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起草小组

2017年02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

二、制定目的和意义

三、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生产和使用情况

四、规范起草的技术依据

五、制定规范的主要内容

六、总结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量函[2014]79号文件《2016年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制定/修订计划》,2016年5月,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向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下达制定《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任务,完成期限2017年5月。

二、制定目的和意义

基因扩增仪也称聚合酶链式反应仪(以下简称PCR仪),是一种使DNA聚合酶在指定的温度场条件下发生基因复制的仪器。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发展,PCR 仪的校准需求也随之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图1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

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如图1)是一种外观新型,结构特殊的高精度温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作基因扩增仪温度性能校准的标准器,它作为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规定的温度计量标准器,国内外技术机构已经广泛使用其开展基因扩增仪的温度校准,目前国内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主要用户集中在各大计量技术机构,PCR仪生产厂商,各类生物实验室,医学检验所。作为PCR仪的测温标准器,这些用户对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的温度量值溯源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而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本身的量值溯源问题却始终未解决,国内外尚无针对该类测温系统的校准方法。

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校准方法的研究与制订配合了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仪校准规范》和YY/T1173-2010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等技术法规的颁布实施,更好的规范了国内基因扩增仪的使用,保障基因扩增仪温度参数评价

的正确性。可以满足国内PCR仪的生产商和用户的质量保障需求;填补了国内此测温领域的技术空白;作为生物安全、医疗安全等领域计量溯源技术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计量科技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三、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生产和使用情况

3.1基因扩增仪(PCR仪)(以下简称PCR仪)概述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中文译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DNA 的快速扩增技术,其扩增效率之高就象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那样。PCR技术通过两个短的称为引物的DNA小片段和一种耐热的酶的作用,可以在3个小时内把特定的DNA量提高1000万倍。

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是完成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必备仪器,是微量核酸测量必需的主要设备之一,已经广泛普及到生物学相关的各个实验室,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临床检验、法医检验、血液制品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动植物物种研究与检验等实验室的必备仪器设备之一。特别是随着定量PCR仪开发和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在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法医鉴定、进出口商品检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食品科学领域、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产品开发领域、以及高等院校的检测分析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PCR仪的种类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性基因扩增仪(图1-1)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图1-2)。定性基因扩增仪又衍生出带梯度PCR 功能的梯度PCR仪、和带原位扩增功能的原位PCR仪等等。

无论PCR仪的外形结构和功能产生如何变化,其使用宗旨还是通过热循环的温度变化控制实现DNA的变性和复制[6]。

目前,针对基因扩增仪(PCR仪)的校准规范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已于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

图1-1 基因扩增仪图1-2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3.2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概述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是一种用于基因扩增仪(PCR仪)实时温度校准的传感系统。通常由多通道测温传感器(测温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线,显示器(计算机)组成。

图1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示意图

图2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实物图

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仪校准规范中7.2.1温度校准标准装置规定的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的技术要求如下:测温范围(0~120)℃,测温准确度优于±0.10℃。

目前,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分为有线系统和无线系统两种。根据PCR仪的不同结构,PCR仪测温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数量可能是1,8,9,15,16,96等。有线系统测温准确度通常能达到±(0.10~0.15)℃;无线系统测温准确度通常能达到±0.20℃。

3.3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主要特性

3.3.1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特点和应用

1)通常由若干个(通常为16个)精密温度探头(长度为1.5cm左右)、数据采集分析模块,测试校准软件组成。

2)测温准确度高,热响应速度快;

3)传感器结构特殊。作为基因扩增仪的标准器,针对不同构造的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温度传感器数量和结构也相应变化。

3.3.2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主要计量性能包括:测温范围、温度最大允许误差、温度分辨力。

3.3.2.1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测温范围通常覆盖(30~100)℃,按照JJF1527-2015的技术要求为(0~120)℃。

3.3.2.2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温度最大允许误差指基因扩增仪(PCR 仪)测温系统的多路温度传感器在规定的测温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允许误差极限。

3.3.2.3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温度分辨力:按照JJF1527的测温仪技术要求规定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测温不确定度0.10,所以系统的温度分辨力应不小于0.01℃。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所示

表1-2 基因扩增仪(PCR仪)的温度校准装置主要性能指标

四、规范制定的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写,包括范围、引用文件、术语、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的表达等内容。同时参考了JJF 1007-2007《温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1架构

架构上按照引言、范围、引用文献、术语和计量单位、概述、计量特性、通用技术要求、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10个部分制定《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4.2术语与计量单位的选择

术语和计量单位、计量特性、通用技术要求与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原则上与[1] SN/T 2102.1—2008/ISO 22174:2005 食源性病原体PCR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2] JJF1527-2015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3] YY/T1173-2010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4] JJF1030-1998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保持一致。

3、计量特性确定原则

通过在统计分析在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的实验数据,根据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考虑其具体应用的要求,形成本规范确定的计量特性。

4、温度校准设备选择的原则

计量特性确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标准装置及配套基因扩增仪专用等温块。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作为基因扩增仪的温度量值的标准器,溯源至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

五、制定规范的主要内容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120)℃的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的校准,其他温度范围的分布式光纤温度计的校准可以参考本规范。

目前大部分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可以覆盖此范围,校准机构可以根据顾客要求,参考本规范进行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GB/T 2421 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JJF 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

YY/T1173-2010《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

JJG 160-2007《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

本规范引用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概述和指南》中对电子产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采用了标准环境条件。

在标准器温度计的计算,引用了JJG 160-2007《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中温度测量和计算的要求。

目前尚未检索到相关国家标准,国际建议,也没有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行业标准、规范。

