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修订与起草说明共75页文档

合集下载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技术要求-------------------------------------------------------------------------------- (一)品种制修订的历史沿革1 、写明品种最初来源、各级标准收载情况及修订情况。

2 、若为不同品种合并统一的应注明两标准主要区别和合并理由(如同方异名等)。

(二)名称1 、有无变更的历史情况。

2 、未后缀剂型名的,应增加剂型名。

3 、不符合命名原则,除含有“灵”、“精”等外,含有“降糖”、“降脂”、“降酶”、“减肥”、“健美”等暗示疗效和有误导作用及不实之词的均应更名。

4 、须进行更名的应按命名原则推荐至少 2 个以上并经过查询没有与已批准标准中的名称重名的名称供审核用。

企业确有理由不宜更名的,可随起草标准草案一并上报审核。

(三)处方1 、变更的历史情况及原因(濒危、毒性、正名、分列等)2 、与药典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品要注明。

3 、药典多品种来源的如仅用其中 1 个或几个来源的应明确,并在标准正文页尾加注(如芥子用白芥子)。

所用药材品种,应该引起起草单位的重视。

如贯众:药典收载品种为绵马贯众,主要作用是驱虫,故用于治疗感冒的贯黄感冒颗粒中的贯众应明确基源,若涉及基源变更的,需提供历史延用证明性文件或资料。

4 、下列品种应特别注意核查和明确方中用药:五味子、南五味子;粉萆薢、绵萆薢;寒水石、北寒水石;大青叶、蓼大青叶;黄柏、关黄柏;金银花、山银花;葛根、粉葛;土木香、藏木香;山楂、南山楂;败酱草、北败酱草;刘寄奴、北刘寄奴;板蓝根、南板蓝根;牛膝、怀牛膝;金钱草、广金钱草;山豆根、北豆根;橘红、化橘红;苦地丁、紫花地丁、甜地丁;紫草、硬紫草;前胡、紫花前胡等。

有的药典新分列品种如金银花,原生产工艺是金银花和山银花按一定比例合并投料的,则应在处方中分列,并明确各自的处方量;如果仅用一种,应以原研单位意见为主;又如海带和昆布,现合并为昆布,可在处方中直接做相应修订并说明即可。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演示文稿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演示文稿
第三十九页,共77页。
如:
丙二酰脲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 是巴比妥类药物,但具体是何种 巴比妥类药物不可确定。
钠盐鉴别试验
第四十页,共77页。
(二)专属鉴别试验
某种具体药物具有的专属性反应 如: 维生素B1,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 其专属性反应—硫色素反应作为鉴别试验。
第四十一页,共77页。
(三)药典常用的鉴别方法 1、化学法 包括呈色法、沉淀法、呈现荧光法、 生成气体法、衍生物制备法及特异焰色 法。
1~1.5 ℃/min
熔融同时分解 2.5 ~ 3 ℃/min
d. 温度计 0.5℃刻度,且经校正
第二十九页,共77页。
(2)凝点
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 变的最高温度
(3)相对密度 20℃ 液体药物密度/水密度 比重瓶法: 供试品用量少,较常用
韦氏比重秤法: 仅用于易挥发液体
第三十页,共77页。
第四十九页,共77页。
❖ 检查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定量
限度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第五十页,共77页。
五、含量测定 (一)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1、重量分析法 原料 2、容量分析法 原料 3、光谱法 制剂
UV法 荧光法 AAS法 4、色谱法 原料、制剂
HPLC GC TLC
5、其他方法
第十五页,共77页。
一、名称
我国药典委员会和《新药审批办法》对新药 命名原则规定:
1. 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和英 文名三种。原则上按WHO编订的《国际非专有药 名》(INN)命名的原则确定英文名和拉丁名, 再译成中文正式品名。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细则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是说明标准起草过程中,制订各个项目的理由及规定各项指标和检测方法的依据;也是对该药品从历史考证,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品种,生药形态鉴别,成方制剂的处方、制法,以及它们的理化鉴别,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贮藏等全面资料的汇总。

一、编写原则:1、起草说明不属于药品法规,也不是药典的注释,而是制订各个项目的说明。

内容、文字,特别是名词、术语应力求与药典一致。

计量单位等统一按药典“凡例”中规定要求编写。

2、起草说明包括理论性解释和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尤其是对中药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和实验研究,即使不太成熟,但有实用意义的也可编写在内。

