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版

合集下载

真菌教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真菌教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真菌》是济南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章的第三节。

本节内容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其他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

它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一份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其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是学习“生物圈中微生物的作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技术”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常见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来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

并通过对其结构的学习总结出真核生物。

并与原核生物的代表细菌对照学习。

然后通过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生命活动引出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生殖方式。

最后图片与实例总结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同时在植物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粮食和衣物由于储存不当而发霉,馒头、面包、豆腐等食品存放久了会长出黑色、青绿色或橙色的丝状物,在饭桌上也常常品尝到香菇、双孢菇、金针菇、茶树菇等菜肴,也知道蒸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真菌既有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学生虽然对一些大型真菌非常熟悉,但是对于酵母菌和其他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都不能准确描述。

因此,本节课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的形态实验,引导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并观察,同时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充分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真菌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生活方式,总结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真菌的细胞结构。

2.说出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青霉、黑根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应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辩证的看待事物的两面性,认识到真菌的利与弊;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济南版七上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二、课堂教学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有的细菌能够引起食物的腐败,那么,烂橘皮上的长毛现象,久放在阴湿环境中的衣物上常常出现的霉斑,面包久置后出现的长霉现象等等是否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呢?(2)腐烂的水果常会散发出淡淡的酒味,和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酸变稀并有大量的蜂窝孔出现,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在餐桌上常有香菇和木耳等,它们是植物吗?若不是植物,又是哪类生物?学生讨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师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的问题:资料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蘑菇(白口菇、香菇、金针菇)及其生活环境:教师强调:青霉和曲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和蘑菇一样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单细胞的真菌教师多媒体展示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1)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2)酵母菌的细胞包含哪些结构?(3)根据酵母菌的结构,你能推测其营养方式吗?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的知识,认真观察图示,达成共识: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教师强调:真菌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

真菌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方案二:教师多媒体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列表比较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图象,画出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图,比较青霉和曲霉的异同点。

学习目标二:真菌的繁殖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资料一: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图片:资料二:我国辽阔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都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蘑菇,特别是春天下雨以后,更是蘑菇生长的好时机。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学设计)

第三节真菌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济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真菌中的三类: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与繁殖方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授课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在此之前进行了细菌的教学。

在本节课中关于腐生做了弱化处理,腐生会在后面的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做详细的比较讨论学习。

二、学情分析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对微生物类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植物与动物类群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真菌中的部分种类都有过接触与了解,藉此,师生对话可以顺利展开。

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原则,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大量联系生活现实,通过学生调查生活中真菌的展示增加课堂的知识内容量,观察酵母菌、霉菌的结构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过程中辅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获得感性认识,解惑释疑,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生活、知识和应用中,体会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全面培养学生。

三、教法与学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和综合法。

四、学习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在小组合作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

4.认同真菌在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真菌的主要结构特征和繁殖方式。

2.教学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各种蘑菇菌类的图片,这些菌类都是真菌【导入】第三节课题《真菌》,展示课前制作的孢子印画,请同学们交流你们的奇思妙想。

二、授课过程探究任务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认识生活中的蘑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蘑菇图片,请同学们辨析2.霉菌教师呈现长毛的橘子皮和馒头,学生初步认识真菌中的霉菌3.小结:各种各样的真菌单细胞(酵母菌)、多细胞有有益、有有害探究任务二:真菌的结构(一)观察酵母菌:1.结合课本P76,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过程如下:(1)将显微镜对光;(2)观察:酵母菌玻片标本(3)结合问题进行观察:①酵母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个体?②细胞呈什么形状?③在细胞里能观察到液泡吗?2.同学们展示观察的结果(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3.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3.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4.创设互动氛围,促进师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5.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布置了关于真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真菌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2.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如“真菌是如何繁殖的?”“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虚拟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真菌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围绕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设计一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等;掌握真菌的分类,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理解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济南版七年级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3.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以下五个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面包、酸奶等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从生活中引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真菌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济南课标版初中生物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课标版初中生物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课标版初中生物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一、课标分析《课标》——把握真菌的知识课标解读:1.酵母菌、霉菌、蘑菇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各是如何样的?(把握)2、真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如何样的?(把握)3、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关注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真菌的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它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

在教学本节中,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还有培养学生的实验观看能力、收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尽管对一些大型真菌专门熟悉,然而关于酵母菌和其它霉菌的形状结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不能准确描述。

因此,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四、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1.酵母菌、霉菌、蘑菇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各是如何样的?(把握)2、真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如何样的?(把握)3、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关注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2、温故知新: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中都有( )( )()等结构,但没有( ).有些细菌还有( )( )等专门结构。

2、细菌的生活方式有( )和()两种,通过()方式进行繁育。

3、教学过程(1)、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利用显微镜观看酵母菌、霉菌的永久装片,回答问题。

