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天鹅舞曲》教案
中班音乐舞蹈《四小天鹅舞曲》教案

中班音乐舞蹈《四小天鹅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舞蹈动作,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2.培养音乐节奏感。
教学难点:1.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2.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学准备:1.音乐素材:《四小天鹅舞曲》2.舞蹈道具:头饰、翅膀3.教学场地:宽敞的舞蹈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引导学生谈论对音乐的感受,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二、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示范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天鹅步、翅膀动作、身体波浪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三、分组练习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代表四只小天鹅。
2.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练习舞蹈动作。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提出建议。
四、完整舞蹈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跳一遍舞蹈,让学生熟悉舞蹈的流程。
2.学生跟随音乐,自主完成舞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节奏。
五、团队协作练习1.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团队间的竞争。
2.各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3.教师观察团队协作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进行舞蹈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音乐舞蹈《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感,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难点补充:一、基本动作教学难点:天鹅步的优雅与平衡,翅膀动作的柔和与协调。
补充对话:教师:“同学们,想象你们就是那优雅的天鹅,每一步都要轻柔、平衡。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怎么写《四小天鹅舞曲》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四小天鹅舞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旋律和舞蹈动作。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舞蹈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旋律和舞蹈动作。
2.舞蹈的组合和编排。
3.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旋律和舞蹈动作。
2.教学难点:舞蹈的组合和编排,以及情感传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2)引导学生谈论对音乐的感受,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2.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示范《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动作,如:小天鹅的舞蹈步伐、手臂的动作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节奏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舞蹈组合教学(1)教师示范舞蹈的组合,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整体结构。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组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组合。
4.舞蹈编排与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编排,发挥他们的创意。
(2)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排,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2)学生分享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旋律和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时,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在舞蹈编排和表现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展现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的节奏感较弱,舞蹈动作不够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
中班音乐《四小天鹅舞曲》教案

中班音乐《四小天鹅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2.通过学习舞曲,提高孩子记忆能力和感性认知。
3.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以音乐舞曲《四小天鹅》为主题,介绍四个小天鹅跳舞的故事情节,并学习如何跟随音乐舞蹈。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播放《四小天鹅舞曲》,和孩子一起轻松愉快地听音乐,观察孩子对音乐的反应,引导孩子了解音乐的魅力。
2. 学习故事情节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了解《四小天鹅》的内容,如四个小天鹅的特点和跳舞的样子。
3. 学习音乐节奏和节拍教师敲打手掌或击掌发声,让孩子把声音和敲打的手掌配合在一起,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4. 学习舞蹈动作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和学习,让孩子体验《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等。
5. 练习音乐和舞蹈的配合在孩子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和节奏之后,让孩子和教师一起跟着音乐跳舞,让孩子体验音乐和舞蹈的配合。
6. 结束教师放音乐片段结束教学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对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点1.学习节奏和节拍需要多次练习,让孩子逐渐掌握。
2.学习舞蹈动作需要重复练习,让孩子多次尝试,掌握正确的动作。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音乐态度和舞蹈技能,让孩子对音乐和舞蹈充满兴趣和爱好。
五、教学资源笛子、打击乐器、音响和音乐片段。
六、课后延伸1.教师可要求家长帮助孩子练习学到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
2.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音乐舞蹈资源,引导孩子多学习多感受。
教学者要有远大的情操大智慧,对待每一个学生,都用心倾听、耐心解答,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好的关爱,帮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发掘自己的才华,不断超越自我。
四小天鹅舞曲教案

四小天鹅舞曲教案【篇一:四小天鹅舞曲教案】教学内容:《四小天鹅舞曲》教案课题名称:湖北科教版小学音乐第六单元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课型:欣赏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四小天鹅舞曲》——管弦乐,选自柴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第三首乐曲。
乐曲描述了在那撒满银辉的天鹅湖畔,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法师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在大管轻快均匀、富于动感的节奏衬托下,两支双簧管奏出脍灸入口的主题,生动地刻画出小天鹅纯真可爱的形象。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载歌载舞的快乐气氛中渡过的,本节课的设计希望给同学们提供鉴赏不同舞曲的小空间,了解芭蕾舞这种舞蹈体裁以及这种舞蹈相配套的舞蹈音乐。
学情分析:舞蹈与音乐是一对亲密的姊妹艺术。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三年级的学生还属于中低年段,比较活泼好动,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舞蹈的形体美,感受根据音乐的情绪用肢体塑不同的音乐形象,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乐曲《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的对比欣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3、通过芭蕾舞欣赏,感受到芭蕾舞剧中天鹅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
教学准备:录音、录像、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课前音乐《圣桑-天鹅》2、提问:猜一猜,乐曲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动物形象?3、图片出示天鹅的形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鹅的外形和各种姿态。
师简介:天鹅是一种候鸟,它通体洁白,婷婷玉立,依水自照,水中流光溢彩,蓝的碧蓝,白的雪白,人们把它看作是美丽的天使,吉样的征兆,忠诚的象征。
它喜欢集群,飞行时排成“人”字队形,爱吃水生植物和少量昆虫,小天鹅孵出即可下水觅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四小天鹅舞曲小学音乐教案(精选5篇)

