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概况
'十堰市简介

十堰市简介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县市旅游资源丰富密集:有世界文化遗产、4A级旅游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丹江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轰动中外、240万年前的“郧阳人”头骨化石,有举世罕见的白垩纪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谷、温泉等8大类90多处旅游景点,是华中黄金旅游圈的重要一环。
【地理位置】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在中国“雄鸡”型版图中正处于“鸡心”部位,在历史上曾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她东与湖北襄樊接壤,西与陕西安康为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万州交界,北与陕西商洛和河南南阳相连,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
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34㎜,平均气温15.2℃,年日照总时数1655至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行政区划】十堰设市于1969年12月,1973年升格为湖北省省辖市,1994年10月,与原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实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
管辖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五县和茅箭、张湾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丹江口市,43个乡,62个镇,12个办事处,1874个村委会。
总人口338.7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89.3万。
汉族占99.6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0.38%。
【历史沿革】自郧县青龙泉考古发现十堰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兼有屈家岭文化,十堰境内是我国远古三大文化的交汇区。
我国的行政区划,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有九州之说,十堰夏时为梁、豫、荆三州的域汇地,《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华山南包括整个秦岭、四川、云南、陕西汉中等均为梁州。
十堰导游词范文介绍

十堰导游词范文介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十堰导游词范文介绍十堰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十堰,简称“堰”,是中国卡车之都,湖北省地级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十堰市简介

十堰市简介十堰市位于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
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市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两区五县一市及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总人口334万。
十堰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起着承东启西、通南达北作用,是毗邻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汽车科研,医疗卫生,商业集散,交通枢纽,旅游文化中心,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闪耀全球。
十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一大中心,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之首[2],鄂豫陕渝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城两带”计划实施正在助推十堰经济高速发展,主城区将建成三区一中心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北三县(郧县,郧西县,丹江口市)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将成为国家战略生态经济区。
南三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的竹房城镇带将成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典范。
发展理念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加快“五城”建设步伐,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区域性交通中心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一城两带:建设15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150万辆以上汽车产能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堰,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推国家战略生态经济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山区城乡一体化典范竹房城镇带。
武当山下百里车城(2008年)五城建设:汽车之城、旅游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区域性中心之城。
三国两区一基地: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性交通中心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4]城市名片十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世界第三大商用车生产商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3张世界级名片。
十堰是中国黄金旅游胜地。
2024年度家乡美湖北十堰ppt课件

五龙河国家森林公园
01
位于郧西县,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2
位于竹溪县,以峡谷地貌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特色。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3
位于茅箭区,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
11
民俗文化活动体验
01
02
03
房县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调优美,歌词朴实,展 现了当地人民的劳动和生 活场景。
房县黄酒是十堰地区的传统名酒,酿 造技艺独特,历史悠久,被列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3/23
17
04
美食文化与特色小吃
2024/3/23
18
鄂菜系列品尝推荐
清蒸武昌鱼
选用鲜活武昌鱼,搭配冬 笋、香菇等食材,口感鲜 嫩,清香扑鼻。
2024/3/23
红烧肉
选用五花肉,经过精心烹 制,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入口即化。
等。
2024/3/23
02
03
播放民间舞蹈表演视频,展 示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韵
律。
分析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和 文化内涵,加深观众对其的
理解和欣赏。
25
戏曲曲艺演出欣赏
介绍湖北十堰地区的 戏曲曲艺,如汉剧、 楚剧、黄梅戏等。
分析戏曲曲艺的艺术 特色和历史背景,提 高观众对其的认识和 兴趣。
2024/3/23
济、文化的重要遗址。
2024/3/23
上津古城遗址
位于十堰市郧西县,为明代上津县 的治所,城墙保存完好,是研究古 代城市规划与防御体系的珍贵实物 。
楚长城遗址
分布于十堰市多个县区,为春秋战 国时期楚国修建的防御工程,是研 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资料。
十堰介绍