3 术语

本规范参考有关文献制定6项名词术语,未采用光纤行业中普遍使用的精度、分辨率等术语定义。

温度计量领域所使用的分辨力术语有较大区别。空间分辨力和定位误差属于长度计量领域。

4 概述

简要说明分布式光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并附有一张工作原理图。

5 计量特性

针对温度计量器具应具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的主要特性,考虑到计量技术机构现有技术条件,本规范确定了温度准确度、测温范围、温度分辨力3项指标。

6 校准条件

校准环境指标采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 2421 1-2008中规定的标准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5℃;环境湿度:25~75 %RH”校准设备基本采用现有计量实验室设备,温度源可以使用开口空间足够大的恒温槽并配套基因扩增仪专用等温块来模拟基因扩增仪的正常温度工况,并保持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传感器洁净无污染。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本规范确定的校准项目包括温度示值误差、测温范围、温度分辨力等3项指标。

7.1 温度示值误差

温度测量误差按照JJF1527-2015对基因扩增仪温度校准要求选取温度点,一般选择30℃、50℃、60℃、70℃、90℃、95℃,通过每个温度点的4次测量示值误差,取平均值,作为在该温度点处的示值误差。

7.2温度测量范围

通过上述温度示值误差的测量,可以确定满足最大允许误差要求的温度范围,即温度测量范围。

7.3温度分辨力

将恒温槽与等温块一起设定在90℃,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放入恒温槽中的基因扩增仪校准专用等温块,恒温30min以上,测量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显示稳定在90℃状态下的示值t1,记录下此时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示值T1℃。

根据被校准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标称显示的温度分辨力D1,缓慢调整恒温槽的设定温度,直至被校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显示值稳定在(t1+D1)℃,恒温30min以上,记录下此时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示值T2℃。

温度分辨力(率)σ应按σ=T2-T1计算

六、《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PCR仪)校准规范》制定过程

2014年11月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向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申报,归口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中国计量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省计量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广东省计量技术研究院,上海宏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2016年5月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6月确定校准方法技术路线,同时开展相关实验,得到测试数据。

2016年11月参加2016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在汕头举办的年会,与会专家就《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PCR仪)校准规范》(草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03月完成了前期所有实验,并完成初稿。专家组成员包括校准规范起草方面的专家,PCR仪器使用方面的专家,PCR仪器生产厂商的质量控制专家等。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起草组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校准规范的起草情况,包括规范的名称,项目的设置,具体指标的设置和实验确认等情况。最后每一位专家就标准的应用和规范的具体条目给出了自己的书面建议和意见。

起草组向各路专家就规范初稿再次进行研讨,对规范的每个条目就其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制定小组

2017年4月9日

JJF(浙)1041-2009 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仪校准规范

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浙)1041-2009 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仪 The Continuou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Black body cavity of Molten Steel 2010-01-04发布2010-01-1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仪校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Calibration for The Continuou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Black body cavity of Molten Steel 本校准规范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01月04日批准,并自2010年01月18XX日起施行。 归 口 单 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浙江审核中心 杭州市正和热能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本校准规范由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蒋雪萍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张艳辉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石 诚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孙世勃 (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浙江审核中心) 郭晓维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人: 陈伟琪 (杭州市正和热能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孙 麒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邹姝文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目 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献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黑体 (1) 3.2测温管 (1) 3.3有效长径比 (1) 4 概述 (1) 5 计量特性 (1) 5.1 示值误差 (1) 5.2 重复性 (2) 5.3 模拟量输出误差 (2) 5.4 开关量输出 (2) 5.5 温度变化影响量 (2) 6 校准条件 (2) 6.1 环境条件 (2)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2)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3) 7.2 示值误差校准 (3) 7.3 重复性校准 (4) 7.4 模拟量输出误差校准 (4) 7.5开关量输出校准 (4) 7.6 温度变化影响量校准 (4) 8 校准结果表达 (5) 9 复校时间间隔 (5) 附录A (6) 附录B (8)

测量仪器校正方法步骤

小张的哲学 一…自动安平水准仪 1、0°位(脚螺旋)(气泡居中), 2、180°位(校针)(气泡向居中调一半), 3、0°位、180°位(反复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4、目镜十字丝对准标靶刻度,将水平丝调重合。 二…电子经纬仪 1、0°位(脚螺旋)(圆水准气泡、管水准气泡居中), 2、90°位(脚螺旋单独)(管水准气泡居中), 3、180°位(校针)(管水准气泡向居中调一半), 4、0°位、180°位(反复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90°位气泡应该居中), 5、盘左目镜十字丝对准标靶十字丝刻度,调重合,记录垂直角度数,水平角度数置0, 6、盘右目镜十字丝对准标靶十字丝刻度,记录垂直角、水平角度数, 7、盘左加盘右水平角度数大于179°59′50″,小于180°00′10″时,也就是误差在10″之内不用再调,否者继续调一半, 8、垂直角调校,机器中“垂直角”“零基准”,“视准差”“i角误差”, 9,光学对中,0°位(脚螺旋)下对准靶标调重合,180°位(校针)目镜靶标向下对中,往重合方向调一半, 10、0°、180°位(反复调节,使重合)。 三…对中杆 1、三点靠位,左位调中气泡, 2、右位(校针)向居中调一半, 3、反复检查左右位(0°、180°位),气泡居中。 四…垂准仪 1、水平调校与经纬仪水平调校①④步骤相同, 2、目镜十字丝对准上靶标(脚螺旋0°位), 3、目镜十字丝对准上靶标(校针)(0°、180°), 4、0°、180°位目镜靶标与上靶标重合,垂直调好, 5、检查上激光是否与两套靶标十字丝中心重合, 6、下激光对准靶标中心,旋转垂准仪,激光不画圈即校准,花圈则校下激光。