3、每一篇起草说明均应写明作者、审核人的单位、姓名、职称或职务、日期。

二、编写格式及要求(一)中药材1、来源(历史沿革)扼要说明始载于何种本草,历来本草的考证及历代本草记载中有无品种改变情况,目前使用和生产的药材品种情况,以及历版药典的收载、修订情况。

2、【名称】对正名选定的说明,历史名称、别名或国外药典收载名。

原植(动)物原植(动)物形态按常规描写。

突出重点,同属两种以上的可以前种为主描述,其他仅写主要区别点。

学名有变1动的应说明依据。

生境野生或栽培(有无GAP基地)。

主产地主产的省、市、自治区名称,按产量大小次序排列。

地道药材产地明确的可写出县名。

采收时间采收时间与药材质量有密切关系的,采收时间应进行考察,并在起草说明中列入考察资料。

采收加工产地加工的方法,包括与主要主产地不同的方法或有关这方面的科研结果。

3、【性状】(1) 正文描述性状的药材标本来源及彩色照片。

(2) 增修订性状的理由,由于栽培发生性状变异,应附详细的质量研究资料。

(3) 未列入正文的某些性状特点及原由。

(4) 各药材标本间的差异,多品种来源药材的合写或分写的原由。

(5) 曾发现过的伪品,类似品与本品性状的区别点。

(6) 性状描述中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制药厂是××生产的厂家之一,其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中,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注[2004]35号精神,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中成药品种增修订项目任务表的具体要求,对××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完善。

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处方中地黄、桃仁、大黄的显微鉴别方法;增加了大黄、当归及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以橙皮苷为对照品,制定了陈皮的含量测定方法。

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提高了药品的质量控制。

现将起草工作情况说明如下:1历史沿革处方来源:验方。

本品在1953年以前即为私营企业生产。

1953年纳入天津市卫生局审核的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此后在天津市卫生局核定的1956年中药成方选辑。

1964版年中成药规范,1978版年中成药规范,1990年版天津市药品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中均予收载。

2药材标准2.1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mm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根块。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

3性状:原标准的颜色描述为棕褐色的大蜜丸,鉴于外观颜色深于丸芯,且随时间推移本品颜色会加深,故在原标准基础上修订为: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苦。

4鉴别4.1显微鉴别:地黄、桃仁、陈皮、大黄。

鉴于本品为生粉入药,故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制定,具体内容为: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

种皮外表皮石细胞淡黄色或淡棕色,呈贝壳形,径向110~198μm,壁一面层纹细密(桃仁)。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陈皮)。

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

4.2薄层鉴别:大黄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关内容进行了制订。

药品质量标准制订详解演示文稿

药品质量标准制订详解演示文稿
第四十七页,共76页。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2) 加速试验
①试验目的 超常条件下
稳定性考察
为新药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依据
第四十八页,共76页。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②试验方法 供试品3批
温度 40℃±2℃ 相对湿度 75%±5%
30℃±2℃ 25℃±2℃
60%±5% 60%±5%
放置6个月,于1、2、3、6月末取样
第十七页,共76页。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三)、鉴别
质量标准中一个重要项目 用可靠的分析方法
证明已知药物的真伪
第十八页,共76页。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专属鉴别试验
第十九页,共76页。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鉴别方法:
化学鉴别
颜色反应 沉淀反应 气体反应
第二十页,共76页。
说明增修订理由、方法来源和检测数据
含量测定方法修改:
附有专题研究材料
原标准限度修改:
说明理由、检验数据及与国外药典比

第五十八页,共76页。
不修订部分:综合材料说明
三、药品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四)、起草说明注意事项
阐明曾做过的有关实验
不成熟、尚待完善或失败的 暂不能收载方法的理由
并提供相关的实验资料
三、药品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马来酸替加色罗
马来酸替加色罗(100μg/ml)高温条件破坏后HPLC图谱
第六十六页,共76页。
三、药品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含量测定】
容量分析法
非水滴定法
第六十七页,共76页。
三、药品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类别】 【贮藏】

