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采暖计算参数表.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建筑物的热负荷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一.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空气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j=Kf(tn-tw)aQj---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面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该面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t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f.g–房高附加修正;βj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工业厂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1)工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g2)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高度≤4m时,tn=tg;当车间高度>4m时,对地面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n=(tn+td)/2;对屋顶tn=td=t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 tn分别按照地面、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高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面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m =02.厂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大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入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气窗或排气孔的面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方案设计)Q N= q N.S S建筑物的冷负荷一. 房间得热量的组成:a.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通过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散热量e.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的散热量f.食物或物料散热量g.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得热量二.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三.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房间湿负荷的组成:a.人体的散湿量b.空气渗入带入的湿量c.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d.潮湿的表面、液面的散湿量e.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湿量f.其他设备的散湿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a.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b.太阳辐射得热量经过围护结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延迟和数量上的衰减所以计算这部分得热量时,应该逐时计算(这与计算热负荷时不同)热负荷计算---稳定传热冷负荷计算---不稳定传热1.围护结构的冷负荷a.外墙、屋面的传热冷负荷计算Qτ=K F ∆tτ-ξ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点钟∆tτ-ξ—作用时刻下,冷负荷的计算温差℃例: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时房间的热负荷时,应取时刻τ=16,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时,16时外墙内表面。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负荷计算书一、工程信息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18二、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房高附加—间歇附加α)(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二面外墙有窗房间三面外墙有窗房间门厅换气次数k0.50.5-1.01.0-1.5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w)*k*V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三、气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0.25东/西[朝向修正]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0.13kqj Q Q β⨯=33Q j Q kq β。
采暖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只设采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采暖负荷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估算,注以下计计算方法要求建筑物均按照国家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采取了一定的节能措施,达到了节能建筑的最低节能要求,对于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1.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我们只知道建筑物总面积时,其采暖热负荷可参考下列数值进行估算:Q=q×FQ:建筑物采暖负荷(w);q:单位面积热指标(w/m3),查表1,对于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应参考注释“窗墙比公式法”进行修正;F:建筑面积(m2);表1:单位面积热指标注释:1) 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2)当我们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对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单位面积热指标应按下式进行修正:)()7.17(w n t t FW q -+∂=q :建筑物采暖面积指标(w/m 2);∂: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W :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 2); F :总建筑面积(m 2); tn :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a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散热器对流采暖宜采用16-20℃,地板辐射采暖宜采用14-18℃,空气调节宜采用18-22℃(风机盘管);b 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5℃;中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2℃;重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0℃,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 2)时,轻作业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5℃;c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室23℃;托儿所、医务室、儿院20℃;办公用室16~18℃;食堂14℃;厕所12℃;车库5℃;d 工艺或使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相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e 对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室内计算温度为18~22℃。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附录一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一)热阻的计算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c——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按附录三附表3.1及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1+R2+……+Rn(1.2)式中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以及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1.3)式中——平均热阻,㎡·K/W;Fo——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热面积,㎡;Fi——按平行于热流方向划分的各个传热面积,㎡;(参见图3.1);Roi——各个传热面上的总热阻,㎡·K/WRi——内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11㎡·K/W;Re——外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04㎡·K/W;φ——修正系数,按本附录附表1.1采用。