红外测温仪的校准方法

飞机拖到秤台上,使飞机起落架的轮子落在秤台中央。不同的飞机机型,需不同的秤台数量组合。例如波音747飞机,它有5个起落架,18个轮子,即需18 个秤台来完成它的称重工作。 AN60飞机称重仪,配有专门的校准标准设备,如图2所示,所以对秤台的校准就很方便。一旦秤台有问题,可随时校准,这为保证称重的准确性起着重 要的作用。 AN60飞机称重仪有其自身的设计特点,既可用于大型飞机的称重,又可用于小飞机的称重,使用起来自由组合,搬运也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民航领域的飞机称重工作。 [编辑:邓茂焕] 红外测温仪的校准方法 许开设,朱 平 (广东科龙集团,广东顺德 528303) [摘 要]文章叙述了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低温恒温糟和自制装置,采用自校方法对常用红外测温仪进行周期校准,保证了测量的准确。通过数据对比,达到了仪表的精度要求,完全能满足现场使用,同时也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检定费。 [关键词] 红外测温仪;校准方法;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材料的进步,辐射温度计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红外测温仪在工业生产测量和质量检测中均得到普遍应用。红外测温仪的特点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容易测量运动物体的表面温度且不破坏温场,方便又准确。 红外测温仪的检定校准需要黑体炉等专业设备。我省、市级计量所没有配备昂贵的黑体炉等红外测温仪标准检定装置,并且我公司红外测温仪使用率高,精度要求高,不可能半年送检一次,为了保证红外测温仪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利用公司现有检测设备来进行校准比对。下面就谈谈我们对冰箱、冷柜制冷巡检用的日本M INOLTA 505型红外测温仪的校准。1 原理 任何物体发出红外辐射能量都与该物体的表面温度有关,红外测温仪通过接收目标物体发射、反射和传导能量来测量其表面温度的非接触性测温仪表。在任何温度下能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热辐射能而不反射不透射的物体,称为/黑体0,发射率E =1,实际物体的发射率E <1,E 值的大小与被测物体的材料表面特性有关,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性质选取相应的E 值。红外测温仪由镜头、滤光片、传感器和电信号处理器等组成。2 校准(比对)方法 (1)外观 METROLOGY TEST TEC HNOLOGY 计量测试

热原测温仪操作规程

药业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制订人 制订日期 颁发部门热原测温仪操作规程 质管部审核人 审核日期编号 SOP-EM-329 批准人 批准日期版本号 A 共3 页第1 页生效日期分发部门质管部 1 目的规范热原测温仪的使用操作。 2 适用范围热原测温仪的使用操作。 3 责任者质管部QC 检验人员。 4 内容 4.1 系统进入 4.1.1接通电源,依次打开主机、打印机电源,进入WINDOW系统。 4.1.2在WINDOW程序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 200版热原实验”快捷图标,进入热原程序主功能窗口。 4.2 探头标定 4.2.1把待标定的探头与一根最小分度值为

0.1 C的精密温度计置于恒温水浴箱中。 4.2.2在主功能窗口中,用鼠标点击“标定探头”窗口或“其它”菜单下的“探头自动标定”项,进入自动标定窗口。 4.2.3在“自动标定”窗口,分别输入起始探头号和终止探头号,按“确认” 键。 4.2.4待水浴温度达到第一个设定点( 37.0 ± 0.2C),水浴温度恒温时(窗口”右半部分同时显示的每个探头的数字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在“第一点温度”项目中输入此刻温度计的数值,按回车键,再按左侧相对应的“0!”钮,进入第二个温度点。 4 . 2 . 5待水浴温度达到第二个设定点( 38.0 士 0.2C )且恒定后,按上法输入温度计读数,进入第三个温度点。 4.2.6按上述操作方法,依次输人第三个温度点( 39.3 士 0.2C)、第四个温度点( 39.9 士 0.2C)、第五个温度点( 41.0 士 0.2C )的温度计读数,上述数据输完后,再按存盘”,微机存盘后返回” 主功能窗口,至此标定完毕。药业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热原测温仪操作规程编号

红外线测温仪原理及应用

红外线测温仪原理及应用 摘要:测量温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温度计大致可以分为接触式测温仪表和非接触式测温仪表两类。其中接触式的有我们熟悉的液体式温度计,热电偶式温度计和 热电阻式温度计等等。 关键词:红外线测温辐射光纤 众所周知,温度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尤其在热工测量过程中,温度的精准程度往往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一个精确度高的测温仪器在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就温度测量工具中的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一些介绍。 一,红外测温的理论原理 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的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μm~100μm的红外线。他最大的特点是在给定的温度和波长下,物体发射的辐射能有一个最大值,这种物质称为黑体,并设定他的反射系数为1,其他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λT)与绝对温度T之间满足普朗克定。说明在绝对温度T下,波长λ处单位面积上黑体的辐射功率为P(λT)。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图1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辐射能量越强。这是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单波段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向左),并且满足维恩位移定理,峰值处的波长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虚线为处峰值连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为什么高温测温仪多工作在短波处,低温测温仪多工作在长波处。 (3)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率,短波处比长波处大,即短波处工作的测温仪相对信噪比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温仪应尽量选择工作在峰值波长处,特别是低温小目标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红外线水分测定 说明书

