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提高训练.doc
2020中考复习 化学能力提升训练——专题三:酸和碱

2020中考复习化学能力提升训练——专题三:酸和碱考点一:酸碱度1.下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pH 范围,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液不能与碳酸钙反应B.唾液一定显酸性C.胆汁是中性液体D.胰液的碱性最强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4.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然后测定混合液的pH(25℃时)。
有关判断合理的是A.T=25℃pH=7 B.T=25℃1≤pH≤13C.T>25℃pH=14 D.T>25℃1<pH<135.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据此分析(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原因是该溶液中n (H+)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人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6.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 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考点二:常见的酸和碱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石灰水C.浓硫酸D.浓盐酸2.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乙醇、葡萄糖、干冰B.氧化物:MnO2、K2O、KMnO4C.碱:KOH、Ca(OH)2、Na2CO3D.酸:醋酸、硝酸、硫酸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4.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5.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提高训练【解题策略】1.进行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的探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作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成分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1)只含生成物(2)含有生成物和其中一种反应物(即有一种反应物过量)(3)一般情况下反应物不会共存一、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2.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3.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选项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Na2CO3滤渣CaCO3、Ca(OH)2Ca(OH)2CaCO3、Ca(OH)2CaCO34.“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同学们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取“碱石灰”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2)取滤液少许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下列关于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含NaOH B.一定含Na2CO3C.一定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D.一定含有CaCO3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元素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元素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1.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属于浊液的是()A.香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牛奶2、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B.节约原料,节省成本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3、小明在玻璃片上滴几滴水,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烧杯和玻璃片粘在一起。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食盐 B.硝酸铵C.氢氧化钠 D.硝酸钾4、下列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判断正确的是()A.石灰水:生石灰B.碘酒:酒精C.生理盐水:氯化钠D.茶水:茶叶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6、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只有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C.洗洁精用于洗涤餐具,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8、要使20 g 20%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入20 g 水B.加入10 g 水C.加入10 g 食盐D.蒸发掉10 g 水9、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是某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11、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 mL)的浓硫酸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 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A.436.8 mL B.453.7mL C.456.0 mL D.458.3mL1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蔗糖C.花生油D.泥土13、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D.氯化钠溶液14、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C.颜色很深的溶液D.加入该溶质后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15、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g60℃的KNO3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完全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的溶解度A 升温变大变大不变变大B 降温变小变小不变变小C 加入KNO3固体不变变大变大变大D 恒温蒸发部分水变小变小不变不变A.A B.B C.C D.D16、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二、填空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酸碱盐金属综合测试》

酸碱盐、金属综合练习卷(提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四种无色溶液,只用酚酞就能鉴别的是:()A.KNO3 KCl HCl K2SO4B.MgCl2 NaOH HCl NaClC.Na2SO4 NaCl NaOH HCl D.NaOH KOH NaCl H2SO42.欲除去混在硝酸中的少量盐酸,可加入适量的()A.AgNO3溶液B.NaOH溶液C.AgCl D.锌粒3.使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灼热铜网,最后剩下的气体是(不考虑杂质):()A.N2和O2 B.N2和CO2C.N2和水蒸气D.N2和稀有气体4.A、B、C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①A+B(NO3)2=A(NO3)2+B②C+B(NO3)2=C(NO3)2+B③A+H2SO4(稀) =ASO4+H2↑④C与H2SO4(稀)不反应试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A>C>B B.A>B>C C.C>A>B D.B>C>A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A.NaCl、AgNO3B.KNO3、NaCl C.BaCl2、K2SO4D.CaCl2、Na2CO3 6.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7.某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锌,可能有镁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8.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等质量混合后,向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其中不能反应的是( )A.Na2CO3B.H2SO4C.AgNO3D.Cu(OH)29.小明同学分别取20gNa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提分训练——氧气

