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设计概论》课程的教案.doc
《数字媒体技术》教案

《数字媒体技术》教案一、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教学内容数字媒体技术的定义、发展阶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1)介绍数字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讲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3)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第二章:数字媒体基本元素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元素,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2. 教学内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基本元素的应用方法。
三、第三章:数字媒体创作工具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常见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如Photoshop、Premiere、Flash等。
2. 教学内容Photoshop、Premiere、Flash等创作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介绍Photoshop、Premiere、Flash等创作工具的基本功能。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创作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第四章:数字媒体项目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2. 教学内容数字媒体项目策划、实施、监控、评价等环节。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数字媒体项目策划的方法和技巧。
(2)介绍项目实施和监控的关键环节。
(3)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项目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五、第五章:数字媒体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数字媒体技术在广告、游戏、影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五章教案

第五章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教学目的:(1)理解文化与商业的关系;(2)理解数字内容产业;(3)理解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视觉设计、插画的影响;(4)理解现代交互娱乐产业。
●教学重点:(1)理解文化与商业的关系;(2)理解数字内容产业;(3)理解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视觉设计、插画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文化与商业的关系;(2)理解数字内容产业;(3)理解现代交互娱乐产业。
●教学计划:使用4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其中理论教学2课时,实践教学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教案。
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内容:引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
从敦煌到长城,无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令人赞叹;从大禹治水到女娲补天,无数神话、故事和传说使人神往;古老的文化、丰富的传统、独特的风俗、深藏的古籍……。
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的创意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沃尔特·迪斯尼曾说过:迪斯尼的全部历史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
今天,迪斯尼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产业的经典。
当前,中国的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本章将就数字媒体和创意产业的关系进行多角度的考察。
同时介绍数字媒体艺术在平面设计、插画、服装、动画、建筑、虚拟展示、信息设计、网络媒体和网络游戏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一、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艺术1、数字内容产业核心概念:•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内容产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创意、制作、开发、分销、交易的内容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涉及电脑动画、网络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创作、数字馆藏、数字广告、互联网信息、咨询、移动内容、远程教育、内容软件、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成为数字内容产品制作、传播的最大载体……2、数字媒体艺术的全方位应用领域3、数字媒体艺术服务涉及的行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依赖于数字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手机是人与世界、现实与虚拟连接的桥梁…。
最新《数字媒体技术》教案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12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3教学章节:第1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4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内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5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6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7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8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9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10教学课时:2学时11授课教师:孙清伟12教学内容:13章节概要:14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51.1 媒体及特性161.1.1媒体概念171.1.2媒体特性181.2 数字媒体及特性191.2.1数字媒体概念201许昌网站建设《数字媒体技术》教案1.2.2数字媒体特性21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22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231.3.1数字媒体内容产业24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25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26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27主要内容28媒体概念及特性数字媒体及特性媒体媒体特性媒体分类数字媒体数字媒体特性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应用2930311.1 媒体及特性32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33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34许昌网站建设《数字媒体技术》教案2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35一张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36才称为媒体。
371.1.1媒体概念38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源于拉丁文的medius,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39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40媒体包括两层含义:41(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42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43(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44等。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编号:02120610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Theory of Digital Media Arts学分:2.0 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教学目的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专为《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游戏和动漫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和主要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对象范围和分类、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西方科学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和数字媒体艺术造型语言等。