SFY-20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仪 使用说明书 上海高致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第一章概述 首先感谢您选用本公司生产的SFY-20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仪。请您在使用前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1.1用途、特点 SFY-20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仪,采用热解重量原理设计的,是一种新型快速水分检测仪器。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红外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红外加热可以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加热功率,在高温下样品快速被干燥,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该仪器操作简单,测试准确,显示部分采用红色数码管,示值清晰可见,分别可显示水分值,样品初值,终值,测定时间,温度初值,最终值等数据,并具有与计算机,打印机连接功能。因此该水分仪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水分的行业,如医药,粮食、种子,菜籽,烟草,化工,茶叶,食品、肉类、种子、石墨、油墨、锯末、沙土、砂石以及纺织,农林、造纸、橡胶、塑胶等行业中的实验室与生产过程中。 1.2 SFY-20主要技术指标 水分测定范围(%): 0.01%-100% 测定试样重量(g): 0-90 最大称重量:(g): 20 称量最小读数(g): 0.001 水分含量可读性(%): 0.01 温度设定范围(℃):室温-160 显示参数: 7种 通讯接口:标准RS232接口 波特率:9600/S比特 通讯方式:MCS51系列单片机通讯方式2。 供电电源:电压220v±10%频率50HZ±1HZ 试样温度:-40℃-50℃ 工作环境温度:-5℃-50℃ 相对湿度:≤80%RΗ 外形尺寸:380mm×205mm×325mm 净重量:3.7kg 1

测厚仪自校准方法

超声波测厚仪自校准方法 1.目的 为了保证超声波测厚仪的正确使用及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自校准方法。 2.依据 超声波测厚仪使用手册等 3. 校准方法 3.1 采用台阶试块,分别在厚度接近待测厚度的最大值和待测厚度的最小值(或待测厚度最大值的1/2)进行校准。 3.1.1试块的基本要求和尺寸见附图。3.1.2 测定曲面工件厚度时,应使用同一曲率的试块,或者对平面试块加以修正。 3.2 将探头置于较厚试块上,调整声速,使得测厚仪显示读数接近已知值。 3.3 将探头置于较薄试块上,调整零位,使得测厚仪显示读数接近已知值。 3.4 反复调整,使得量程的高低两端都得到正确读数,仪器即告调整完毕。 3.5 如果已知材料声速,则可预先调好声速,然后在仪器附带的试块上,调节零位,使得仪器显示为试块的厚度,仪器即告调整完毕。 4.记录 校准过程应做好记录工作,记录至少包括仪器型号、探头、试块、耦合剂、校核人员、测定日期。记录格式见“超声波测厚仪自校准记录表”(SDTJ/JH-01-01)。 编制: 审核: 批准:

附图: 6.3

超声波测厚仪自校准记录表 SDTJ/JH-01-01

超声波测厚仪自校准、期间核查记录表填写说明 1、设备名称:超声波测厚仪 2、设备型号: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超声波测厚仪本身的型号;如:TT120、TT100等 3、本院编号: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超声波测厚仪在本单位内部的仪器编号 4、出厂编号: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超声波测厚仪出厂时生产厂家给定的编号 5、声速: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时,根据标准块的材质选定的超声波声速,例如:当 标准块的材质为碳钢时超声波测厚仪的声速应为v=5790m/s;当标准块的材质为不锈钢时 超声波测厚仪的声速应为v=5900m/s 6、标准块厚度: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时所使用的标准试块的实际厚度 7、显示值: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超声波测厚仪对标准块进行测厚时超声波测厚仪所显示的标准块厚度 值 8、允许误差:根据标准块实际厚度,运用允许误差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 9、实际误差:标准块厚度与显示值的差值 10、备注: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结果 11、说明: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过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12、校准人: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操作者姓名 13、年月日: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自校准或核查的时间

红外线温度计校准

红外线温度计校准 BB-2A 黑体源, 图1。 本文概述了不同类型的红外线校准源(黑体源)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校准红外线产品。 红外线校准源主要有两种类型:热板黑体源和空腔型黑体源。热板型包括带或不带同心凹槽的金属板(通常为铝质),其中,板的温度通过廉价的电位器标度盘或高端温度控制器来设定和控制。板的温度使用热电偶或RTD 探头来感应。热板通常喷涂成乌黑色,以提高表面发射率。热板校准源的表面发射率通常为0.95。图1显示了一种很基本的带电位器标度盘的热板黑体源(OMEGA 的型号BB-2A )。图2显示了一种带内置 温度控制器的高端热板黑体源(OMEGA 的型号 BB704)。带内置温度控制器的校准源的精度和稳定性要远远优于电位器标度盘型校准源。 空腔型黑体源包括圆柱体或球体中的一个盲孔,其中,空腔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用热电偶探头来控制。空腔型黑体源的表面发射率高于热板黑体源。空腔型黑体源的发射率通常为0.98或更高。 图3显示了一种带内置温度控制器的空腔型黑体源(OMEGA 的型号BB705)。与热板黑体源相比,空腔型黑体源通常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超过530°C [1000°F])。而且,发射率较高,则会成为精密校准任务的理想之选。 如欲校准红外线温度计,需要使用黑体校准源。在选择黑体校准源时,需要考虑3个因素 1. 黑体的类型(热板或空腔型)可以说明该设备的构造及整体性能。 2. 目标区域可以说明我们能在多大的一块区域上检查我们的红外线温度计。目标区域应该大于温度计的视场;否则红外线温度计将会测量目标区域加上周围部分较冷的区域。通常,红外线温度计对照黑体源以相对较近的距离(大约为0.15 ~ 1 m [0.5 ~ 3'])进行检查,具体距离取决于目标区域的大小 3. 目标发射率越高,校准结果越理想。如果发射率目标较低,红外线温度计的波长带宽就会有影响。当发射率为理想值1.00时,DUT (测试设备)的波长带宽就不会有影响。 U 黑体类型(热板或空腔型) U 目标区域(热板区域或空腔开口处) U 目标发射率 有关其他信息,请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485378794.html,

(完整word版)在线测温仪校准规范.doc

河北敬业集团 测量设备对比规范 JYJJF0001—2014 在线测温仪对比规范 2014 年 12 月 10 日发布2014年12月25日实施河北敬业集团能源管控中心发布

