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合集下载

住宅采暖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采暖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住宅采暖设计规范及说明8.3.1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宜设集中采暖系统。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采暖方式应根据当地能源情况,经技术经济分析,并根据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等因素确定。

8.3.2 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不应设计直接电热作为室内采暖主体热源。

8.3.3 住宅采暖系统应采用不高于95℃的热水作为热媒,并应有可靠的水质保证措施。

热水温度和系统压力应根据管材、室内散热设备等因素确定。

8.3.4 住宅集中采暖的设计,应进行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计算。

8.3.5 住宅集中采暖的设计应进行室内采暖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通过调整环路布置和管径,使并联管路(不包括共同段)的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15%;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8. 3. 6 设置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8. 3. 6的规定。

表8.3.6 室内采暖计算温度8.3.7 设有洗浴器并有热水供应设施的卫生间宜按沐浴时室温为25℃设计。

8.3.8 套内采暖设施应配置室温自动调控装置。

8.3.9 室内采用散热器采暖时,室内采暖系统的制式宜采用双管式;如采用单管式,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之间设置跨越管。

8.3.10 设计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时,宜按主要房间划分采暖环路。

8.3.11 应采用体型紧凑、便于清扫、使用寿命不低于钢管的散热器,并宜明装,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8.3.12 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665中能效等级3级的规定值。

【说明】8.3.1 “采暖设施”包括集中采暖系统和分户或分室设置的采暖系统或采暖设备。

“集中采暖”系指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由集中热源通过管道向各个建筑物或各户供给热量的采暖方式。

供暖恒温温度计算公式

供暖恒温温度计算公式

供暖恒温温度计算公式
在冬季供暖中,恒温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人员密度等因素,可以计算出恒温所需的温度值。

下面是供暖恒温温度计算公式:
恒温温度 = 室内温度 + (人员数/空气质量等级) + 其他因素
其中,室内温度指的是室内的基础温度,一般为20℃。

人员数指的是室内人员密度,单位为人/平方米。

空气质量等级指的是室内空气的质量等级,常见的有三级:优、良、差。

其他因素包括室内设备的热量、外界温度等。

例如,某办公室面积为100平方米,有20人,空气质量等级为良好,其他因素为0。

则恒温温度为:
恒温温度 = 20℃ + (20/1) + 0 = 40℃
因此,该办公室的恒温温度为40℃。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恒温温度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恒温效果。

- 1 -。

供暖供回水设计温度计算公式

供暖供回水设计温度计算公式

供暖供回水设计温度计算公式
供暖系统的设计温度是根据建筑物的热损失和所需的室内温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供暖系统的设计温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设计温度 = 室内温度 + 室内与室外温差× 热损失系数。

其中,室内温度是指所需的室内温度,室内与室外温差是指在设计条件下室内与室外温度的差值,热损失系数是建筑物的热损失系数。

另外,供回水设计温度也需要考虑到供暖系统的热损失和室内温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供回水设计温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供回水设计温度 = 设计温度 + 管道和设备的热损失。

其中,设计温度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设计温度,管道和设备的热损失是指供暖系统中管道和设备在输送热量过程中产生的热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物和供暖系统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以确保供暖系统的设计温度能够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住宅小区暖通系统相关计算

住宅小区暖通系统相关计算

住宅小区暖通系统相关计算住宅小区暖通系统是为了提供住户居住舒适度而设计的一个系统,主要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在设计和计算住宅小区暖通系统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住户数量、气候条件等。

本文将介绍住宅小区暖通系统的相关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住宅小区的热负荷。

热负荷是指室内需要供暖的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t1-t2)其中,Q为热负荷(单位为千瓦),h为热传导系数(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A为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t1为室内设计温度,t2为室外设计温度。

在计算热负荷时,需要考虑建筑的保温性能。

不同的建筑材料有不同的热传导系数,可以通过建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表获得。

建筑面积是计算热负荷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实际面积获得。

室内设计温度是指住户在冬季室内的期望温度,通常为18-22摄氏度。

室外设计温度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的,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相关规范获得。

除了热负荷,还需要计算供热设备的能力。

供热设备的能力应大于等于热负荷,以确保室内温度满足要求。

常见的供热设备有锅炉、热水循环泵、散热器等。

在计算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输入。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房间的通风量来确定。

房间通风量的计算可以使用如下公式:V=Q/(n×Δt)其中,V为房间通风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Q为每个房间的热负荷(单位为千瓦),n为换气次数,Δt为室内外温差。

在计算通风量时,需要参考相关规范或标准来确定换气次数。

室内外温差是指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差异,可以根据气象数据获得。

最后,需要计算空调系统的能力。

空调系统的能力应大于等于热负荷,以确保室内温度满足要求。

空调系统的能力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和计算其制冷能力来确定。

在计算空调能力时,需要考虑到热负荷的峰值和系统的供冷温度。

热负荷的峰值是指热负荷在一天中的最大值,可以通过热负荷曲线等方法来获得。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1一般规定4.1.1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4.1.2供暖和空调的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取值,宜符合下列原则:1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不宜高于本标准表4.1.2-1的规定;2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冬季不宜高于本标准表4.1.2-2的规定,夏季不宜低于本标准表4.1.2-2的规定。

4.1.3设有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应根据建筑等级、采暖期天数、能源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是否另设热水(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

4.1.4系统冷热媒温度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冷热源采用可再生能源形式时,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冷媒温度宜高于常用设计温度,热媒温度宜低于常用设计温度。

4.1.5当利用通风可以排除室内的余热、余湿或其它污染物时,优先采用的通风方式顺序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复合通风。