培养学生以当前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在平面设计、广告传播、动画制作、在线媒体和网络游戏方面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1.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4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1.5 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6 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7 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表现特征2、艺术与计算机的关系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与“新视觉艺术”的内容及本质区别2、创意思维的培养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2.1 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2.2 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2.3 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2.4 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蒙太奇、审美观念的改变与观众的视觉追求 2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教学难点:1、电影的特技效果与观众的受落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第三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3.2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3 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3.4 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3.5 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3.6 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3.7 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3.8 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3.9 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3.10 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教学重点: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2、数字信息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中的科学: 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2、Baohus的艺术理念与实际应用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4.1 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4.2 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4.3 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4.4 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 4.54.6 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4.7 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4.8 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4.9 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4.10 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教学重点: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2、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发展、前景教学难点:1、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内容2、新、旧媒体的开端与终止、两者的关系及发展的趋势第五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5.1 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5.2 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5.3 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5.4 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5 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2、中国的数字化产品与人才需求教学难点:1、两大发展模块:动漫产业与游戏开发,其本质内容及相互并存的关系2、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创作人才需求的定位第六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6.1 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6.2 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6.3 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 6.46.5 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6 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6.7 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6.8 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6.9 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6.10 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教学重点:1、视觉传达涵盖的内容2、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二维动画是否将被取代其位置,3、游戏开发的新领域,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到手机游戏教学难点:1、平面设计应具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2、完全地依赖计算机对新媒体的实现所造成的担忧3、高清,从前期到后期制作的技术跨越第七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7.1 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7.2 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7.3 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7.4 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教学难点:1、新媒体被大众所接受所必经之路三、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核方式:提交作品四、教科书、参考书[1] 《标志与设计》[2] 《空白与设计》[3] 《配色全攻略》[4] 《色彩设计》[5] 《创意漫游》。
《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案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章节:第1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学时授课教师:清伟教学容:章节概要:第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1 媒体及特性1.1.1媒体概念1.1.2媒体特性1.2 数字媒体及特性1.2.1数字媒体概念1.2.2数字媒体特性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1.3.1数字媒体容产业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容媒体概念及特性 数字媒体及特性 媒 体媒体特性媒体分类数字媒体数字媒体特性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应用1.1 媒体及特性➢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一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才称为媒体。
1.1.1媒体概念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源于拉丁文的medius,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媒体包括两层含义:(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
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
媒体分类媒体依据信息划分具有不同表现形式。
➢按照人的感觉,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等;➢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音乐媒体、图形媒体、动画媒体和视频媒体等;➢按照信息的种类,媒体可分为新闻媒体、科技信息媒体、生活媒体等。
数数字媒体的课程设计

数数字媒体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了解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处理和传播,具备一定的数字媒体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培养正确的数字媒体使用习惯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数字媒体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数字媒体的类型和应用。
4.数字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5.数字媒体的创作和编辑方法。
6.数字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数字媒体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深入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数字媒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字媒体的类型和应用。
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技术。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对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的数字媒体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多媒体资料:收集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数字媒体实验设备,如相机、电脑、软件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利用,将能够更好地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完整教案_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教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任教班级13广告1,2主讲教师杨璞职称职务讲师使用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版)课程性质与目标 (2)池州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3)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7)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美学 (20)第三章科学、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 (28)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37)第五章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 (49)第六章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 (57)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及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范畴、实践方法和应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阐述。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本质的了解。