`JYJJF 0001-2014 在线测温仪对比规范 JYJJF 0001-2014 本校准规范经河北敬业集团能源管控中心2014年 12 月 10日批准并自 2014 年 12 月 25 日施行。 归口单位: 起草单位: 批准人签字: 本规范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YJJF 0001-2014 目录 1.范围及目的 1 2.引用技术文件 1 3、计量性能要求 1 4、校准方法 1 5.校准结果的处理及校准周期 2 6.附加说明 2 7. 附录 A 3 8. 附录 B 4

`JYJJF 0001-2014 1、范围及目的: 本规范适用于在河北敬业集团各分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在线测温仪的校准。对集团生产工序所用加热炉、热处理炉等设备的温度及工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测量所需的红外测温仪实施校准,以确保其结果满足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2.引用技术文件 2.1产品技术说明书 2.2JJG415-2001《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2.2.3JJG67-2003《工作用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3.计量性能要求 3.1 所用参考便携红外测温仪的示值误差不得大于±5℃。 3.1 红外测温仪基本误差: 在线红外测温仪最大基本误差见下表: 参考标准温度范围(℃)基本误差(℃) ≤300 0.5 300~600 2 600~900 4 900~1100 5 1100~2000 8 4.校准方法 4.1 外观检查 4.1.1 测温仪的型号、名称、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均应有明确的标记。 4.1.2 测温仪显示值应清晰。 4.1.3 测温仪的外形结构应完好。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自校规程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校准规程 一编制目的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检查项目 外观、仪器示值重复性、仪器示值误差等3 项。 三检定条件 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30℃ 相对湿度:≤80% 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影像测量的强烈震动、电磁干扰 2 标准物质 2.1 水-甲醇标准物质(水含量1mg/g) 2.2 蒸馏水 四检定依据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说明书及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44-2008 五检定方法 1仪器外观 1.1名牌完整,标明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序列号、出产日期等。 1.2一起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外伤。 1.3各紧固件均应紧固、工作正常。 1.4一起的电解池系统应密封良好,电极、干燥管、磨塞拆装顺利。 2 仪器示值误差检定 选取10、100、1000、5000四个点的左右进行测定,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不同的点采用不同的标准物质和微量进样器。测量时首先采用所需微量进样器抽取标准物质(或蒸馏水)至所需刻度,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进样针的质量W1然后进样,进样器针头必须进入到电解液

面一下,全部注入试样后拔出,擦干进样器粘的电解液称量进样针质量W2,分别对不同含水量的标准物质测量三次,检定点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的平均值即为仪器的示值误差。不同的检定点采用不同的微量进样器: 示值误差计算公式: 式中:Δx-----示值误差,μg; xi------检定点的测量值,μg; xs------检定点的标准值,μg。 3 仪器示值重复性检定 当仪器稳定后,用10μl微量进样器注入10μl水-甲醇标准物质。连续进样6次,记录测量值,定量重复性以含水量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 六评定标准 所测得仪器的示值误差不超过±(5%检定点)μg;100μg点的测量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3%;外观正常。 七核查周期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一般每隔六个月核查一次。

在线测温仪校准规范

.' 河北敬业集团 测量设备对比规范 JYJJF 0001—2014 在线测温仪对比规范 25日实施月日发布12月10 2014年12年2014

河北敬业集团能源管控中心布发 ;.. .' 在线测温仪对比规JYJJF 0001-2014 2014日批准并自月10本校准规范经河北敬业集团能源管控中心2014年12 25日施行。月年12

归口单位: 起草单位: 批准人签字: 本规范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 .' 目录 1.范围及目的 1 2.引用技术文件 1 3、计量性能要求 1 4、校准方法 1 5.校准结果的处理及校准周期 2

2 6.附加说明 3 7. 附录A 4 B 8. 附录 ;.. .' 1、范围及目的:本规范适用于在河北敬业集团各分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在线测温仪的校准。对集团生产工序所用加热炉、热处理炉等设备的温度及工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测量所需的红外测温

仪实施校准,以确保其结果满足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2.引用技术文件 2.1 产品技术说明书 JJG415-2001《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2.2 《工作用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2.2.3 JJG67-2003.计量性能要求3℃。3.1所用参考便携红外测温仪的示值误差不得大于±5 红外测温仪基本误差:3.1 在线红外测温仪最大基本误差见下表: .校准方法4 1外观检查.4测温仪的型号、名称、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名或商标、4.1.1 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均应有明确的标记。测温仪显示值应清晰。4.1.2 4.1.3测温仪的外形结构应完好。;.. .' 校准用的标准设备:便携式红外测温仪4.2 基本误差的校准4.3校准时作为标准的便携式红外测温仪传感器到被测目标的距离与测量角4.3.1 度要与在线测温仪表一致。次32min内重复4.3.2便携式

红外测温仪使用说明书

红外测温仪及二次表现场使用 说明书

双波长红外测温仪 为了解决温度的测量问题,温度的自由选择问题,以及长期稳定的校准需要等,威廉姆森设计了双波长高温计,这使得威廉姆森温度的测量上远远超过了业界的其它测温产品,显示出威廉姆森显著的优势 传感器概述: 相对与单波长温度传感器,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主要优点在于: ●对于难测量的物体(如灰色金属表面),红外测温仪采用自动 补偿的方法从而增加准确度。 ●目标大小小于传感器目标直径,如电线,或移动的目标等,它 也可以准确无误的测量。 ●目标在部分受到阻挡镜头模糊时,或干预媒体,如烟雾,灰尘, 和/或水喷雾,双波长红外测温仪仍然可以准确和可靠的测量

williamson 有两种类型的高温计的设计。双波长及双色彩设计。这两种温度测量技术是基于相同的物理原理主要涉及测量红外能量 在两个相邻的波长之间计算的比例通过这两项测量,确定温度。两者的设计不同点在于:双色彩设计采用了两个层次的红外探测器被称为“夹心探测器” ,而双波长技术采用“单一探测器”的设计(见图) 。 基于其独特的技术测量红外能量,双波长红外测温仪设计提供了一些优势。 一, 在恶劣的环境下更高的稀释信号因子。提高了传感器的控制能力,使它可以穿过脏的窗口或水喷淋,喷雾油,烟,和尘埃等。从而也提高了测量精度这使得它对被测物体表面的氧化物,熔融金属,有光泽的金属(低辐射)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包括应用目标大小小于传感器目标直径,如电线,或移动的目标等,它也可以准确无误的测量。 双波长 双色彩

