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经验材料】 流动人口管理典型经验.doc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1.doc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1浅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人口大流动,对社会治安带来了大冲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治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新时期流动人口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总量呈上升趋势,由暂住向常住型发展。
2008年我区共登记暂住人口人,较20 07年净增32500人,增长了42.7%。
2009年上半年,仅鲁塘镇就有将近2万余流动人口,同期增长81%,并呈暂住型向长住型转变的趋势。
(二)居住分布辐射广,面广线长点多。
近85%以上的暂住人口在出租私房、建筑工棚等地落脚居住,居住面以中心城区北湖市场、七星市场等大型商业场所,辐射到三里田、曹家坪、同心桥、潘家湾等城区结合部一带。
(三)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外县流动为主。
据统计,来自城市的暂住人口占总量的26%,来自农村、县镇的占74%;来自省内的占73%,省外流入的占27%。
(四)职业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盲目流动占较大比例。
从职业特色来看,劳务型、经营型、公务型等类型流动人口占总数的90.4%,有相当一部分暂住人口职业和居所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很不稳定,另外,存在许多“三无”盲目流动人员。
人口大流动对当前社会治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前所未有。
主要表现在:(一)流动人口在违法犯罪主体中所占比重上升。
自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以来,分局抓获的刑事作案成员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以每年10%以上的比例快速攀升。
仅今年6月份开展的中心城区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北湖分局破获的抢劫、抢夺、盗窃等案件中,流动人口作案达94.6%。
(二)流动人口综合犯罪趋势明显,大要案件增多。
调查了2007年以来的各类案件,流动人口犯罪主要涉及杀人、绑架、抢劫、抢夺、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并呈现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
以2007年度,北湖分局查获绑架、抢劫、抢夺、贩毒等重大案件1065起,流动人口作案占86.2%,其中抢劫、抢夺案全部是流动人口作案。
最新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经验介绍材料

最新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经验介绍材料
一、流动人口管理概述
流动人口管理是指对流动人口(包括务工、移民和难民)的监督和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以及更便利的交
通工具,流动人口的数量在增加。
人们越来越多地跨越国境搜寻机会,以
期改善生活,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可以实现有序、高效、安全的国际人口流动。
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
1、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必须建
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审查他们的
签证、居留和劳动申请,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性。
2、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
要有效地管理流动人口,必须制定、实施
严格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和法规,给予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社会管理,
以控制流动人口的涌入。
3、加强国家合作。
要有效地管理流动人口,各国要加强流动人口的
监督和管理,应通过多边关系,建立全球化的国际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加
强跨国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4、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
为了鼓励流动人口进行合法劳动,政府应
该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包括合法劳动者应享受的各类职业权益,以及便
利的签证和工作办理流程等。
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经验介绍材料

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经验介绍材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新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对于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现状外来流动人口的增长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当前的管理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户籍管理为主,即将外来人口归入正常的户籍管理范畴,但是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完善,使得外来人口在享受城市的资源、福利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目前,很多外来人口无法享受到和本地人一样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也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创新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1.建立符合外来人口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为了让外来人口更方便地融入当地社区,可以建立一套服务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基本问题。
其中包括提供低价、优质的租房房源、提供翻译或求职指导服务等。
这样的服务可以让外来人口有安心地在当地定居,从而更好地融入经济和文化生活。
2.支持外来流动人口就业创业为了支持外来人口的就业和创业,可以开展一系列工作,如建立“就业咨询服务站”,为外来人口提供求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招商等活动,帮助外来人口创业;鼓励企业向外来人口推出更多的工作机会等。
3.改善外来人口教育和医疗保障外来人口在教育和医疗保障方面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政府可以推动相关机构成立专门服务于外来人口的学校和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这样可以保障外来人口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4.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力度针对外来人口被辞退、被欺负等问题,应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关注外来人口的基本权益,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法律维权能力。
