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合集下载

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斗争史

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斗争史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

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

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义和团运动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

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例子

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例子

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例子1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外来侵略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时期之一,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进行了一系列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下面列举了10个以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为题的例子。

1.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英国以贩卖鸦片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限制,国家经济受到重创,最终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对中国进行侵略。

中国在义和团运动的支持下,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

3.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0年至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民军队,对清朝进行了多次抗击。

然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朝重新巩固了统治。

4. 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899年至1901年,是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一次自发抵抗运动。

义和团组织起义,攻击外国传教士和侵略者,呼吁清朝政府驱逐外国势力。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动摇和外国联军的入侵,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

5.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日本以侵略朝鲜为借口对中国发动战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赔偿巨额赔款。

6.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独立。

7. 中法战争:发生于1884年至1885年,法国以侵略越南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战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签订了《天津条约》。

8. 中英新约:签订于1858年,是中国与英国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多个港口,承认英国对中国的领土和商业特权。

9. 中俄新约:签订于1860年,是中国与俄国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大学历史 第 2 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讲课)

大学历史  第 2 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讲课)

8月抵达天 津大沽口
继续北上送信
7月5日 定海之战
30 日奔赴 9月 月 15 日撤离 6月28日到达 6 浙江定海 广东外海集结 白河回到广州
旅顺大屠杀
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惨案
共有5000多中国百姓被屠杀 美国历史学家贝弗里奇说这一 惨案是“俄国在远东最近历史 中臭名昭著的丑闻”。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大肆屠杀义和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1 2 3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南京大屠杀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1840年-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以种种手段逼
迫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达数百个之多,其中重要的有7个: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 条约》《辛丑条约》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
之奇变”。
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抗战期间 五四运动期间 甲午战争后
民族意识全面高涨 民族意识得到升华 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鸦片战争后
谢 谢!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刘铭传击退法舰
2、冯子才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 3、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

(1)广州三元里抗英(1841年)
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
经过: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②曾纪泽谈判从沙俄收回伊犁③新疆建省
(3)黄海海战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
(4)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义和团运动哪些特点?
①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②以神道为武器,有浓厚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色彩④爱国与扶清没有明确区分等
第1 页共1 页。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第三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显 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抗 义和团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八国联军总指挥瓦德西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 瓦德西向威廉二世报告:
• 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 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 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 坐视。尤其俄国独占东三省遭到英日强烈不满。
感谢下 载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 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 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 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 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 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 之。”因此,“无论欧、美日 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策。”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义和团团民在天津 老龙头车站同洋兵 激战
视死如归的义和团团民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者 的战争中,爱国官兵表现 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并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 利。在这些少数局部的胜 利中,有名的战例如中法 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
冯子材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法国:强租广州湾,以云南、广西和广东为其势力范 围。
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的“新界”(租期99年),以整 个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中国近代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代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屠杀中国人民的三大惨案: 1、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
2、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屠杀义和团民 3、1900年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 惨案
八国联军攻打天津。
俄军捕杀中国人。
日军屠杀义和团民。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从1840-1919的80年中,最主要的几个不 平等条约?
一、军事侵略
(一)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三)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一)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资本—帝国 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的侵略: 1、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2、三次武装入侵 3、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为什么使用“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 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藏于圆明园。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女史箴图》 流失海外,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
铜铸猪首原来与另外十一个生肖铜像并列于北京圆明园,当年 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时把十二生肖铜像偷走。2003年春天,文 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 国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他 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 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 康有为、梁启超喊出了 ‚保种保教‛的口号。


梁启超
康有为
振兴中华
“中国积弱,非一日 矣!……有心人不禁大声 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 切扶大厦之将倾。……是 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 维持国体起见。
孙中山
大肆修建颐和园花费:1098万两白银
1098万 60万两/艘吉野级巡洋舰 = 18艘 ÷ 两白银
祝寿置国难不顾
今日令我不欢者,
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军备废弛 军事腐败
晚清军队状况 京师八旗状况
“今日之兵,或册 多虚具,或粮多冒领, 或老弱滥充,或训练 不勤,或约束不严,凡 此诸弊,悉为兵蠹.”
--黄爵滋《综核名实 疏》道光十四年四月初一
枪长2.01
射程100米

射速1-2发/分 枪长1.42
射程300米

射速3-4发/分
炮的对比
制造技术方面 铸炮工艺 炮弹种类
中 技术落后,气孔较 铸炮工艺落后,使用 只有一种效能 国 多,火炮粗糙,容 泥模,不懂设计比例, 最差的实心弹 易炸裂,填充炮少, 精确度低 威力不大. 英 技术先进,火炮精 国 致,填充炮多,威 力较大,铁质较纯 铸炮工艺先进,使用 实心弹、霰弹、 铁模,设计尺寸比例 爆破弹等性能 合理,精确度高 不同的炮弹
魏源

魏源在1843年编成《海 国图志》,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 。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共同特点: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 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 思想。
郑观应 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编《盛 世危言》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 的破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 1 )根本不同点在于是独立自主还是受 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 2 )背景不同: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 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 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相差非常悬殊。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引进外资、开放市场 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但在近代 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资本输出,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 生活极端贫困。
⑺ 1901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 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4.5亿两;地方赔款 16886708两。 ⑻ 1906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 藏印条约》中规定的250万银卢比。
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 合约1326323847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 政收入的11倍。

战争 赔款 对近 代中 国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 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 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日虎熊 本是是 英沙 国皇 肠俄 是国 德青 国蛙 太是 阳法 是国
1898年
谢瓒泰《时局图》
租界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 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 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30多个租界。租界 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法律在这 里无效,俨然是“国中之国”。
船只
军事素 质
军纪散漫、缺乏训练, 训练有速,指 战斗力低。 挥统一,战斗 力强。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的一 主、 张“ 和师 早夷 期长 的技 维以 新制 思夷 想”