氧气一. 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3.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
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5.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6.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B.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 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D. 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7.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B.用氧气气焊金属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D.用氧气炼钢8.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态氧无色 B.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9.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生成其他气体,则在其中燃烧的物质可选用()A. 硫粉B. 一氧化碳C. 红磷D. 木炭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铁丝C.红磷 D .硫粉1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A.硫B.红磷C.铁丝D氢气12.小明在“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中,发现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化学)化学化学计算题提高训练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计算题提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
请计算:(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_【答案】1.42g 8.5%【解析】【分析】【详解】(1)10 g×14.2%=1.42g(2) 解:设实验前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生成Cu(OH)2的质量为Y,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的质量为W。
2NaOH+CuSO4=Na2SO4+Cu(OH)2↓2×40 160 142 98X W 1.42g Y2×40 : 142=X :1.42g 解得X=0.8g180 :142= W :1.42g 解得W=1.6g142 :98 = 1.42g :Y 解得Y="0.98g."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 g+0.98g- 1.6g=9.38g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8g÷9.38g=8.5%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
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3)在图中画出向20g 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_____。
【答案】12.25 9: 1 。
【解析】 【分析】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比值以及画图。
2021学年化学中考专题(真题)提升训练)氧气

(2021学年化学中考专题(真题)提升训练)氧气一、选择题1.(2020辽宁朝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答案】C2.(2020四川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C3.(2020湖北鄂州)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4.(2020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答案】B5.(2020江西江西)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答案】A6.(2020山东淄博)以下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火星四射【答案】C7.(2020辽宁阜新)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极易溶于水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2 个氧原子构成D.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答案】D8.(2020海南省卷)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答案】D9.(2020江苏南京)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答案】D【答案】C10.(2020湖南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是()A.镁条B.铁丝C.白磷D.硫【答案】D11.(2020四川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C12.(2020江苏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2023届中考化学提能训练题-简答题(含答案)

