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测试题
凸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凸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A. u > 2fB. u = 2fC. u < fD. u > f3.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二、填空题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是_________。
5. 凸透镜成像时,如果物距u小于焦距f,那么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
四、计算题7.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凸透镜20厘米,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五、实验题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二、填空题4. v < f5. 正立放大的虚像三、简答题6.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如下:-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u > 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当物距u小于焦距(u <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计算题7. 由于物体距离凸透镜20厘米,即u = 20厘米,大于2倍焦距(2f = 20厘米),根据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v可以通过公式1/f = 1/u + 1/v计算得出,解得v = 10厘米。
五、实验题8. 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个凸透镜、一个屏幕、一个光源(如蜡烛)。
-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之外,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屏幕的位置,使得光源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 改变光源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屏幕上像的性质和大小的变化,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距和像的性质。
《凸透镜成像规律》培优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1题3题 5题2.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3.有一暗室,其南边窗上有一小孔,若有一室外被阳光照亮的白色汽车在窗外路面上自东向西驶过,这时在正对小孔的室内墙上可看到( )A.汽车正立的像,并自东向西移动 B.汽车正立的像,并自西向东移动C.汽车倒立的像,并自西向东移动 D.汽车倒立的像,并自东向西移动4.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光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 用此类透镜制成的镜片能矫正近视眼D. 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可能大于透镜的焦距5.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沿主光轴由90cm处移至120cm处时(蜡烛图上未画出),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cm处,移动光屏再现一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一定是()A. 缩小的像B. 等大的像C. 放大的像D. 正立的像6题7题 9题6.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7.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右侧成一倒立的实像(像在图中未画出).若物体从距透镜2倍焦距处以速度v沿主光轴匀速运动至距透镜1.5倍焦距处(物体始终在透镜左侧,透镜不动),则像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A.大于v B.等于v C.小于v D.无法与v比较8.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v1.0 可编辑可修改A. f A>f B>f c B. f c>f A>f B C. f A<f B<f c D. f B <f c<f A8题10题9.如图,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f=10cmB. f=5cmC. f=8cmD. f=12cm10.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象.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面是关于我们所能看到的像的特点,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泥娃比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B.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高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D.只要是人眼透过水杯看到的泥娃的像一定是虚像11.在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一个物体以10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6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倒立、等大实像12.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10 cm B. cm C. cm D. cm13、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14、如图的军事观察孔,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5、站在平静的池水旁,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这是因为平静的水面具有______作用,若向水中投一石块,看到的像破碎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一、选择题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A.B.C.D.2、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3、小军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在路边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盛满了水,天晴时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盛满水的瓶子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一束光线(不经过光心)经凸透镜折射后()A.一定能会聚在凸透镜的焦点B.一定是平行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D. 折射光线总较入射光线会聚些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用照像机拍摄照片时,胶片上出现了景物的清晰的像,但如果有一只飞虫正好飞落在照相机镜头的镜片上,此时胶片上的像()A、几乎没有变化B、有变化,出现了小飞虫清晰的像C、有变化,出现了小飞虫模糊不清的像D、有变化,整个像变得模糊不清7、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以下哪种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不起作用D. 无法确定答案:A2. 凹透镜的焦距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3. 根据透镜公式,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f时,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是:A. v < uB. v > uC. v = uD. v = 2f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会产生实像?A. 物距小于焦距B. 物距大于焦距C. 物距等于焦距D. 物距等于两倍焦距答案:B5. 透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距B. 透镜的焦距C. 透镜的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等于______时,像距无限大。
答案:2倍焦距2. 凹透镜成像时,像总是______的。
答案:虚像3. 透镜的焦距越短,透镜的会聚能力越______。
答案:强4. 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______。
答案:大5. 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小,像的大小越______。
答案: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
答案: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请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答案: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 请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答案:凸透镜常用于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凹透镜则用于近视眼镜、望远镜的目镜等。
4. 请简述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
答案: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焦距越短,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成像越容易放大;焦距越长,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弱,成像越容易缩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为20cm,求像距和像的大小。
(基础题)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2、.使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等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5、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6、(2014·无锡)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填"偏离" 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_(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7、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5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李师傅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口,平面镜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广B,倒立、缩小的实像R : \~JIinT^n^TjnTipTT^nT^inV|i III I inn ।mi |i iH । uii|iiii । in i| ii ii । iin|Tnr jmrpin |ini| mir|- C,倒立、放大的实像0曲I。
3。
的轴60 TO的W100D,倒立、等大的实像3,如图,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5cm刻度处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一卜60~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0Vo8,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L Z—1 l-T-1Ci rl J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C,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右图中的甲图D,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4,小方同学用焦距f=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口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一一工一[I M11111111 M11 । 111 r 11 r ।r - | r ।' 1r I [ ri 111111 ■ |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少“山丘M的如如祀假邮必Q得到的清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5,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剖析、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初中物理组卷一.填空题(共28小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右)移.2.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3.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 再移动光屏, (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的烛焰的像.6.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7.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8.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9.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选填“注水”或“抽水”)11.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12.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①分析、比较图(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②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14.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15.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 满足的条件是f 10cm(选填“>”“<”或“=”).16.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使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17.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具有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18.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19.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20.“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的范围,能形成(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21.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2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图.23.如图所示,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已知L1的焦距f1=f,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的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在L2的边,到L2的距离,是像(填“实”或“虚”)、像(填“正”或“倒”).(2)现在两个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使给定的原物体的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边移动距离,这个新的像是像(填“实”或“虚”)、像(填“正”或“倒”).24.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25.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成像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远/近)些.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27.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患上了近视眼.她戴的眼镜对光起(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28.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选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二.作图题(共3小题)29.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0.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31.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选填“左”或“右”)移.3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60cm ﹣70cm ﹣80cm(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填“虚”或“实)像.(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填序号).3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36.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3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8.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cm,并推算出焦距为(选填字母).A.f<15cm <f<20cm C.f>30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3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4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远视).。