“清末庄园”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浪河镇, 建于清末民初,建筑面积1118.21平 方米,房间大小百余间。庄园坐西北 朝东南,按中国古建筑传统方式布局, 分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完全按中国 古建筑“登堂入室”的方式布局。庄园 建筑考究,整座建筑雕梁画栋,在建 筑物柱基、门槛、檐枋、挑头等部位 雕刻有大量图案,是研究清末建筑雕 刻技艺难得的实物资料。
声 人 自 齐 ” , 生 动
不 费 田 官 力 , 腰 鼓
畴 北 陇 把 锄 犁 , 劝
布 谷 声 中 水 满 溪 ,
《 十 堰 春 耕 》 :
明 代 韩 弼 诗 一 首
而 得 名 的 。 志 中 录
十 道 堰 , 以 灌 溉 农
, 拦 蓄 河 水 , 共 修
在 百 二 河 上 垒 石 为
此 可 见 , 十 堰 是 因
郧县恐龙蛋化石群
这里发现的大型恐龙蛋化石群,基本保持了恐龙蛋化石遗迹的本来面目,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恐龙蛋化石群。也是继1994年河南西 峡县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考古界关注的重大发现。
竹山“上庸国”遗址
庸,古国名。庸国在商周时期是汉水中上游 强大的方国,疆域广阔,是周围各方国的“领 头雁”,曾跟随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竹山县始 终是庸国中心地域。楚国灭庸后,竹山设为上 庸县。秦汉时期,竹山仍为上庸县,属汉中郡。 建安末年,设置上庸郡。至西魏,从上庸县析 置安城县,后改为竹山县。上庸县与竹山县并 存至宋初,上庸县又与竹山县合二为一,即如 今的竹山县。
丹 江 口 “ 清 末 庄 园 ”
——
诗 经 故 里
。
房 县
于 祖 要。人 甫 尹
)
今 湖 北 房 县 青 峰 山 。 房 县 有 大 量 尹 吉
。 尹 吉 甫 晚 年 被 流 放 至 房 陵 ( 房 县 古
十堰市概况

十堰市简介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属广义的秦岭巴山,亚热带季风气候。
现辖5县1市2区,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
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驰名中外"东风车"的故乡,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全市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200多家,从业人员17万人,汽车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80%,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
十堰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密集。
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A级旅游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轰动中外、240万年前的"郧阳人"头骨化石,有举世罕见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谷、温泉等8大类90多处旅游景点,是华中黄金旅游圈的重要一环。
十堰是物产富饶的资源大市。
全市水资源总量401亿立方米,素有"世界水都、亚洲天池"之美誉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生物资源31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机绿茶、山野菜等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
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潜在开发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绿松石、金银、稀土、大理石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十堰是贯穿东西的交通走廊。
十堰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结合部,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均为500公里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十堰旅游资源介绍(ppt文档)

景点门票价:20元 乘车指南:六堰客运站--郧县--景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五龙河山 奇水秀,更富有传奇色彩的龙文化。境内有郧西猿人之家的“白 龙洞”,绝龙岭、黄龙洞、黑龙碥等诸多龙的传说,而流域内主 要有蒿坪河、安家河、杨家河、激浪河等支干流,因此而得名。 五龙河大峡谷位于郧西县东部安家乡境内,距银武高速11公里, 峡谷全长56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素有“人类始祖、神奇峡 谷、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美称,被誉为鄂西北的“九寨沟”。
来十堰旅游吧!
组员:
走进十堰——十堰简介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 河南、重庆毗邻。下辖五县一市两区和一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房县、郧县、郧西 县、竹山县、竹溪县、张湾区、茅箭区、 丹江口市和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国 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 城区人口52万人。
拦水用的堤坝叫做“堰”,十堰,即十道拦水 堤坝。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公元 1484年),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十堰, 在县(今郧县) 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 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十堰是因为 在百二河上垒石为埂,拦蓄河水,共修筑十道堰, 以灌溉农田而得名的。
五龙河由五大景区组成:分别是 龙门景区、龙潭景区、龙峡景区、 龙女景区、龙宫景区。每个景区都 有它的独特风韵,每个景区都有它 的绝妙景观。整个五龙河峡谷,山 岩陡峭、峡谷幽深,飞瀑叠泉、水 流湍急,钟乳怪石,栈道崎岖。
十堰市市情简介