三、结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逐渐的发达,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也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创新外来人口的管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享受城市的各种服务。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典型材料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典型材料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典型材料流动人口现状在我县,流动人口呈现出季节性流动、分散性分布和区域性居住的特点。
每年的春耕和秋收是流动人口集中流入我县的季节,而入冬后又大量返乡。
在城镇,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居住在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出租房屋内;在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人事棉田管理及棉花采摘,只要有棉田的地方就会有流动人口;他们或是居住在农民家中,或是居住在偏远的荒地农田边,居住相对较为分散,流动性大,人员复杂。
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了我县流动人口逐年增多的现状。
据统计20xx年,我县共登记流动人口19068人,办理暂住证16575枚;20xx年共登记流动人口20xx2人,办理暂住证17417人,而今年1-8月,我县登记流动人口就已达12634人,办证10618枚,去年同期登记5481人。
从数据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已演化成了我县的一种新生社会群体,其流入量在逐年增大。
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对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我县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据统计,20xx年我县辖区共发各类刑事案件586起,破案257起,共受理治安案件818起,查处633起,在破获查处的所有案件中属流动人口作案的达52%。
管理模式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结合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促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为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我县始终坚持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之中,纳入各单位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落实"一票否决"制。
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尉犁县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计生、综治、公安、工商、税务、城建、水利、教育等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了协作运行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等,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多渠道、多手段发放"流动人口暂住证催办单",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登记和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管理先进事迹材料

流动人口管理先进事迹材料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和谐稳定的流动人口管理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先进的流动人口管理事迹和经验。
一、上海的户籍制度改革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的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流动人口管理压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上海进行了一系列的户籍制度改革。
上海推行了居住证制度,使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城市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上海建立了个人服务业的信用积分制度,鼓励流动人口诚信守法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些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的融入度和归属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行证”制度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区域,也是一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管理流动人口,广州采取了创新的政策,推行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行证”制度。
该制度为内地居民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港澳居民在广州工作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互通和经济合作发展。
三、长沙的“食品安全志愿者”制度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
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长沙市推出了“食品安全志愿者”制度。
志愿者通过培训,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监督食品市场,保障流动人口的食品安全。
这种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共同责任感。
四、北京的“居住证+社区服务”模式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城市,也是一个流动人口密集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北京推行了“居住证+社区服务”模式。
居住证制度使流动人口享受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则提供了更多的便民服务和社会组织活动,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这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认同感,促进了城市社会稳定和发展。
先进的流动人口管理事迹和经验在于创新的制度设计和社会参与。
流动人口管理经验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

流动人口管理经验材料创新思路多策并举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关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情况汇报xx区位于市西南部,两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辖区内商业网点密布,特种行业、复杂场所、个体商贩、人员流动频繁;社区多,都市村庄拆迁工地多,社会治安环境复杂,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突出。
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公里,现有暂住人口已纳入管理的6万人,而且每天还以人的纳管速度在稳步递增,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比例已达到1:1。