1、东南边疆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设计庄严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

培养历史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教学方法:本课的主体内容是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基本史实,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生动的讲述、学生的讲演、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补充说明帮助拓展深度。

本课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另外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在课堂教学组织、课堂评价等方面尝试运用英语,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英语表达。

教学准备:将本课的内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布置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即选择、确立本组研究的主题,然后进行角色分配,使每人角色互补或相关,进行工作分工,使每一成员负责的任务成为其他成员完成相应任务的基础。

由组长组织、组员参与,共同制定研究方案,由此确定各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资料收集员、历史课本剧的编、导、演等等。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和分工进行相应的准备,如利用周末时间上网下载,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课外读物,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收集有关音像资料,设计互动的游戏及讨论题等等。

从课前资料的搜集、准备过程开始,教师即应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帮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解答疑难等等。

上课前按小组坐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Teacher : 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everyone. (上课。

同学们好!)Students : Good morning Miss Zhuang .(老师好!)Teacher : Sit down, please.(请坐。

)教师活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英雄赞歌。

你能说一说你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崇敬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等。

教师活动:这些民族英雄都是我们应该永远尊敬和怀念的。

今天让我们去了解一下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作了哪些英勇的斗争,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

请看第19课《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多媒体展示课题及图标)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还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我们三个小组分别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课前大家都收集了很多资料,再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互相交流一下。

Let’s begin.(开始。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重在提供帮助和加以指导。

教师活动:Stop here. Are you ready? As usually,we’ll choose the best team in this class. I hope you’ll work hard, ok?(就到这里,准备好了吗?同以往一样,根据各组的表现,我们要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希望大家努力,好吗?)让我们进入第一子目:(多媒体展示)1、戚继光抗倭教师活动: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有一种圆形中间带孔的饼,叫光饼,也叫继光饼,据说是为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打倭寇而制成的。

作战时士兵们都用绳子将带孔的饼穿起来背在身上,饿了就拿饼吃,不停下来休息,往往出其不意消灭敌人。

后来老百姓家家烙制这种饼,送给戚家军支援他们的抗倭斗争。

这个民间故事生动表现了戚继光抗倭的丰功伟绩,也反映了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Now, which team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Qi Ji Guang?(下面,哪个小组可以介绍一下有关戚继光的事迹?)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交流、反馈,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学生活动:由收集戚继光资料的小组来介绍。

1、介绍倭寇的由来和危害。

2、观看录像《戚继光》,讲述戚继光的抗倭活动,包括台州战役。

(录像资料可由教师提供)3、表演“鸳鸯阵”。

(鼓励学生根据资料自己编排)4、倭寇基本清除。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回答,形成竞争的氛围。

学生活动:给大家出几道讨论题:1、你认为戚继光是怎样的一个人?2、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成功?教师活动: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 team?(你们对这个小组的讲述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意图: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同时,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更正,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也互相置疑,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竞相参与,既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又反驳其他组的不同观点,学生在争辩中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

教师活动:戚继光抗倭是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后人抗击外侮的斗争,从1937年开始,中国人民又进行了一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对,抗日战争,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赶跑了侵略者,再一次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教学意图: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补充说明帮助拓展深度。

教师活动:Now,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team?(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表现)教学意图:尝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就全组的表现做评价,促进小组内成员的真诚合作和组际之间的竞争,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动机,强调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体现出的是所有组员都参与活动,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大多数人肯动手、肯动脑、敢发言,小组活动热烈,教学效率比较高。

教师活动:They’re great. You’ll work hard .Let’s go on.(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希望其他组同学更加努力。

让我们进入第二字目的学习。

)教学意图:课堂上教师多给学生激励,积极的评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师活动: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海峡两岸的人民都举行了各种活动缅怀这位民族英雄。

那么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Which team can tell us?(哪个小组来介绍?)学生活动:1、介绍台湾的历史2、观看录像《郑成功收复台湾》3、互动游戏:智力闯关(由本组同学设计问题向其他小组发出挑战,课件可由学生自己完成,闯关成功会获得由本组同学准备的小贺卡。

)教学意图: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或者教师也参入到游戏中去,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活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昭示人们,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至今台湾仍未回归。

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近年来,台湾代表不断提出加入联合国的提案,每次都遭到否决。

尼加拉瓜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支持台湾。

假如你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请你写一段发言稿,结合中国的历史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在尼加拉瓜代表发言之后进行反驳。

教学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题目,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教师活动:同学们表达了共同的心声,让我们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3、雅克萨反击战教师活动:清朝前期,台湾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东北边疆却遭到沙俄的入侵,为抗击沙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学生活动:1、介绍沙俄侵略军的暴行。

2、两次雅克萨反击战的经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学生可指图讲解。

)3、表演历史课本剧《尼布楚条约》(由学生根据收集的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教师可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学意图: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活动:提出问题:1、雅克萨反击战是在哪个皇帝执政时期发生的?(康熙)2、尼布楚条约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签定的?(1689年,尼布楚)3、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平等谈判,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教师活动:雅克萨反击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边界条约,也是一个平等的条约,这时的清朝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但到了清朝末期,国力日益衰败,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同沙俄侵略者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丧失国土大约150多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教学意图: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落后就会挨打。

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板书)了解了这些英勇斗争的事迹,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谈感受、体会、启示和收获。

教师活动:这些爱国军民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应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动力。

教学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全课。

四、评价教师活动:Then we’ll choose the best team in this class.(接下来我们要选出本课最优秀的小组) 学生活动: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填写小组自评、互评表,教师填写师评表,要做到公平和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