(1)通过观看发觉:酵母菌是()生物,呈()形。

而霉菌、蘑菇是由许多()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

它们的细胞结构差不多相似,都有()()()()。

(2)真菌的菌丝依照位置及作用分成两种,延伸到营养物质内部的是(营养菌丝),直立在别处的是(直立菌丝),其顶端着生成串的()。

青霉菌呈()状排列,曲霉呈()状排列。

(3)比较异同:(2)自主学习课本115页二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大多数真菌与霉菌和蘑菇一样依靠延伸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取有机物营()生活,,有的真菌在其他生物体上进行()生活。

(2)大部分真菌要紧依靠()进行繁育,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形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如此的繁育方式叫()。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
地下部分的菌丝
)①④⑤②③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
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1、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木耳 C.黄曲霉D.乳酸菌
2、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引起的。

A、霉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3、青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
A、球状
B、扫帚状
C、螺旋状
D、放射状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其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根霉
B、青霉
C、曲霉
D、真菌
5、酵母菌和霉菌分别是()
A、单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B、单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C、多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D、多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6、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青霉属于( )。

A. 细菌
B.真菌
C. 放线菌
D. 衣原体
7.右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
图中标号名称:①_细胞壁_,
②_细胞膜_,③_细胞核_,
④_细胞质__ 液泡 _。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3.3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3.3真菌(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济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真菌中的三类: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与繁殖方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授课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在此之前进行了细菌的教学。

在本节课中关于腐生做了弱化处理,腐生会在后面的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做详细的比较讨论学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对真菌的认识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认识阶段上,教材包含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②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并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等增强收集、利用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健康的卫生习惯,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学以致用学习观念的形成;提高动手、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1.用观察微观生物的方法认识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运用科学语言描述其形态结构。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比较不同菌类的异同, 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学情分析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对微生物类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植物与动物类群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真菌中的部分种类都有过接触与了解,藉此,师生对话可以顺利展开。

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原则,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大量联系生活现实,通过学生调查生活中真菌的展示增加课堂的知识内容量,观察酵母菌、霉菌的结构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过程中辅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获得感性认识,解惑释疑,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生活、知识和应用中,体会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全面培养学生。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济南版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教授内容所用教材为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本节课为真菌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设计背景:为了积极推进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我市提出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我确立了“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迁移运用——归纳总结”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正是这一模式的体现。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自主地探究所学内容,完全改变过去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真菌的生活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课本上所占篇幅不大,有些内容没有展开。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合为真菌的生活、探究霉菌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以及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对学生而言,学生已学过细菌的生活,为学习真菌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另外,真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许多感性认识,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说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说明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条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1、各类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影响霉菌生活的外界条件教学难点: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条件的影响教学模式: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达标反馈归纳总结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询问学生:“听着优美的歌曲,你是否想过:‘其中蕴含了哪些生物学知识?’”从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处处都有生物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
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济南版[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临时装片,绘制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

3、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

熟练应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菌丝结构及孢子。

[学法指导]
学习各种各样的真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与同学相互交流,在观察青霉、曲霉和蘑菇时,要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观察,并结合青霉、曲霉和蘑菇的形态结构图,具体了解各自的特征,从个体到共性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比较,从而深刻全面地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合作探究]
1、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操作与观察:
(1)观察酵母菌
[注意:1、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滴酵母菌培养液应适量,盖玻片的放置,染色的效果。

2、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
观察酵母菌形态、结构特点并作记录结果: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由、、、、组成。

(2)观察霉菌
(在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菌丝和孢子的区分。

孢子的颜色和排列方式。

霉菌在营养物质上的着生特点。


观察霉菌形态、结构特点并作记录结果:青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曲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
青霉孢子的颜色是 曲菌孢子的颜色是
(3)绘制酵母菌的形态图。

绘图中要求学生既要注意绘图的正确步骤,又要注意实事求是。

(4)实验总结
酵母菌是 的个体,霉菌是 个体,但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 、 、 和 。

2、分析比较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何异同?请填写下表:
[知识归析]
[自我测评]
1、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 .酵母菌
B .木耳
C .黄曲霉
D .乳酸菌
2、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 )引起的。

A 、霉菌
B 、酵母菌
C 、病毒
D 、细菌
3、 青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
A 、球状
B 、扫帚状
C 、螺旋状
D 、放射状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其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 、根霉
B 、青霉
C 、曲霉
D 、真菌
5、酵母菌和霉菌分别是
A、单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B、单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C、多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D、多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6、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青霉属于( )。

A. 细菌
B. 真菌
C. 放线菌
D. 衣原体
7.据左图回答问题:左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图中标号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夏季,几天连阴雨天气后,衣服、皮鞋等很容易长毛发霉,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内们一般会在晴朗的天气将衣物、皮鞋拿到太阳下晾晒。

度对上述现象和做法加以分析,并说明原因
答案:1、D 2、 A 3、B 4、C 5、A 6、B
7、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核 4、细胞质 5、液泡
拓展提高答案:
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不仅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需要潮湿和环境。

夏季的阴雨天气,气温较高,空气潮湿,正适宜霉菌的生长的繁殖,因在太阳光下晾晒以后的衣服、皮鞋等物品,比较干燥,不适宜霉菌的生长的繁殖,因而就不会发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