据统计,89%的刑事案件系暂住人口所为;其中95%以上的重特大案件系暂住人口所为。
经过我区近几年常抓不懈的努力,流动人口治安状况持续好转,XX年外来人员刑事发案与XX 年同比下降3%,为我区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主要做法有:一、健全机制,不断完善队伍建设XX年7月,我区通过公开笔试招聘了49名暂住人口协管员从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运转,发现机制不全,专职不专等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意识,我们于XX年3月成立了暂住人口协管员管理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区委政法委派主任一名,财务报帐员一名,公安分局派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任教导员,专制抓业务工作,负责暂住人口协管员的管理及财务工作。
业务工作主要由公安分局及派出所负责。
在公安分局办公。
办公室成立以来,不断摸索前进,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力争打造一流暂住人口协管员队伍。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大力支持。
XX年,签订了劳务,区财政拨款30多万元为我区暂住人口协管员解决了“四金”问题。
并提高工资待遇标准(每月700元),极大的鼓舞了暂住人口协管员工作积极性。
协管员这支队伍稳定、团结、为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科技导入,全面强化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为把握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命脉,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我区投入1800多万自主研制开发建设了精准打击、有的防范、高效服务的人口信息研判指挥中心系统。
市公安局在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市公安局在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材料XX年10月以来,XX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省厅、宁波市局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移动采集查询系统终端“流管通”试点工作要求,以试点先行狠抓流动人口管理“牛鼻子”工程,强力推动流管工作实现新提升,扎实深化基础信息化建设。
通过“流管通”有效助力和应用,截至目前,该市流动人口底数522363人、登记123809人、注销126800人、变更信息242913条,其中流动人口底数、注销数、变更数同比增长7%、22%、114.5%;打处违法犯罪人员37名,抓获网上逃犯2名。
一、领导重视,以抓“牛鼻子”工程强化落实。
该局充分认识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全省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从抓“牛鼻子”工程、助力基础信息化建设有效抓手的高度积极强化落实。
一是强化发动。
高度重视“流管通”试点应用工作,在年初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流动人口管理这个“牛鼻子”工程作为今年提升基层基础工作实效的切入点,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流管通”“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的实战应用。
二是强化组织。
实行试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成立由局领导、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
同时,多次组织人员到金华、温州、台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保障。
推动应用“流管通”相关辖区派出所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将“流管通”应用纳入年度科技强警项目。
截至目前,已投入经费48万余元,配置“流管通”移动终端252台,并全部投入使用。
四是强化培训。
积极提高流动人口综管员信息化应用能力,确保“流管通”操作熟练、深入应用。
针对应用“流管通”的相关派出所上门开展9批次300余人面对面培训,详细讲解“流管通”使用中的查询、采集、变更、注销及与警务E超市关联等流程进行,逐项解决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二、优化配套,以“完善系统、拓展功能”扎实推进。
为有效实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现场采集、变更、注销、核查,应用“流管通”达到“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核查即管控”的工作目标,该局积极实施优化配套举措,不断完善“流管通”系统功能,切实提高平台应用效能。
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法经验介绍材料(完整版)

乙:
祝福你,我的 ,祝福你,我的家园,祝福你永远年轻,永远昌 盛。请欣赏歌伴舞《祝福 》
8、配乐诗朗诵《 颂》
甲:
,我们热爱你,你每一步的成长都凝聚着 人的智慧和汗水;,我 们热爱你,你每一步的发展都是一曲壮丽而动人的诗篇,请欣赏配乐 诗朗诵《 颂》
9、现代舞《梦想成真》
乙:
海阔任驰骋,天高任飞翔,我们的创新豪情似火一样;的使命, 名人的梦想,大 定将更加繁荣富强。请欣赏现代舞《梦想成真》
一、整合资源,推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社会化 。一是健全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形成了流动人口管理服 务工作 政府牵头、公安为主、各方参与、综合治理 的大格局,充分 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形成了上 下互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队 伍建设。今年以来, 局借人事调整之机,有效整合警力,将一大批能 干、会干、肯干的优秀民警选配到社区,同时增配社区民警10人;在 县城6个社区成立了相应的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服务站, 每个社区配置社区民警1名,协警2名,每个院落住宅小区选定1名 联络员,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协调工作;组建 了一支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协管员队伍,安排协管员进驻社区,由社 区民警带领,专门从事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全县 共有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和管理专职人员15名,小区兼职管理人 员50名。三是强化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建立社区民警包片、协管 员包村、出租户包承租人的信息采集格局,各派出所根据辖区房屋出 租户、用工单位的布局,合理划分协管员责任区域,由社区民警带领 协管员进行入户登记,及时采集出租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信息,最大 限度地摸清流动人员的姓名、嗜好、体貌特征、前科劣迹、服务处 所、主要交往人、收入与开销、居住地和家庭情况等,并录入警务综 合平台。同时,根据辖区流动人口的分布特点,积极协调劳动保障、 财政、建设、工商等政府部门,探索建立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信息采 集、应用机制,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服务实战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管理经验材料】流动人口管理典型经验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多种策略——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报告