图3.1 计算图式修正系数φ值附表1.1λ2/λ1或/λ1φ0.09~0.19 0.20~0.39 0.40~0.69 0.70~0.99 0.86 0.93 0.96 0.98注:(1)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λ2应取较小值,λ1应取较大值,然后求得两者的比值。
(2)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气间层时,φ值可按比值/λ1确定。
(3)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再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总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o=Ri+R+Re(1.4)式中Ro——围护结构总热阻,㎡·K/W;Ri——内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2采用;Re——外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3采用;r——围护结构热阻,㎡·K/W。
内表面换热系数αi 及内表面换热阻Ri 值注:表中h 为肋高,s为肋间净距。
民用建筑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

民用建筑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3 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3.1 室外气象参数3.1.1 最冷、最热月平均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冷月平均温度t min·m应为累年一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 最热月平均温度t max·m应为累年七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3.1.2 采暖、空调度日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暖度日数HDD18应为历年采暖度日数的平均值;2 空调度日数CDD26应为历年空调度日数的平均值。
3.1.3 全国主要城市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用。
3.2 室外计算参数3.2.1 冬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应为累年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温度;2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 e·min应为历年最低日平均温度中的最小值。
3.2.2 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t e应按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的不同,依据表3.2.2的规定取值。
表3.2.2 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3.2.3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逐时值应为历年最高日平均温度中的最大值所在日的室外温度逐时值;2 夏季各朝向室外太阳辐射逐时值应为与温度逐时值同一天的各朝向太阳辐射逐时值。
3.2.4 全国主要城市室外计算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用。
3.3 室内计算参数3.3.1 冬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温度:采暖房间应取18℃,非采暖房间应取12℃;2 相对湿度:一般房间应取30%~60%。
3.3.2 夏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非空调房间:空气温度平均值应取室外空气温度平均值+1.5K、温度波幅应取室外空气温度波幅—1.5K,并将其逐时化;2 空调房间:空气温度应取26℃;3 相对湿度应取60%。
3.4 基本计算方法3.4.1 单一匀质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m2·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B表B.1的规定取值。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l)根据国内外有关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态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15℃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
本着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室温可调的要求,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要求,把民用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温度范围定在16~24℃。
2)工业建筑工作地点的温度,其下限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制定的。
轻作业时,空气温度15℃尚无明显冷感;中作业和重作业时,空气温度分别不低于16℃和14℃即可基本满足要求。
关于劳动强度分级标准mdash;mdash;轻、中、重、过重作业,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执行的,而卫生部门还制定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指标》(共分四级),鉴于这两种分级方法对制定相应的室内卫生标准并无实质差别,本条及本规范其他有关条文中仍沿用原来的提法。
2、采暖建筑物冬季室内风速。
将原条文中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统称为活动区,以下同。
将原条文中集中采暖改为采暖。
现今采暖方式的多样化,采暖热源亦多种多样,为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不一定必须设置集中采暖。
本条对冬季室内最大允许风速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设置热风采暖的建筑而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体产生直接吹风感,影响舒适性。
3、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l)舒适性空气调节的室内参数,是基于人体对周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舒适性要求,并结合我国经济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衣着情况等因素,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等资料制定。
2)对于设置工艺性空气调节的工业建筑,其室内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并考虑必耍的卫生条件确定。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夏季室内温度基数,以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另外,室温基数过低(如20℃),由于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大,工作人员普遍感到不舒适。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暖通知识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
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6条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注:统计干温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
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2.2.10-1)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