2023届中考化学提能训练题-简答题1.(2022秋·天津宝坻·九年级校考期末)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B.铁锅C.铝导线(2)有A、B、C三种金属,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A.B>C>A B.B>A>C C.A>B>C D.C>B>A(3)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5%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结果保留到0.1)。
2.(2023秋·河南平顶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上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什么?(2)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3.(2022秋·陕西咸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可观察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图三实验装置直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022·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小红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请写出产生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2023秋·河南郑州·九年级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提高训练1. 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T )气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锡B.硒C.氧D.硅 2. 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 3)制取金属钛(Ti ),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 3 + H 2== Fe + TiO 2 + H 20; ② TiO 2 + 2C + 2 Cl 2=TiCl 4 + 2 CO ; ③TiCl 4 + 2 Mg = 2 MgCl 2 + 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的田被氧化B.反应②中钛元素 的化含价升高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②Ck 中的“C1”得到电子3. 正常人胃液的pH 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Ch 、NaHCCh 、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 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酒石酸是营养品C. Na+、Mg?+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D. MgCO s > NaHCO 3 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4. 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 •A. CaCOi —CaO .怛• Ca (OH )2 .渺NaOH溶液 R C H 一电Cun 糜—C H ^O. NaOH 毗:过■ . 防淀C ; KMnO 4 — di O 2 W “ SO1 —!!2SO 4- ;D. Ba (OH )2 -性 J BaCI :溶液二心^- BaCO ;沉淀一■ ■ — — ■— ■■— ■■ — •■— — ■■5.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 5P 3O l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 •A ・ H2S2O7B. H2S3O10C. H2S2O8D. H2S4O136.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常利用NaOH 溶液来“捕 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co?含景高的气体 卜列句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小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 “反应 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品7. 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H2O + CO2[可进行。
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 六种溶液的pH :溶质CH 3COONaNaHCO 3Na 2CO 3NaClONaCNpH 8.8 8.6 11.6 10.3 11.1表中数据揭示出夏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
依照该规律, 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 A. CO 2 + H 2O + 2NaClO == Na 2CO 3 + 2HC1O B. CO 2 + H 2O + NaClO == NaHCO 3 + HCIO C. CH3COOH + NaCN == CH 3COONa + HCN D. NaClO + CH3COOH == HCIO + CH 3COONa 8. 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的气球按右图装 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 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
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 )A.甲烷B.氧气C.觐气D.盆I 气9. 在CuO 和Fe 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 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错误的叙述是()A.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不溶物可能全部是铁• •C.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D.滤液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9 ICO2含量低的气体10.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P. Mg?、Ba? 一、CO;、SO;,现取两份lOOmL溶液进行如下实凝:(I)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BaCk溶液后,得沉淀物6.27 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Cl 一一定存在B. lOOmL溶液中K*的质量不小于2.34 gC. K+一定存在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11.某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动加液过滤器”。
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为使液体顺利流下,D. 94.4%A.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发动机混合气中的空气含量低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
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
下列“空气导入管"安装正确的是( )12. 买验室需要把烧杯A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 中,将烧杯A 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 后,烧杯A 内会残留 1 mL 液体,之后用19 mL 蒸儒水清洗烧杯A 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 内仍残留1 mL 液体 .. 需要儿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 A. 2次B. 3次C. 4次D. 5次13. 巳知FeO^ Fe 2O 3> Fe 3O 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 Fe 2O 3^ Fe 3O 4三种物质的 质量比可以是()A. 9 : 20 : 5 B. 18 : 40 : 33 C. 2:5:3 D. 5:6:314. 电。
3、ZnO 、CuO 的固体混合粉末。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 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 g 白色沉淀,则。
的数值为( ) A. 7.41 B. 3.59 C. 3.21D. 2.4615. 我们常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其计算公式为:原了利用率==系加提嗅?磐露X 100%参加该反应所右反应物的足质量卜,面是联合工艺法制备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1O 2的反应原理: ①电解氯化钠溶液②氢气与氯气合成氯化氢③生成二氧化氯 此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最大为( ) A. 37.6%B. 53.6%C. 62.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40分)发动机的类型 发动机混合气中汽 油与空气的质量比发动机运 转的温度 尾气中co 的含量尾气中NO.V 的含量普通发动机 1 : 15 较高 较高 较高 稀薄燃烧发动机1 : 40较低较低较低(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知“稀薄”的含义是 OC. 发动机混合气中氧气的含量低D.发动机混合气中氮气的含量低 (2) 为何稀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CO 含量会减少? o(3) 己知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以NO 、表示)是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
试解释为何稀薄燃烧发动机 产生的尾气中NQ.含量也会减少? o(4) 某种减少尾气中CO 与NO 》的方法是使用催化转换器,转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 NO, -CO2+ N 2 (未配平)。
若工=1.5,则化学方程式中CO2与刈的系数之比为:o17. (7分)在A 、B 、C 、D 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HSO 4> Na 2CO 3^ BaCl 2> BaCO 3固体,某同学在只有蒸馅水 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1) NaHSO 4在水中会解离出NaL H +和SO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NaHSO 4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2)最先检验出来的固体物质是,利用它乂可直接检验出的固体物质是—;(3)剩余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D. 300〜320C18. (5分)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来说,合 金的熔点低于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金属的熔点。
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2)保险丝由秘、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A. 20-40°CB. 60〜80°CC. 230〜250°C(3)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崭新的青铜器呈土黄色。
当青铜器长期埋在地下,逐渐形成了绿色的铜绿[主 要成分C U 2(OH )2CO 3],从其化学式可知,铜绿是铜与 (填物质的化学式)长期 作用的结果。
19. (2分)我们知道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还有酒精、液氨等也可以作溶剂。
下表是一些物质25C 时在无水酒 精中的溶解度(100 g 溶剂)。
根据下表回答:物质Ca(NO 3)2 CaCl 2 Ba(NO 3)2 BaB” CaBr 2 NaOH NaCl 溶解度/g33.920.50.0023.9634.814.70.07请选用表中两种物质作反应物,写出它们在无水酒精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0. (6分)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 2o 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 』分解,生成甲、 乙两种单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KNO3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 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两种氧 化物分别与SiO 2 R 应,从理论上计算可知,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
21. (3分)TiOz 的“纳米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TiC )2的方法是:2 FeTiO 3 + 7 Cl 2+ 3 C = 2 X + 2 FeCl 3 + 3CO 2 , X 的化学式是; X 再与氧气反应生成TiO2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2. (3分)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Ba 2\ Ag*等)会使蛋白质发生凝 固变性,从而使其丧失生理功能,致人中毒。
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若医疗上用x 射线检查骨肠疾病时,要服用 的悬浊液(俗称钥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钥,其原因是 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碳酸f 贝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f 贝: (2) 若误服氯化钥溶液,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解毒措施的是 (填序号)。
A.多饮糖水B.饮用牛奶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铝溶液CHi-CH -COOH23. (4分)已知a •氨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 孔珀 它可与NaOH 反应生成a ・氛基丙酸钠,其化学式为C’H’QzNNa,又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钠,它可以由谷氨HOOC - CH - CH 2- CH 2- COONa酸与NaOH 反应生成,其结构简式为 如2 已知它具有下列有关性质:①常态下为白色晶体,含有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有肉类鲜味;②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 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谷氨酸二钠,鲜味降低;③ 在150笆时失去结晶水,在210°C 时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盐,并在270°C 左右进一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