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常住人口统计
连云港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三大区域主要指标统计

住户存款
27597.85
12024.54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
78904.14
18226.2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1065
3557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8564
4433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030
21815
摘编自《连云港统计年鉴2019》
苏北
3037.29 54865 21365.98 2189.90 9243.51 9932.57 7729.90 70369 105.3 2436.09 43.31 1.17 1306.72 8075.52 394.51 259.82 49.74 1595.00 3060.82 22888.16 11146.22 18588.62 26997 33607 17982
22060.19
7685.8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60747
11536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106.9
106.9
粮食产量(万吨)
437.10
911.37
油料产量(万吨)
9.23
33.50
棉花产量(万吨)
0.24
0.84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亿元)
5093.60
2045.9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226.16
5928.6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5592.74
653.14
出口
3345.43
435.26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
153.59
53.0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5464.12
山东统计年鉴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人口数和总户数(2017年)

(5089.42) (319.21) (398.02) (215.30) (219.41) (97.76) (325.71) (457.99) (455.84) (288.92) (126.91) (154.70) (65.37) (601.98) (301.87) (329.19) (198.97) (532.28)
3944.30 215.76 254.84 140.03 167.32 69.49 257.63 374.99 359.16 222.25 94.77 120.60 51.49 450.00 257.51 301.15 161.85 445.10
注:年末总 人口根据人 a)Data on total yearsecurity departments
(3259.49) (208.08) (262.38) (151.79) (121.25) (68.32) (236.51) (286.81) (270.27) (199.48) (92.73) (109.56) (47.25) (362.35) (190.47) (201.03) (131.33) (319.88)
(4919.26) (324.41) (405.26) (217.84) (198.64) (97.24) (328.52) (450.02) (427.37) (282.41) (128.81) (148.98) (64.10) (559.92) (293.48) (310.50) (195.28) (486.47)
Total Jinan Qingdao Zibo Zaozhuang Dongying Yantai Weifang Jining Tai'an Weihai Rizhao Laiwu Linyi Dezhou Liaocheng Binzhou Heze
青岛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历年西海岸新区指标统计(2014-2018)

61.7
第二产业
亿元
1219.53
1296.64
工业
亿元
1101.49
1170.27
第三产业
亿元
1124.97
1290.45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
9.8
12.2
生产总值构成
%
100
100
第一产业
%
2.5
2.3
第二产业
%
50.7
49.0
工业
%
45.8
44.2
第三产业
%
46.8
48.7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亿元
019》
2017
153.92 69.3 243.7 198.5 3212.71 67.45 1474.33 1315.48 1670.93 11.0 100 2.1 45.9 41.0 52.0 4452.76 289.22 275.54 596.4 129.22 244014 69928 366200
指标
青岛市历年西海岸新区指标统计(2014-2018)
单位
2014
2015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148.42
149.36
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人员人数万人55.661.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175.3
197.79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亿元
163.53
180.48
生产总值
亿元
2404.74
2648.79
第一产业
亿元
60.24
2018
157.73 75.8 262.7 221.7 3517.07 73.7 1578.20 1395.45 1865.17 9.8 100 2.1 44.9 39.7 53.0 4264.66 246.69 282.98 643.3 138.61 263545 72288 350234
连云港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按地区分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

23.00 66.75 415.18 273.02 333.00
1878.90 1859.28 1073.92 1517.75 341.52
234.31 419.57 3261.64 1429.18 2945.04
1022 2575.42 2525.51 242.20
636.65 364.03 83514
54.82 56.97 483.73 178.51 106.52
236 506.08 516.49 24.35
178.32 51.61 46480
9.19 10.71 93.63 36.11 22.98
开发区
7.36 8.54 3.80 0.19 2.28 1.32 325.98 0.45 266.23 259.17 59.30 448082
249.74 248.84 161.50 208.01 40.83
101 305.76 327.31 50.38
37.28
赣榆区
119.97 96.90 57.47 18.31 22.36 16.80 608.26 91.26 280.79 206.44 236.21 62775
238.06 234.56 159.67 205.58 28.97
25.81 69.59 402.51 271.77 356.18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430203
297523
城镇非私靜做岗舡平均工资(元)
75808
82016
7420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864
2995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2749
2006年青岛市统计年报