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2.2.10采用;Δ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560)this.width=560">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2.10-1)。
第2.2.11条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更多文章/ 长沙地暖 cscnwk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2.2.7条至第2.2.10条的规定。
室内采暖温度要求

设计供暖时,民用建筑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
2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冬宜采用16℃~22℃;
3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5℃
办公室、休息室18℃
食堂18℃
盥洗室、厕所12
表3.0.3 长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参数热舒适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
冬季Ⅰ级22~24 0~60 ≤0.2
Ⅱ级18~21 ≤60≤0.2
夏季Ⅰ级24~2640~70 ≤0.25
Ⅱ级 27-28 40-70 ≤0.25
民用建筑短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宜在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提高2℃,冬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宜在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降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0.70 0.90 1.00
0.40
1.00 0.40 1.00
0.20
0.70 0.15 1.00
0.10
0.25 0.20 0.70
2 .6 1 .8
1 .0 0 .3
3 .9 2 .7
1 .6 0 .4
5 .2 3 .6
2 .3 0 .6
6 .7 4 .7
2 .9 0 .8
注:1、每米外门缝隙渗入的空气量,为表中同类型外窗的两倍. 2、当有密封条时,表中数据可乘以0.5~0.6的系数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n
表1-12
地点
伸缩缝、沉降缝墙 抗震------5
αn
序 号
Rn
m2· ℃/ w
表面特征
墙、地面及表面平整的顶棚、屋盖或楼板以及带肋 的顶棚,h/s≤0.3 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屋盖及楼板h/s>0.3 自下向上传热的楼板
w / m2· ℃
8.7
1 2 3
0.115
温差修正系数α值 表1—4
序号 围 护 结 构 及 其 所 处 情 况
α
1.00
0.90
1
2 3
外墙、平屋顶、地面及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等
与通风间层的平屋顶,坡屋顶闷顶及 与室外相通的不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等 与有外墙的不供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 多层建筑的底层部分 多层建筑的顶层部分 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 高层建筑的顶层部分
w / m2· ℃
23.3
17.0 11.6 5.8
1
2 3 4
0.043
0.05 0.086 0.172
部分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λ
序 号 1
表1---7
λ
w /m· ℃
材料名称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外墙保温板75mm 加气泡沫混凝土 砂浆和砌体: 水泥砂浆 石灰,水泥,砂,砂浆 石灰,砂,砂浆 白灰粉刷 沥青油毡,油毡纸 膨胀珍珠岩
24砖墙 37砖墙 49砖墙
2.08 1.57 1.27
B
外窗及天窗 木框 单层 双层 金属框 单层 双层 单框双层玻璃窗
5.82 2.68 6.40 3.26 3.49
E、空气间层的热阻
空气层厚度 (cm) 竖向空气间层 (m2· ℃/ w )
Rx 表:
表1-9
水平空气间层(m2· ℃/ w )
1.74 0.1 0.22 0.93 0.875 0.814 0. 697 0.17 0.07
2
3 4
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类
A
表1---8 型
K
w /m2· ℃
型
K
w / m2 · ℃
类
门 实体木制外门 带玻璃木制外门
单层 双层 单层 双层
4.65 2.23 5.82 2.68
C 外墙 内表面抹灰墙
车间性质
仪表、机械加工、印刷、针织等 (能量消耗在140W以下的工种) 木工、钣金工、焊接等 (能量消耗在140~220W以下的工种) 大型包装、人力运输等 (能量消耗在220~290W以下的工种) 作业分类 轻作业 工作地点温度 tn(℃) 15-18
中作业
12-15
重作业
10-12
部分供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tW′表1---3
地带 第一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三地带 第四地带 R0(m2· ℃/w) K0( w / m2· ℃)
2.15 4.30 8.60 14.20
0.47 0.23 0.12 0.7
注:不保温地面--指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的 导热系数λ,都大于1.16w/m2· ℃
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 L 表1-11
0.80 0.40 0.70 0.30
0.75 0.60 0.40
4
不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当外墙上有窗户时 当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 当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
温差修正系数α值 表1—4
序号 围 护 结 构 及 其 所 处 情 况
α
0.70 0.40 0.30 0.70
5
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不供暖房间有门窗与室外相通 不供暖房间无门窗与室外相通
门、窗类型
1 2
m3/h· m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s) 3 4
5
6
单层木窗 双层木窗
1 .0 0 .7
2 .0 1 .4
3 .1 2 .2
4 .3 3 .0
5 .5 3 .9
6 .7 4 .7
单层钢窗 双层钢窗
推拉铝窗 平开铝窗
0 .6 0 .4
0 .2 0 .0
1 .5 1 .1
0 .5 0 .1
民用及公共建筑室内计算温度:表1-1
房间类别 卧室 客厅 厨房 卫生间 浴室 更衣室 托儿所、幼儿园、 温度tn(℃) 18 18 15 25 25 23 20 房间类别 医务室 办公室 餐厅操作间 餐厅就餐区 盥洗室 厕所 温度tn(℃) 20 16-18 14 18 12 12
工业企业中的生产车间工作地点的温度 表1-2
热流自下向上
热流自上向下
1 2 3 5 10 15~30
0.15 0.16 0.17 0.17 0.17 0.16
0.13 0.15 0.155 0.155 0.155 0.16
0.155 0.18 0.20 0.215 0.22 0.22
E、工程中常用划分地带的近似计算法
不保温地面的总传热热阻及传热系数 表1---10
哈尔滨 沈阳 北京 天津 西安 太原 兰州 乌鲁木齐 保定
(摘录《暖通规范》中)
北
0.30 1.00 1.00
东北
0.15 0.70 0.50
东
0.20 0.30 0.15
东南
0.70 0.30 0.10
南
1.00 0.40 0.10
西南
0.85 0.35 0.15
西
0.70 0.30 0.40
西北
7.6 5.82
0.132 0.175
注:表中h--肋高,
m;
S--肋间净距 ,
m
围护结构外表面传热系数αw 与换热阻Rw
表1------6
αw
序 号
Rw
m2· ℃/ w
表面特征
外墙和屋顶外表面
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闷顶和外墙上有窗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外墙上无窗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地区 北京市 延庆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9 -13 地区 太原 大同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2 -17
天津市
塘沽 石家庄
-9
-8 -8(-4.8)
呼和浩特
海拉尔 沈阳
-19
-34 -19
保定
-9(-5.7)
锦州
-15
2007年5月1日河北省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该标准修订了河北省各城市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例如: 石家庄由-8℃上升为-4.8 ℃,保定由-9 ℃上升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