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河南省中招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 年河南省一般高中招生考试一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4 页,四个大题,25 个小题,满分50 分,考试时间50 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 : 16 Na : 23 Mg : 24 Al : 27 P : 31 Cl :K: 39 Ca: 40 Fe : 56 Cu : 64 Zn : 65 Br : 80 Ag :108 一、选择题(此题包含14个小题,每题 1 分,共 14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以下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2.以下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3.“河南滋味”名望远播。
以下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4.以下各组物质,按混淆物、单质次序摆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5.能用于划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察看颜色C.加肥皂水D.加食盐水6.以下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淆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 NH4Cl B.KNO3C.NaNO3D.Ca3(PO4) 27.以下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采集氢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考证质量守恒定律8.右图为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响中易失掉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以下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搁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响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0.右图表示向必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淆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 Na2CO3 溶液的质量,则y 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积淀的质量C. NaCl 的质量D.混淆溶液的pH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2.右图是某反响的微观表示图,以下相关该反响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置换反响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没有变化13.甲乙丙犹如右图所示的转变关系(“→”表示反响一步实现,部分反响物和反响条件略去),以下各组物质依据甲乙丙的次序不切合要求的是A. C、CO2、 COB. H2O2、 O2、 H2OC. CuO、 Cu、 Cu(NO3) 2D. NaOH、 NaCl、 NaNO3g 氢气,则M可能是14.2.3 g 铁和M的混淆物与足量盐酸反响,生成A.镁B. 铝C.碳D. 钠16 分)二、填空题(此题包含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5 21% __________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2017河南中招化学试卷解析1. A【解析】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馏只是将石油中的各种成分分离,铁水铸锅是铁由液态变成固态,麦磨成面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这三个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
2. B3. C【解析】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蔬菜和水果,所以选项中富含维生素的物质为西峡猕猴桃。
4. D【解析】海水(水、氯化钠等)、食醋(醋酸、水等)、黄铜(铜和锌)、煤(碳、硫等)都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O2),冰和水都是水(H2O),所以干冰和冰水都属于化合物(或氧化物);水银是汞的俗称,金刚石的成分为碳,均属于单质。
5. C【解析】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含有较少或不含钙、镁离子的水为软水,通过闻气味、观察颜色、加食盐水都无法检验水中是否含有钙、镁离子;而加入肥皂水,出现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水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6. A【解析】铵态氮肥与碱(氢氧化钙)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7. C【解析】8. B【解析】如图所示,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圈外数字表示核外电子数,A正确;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11=2+n+1,可知n=8,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可判断出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D正确;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还可看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C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9. A【解析】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大;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C不符合题意;烧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的俗称,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它们均能和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O2=== Na2CO3+H2O,Ca(OH)2+CO2=== CaCO3↓+H2O44 100通过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溶液质量增大;氢氧化钙虽然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增加了44),但反应后有CaCO3沉淀生成(减小了100),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2017河南省中考化学(附解析)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35.5 K: 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B: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C:铁水铸锅是将铁融化,物理变化D:麦磨成面,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A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解析】此题无解析,选B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解析】无解析,选C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解析】海水、食醋、煤、黄铜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水银、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D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 .闻气味B .观察颜色C .加肥皂水D .加食盐水【解析】本题考察书中概念,区分硬水软水应加肥皂水,故选C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Ca (OH )2)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 .NH 4ClB .KNO 3C .NaNO 3D .Ca 3(PO 4)2【解析】A :NH 4Cl + Ca (OH )2===NH 3↑ + H 2O + CaCl 2B :不会反应C :不会反应D :不会反应故选A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A :收集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B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C :正确D :左物右码,物品与砝码放反故选C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7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7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A B C D C A C B A D B C D B二、填空题15、氧气Al2O316、SO42-NaHCO3+HCl=NaCl+H2O+CO2↑17、塑料把手隔绝O2和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18、Y t2℃7019、建筑材料CaCl2CaO+H2O=Ca(OH)220、大于0.69三、简答题21、(1)HCl+NaOH=NaCl+H2O (2)石蕊溶液(或Zn、Na2CO3、CuO、Cu(OH)2等)22、(1)CH4+2O2=点燃CO2+2H2O (2)如图23、(1)Zn+Cu(NO3)2=Zn(NO3)2+Cu(或Zn+2AgNO3=Zn(NO3)2+2Ag)(2)有气泡产生(3)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24、(1)六(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3)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含有NaOH。
四、综合应用题25、(1)①2HCl+CaCO 3=CaCl 2+H 2O+CO 2↑(或2H 2O 2=MnO 22H 2O+O 2↑)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磷(2)①Ca(OH)2溶液变浑浊 ②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③h 、g 接e 、f 接c (或d )、d 接(或c )b ④在A 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9g -21.3g=9.6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 3MnO 2= △2KCl+3O 2↑245 96 x 9.6g 24596 = x 9.6解得x= 24.5g。
河南省中招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35.5 K: 39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肥皂水D.加食盐水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NH4Cl B.KNO3C.NaNO3D.Ca3(PO4)2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14.2.3 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 g氢气,则M可能是A.镁B.铝C.碳D.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中招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K: 39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肥皂水D.加食盐水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NH4Cl B.KNO3C.NaNO3D.Ca3(PO4)2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14.2.3 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g氢气,则M可能是A.镁B.铝C.碳D.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017年河南中招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35.5 K: 39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肥皂水D.加食盐水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NH4Cl B.KNO3C.NaNO3D.Ca3(PO4)2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017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35.5K: 39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伽德罗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煤、金刚石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肥皂水D.加食盐水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NH4Cl B.KNO3C.NaNO3D.Ca3(PO4)2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9.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14.2.3 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 g氢气,则M可能是A.镁B.铝C.碳D.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5、氧气 Al 2O 3
16、SO 42- NaHCO 3+HCl=NaCl+H 2O+CO 2↑
17、塑料把手 隔绝O 2和H 2O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18、Y t 2℃ 70
19、建筑材料 CaCl 2 CaO+H 2O=Ca(OH)2
20、大于 0.69
三、简答题
21、(1)HCl+NaOH=NaCl+H 2O (2)石蕊溶液(或Zn 、Na 2CO 3、CuO 、Cu(OH)2等)
22、(1)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2)如图
23、(1)Zn+Cu(NO 3)2=Zn(NO 3)2+Cu (或Zn+2AgNO 3=Zn(NO 3)2+2Ag )
(2)有气泡产生 (3)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24、(1)六 (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3)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含有NaOH 。
四、综合应用题
25、(1)①2HCl+CaCO 3=CaCl 2+H 2O+CO 2↑(或2H 2O 2=MnO 22H 2O+O 2↑)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磷
(2)①Ca(OH)2溶液变浑浊 ②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③h 、g 接e 、f 接c (或d )、d 接(或c )b ④在A 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
(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9g -21.3g=9.6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 3MnO 2
= △ 2KCl+3O 2↑
245 96
x 9.6g
24596=x
9.6 解得x= 2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