4.1.6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1全年供冷、供暖运行时间较短或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系统不经济的建筑;表4.1.2-1集中供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表4.1.2-2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3设有集中供冷、供暖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少数房间;4需增设空调系统,但设置机房和管道存在较大困难的既有建筑。

4.1.7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根据气候特点,经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合理采用高温冷源的制备方式和新风除湿方式;2宜考虑全年对天然冷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措施;3不应采用再热空气处理方式。

4.1.8使用时间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应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节风系统中。

温度、湿度等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应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节风系统中。

4.1.9设计选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时,应优先选择长期运行工况下效率高的产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l)根据国内外有关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态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15℃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

本着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室温可调的要求,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要求,把民用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温度范围定在16~24℃。

2)工业建筑工作地点的温度,其下限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制定的。

轻作业时,空气温度15℃尚无明显冷感;中作业和重作业时,空气温度分别不低于16℃和14℃即可基本满足要求。

关于劳动强度分级标准mdash;mdash;轻、中、重、过重作业,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执行的,而卫生部门还制定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指标》(共分四级),鉴于这两种分级方法对制定相应的室内卫生标准并无实质差别,本条及本规范其他有关条文中仍沿用原来的提法。

2、采暖建筑物冬季室内风速。

将原条文中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统称为活动区,以下同。

将原条文中集中采暖改为采暖。

现今采暖方式的多样化,采暖热源亦多种多样,为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不一定必须设置集中采暖。

本条对冬季室内最大允许风速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设置热风采暖的建筑而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体产生直接吹风感,影响舒适性。

3、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l)舒适性空气调节的室内参数,是基于人体对周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舒适性要求,并结合我国经济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衣着情况等因素,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等资料制定。

2)对于设置工艺性空气调节的工业建筑,其室内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并考虑必耍的卫生条件确定。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夏季室内温度基数,以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另外,室温基数过低(如20℃),由于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大,工作人员普遍感到不舒适。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暖通知识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

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6条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注:统计干温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

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2.2.10-1)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

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2.2.10采用;Δ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560)this.width=560">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2.10-1)。

第2.2.11条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更多文章/ 长沙地暖 cscnwk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2.2.7条至第2.2.10条的规定。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温度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是指室内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 均空气温度。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将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房间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定为18℃~24℃ ➢ 大部分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为18~20℃ ➢ 辐射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宜降低2℃ ➢ 设置值班供暖房间的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不低于5℃
第1章 供暖热负荷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introduction
热负荷是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或耗热量。热负荷

言 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而这些影响因素也可能是变化 的。设计供暖系统所采用的热负荷称为设计热负荷。 如果设计热负荷取值偏大,则将增大管道系统的 管径和设备容量,增大投资;设计热负荷取值偏小, 可减小管道系统管径和设备容量,降低投资,但可能 不满足供热要求,应正确、合理地确定设计热负荷。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室内计算温度是热负荷计算 的重要基础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候车厅、售票厅
公共洗手间
20
16
16
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12医疗及疗养建筑:
成人病房、诊室、治疗、化验室、活动室、餐厅等
儿童病房、婴儿室、高级病房、放射诊断及治疗室
门厅、挂号处、药房、洗衣房、走廊、病人厕所等
消毒、污物、解剖、工作人员厕所、洗碗间、厨房
太平间、药品库
20
22
18
16
12
14幼儿园、托儿所:
活动室、卧室、乳儿室、喂奶、隔离室、医务室、办公室
盥洗、厕所
浴室及更衣室
洗衣房
厨房、门厅、走廊、楼梯间
20
22
25
18
16
13学校:
厕所、门厅、走道、楼梯间
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科技部区域
带围护结构的风雨操场
16
18
2009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1 普通住宅:
卧室、起居室、一般卫生间
厨房
设采暖的楼梯间及走廊
18
15
14
7体育:
比赛厅(不含体操)、练习厅16
体操练习厅18
休息厅18
运动员、教练员更衣室、休息20
游泳池区26~28
观众区22~24
检录处一般项目20
餐厅、饮食、小吃、办公
洗碗间
制作间、洗手间、配餐
厨房、热加工间
干菜、饮料库
18
16
16
10
8
10图书馆:
大厅
洗手间
办公室、阅览
报告厅、会议室
特藏、胶卷、书库
16
16
20
18
14
6影剧院:
门厅、走道
观众厅、放映室、洗手间
休息厅、吸烟室
化妆、舞台
14~18
16~20
16~20
20~22
11交通:
民航候机厅、办公室
26
14
15未列入各类公共建筑的共同部分:
电梯机房
电话总机房、控制中心等
汽车修理间
空调机房、水泵房等
5
18
12~16
10
公共浴室
公共洗手间
16
20
18
16
25
16
4办公楼:
门厅、楼(电)梯
一般办公室、设计绘图室
会议室、接待室、多功能厅
走道、洗手间、公共食堂
设有采暖系统的车库
16
18~20
18
16
5~10
9商业:
营业厅(百货、书籍)
鱼肉、蔬菜营业厅
副食(油、盐、杂货)洗手间
办公
米面贮藏
百货仓库
18
14
16
20
5
10
5餐饮:
体操24
2银行:
营业大厅
走道、洗手间
办公室
楼(电)梯
18
16
20
14
3 高级住宅、公寓:
卧室、起居室、书房、餐厅、无沐浴设备的卫生间
有沐浴设备的卫生间
厨房
门厅、楼梯间、走廊
18~20
25
15~16
14~15
8集体宿舍、无中央空调系统的旅馆、招待所:
大厅、接待
客房、办公室
餐厅、会议室
走道、楼(电)梯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