二、可根据需要定制温度范围,测量目标的温度可以低至300 C 以 下 三、长期稳定的校准过程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使得测量结果准 确无误。 红外测温仪现场连接方式按现场接线图连接 工作正常时LCD上应显示LO TEMP 红外测温仪工作基本原理

JJG658-1990烘干法谷物水分测定仪的检定方法

MV_RR_CNG_0145 烘干法谷物水分测定仪检定方法1.烘干法谷物水分测定仪检定规程说明

2.烘干法谷物水分测定仪检定规程摘要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烘干法谷物水分测定仪(以下简称水分仪) 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 在仪器明显部位应装有铭牌,标明该水分仪名称、型号、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名称、出厂编号和制造年月等。 2 烘干装置 2.1 加热元件应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2.2 烘干装置的内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和保温性能。 2.3 烘干装置内必须装有分度值不大于2℃的温度计。 2.4 温度调节器应灵敏可靠,控温允差应符合本规程第6条允差表的规定。 2.5 水分仪电源回路和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 MΩ。 2.6 水分仪电源回路和外壳间应能承受50 Hz、电压为1 500 V的正弦波交流电1 min 的试验,试验中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3 秤量装置(天平或象限秤) 3.1 标尺 3.1.1 天平微分标尺的刻线或象限秤标尺的刻线应清晰,不允许有断线和斑点等现象,分度值必须等于下列表示的若干kg: nnn1×10 、2×10 、5×10 。式中n是负整数。 分度值也可以用表示水分含量的0.1%、0.2%来划分。 3.1.2 分度的间距不得小于1mm,刻线宽度不得大于0.3 mm。 3.2 指针 指针针尖宽度不得大于分度线的宽度,指针与标尺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3 mm。3.3 刀子和刀承 3.3.1 钢制刀子工作部位的硬度为:HRC58~62。刀承和挡刀板的硬度不低于HRC 62。玛瑙刀子、刀承的硬度不低于HV 850。 3.3.2 刀子轴向移动量不得大于0.8 mm。 3.4 阻尼 指针偏离平衡位置5个分度时,在阻尼器的作用下,其摆动不得超过7个周期。 3.5 试样盒 同一台水分仪中所有试样盒之间的重量差值应不大于5 mg, 试样盒必须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造。 4 水准器 用来调整水分仪水平的水准器,其灵敏度应不低于10′。

压碎值试验仪校准方法(附自校表格)

压碎值试验仪校准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压碎值试验仪的校准。 2 技术要求 2.1压碎值试验仪由钢制圆试筒、压柱、底板和金属筒(JTG E42压碎值试验仪,下同)组成,外表光滑、平整,压碎值试验仪不得有凹凸、啃边等缺陷。 2.2压碎值试验仪的压头应平整、光滑,使用后不得产生凹陷。 2.3各部分尺寸要求如表所示: 2.4金属捣棒:直径(10±1.0)mm,长(450~600)mm,端部加工成半球形。 3 校准项目 3.1外观检查 3.2试筒、压柱、底板和金属筒尺寸 3.3金属捣棒直径 4 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校准环境 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 4.2.2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1mm。

5 校准方法 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2.2外观检查。 5.2试筒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试筒的内径、壁厚和高度,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3压柱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压柱头直径、压杆直径、压柱总长、压头壁厚,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4底板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底板的厚度和边缘厚度、用钢直尺测量底板的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5金属筒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筒内径和高度,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6金属捣棒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在金属捣棒端部测量捣棒直径,每120°角度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 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红外测温仪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SC021-2019 88系列红外测温仪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Infrared Thermometer 2019-01-30发布2019-02-28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含义 (1) 4分类及命名 (1)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6) 9 包装、贮存、运输 (6)

前言 本标准代替了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 本标准与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基本要求及性能要求; 本标准由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Q/HSC008-2003。 --------- Q/HSC008-2010。 --------- Q/HSC008-2013。

88系列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仪表,常用专业术语及含义、产品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仪器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一些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临床温度测量仪器及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3术语及含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黑体 blackbody 在给定温度下,发射和吸收全部有效热辐射的理想的热辐射体(发射率为1) 3.2发射率 ,ε emissivity, ε 在给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辐射亮度与处于相同温度下黑体的相应辐射亮度之比。 3.3[空腔]黑体辐射源blackbody radiation source 用于检定或标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特性接近于黑体的凹形装置。 3.4【平】面辐射源 plate radiation source 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的平表面。 3.5 测量距离 measuring distance 辐射温度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范围)。 3.6距离系数distance ratio 目标聚焦状态下,测量距离与视场直径之比。 4分类与命名 4.1分类 按分辨力分为0.1℃;

