,G1=mg sin θ,由于引桥越长,坡角θ越小,G1越小,故选项D正确。

垂直斜面分量为G2=mg cos θ,压力等于重力垂直斜面分量,故轿车对引桥面的压力变大,选项C错误。

θ变小,压力变大,故最大静摩擦力变大,选项A错误。

答案:D
2.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如图所示。

其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
解析:人体的重力可沿两手臂向下分解为使手臂张紧的两分力,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要省力的话,两臂需平行,B正确。

答案:B
3.(多选)将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右上方的力F拉木块,如图所示,则()
A.力F的水平分力为F cos α
B.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使物体m对桌面的压力比mg小
C.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不影响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D.力F与木块重力mg的合力方向可以竖直向上
解析:如图所示,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力F1=F cos α,F2=F sin α,F2有竖直方向提拉作用,故物体对平面的压力减小了。

选项A、B正确。

答案:AB
4.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0 N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5 N
B.2.5 N
C.8.65 N
D.4.3 N
解析:如图所示,将重力沿细线及拉力方向分解,分析图形可知,只有当拉力与细线垂直时,重力沿拉力方向的分力最小,根据平衡条件,F=G sin 30°=5 N,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5.
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劈形物体,将其卡于孔中,劈的斜边AB与直角边AC的夹角θ=60°。

当用F=10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劈时,求劈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产生的推力大小。

解析:加在劈面上的力F产生两个效果,即使劈形物体的两个侧面产生垂直向外的推力。

由此
可断定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分别是垂直水平面BC向下和垂直斜面AB斜向上。

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100×2 N=200 N
F
2
=F·tan 60°=100×N≈173 N
F
1
故劈对上侧面和下侧面产生的推力大小分别为200 N和173 N。

答案:200 N173 N
6.导学号19970094
甲、乙两人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如图所示,已知甲的拉力是200 N,拉力方向与航
向夹角为60°,乙的拉力大小为200 N,且两绳在同一水平面内,
(1)若要使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乙用力的方向如何?小船受到两拉力的合力为多大?
(2)若F乙大小未知,要使小船沿直线行驶,乙在什么方向时用力最小,此时小船所受甲、乙合力为多大?
(3)当θ=60°时,要使小船沿直线行驶,F乙多大?
解析:
(1)取船航向为x轴,与船航向垂直为y轴建立坐标系。

如图所示,将F甲、F乙沿两坐标轴正交
分解,有F甲x=F甲cos 60°=200× N=100 N,=F甲sin 60°=200× N=100 N,=F乙cos θ,=F乙
sin θ。

若使小船在河
流正中间行驶,则必须满足||=||=100 N,即F乙sin θ=100 N,sin θ=,故θ=30°,=F乙cos
θ=300 N,小船所受甲、乙的合力F
==100 N+300 N=400 N。


(2)当θ=90°时,F乙有最小值为=100 N,方向为垂直于船的航向,此时两拉力的合力F合'==100 N。

(3)当θ=60°时,则有F乙sin 60°=F甲sin 60°,则F乙=F甲=200 N。

答案:(1)与航向夹角为30°400 N
(2)与航向垂直100 N
(3)200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