十堰市市情简介十堰市市情简介拨动地球仪,在东经109°25′—111°35′,北纬31°31′—33°16′之间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湖北省十堰市。
她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辖五县一市二区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堰经济开发区(即:郧县、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她东临“三国”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岭,三千里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
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
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
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
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设立了郧县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
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
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城。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卡车基地—东风商用车公司,有“东方底特律”之美誉。
十堰是东风汽车的摇篮,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业、全国最具实力的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最大汽车配件交易市场。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卡车制造中心”。
十堰,是举世瞩目的“水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
其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碧波万顷,滔滔汉水将从这里跨越千山万水,润泽京、津、冀、豫地区的亿万人民。
十堰,是一座资源富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山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典范。
工业
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 基地。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 兴,是驰名中外"东风车"的故 乡,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 东风公司十堰基地现有各类专 业厂28家,固定资产300多亿元, 职工8万多人,年产东风系列商 用车20多万辆。全市与东风公 司配套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 200多家,从业人员17万人,汽 车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80%, 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 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 之一。
另一说:明代志书记载堰有10处。即十堰、九倾坪 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 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 堰),十堰作为地名,便由此而来。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十堰市山脉分属三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 伸到本市北部, 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特点 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 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 口市潘家岩87米。
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 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电资源最丰 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水电资源理论蕴藏
量达500多万千瓦,占湖北省蕴藏总量 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
有350万千瓦,占湖北省可开发水能资源 的10%以上。如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 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万多千瓦,超出全 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
国家卫生城市
2011年11月24日,全国爱卫会〔2011〕1号文件公布2009201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名单,十堰市名列其中,这是我省 继宜昌市之后,第二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1999年10月,国家建设部授予十堰“国家园林城市”称 号。十堰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二, 绿地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三。
丹江口水库 水量达262亿立 方米,水质清秀 少污染,跨世纪 南水北调中线方 案。
丹江口水库是 亚洲第一大人工 淡水湖
丹江口水库
十堰美誉
中国卡车之都 2010年10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十堰市
“中国卡车之都”荣誉称号。2010年十堰汽车产能 为60万辆,2012年达到100万辆,而中重卡则为全国 第一。十堰是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是中国 第一,世界第三大的卡车生产基地,素有“车城” 的美誉。
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 向东北倾斜。
全市可分为四种主地貌类型和两种副地貌 类型。四种主地貌类型中:丘陵面积6250 平方公里,低山面积7395平方公里,中山 面积6802平方公里,高山面积3233平方公 里。两种副地貌类型中,河谷平地和山间
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
要区域。十堰市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蕴 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闪耀 全球。
郧西县
郧县
竹山县 竹溪县
十堰市 丹江口市
房县
十堰作为地名,其来历有几种说法?
拦水用的堤坝叫做“堰”,十堰,即十道拦水堤坝。 十堰作为地名存在,其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十堰的地名来源于十堰镇。相传,古时此地 原名张家庄,后改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 东侧的百二河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六个堰,在花果 园犟河上拦河修起了四个堰,两处共有十个堰。自从筑 起十个堰以后,十堰便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
全国宜居城市
2007年9月,十堰入选全国宜居城市,在全国287个地级 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位,仅次于深圳和湛江。
现状&前景
十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一大中心,湖北省第四大城 市。
“一城两带”计划实施正在助推十堰经济高速发展 主城区将建成三区一中心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北三县(郧县,郧西县,丹江口市)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将
东汽厂徽
城市建设目标
五城建设:汽车之城、旅游之城、生 态之城、和谐之城、区域性中心之城
三国两区一基地:国际商用车之都、 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 区,区域性交通中心和区域性现代服 务中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特产篇
湖北省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 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在国际贸易市场 上,因其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 赢得“房耳”盛誉。房县黑木耳多年产量都在
3、水文
十堰市河流众多,共计有2489条。堵河为 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长338.6公里,在湖北省中、 小河流中仅次于清江,位居第二。汉江是十堰 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 境长度216公里。由于丹江口水库水质清秀少 污染,跨世纪南水北调宏大工程国家已选定中 线方案。山泉质量甚优,如房县的“神龙矿泉 水”因其含微量元素锶、锂、氡、硒等数十种, 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场上十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俏。
100万斤上下,名列全国第一。
1981年9月在云南昆明召开的 全国食用菌评审会上,房县香菇 获得第一名,综合质量优于日本 香菇,从此房县香菇名扬四海,
畅销海内外。
武当道茶,产自于世界着名道 教圣地、中国茶叶主要发源地、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鄂西 北秦巴武当山区。茶园主要分布在 海拔500m-1000m的崇山峻岭之中, 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是 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产区, 湖北省着名高香型绿茶基地和有机 茶产区。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有机 茶之乡"、"中国道茶文化之乡"称号、
十堰概况
郧西县
郧县
竹山县 竹溪县
十堰市 丹江口市
房县
十堰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 全市国土面积2.36万 平方公里,辖两区五县一市及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 经济特区,总人口334万。
十堰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起着承 东启西、通南达北作用,是毗邻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汽车 科研,医疗卫生,商业集散,交通枢纽,旅游文化中心。
2、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 响,本市的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 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本 市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气候复杂的另一表现 是灾害性天气较多。干旱居各种灾害之首, 出现机率一般在80%以上,多发生于七—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