红外测温仪使用指南2

红外测温仪使用指南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器,通过吸收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温度。可1秒快速测温,达到快速筛查体温异常的目的,并防止交叉传染。 [种类]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 (红外筛检仪) 多点测温图像识别追踪,适用于机场口岸、地铁、车站、码头、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场合,用于体温异常人员的快速筛查。 ●红外体表温度计(红外额温计) 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住宅、社区等人流较少的场合,适合移动巡检,目前大量应用于防疫控制中。 ●红外耳温计 通过耳腔和鼓膜测量体温,适用于家庭、个人及严格消毒的医院非发热普通门诊。 [准确性] 红外耳温计>红外额温计>红外筛检仪 [使用须知] ●红外筛检仪 1、通电预热,与环境达到热平衡后再使用; 2、避免强电磁干扰,无较大的气流,环境条件应保持恒定,温度不应有较大变化; 3、当被测者来自与测量环境温度差异较大时,建议等候(5~10)分钟,两者达到热平衡后再测量为佳; 4、保持设备的探测镜头干净整洁,避免触碰损伤镜头,影响测量准确性。 ●红外额温计 1、使用前确认“体温”测量模式; 2、保持额温计在(16~35)℃之间工作,使用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和环境热辐射,额温计、被测者和环境温度保持热平衡为佳; 3、额温计应垂直于额头中心、眉心上方,其距离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一般为3~5cm,如未说明的按照3cm距离测量,不能紧贴被测者额头; 4、被测者前额应无水迹、汗渍、无化妆品,无帽子、毛发等遮挡物;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红外耳温计 1、测量前保持耳道清洁,清理耳垢等污物; 2、测量时对准耳道和鼓膜中心位置,不偏不移; 3、耳温计须配备一次性卫生耳套使用,避免多人使用交叉感染; 4、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遇到红外额温计数值不准怎么办?] 1、确认是否选择“体温”模式; 2、防止额温计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一般不超过3分钟,要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3、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一般两次测量数据之差不超过0.3℃; 4、人员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下会导致额温偏低,可转移至温暖环境中复测; 5、如出现较大误差或异常情情况时,可用玻璃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核查进行数据修正。 ●简易修正方法: 第一步: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同时用玻璃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和红外额温计测量多名健康人员的体温,可测量多次,分别记录玻璃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和红外额温计测量平均值,两者的差距为修正值; 第二部:使用红外额温计测量时,测量值加上修正值即为人员体温。 [温馨提示] 1、红外测温仪可用于初筛,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应使用经玻璃体温计或医用电子体温计进行二次确认,作为诊断最终依据。 2、如发现红外测温仪数据误差大、示值重复性差、性能不稳定的,则建议停止使用,送计量技术机构校准,并结合校准数据使用,以减少测量误差。 3、测量前20~30分钟要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酒、喝冷水或热水、冷敷或热敷。测量时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执行。

微量水分测定仪简易操作步骤

微量水分测定仪简易操作步骤(型号) 操作步骤 1标定仪器 可用标有水分含量的甲醇或乙二醇甲醚标定,也可用0.5微升微量进样器,注入纯水来标定仪器。当注入0.1微升纯水时,“水分量”应显示100±8微克。一般标定2-3次,若标定符合要求,就可对样品进行测定。 2测定试样 2.1液体样品 2.1.1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入待测样品,清洗2-3次,再吸入一定量的样品,为注样作好准备。 2.1.2按下“启动”键。 2.1.3把样品通过进样塞注入到电解池中(务必使注射器针头全部浸入)。 2.1.4 蜂鸣器响,说明测定结束,此时,仪器“水分量”所指示的就是所注入样品中含有的实际水分量。在打印机已经设置为允许打印的情况下,仪器自动打印测定结果。若未预先设置好相关参数,则需要进入打印设置页面设置好有关参数后,方可打印。 2.2固体样品 2.2.1 固体样品不能与电解液起负反应,若为颗粒,必须进行粉碎。 2.2.2 固体进样器,首先准确地称量固体进样器地重量。然后,取下固体进样器的盖子,把试样装入,并立即盖好。 2.2.3 再次对固体进样器称重(含试样),该重量与进样器净重之差,即为待测试样的重量; 2.2.4 按“启动”键,然后取下滴定池上的试样注入旋塞和进样器盖,把进样器插入试样注入口。若此时“水分量”开始增加,说明大气中的水分已进入阳极室,不要进行任何其它操作,待蜂鸣器响,再次按“启动”键,然后将进样器旋转180度,使试样落入池中,即开始对试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束,蜂鸣器响,仪器自动显示并打印测定结果(允许打印时)。 3注意事项 3.1在正常的测定过程中,每100毫升试剂可与不小于1克的水进行反应,若测定时间过长,试剂敏感性下降,应更换新试剂。

安规综合测试仪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安规综合测试仪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概述 安规综合测试仪(以下简称安规测试仪)是用来测试产品安全性能的主要仪器,一般有:耐压测试,漏电流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等等。为了保证安规仪测试的准确性,相应地要对高压输出、漏电流测量、接地电阻测量和绝缘电阻测量等进行校准。 二、高压输出准确度的校准 1. 校准方法 安规综合测试仪输出的高压有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之分,电压高达5000V 以上。交流电压一般为工频50Hz或60Hz,校准包括交流电压输出准确度和电压波形失真。直流电压校准包括直流电压输出准确度和电压纹波大小。校准原理图如图1 所示: 安规综合测试仪输出的高压通过1000:1 标准高压分压器接入数字多用表的电压输入端或 失真仪输入端。如果是交流电压,利用数字多用表的交流电压测试功能,测得的值再乘1000 与安规仪指示值进行比较;利用失真仪测量电压波形失真,失真大小不能超过规定值。如果是直流电压,利用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测试功能,测得的值再乘1000 与安规仪指示值进行比较;再利用数字多用表的交流电压测试功能,测得的值再乘1000 即为纹波,纹波大小不能超过规定值。 2. 注意事项 1000:1 标准高压分压器一般为高压电阻R1 与电阻R2 串联,再配合10MΩ输入阻抗的数字