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

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

六、阐明曾经作过的试验的数据与 结论 不成熟的、 不成熟的、尚待完善的 失败的 暂未收载或不能收载于正 文的 七、起草单位和复核单位意见 八、参考文献
下面哪些指标为药物分析常用的 效能指标 A.准确性 B.回收率 C.精密度 D.检测限 E.选择性
药物分析方法常用的效能指标包 括 准确度 、 精密度 、 专属性 、 检测限 、 定量限 、 范围 、 耐用性 。 线性 、
二、与原标准不同的,对修订部分 与原标准不同的, 的内容加以说明,修订依据、 的内容加以说明,修订依据、修订 前后测定结果比较, 前后测定结果比较,对未修订的内 容说明不修订的理由 三、属于新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含 属于新的检查方法, 量测定方法要有专题研究报告
四、原料药的起草说明需增加 1、本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2、国内外质量控制的情况 3、与各种生产工艺路线的分析对 比 五、制剂的起草说明需增加 1、与各种处方的分析对比 2、制备工艺路线及分析 3、稳定性考察的材料与结论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 一、按质量标准项目逐条说明 (一)概况 临床用途 产历史 工艺改革和重大科研成果、 工艺改革和重大科研成果、 国外情况(药典、产品质量) 国外情况(药典、产品质量)
(二)生产工艺 若有其他不同工艺路线的应列出 并指明厂家 (三)质量标准制定的意见或理由 按标准内容依次说明 检验结果与数据 (四)与国外药典标准进行对比 对本标准的水平进行评价

质量标准的书写和起草说明技术要求(讲稿)

质量标准的书写和起草说明技术要求(讲稿)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 IT E FOR DRUG CONT T UT ROL
质量标准的 书写和起草说明 技术要求(讲稿) 技术要求(讲稿)
肖树雄 2006,09,14于广州 , , 于广州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 IT E FOR DRUG CONT T UT ROL
五、浸出物或提取物
中药固体制剂除了制订含量测定指标外还可 以选择测定浸出物含量的方法,以控制药品 质量。 项目必须有针对性,确有控制质量的意义, 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或确实无法建 立含量测定和虽建立含量测定但所测含量值 甚微时,常用溶剂有水、乙醇、乙醚等(溶 剂的选择应有针对性)。 如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可测定醚浸出物含 量;皂苷类成分可选用正丁醇作为溶剂测定 其浸出物含量。
提纲
一、制订“技术要求”背景 制订“技术要求” 二、性状 鉴别( 三、鉴别(略) 四、检查 五、浸出物 六、含量测定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 IT E FOR DRUG CONT T UT ROL
一、制订技术要求背景
“壮观景象” 是喜是忧—— 我国中成药年产量 30万吨 品种、规格 近8000种 我省为中药产业强省,全省400多家医药 企业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中药企业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 IT E FOR DRUG CONT T UT ROL
业务架构上: 对内-按方法学分类 对外-质量标准复核者(标准的标准) 中检所《中药质量标准实验复核的技术要求》 (武汉会议) 药典会《国家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复核检验的技术 要求》(昆明会议)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中成药国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 IT E FOR DRUG CONT T UT ROL

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起草说明

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起草说明

新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制订新药质量标准,还应有一份起草说明。

起草说明是对所制订的质量标准进行解释,并有研究数据,例如该新药的研制工艺,讨论哪一些是属于应该控制的质量指标,哪一些可以不控制,检测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检测数据及综合比较等、起草说明在新药申报时,可供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时参考,在新药批准后,执行质量标准的过程中可以供查阅,解决一些质量问题,同时对今后修改质量标准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起草说明可以从以下11个方面来写:1.背景材料介绍药品的研制过程,简略地说明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试验的时间、机构及试验结论。

如果国外已有产品,则要介绍最早投放市场的厂家和时间,目前生产的厂家和采用的商品名称,在其他国家注册登记的情况,并要注意专利权。

对于制订或选用的中、外文名称的理由,应加以解释。

2.药品的制造方法简略说明合成路线、工艺、处方、原辅料的来源及质量要求。

化学合成药要着重说明结晶、精制、干燥等工序的细节。

需要技术保密的工艺、特殊的添加剂、辅料等,可以另外列出,只供有关审批部门审阅查考,并给予保密。

3.理化性质检测结果及讨论对于一类药,不管来自化学合成或从天然来源中提取,一般都应有专题报告证明其结构和理化指标,而且要用精制品测定。

对仿制品,则要有材料证明该物质与被仿制品有相同的理化常数,证明两者为同一物质应有图谱。

4. 鉴别应说明选用的鉴别反应的依据,最好能说明鉴别反应的原理。

5.检查杂质检查,应说明一般杂质检查的倩况,对可能存在的特殊杂质的检查结果,必要时要说明检出灵敏度.对确定的限度的理由要加以解释,经检查后对不必列入标准的杂质检查项目宜说明理由,尤其对国外药典列入的检查项目不订入标准中更要说明理由。

制剂的检查项目如固体制剂的崩解时限、溶出度、缓释和控释制剂的释放度考察数据,热原与安全性试验结果,选择剂量的参考资料、无菌试验的测定结果、微生物检查情况等,都应列出。

6.含量测定应说明测定的原理、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