xx区位于城市西南部,两条铁路干线交汇处,区内商业网点密集,特殊行业、复杂场所、个体商贩、人员流动频繁;社区多,城中村拆迁点多,社会治安环境复杂,不安全感、不稳定因素突出。
整个区域的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为平方公里。
现有的暂住人口已纳入6万人的管理范围。
此外,人们的每日住宿率正在稳步上升。
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 1。
据统计,89%的刑事案件是由临时居民犯下的。
95%以上的严重案件是由临时居民犯下的。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流动人口的治安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外来人员刑事案件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和3个百分点,我区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主要措施是:
1 、完善机制,不断完善团队建设
xx。
今年7月,我区通过公开笔试招聘了49名暂住人口协调员,从事流动人口信息收集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机制不完善,缺乏专职专业人员。
为了更好地增强我们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意识,我们于3月成立了一个临时人口协调员管理办公室。
我们成立了一个副科级机构,一个区委政法委书记,一个财务会计,一个公安局治安大队副队长担任指导员。
此外,我们专横地负责商业工作,并负责临时人口协调员的管理和财务工作。
公安分局和派出所主要负责业务工作。
在公安局办公室。
办公室自成立以来,不断
摸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流的临时驻地协调员队伍。
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给予了大力支持。
xx年,签订劳动合同,区财政拨款30多万元为我区暂住人口协管员解决“四金”问题。
并且提高了工资标准(每月700元),极大地激发了暂住人口协调员的积极性。
这个协调员团队的稳定性为该地区社会保障的整体稳定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科技引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信息收集,以掌握流动人口安全管理的命脉,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我区投入1800多万自主研发建设了精确打击、部分预防、高效服务的人口信息研究与判断指挥中心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人口信息研究与判断指挥中心和与之相匹配的81个人口信息采集站组成,包括分布在17个派出所的42个固定信息采集站和39个移动信息采集站。
每个固定信息采集站配备计算机、身份证阅读器、活体指纹采集仪、人像采集仪、打印机和身高体重测量仪,每个移动信息采集站配备一辆移动人口信息采集车和两个移动人口信息采集箱。
收藏箱内装有笔记本电脑、活体指纹采集仪、微型人像采集仪、身份证读卡器、打印机、塑料封口机等设备。
人口信息采集站实行严格的网格管理模式,主要负责采集指定区域内的实际人口,特别是暂住人口、多居住人口及相关的38项信息,实时上传到人口信息研究与判断指挥中心,并根据人口信息研究与判断指挥中心、的对比结果对实际暂住人口进行分层处理。
首先,比较中的逃犯、悬案嫌疑人被立即逮捕;二是社区警察要为有比较犯罪记录的人员建立重点人群档案,纳入重点管理,落实“三查一控”管理措
施。
第三是向无过失的正常人员提供工作证书和其他相关服务。
人口信息研究判断中心主要负责自动比较各信息采集站上传的各种信息,如指纹、身份证、肖像,与信息库中存储的信息、碰撞、分析、判断,并将分析判断结果反馈给各信息采集站。
通过计算机化注册、网络管理、科学分析,对真实暂住人口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有效解决了暂住人口管理问题。
3 、多策略并举,严格控制流动人口协调员队伍。
我区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书记提出的“流动人口协调员队伍走精兵之路、科学管理,努力建设一流的流动人口协调员队伍”的要求。
根据“四级网络、三级管理”模式,在派出所设立了17个协管员中队、81个管理站和100多个管理小组。
全面有效地管理协调员团队,落实业务工作责任制。
每个社区、个城中村都有一个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要落实到人,实行规范化管理,并签订责任书。
为了建设一流的临时驻地协调员队伍,提高临时驻地协调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凝聚力,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严格关闭团队入口。
通过实行公开招聘协调员,严格考试和培训,尝试采取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订单式培训模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特别注意思想政治学习,加强专业学习。
积极组织临时驻地协调员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每年对协调员进行一次军事培训和微机培训。
邀请工商、计生等职能部门的专家为学员授课,全面提高协调员的素质。
当局已编制一本名为「地区临时人口协调员管理制度汇编」的小册子,以确保所有地区协调员均有一本。
以便提高临时驻地协调
员的法律意识。
3、严格检查和加强监督。
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检查组来检查每个中队的工作。
区暂住地办公室制定并完善了《督察员行为规范》、《督察员(组长)职责》等规章制度,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采取观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常规监管与专项监管、定点监管与随机监管、交叉监管,确保监管结果真实、有效。
4、加强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在区委政治委员会政治部的指导下,在临时人口协调员队伍中成立了一个基层党组织。
目前,有12名流动党员,成立了79名团员的团支部,成立了工会组织,389名协调员加入了工会,成立了基层妇女委员会组织,33名妇女协调员成为会员,为工作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创新理念,共建社会治安防控“防火墙”
我区牢固树立综合治理理念和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以通报信息为纽带,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共同做好信息接收和反馈沟通,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行动,共建“防火墙”,充分发挥临时人口协调员“千里眼”、“顺风”和“侦察员”的作用。
不仅当了临时人口管理协调员,还当了社会保障信息和情报官。
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情报,给予有力的激励。
今年,我们与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达成协议,在薛璐和其他中队开展试点项目。
暂住人口协调员在家中收集和登记流动人口信息时,将一并登记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告知计生委。
目前,我区已收集了6万条实际人口的多生物信息。
全省共有229万名前科犯的指纹。
1 000多名逃犯已被查明并抓获。
1,300
多起刑事案件得到成功解决=整个地区有犯罪记录的2+ 9,800名临时居民、3,800名身份不明的人改变了居住地。
协助消防部门消除2个安全隐患。
今后,我们将加强与工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税收、安全、消防等。
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联合管理的良好局面,推动我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