多用表,构成1000:1的电压分压器(如:999MΩ与1.11MΩ串联,再配合10MΩ输入阻抗的数字多用表,1.11MΩ与10MΩ的并联电阻约为1MΩ,正好构成1000:1的电压分压器)。如果数字多用表的输入阻抗大于或小于10MΩ,就会影响标准高压分压器的分压比,测量也就失去了准确性。为了安全起见,电压应从低往高校准。测量交流电压波形失真和直流电压纹波大小时,应在输出电压接近满度位置测量。 三、漏电流测量准确度的校准 1. 校准方法 安规仪漏电流测试也有交流和直流之分,与输出的电压一致。当加交流高压时,就测交流漏电流,是直流高压就测直流漏电流。安规仪漏电流的设定一般为标称值:0.5mA、1mA、2mA、5mA、10mA、20mA、50mA 和100mA,等等。当被测试件加到规定的高压时,由于被测试件所承受耐压的能力,会有一些漏电流,当电流超过安规仪漏电流的设定时,仪器报安规综合测试仪报警,并切断高压,表示被测试件耐压测试不合格。有些安规仪具有实时显示漏电流的功能。漏电流校准原理图如图2所示: 安规综合测试仪输出的高压通过高压限流电阻(根据所测漏电流的不同,阻值作相应的改变,电流大,阻值小;电流小,阻值大)接入数字多用表的电流输入端,利用数字多用表的交流电流或直流电流测试功能,测试交流漏电流或直流漏电流。电压从低往高调节,当数字多用表显示的电流接近设定的漏电流值时,慢慢的调高电压,同时观察数字多用表显示的电流值,直到安规仪报警,此时显示的电流值即为漏电流的实测值。对于具有实时显示漏电流功能的安规仪,还要校准漏电流的显示准确度,这时只要把安规仪显示的漏电流值与数字多用表显示的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起草小组 2017年02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 二、制定目的和意义 三、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生产和使用情况 四、规范起草的技术依据 五、制定规范的主要内容 六、总结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量函[2014]79号文件《2016年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制定/修订计划》,2016年5月,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向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下达制定《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校准规范》任务,完成期限2017年5月。 二、制定目的和意义 基因扩增仪也称聚合酶链式反应仪(以下简称PCR仪),是一种使DNA聚合酶在指定的温度场条件下发生基因复制的仪器。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发展,PCR 仪的校准需求也随之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图1 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 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如图1)是一种外观新型,结构特殊的高精度温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作基因扩增仪温度性能校准的标准器,它作为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规定的温度计量标准器,国内外技术机构已经广泛使用其开展基因扩增仪的温度校准,目前国内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主要用户集中在各大计量技术机构,PCR仪生产厂商,各类生物实验室,医学检验所。作为PCR仪的测温标准器,这些用户对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的温度量值溯源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而基因扩增仪(PCR仪)测温系统本身的量值溯源问题却始终未解决,国内外尚无针对该类测温系统的校准方法。 基因扩增仪测温系统校准方法的研究与制订配合了JJF1527-2015《聚合酶链式反应仪校准规范》和YY/T1173-2010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等技术法规的颁布实施,更好的规范了国内基因扩增仪的使用,保障基因扩增仪温度参数评价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法 1.操作测温仪 测温仪会在按下扳机或按下黄色键时打开。若连续8秒钟没有检测到活动,测温仪会自动关闭。测量温度时,将测温仪瞄准目标,拉起并保持扳机按下不动。松开扳机以保持温度读数。一定要考虑距离与光点尺寸比以及视场。激光仅用于瞄准目标物体。 1)找出热点或冷点 要找出热点或冷点,将测温仪瞄准目标区域之外。然后,缓慢地上下移动以扫描整个区域,直到找到热点或冷点为止。见图 5。 图5 找出热点或冷点 2)距离与光点尺寸 随着与被测目标距离(D)的增大,仪器所测区域的光点尺寸(S)变大。光点尺寸表示 90 % 圆能量。当测温仪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 1000 mm(100 in),产生 20 mm(2 in)的光点尺寸时,即可取得最大 D:S。见图 6。 图6 距离与光点尺寸

3)视场 要确保目标大于光点的大小。目标越小,则应离它越近。(见图7) 图7 视场 4)发射率 发射率表征的是材料能量辐射的特征。大多数有机材料和涂漆或氧化处理表面的发射率大约为。如果可能,可用遮蔽胶带或无光黑漆(< 150 ℃/302℉)将待测表面盖住并使用高发射率设置,补偿测量光亮的金属表面可能导致的错误读数。等待一段时间,使胶带或油渍达到与下面被覆盖物体的表面相同的温度。测量盖有胶带或油漆的表面温度。 如果不能涂漆或使用胶带,可使用发射率选择器来提高您的测量准确度。即使是使用发射率选择器,对带有光亮或金属表面的目标也很难取得完全准确的红外测量值。 5)用户设置操作 SET键:循环切换设置状态,循环次序为发射率设定锁定测量设定℃/℉选择设定正常测量。按黄色键可直接保存设置并退出。 6)发射率设定 此功能为改变发射率的值。 设定时“E=0.”字样闪烁。 单击▲递加,长按快速增加,当加到后停止。 单击▼递减,长按快速减少,当减到后停止。 可根据不同被测物体设置相应的发射率。请参见表2。表所列的发射率设置为对典型情况的建议。您的特定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7)锁定测量设定 此功能设定锁定测量打开或关闭,锁定测量打开后,无需抠扳机仪表保持正常测量;锁定测量关闭后,用户抠住扳机仪表正常测量,放开扳机仪表自动保持测量结果。设定时屏幕下显示“SET”及“on”或“oFF”。单击▲/▼循环选择“on” /“oFF”。 8)℃/℉选择设定 此功能选择仪表显示℃或℉。 设定时屏幕下显示“SET”。 单击▲/▼循环选择“℃”/ “℉”。 9)HAL限值设定 此功能为设定高限值操作,测量时温度高过此值时连续蜂鸣报警。 按黄色键切换至屏幕下显示“HAL”字样,单击▲递增,长按快速增加,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