2006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统计局(2007年2月7日)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向实现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社会繁荣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206.58亿元,增长1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95 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677.17亿元,增长17.2 %,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46亿元,增长16.2%。
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6.6:51.8:41.6调整为5.7:52.3 :42.0。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77亿元,增长28.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6.79亿元,增长16.6%。
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494.71亿元,增长25.9%;地税税收收入142.79亿元,增长18.1%。
宏观经济景气保持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37.46,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56.73。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9,比上年上升0.9%,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分别上升1.7%、2.7%、1.9%、1.7%、3.9%,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0.6%、1.1%、1.8%。
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1.08,上升1.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5.8,上升5.8%。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9,上升6.9%;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10.1,上升10.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对外经贸面临更大压力,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加重等。
青岛地区人口增长简析

青岛地区人口增长简析近年以来,随着山东地区的独特区位因素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青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造成地区内的人口结构差异。
本文就青岛地区人口增长展开论述,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特征。
标签:青岛;人口增长;发展一、青岛地区人口现状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报告: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2.09万人。
增长16.29%,年平均增长1.52%。
性别构成:青岛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
年龄构成:青岛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7.17万人,占13.44%;15-64岁的人口为664.95万人,占76.3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39万人,占10.26%。
据最新的结果表示:2017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为929.05万人,常住人口同比增长0.94%,常住人口增加8.65万人。
二、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过快增长会带来资源消耗的快速增加、储蓄率的降低、投资的减少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品难度的增加。
但它同时也会带来劳动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和潜在的规模效应。
人口增长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工业成本降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但人口素质不高,高科技产业人才难觅,使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的节约和保护意识薄弱,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工业,农业,生活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中国的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多,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自然就差。
十九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更要求发展经济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就要提高人口的素质。
上面两幅图,分别是青岛市2013-2017年年末总人口数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折线图和青岛市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柱状图。
南昌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1978-2018)

10372 3327 15.42 7.47 246
9.07 318.00 126.00
1831
2820
221 2298 301 3289
517 2720 52
0.83 4781
3.15 2.99 0.16
10.32 1.46
8.62
399
27823 10256 22.36 15.53 350
29.49
10.00 5.51
54.71 82.20 0.61 0.27 101.8 103.3
30939 20437 20.97 37.86 338 832 21658 9632 16205 1798 1349 721
昌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1978-2018)
2000
2010
指标
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年末户籍人口(万人)
就业 年末社会就业人数(万人) 职工人数
国民经济核算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农业 农业总产值(亿元)(按当年价) 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食(万吨) 棉花(万吨) 油料(万吨) 园林水果(万吨) 蔬菜(万吨) 水产品(万吨) 肉类总产量(万吨) 生猪年末存栏(万头) 生猪当年出栏(万头)
0.83 78.45
1980
317.23
241.50 136.03 58.51 16.95 4.54 8.20 4.21 538 5.56 120.16 0.29 1.43
1.16 77.43
南昌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 1990
378.39 196.28 182.11
2018年最新的全国各省市人口统计及城镇化率情况

117.67万人 100.97万人
非批注的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带批注的均说明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自 治区 全国 北京市 上海市 直辖市/省会 重庆市 天津市 广州市 深圳市 青岛市 计划单列市 宁波市 大连市 厦门市 河北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省、自治区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9.58% 86.50% 全国最高,87%以上 65.50% 83.15% 86.38% 未公布 73.67% 72.90% 未公布 89.10% 56.43% 58.41% 51.71% 62.71% 68.10% 未公布 未公布 69.61% 68.90% 54.69% 65.82% 56.02% 61.18% 60.30% 56.02% 70.70% 50.22% 59.06% 52.29% 47.52% 47.69% 31.00% 58.13% 47.69% 54.47% 58.88% 未公布 40.92% 3864.4 2637.26 603.23 688.11 586.77 2246.38 1257.71 328.57 405.16 35.87% 32.65% 8050.7 5737 6323.6 3941 4647.6 10047.24 5917 6898.8 11346 4926 934.32 8341 3600 4829.5 9121.8 7082.9 3861.3 3458.4 2594 2603.6 6146.90 3567.95 3864.7 8021.62 2474 551.81 4361.5 1710.72 2303.2 40.85% 411 7556.3 3718.34 9605 2534 4359.3 242.53 366.20 4264.02 2171.88 4967 1589.1 2968.7 939.48 820.2 603 597.93 79.78% 户籍人口城镇化 率(%) 43.37% 常住总人口 (万人) 139538 2154.2 2423.78 3101.79 1559.6 1490.44 1081.63 927.69 1447.57 2031.59 1296.81 户籍人口 常住城镇人口 (万人) (万人) 83137 1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