四小天鹅舞曲小学音乐教案(精选5篇)《四小天鹅舞曲》小学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2、能用有节奏的舞步和舒展的肢体动作表现小天鹅跳舞时轻快、活泼的样子。
3、感受芭蕾舞的魅力,体验跳芭蕾舞的快乐心情。
活动重点:感受乐曲特点,能有节奏地表演小天鹅的动作。
活动难点:能根据乐句性质和情境,创编出小天鹅前行、飞翔、嬉戏等动作,表现出小天鹅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四小天鹅舞曲》伴奏音乐、天鹅头饰若干、课件。
2、经验准备:了解天鹅的习性,听过《天鹅湖》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创设天鹅妈妈带小天鹅玩耍的情境,激发幼儿舞蹈的兴趣。
天鹅妈妈用带小天鹅游泳、提鱼、洗澡的方式,初步感受音乐快乐的情绪二、观察天鹅的图片,幼儿初步模仿、学习天鹅的动作。
通过幼儿模仿、教师提升、幼儿相互学习的方式,重点学习挺拔的身姿、舒展的动作、轻巧的舞步。
身姿挺拔:挺起胸膛,伸长脖,小天鹅真快活。
动作舒展:伸长翅膀飞呀飞,飞得高来飞得远舞步轻巧;踮起脚尖轻轻跳,双脚交替跑一跑小结:天鹅身体挺拔,动作舒展、优雅,舞步轻巧,跳舞特别优美。
三、用参加天鹅湖舞会的情境,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舞蹈。
引导语:天鹅湖可远了,要走过石桥、飞越高山、走过小路、游过湖泊才能到达舞会,让我们出发吧。
1、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完整跳第一遍舞蹈。
重点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做双脚交替步,创编优美的定格动作表达到终点后的快乐心情。
小结:小天鹅们用轻巧的走路和舒展的飞翔,终于到达了天鹅湖,可真了不起。
2、用白天鹅选小演员的情境,出示不同的舞姿图片,引导幼儿变化动作、表情优美地表演。
引导语:白天鹅选小演员表演,不光动作要优美,动作还要多种多样。
重点提问:你能想到哪些优美的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图片中的各种舞姿,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完整表演。
小结:小天鹅们不仅会跳舞,还会自己创编各种舞蹈动作,真是不得了。
3、用舞会正式开始的方式,完整跳第三遍舞蹈。
四、欣赏芭蕾舞剧《四小天鹅》片段,探索和尝试结伴拉手。
四小天鹅舞曲教案