四、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分类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范畴和实践方法;(2)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与发展现状;(3)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4)提高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及鉴赏能力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趣。
五、课程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2)理解科学和艺术的统一;(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4)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5)理解文化与商业的关系;(6)理解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视觉设计、插画的影响;(7)理解数字内容产业;(8)理解因特网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艺术的不同形式;(9)理解跨界整合与设计;六、课程教学难点:(1)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2)理解科学和艺术的统一;(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4)理解因特网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艺术的不同形式;七、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从以下几点原则:(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数字媒体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数字媒体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授课学时:72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起核心位置。
本课程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对数字艺术的认知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通过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实践领域,结合社会、经济、文化进行剖析,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向,培养学生对艺术与新技术结合的洞察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通过研究数字艺术设计的范例,让学生掌握数字艺术的创作理念,发展学生在数字技术平台上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以及拓展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体达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提高对数字艺术的认知能力2.了解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3.理解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关系4.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相关知识、实践领域5.掌握分析与评论数字艺术作品的知识和能力(二)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理论能力,树立数字艺术设计理念。
2.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备数字媒体艺术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质,也为后期数字媒体设计课程做好准备。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数字艺术设计基础》周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使用评价本书以任务驱动式启发教学,知识点逻辑性强,实例丰富,案例经典,结构紧凑,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每个任务后配套了相应的上机参考题和课后思考,十分有利于学生课后的练习和学习,是一本优秀的教材。
选用的参考资料1.《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李四达,清华大学出版社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数字影视制作系统课程等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熟悉数字艺术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字艺术设计的计算环境第二节数字艺术设计的应用与作品欣赏(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计算环境2.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应用有哪些第二章基本要素、美学原则与文字图案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PHOTOSHOP基本操作第二节基本要素与文字效果设计第三节美学原则与图案风格设计(二)、教学目的要求1.大致了解Photoshop的基本操作2.掌握数字艺术设计的基本要素3.掌握数字艺术设计的美学原则第三章二维静画图形艺术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与PHOTOSHOP图层、滤镜效果第二节图形、图形学、图形艺术设计与数字模拟绘画第三节二维静画图形艺术设计与绘制矢量图形(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理论2.掌握图形、图形学、图形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3.了解二维静画艺术设计第四章网页艺术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网页艺术设计及其计算环境第二节FIREWORKS WEB图形制作初步第三节 FIREWORKS WEB图形制作技巧(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网页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2.了解FIREWORKS WEB软件第五章插画艺术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插画技术与Illustrator基础第二节插画工具与Illustrator插画造型(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插画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2.了解illustrator软件第六章二维动画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二维动画图形艺术设计与FLASH移动渐变动画第二节 FLASH MOTION动画“字牌翻转”(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二维动画图形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2.了解FLASH软件第七章三维图形艺术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三维静画艺术设计第二节三维动画艺术设计第三节三维设计软件(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三维静画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2.掌握三维动画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3.了解主流的三维设计软件第八章数字艺术设计实验总结(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实验的基本内容第二节实验的基本评价第三节课程学习能力测评第四节数字艺术设计实验总结第五节实验总结评价(二)、教学目的要求1.对之前所做实验进行了解2.对之前所做实验进行评价3.对之前所做实验进行总结第九章艺术欣赏基础: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一)、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艺术品的本质2. 了解艺术品的产生第十章艺术欣赏基础:艺术中的理想(二)、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艺术中的理想是什么2. 自己对于艺术的理想是什么六、教学学时分配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考核方式为考试,平时占30%,期末占70%;期末考试为试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设计概论》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岗位群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而《数字媒体设计概论》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课程,是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必须要掌握的理论课程。
重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艺术的理解和对当前数字技术的了解等技能。
该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设计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重点章节:第2章的基本要素与文字图案设计、第4章的网页艺术设计
难点章节:第6章的二维动画设计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
(一)主要环节安排
本课程教学课时数为72课时,每周4课时。
其中理论72课时,实践0课时。
(二)内容总体设计
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本课程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因此专门制作了PPT课件以及准备了教学案例。
2、教学见习
由于本课程注重实践理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为学生安排一系列针对以后工作中会用到的案例来进行讲解补充,加强学生的理论能力。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
《数字媒体设计概论》
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
(一)使用教材:《数字艺术设计基础》
(二)参考材料:火星时代教程、《艺术与设计》
八、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
1.作业内容要求
作业内容是任课教师给的补充题,是课程中的内容延伸。
可督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举一反三。
2.作业形式与题量
课堂讲授完毕后将所学内容的相似内容布置为作业,以达到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以实际操作应用的目的。
3、作业批改设计
对于平时作业,可抽查进行评阅,对发现的主要和倾向性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评讲;对于学期末的综合实验,在每阶段提示学生统一完成,并进行评定,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给予统一答疑和评讲。
九、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一)考核方法
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教学参与、平时作业、综合实训、期末考试
(二)成绩评定
教学过程占百分之三十,期末考试占百分之七十。
十、采用的教材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
教材:《数字艺术设计基础》
参考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编制人:
教研室主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