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周周练(第1节~第3节)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南宁中考)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第1题图第2题图2.在树叶上滴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透过水滴看树叶的叶脉.将一薄玻璃板放在支架上,把树叶放在玻璃板下面,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如图乙所示,透过水滴看到了放大的树叶的叶脉.则()A.甲图中看到的是等大的叶脉B.甲图中看到的是放大的叶脉C.乙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凹透镜D.乙图中的物距一定小于焦距3.(济宁中考)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4.(厦门中考)如图是宇航员XXX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8 cmB.15 cmC.20 cmD.40 cm5.(本溪中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挪动凸面镜,光屏上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挪动蜡烛,光屏上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看到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B.光的反射一定成虚像,光的折射一定成实像C.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7.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无法判断8.(成都中考)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借助放大镜看舆图时,舆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B.阳光通过凸面镜能够点燃纸屑,是使用凸面镜对光芒的发散感化C.幻灯机是道理工作的使用凸面镜能够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拍照时,被照着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9.(黔西南中考)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10.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11.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通过________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12.(镇江中考)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13.XXX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如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像,如图乙所示.(填“虚”或“实”)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XXX看到如图所示清晰的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该像,此时物与像在凸透镜的________(填“同侧”或“两侧”).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__(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缩小”或“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15.在下列方框中画一个合适的透镜.16.(辽阳中考)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12分,第18题8分,共20分)17.(丹东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1)实验前,调治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蜡烛与凸面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面镜的另一侧挪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填“拍照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面镜的位置稳定,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候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韶光路是________.(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18.XXX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2)调治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挪动,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周周练(第五章)1、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虚线方框内各安排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偏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面镜2.(茂名中考)如图所示为XXX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此透镜能够用作近视眼镜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3.我市某中学构造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XXX用拍照机为另一同砚拍全身照时,不谨慎让一滴泥水溅在了拍照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砚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4.(威海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砚在“探究凸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从分歧偏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平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面镜5.(枣庄中考)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面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末凸面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30 cmB.20 cmC.10 cmD.5 cm6.(多选)(青海中考)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7.(长沙中考)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感化不异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8.(资阳中考)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B.是凸面镜,焦距可能为15 cmC.是凹面镜,焦距为20 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2、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XXX拿着奶奶的眼镜对着太阳光,挪动眼镜瞥见在地上有很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奶奶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好奇心强的XXX又把自己的眼镜对着太阳光,不管怎样挪动眼镜都看不到很亮的光斑,小琦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10.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研究中应用广泛.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11.XXX喜欢拍照.一天早晨,他用拍照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XXX和乙所示,XXX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不异,那末拍摄________照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上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力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称于________,通过露珠而形成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第11题图第12题图12.(河北中考)XXX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_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凸透镜.13.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芒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背面的点 B.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________(填“左”或“右”)挪动,这是________视眼成像情形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f<u<2f,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5.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虚线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示意图.1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 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a的光路图.4、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20分)17.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XXX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XXX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1)XXX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XXX 需要把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2)接着XXX想要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打针器________________(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________挪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之前实像A________(填“大”或“小”).18.(聊城中考)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周练(第1节~第3节)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南宁中考)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第1题图第2题图2.在树叶上滴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透过水滴看树叶的叶脉.将一薄玻璃板放在支架上,把树叶放在玻璃板下面,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如图乙所示,透过水滴看到了放大的树叶的叶脉.则( )A.甲图中看到的是等大的叶脉B.甲图中看到的是放大的叶脉C.乙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凹透镜D.乙图中的物距一定小于焦距3.(济宁中考)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4.(厦门中考)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8 cmB.15 cmC.20 cmD.40 cm5.(本溪中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B.光的反射一定成虚像,光的折射一定成实像C.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7.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无法判断8.(成都中考)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B.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C.幻灯机是原理工作的利用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时,被照着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9.(黔西南中考)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10.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11.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通过________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12.(镇江中考)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13.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如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像,如图乙所示.(填“虚”或“实”)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刚看到如图所示清晰的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该像,此时物与像在凸透镜的________(填“同侧”或“两侧”).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__(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缩小”或“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15.在下列方框中画一个合适的透镜.16.(辽阳中考)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12分,第18题8分,共20分)17.(丹东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18.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周周练(第五章)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2.(茂名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3.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4.(威海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5.(枣庄中考)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30 cmB.20 cmC.10 cmD.5 cm6.(多选)(青海中考)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7.(长沙中考)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8.(资阳中考)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 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小琦拿着奶奶的眼镜对着太阳光,移动眼镜看见在地上有很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奶奶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好奇心强的小琦又把自己的眼镜对着太阳光,不管怎样移动眼镜都看不到很亮的光斑,小琦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10.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11.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________照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________,通过露珠而形成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第11题图第12题图12.(河北中考)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_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凸透镜.13.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B.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这是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f<u<2f,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5.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虚线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示意图.1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a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20分)17.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2)接着小明想要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________________(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________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之前实像A________(填“大”或“小”).18.(聊城中考)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当烛焰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