四小天鹅舞曲教案教案:四小天鹅舞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四小天鹅舞曲》的基本信息。
2. 学习《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动作。
3. 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4.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四小天鹅舞曲》:《四小天鹅舞曲》是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支舞蹈作品,是其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一部分。
舞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舞蹈动作展示了四只小天鹅在湖上游弋的画面。
2. 学习舞蹈动作:a. 前奏部分:站立,双臂自然下垂,身体轻微前倾,右脚往前跨一步,右手向前伸出,左手放在身后略低的位置。
b. 第一段旋律部分:跳跃,两臂从身后往后拉伸并向上抬起,身体向上腾空并右称,同时双脚交叉换位,再重复上述动作。
c. 第二段旋律部分:旋转,右脚在地面上正前方做圈形旋转,并将双臂展开成鹅翅膀的形状,再切换左脚。
d. 结尾部分:站起来,双臂向上伸直,身体也伸直,站立姿势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放松。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四小天鹅舞曲》,了解学生对舞蹈和音乐的基本认识,并简要介绍舞曲的基本信息。
2. 学习舞蹈动作:a. 先示范动作,并给学生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b. 以小组或整体的形式进行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动作练习。
c. 引导学生注意身体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舞蹈练习。
3. 学习音乐节拍:a. 播放《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练习。
b.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拍和旋律特点,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4. 综合练习:a. 将各个部分的舞蹈动作进行整合,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综合练习。
b. 要求学生注意整体的舞蹈效果和表现力,并借助音乐的情感表达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
5. 结束:回顾舞蹈动作的要领和学习效果,并让学生表现个人独舞或小组合舞。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和表现,评价其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四小天鹅舞曲》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四小天鹅舞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舞蹈,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独立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内容1.舞蹈:《四小天鹅舞曲》2.音乐:《四小天鹅舞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四小天鹅舞曲》舞蹈的基本动作,掌握舞蹈的节奏和队形变化。
2.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队形变化的整齐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
(2)教师简要介绍《四小天鹅舞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教学舞蹈动作(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
3.教学队形变化(1)教师示范队形变化,讲解队形变化的要求。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队形变化,注意整齐性和协调性。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队形变化,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队形变化方法。
4.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舞蹈,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展示舞蹈,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四小天鹅舞曲》的熟悉程度。
2.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3.学生队形变化的整齐性和协调性。
4.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舞蹈,增进亲子关系。
2.学生自发组织舞蹈表演,提高自信心和表现力。
3.邀请家长观看学生舞蹈表演,加强家校沟通。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同学们,你们觉得天鹅跳舞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对,就是优雅和协调。
《四小天鹅舞曲》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4.启发引导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示范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音频及视频、教学用钢琴、四小天鹅头饰、天鹅湖图片、芭蕾舞鞋道具(若有条件)、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播放一段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四小天鹅舞蹈的精彩视频片段,视频中四小天鹅身着洁白的舞裙,在宁静的天鹅湖畔轻盈地舞蹈,画面唯美,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
在本次《四小天鹅舞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乐曲聆听、分析、表演和创编等环节都有积极的参与和一定的收获。情境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乐曲分析环节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小组合作表演和创编活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乐曲分析环节,对于一些音乐要素的讲解可能过于专业,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舞蹈动作创编环节,个别学生的动作创编缺乏协调性和美感,可能是由于教师对舞蹈基础动作的示范和引导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将音乐知识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可以采用更多形象的比喻或实例。在舞蹈创编环节,要加强对舞蹈基本动作和创编方法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舞蹈素材和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受古典音乐与舞蹈艺术结合的魅力,提升音乐综合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
- 乐曲主题旋律谱例展示区(写出部分典型旋律的五线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嵩县第三实验小学导学案
科目:音乐年级: 二主备人: 王梅花授课人: 第周课题:四小天鹅舞曲
学习内容:《四小天鹅舞曲》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过欣赏名曲名段,进一步了解俄罗斯音乐中不同舞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观赏圣-桑的《天鹅之死》。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舞吗?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根据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而改编的芭蕾舞《天鹅之死》,柔和悠扬的音乐又把我们带到了芭蕾舞的殿堂。
这节课我们将欣赏另一首世界名曲——《四小天鹅舞曲》。
二、欣赏教学
1、初听乐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提问: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它和《天鹅》的情绪一样吗?它们所表达的天鹅形象是一样的吗?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2、老师介绍作者作品。
(出示作者照片)
介绍作品:《天鹅湖》:四幕幻想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于1876年创作,直到1895年,重新把该剧搬上圣彼得堡舞台,才获得巨大成功,并成为世界芭蕾舞经典名著。
《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法师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3、复听乐曲,哼唱乐曲主旋律。
说一说第一个片段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4、再次欣赏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感受管弦乐队中乐器的音色,重点了解小提琴、双簧管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5、再听乐曲,仔细听辨。
6、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师:这是一首管弦乐(出示管弦乐的分类),我们来看看根据分类《四小天鹅舞曲》是什么管弦乐演奏的?而在这些西洋管弦乐里又主要是由弦乐和木管演奏的。
在大管轻快均匀,富于动感节奏的衬托下,两只双簧管吹出来款识人口的主题。
7、再一次聆听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
8、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
师简介芭蕾:因为“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
学学芭蕾舞中的基本动作,注意保持
形体的优美,脚尖尽量绷直。
9、学跳芭蕾舞。
三、课堂延伸
师: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大家收集与《四小天鹅舞曲》有关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收集到了就向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师:《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有谁知道这个故事吗?(学生上台讲《天鹅湖》的故事)老师出示《天鹅湖》的剧照。
四、课堂小结:
师:《天鹅湖》的主题歌颂了诚挚崇高的爱情,同时也证明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黑暗是暂时的,而光明却是永远灿烂的。
这节课我们在神圣的音乐殿堂欣赏到了古典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下一次我将带领带领大家走进音乐殿堂欣赏我们中国的舞剧。
五、课堂反思
骨干老师审批: 教导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