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推荐】史上超强《深入浅出讲通信原理》4.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a) 失真的数字信号
(b) 恢复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和恢复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
➢ 占用带宽大 ➢ 设备复杂 ➢ 同步要求高
宽带通信、压缩编码 VLSI、SOC、ASIC 信号处理技术
应用实例:
➢ 数字传输技术:电话、电视、计算机数据等 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 模拟传输技术:有线电话环路、无线电广 播、电视广播等。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长波地波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微波视距传输 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 卫星中继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
信 源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信 道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解 码密 器器
信 宿
发送设备
噪 声
接收设备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
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设备和媒介。 研究调制和解调时,常用调制信道。 连续信道/模拟信道。
eo(t)
e0t htei t nt e0t kt ei t nt
n(t)
n(t): 加性干扰 k(t): 乘性干扰
k t 依赖于网络的特性,k t 反映网络特性对 ei t 的作用。
干扰
加性干扰:本地噪声
始终存在
乘性干扰:非理理想信道 与信号共存
sR t sT tht nt
乘性 加性
增量调制DM
军用、 民用电话
Hale Waihona Puke 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像编码
其 他 语 言 编 码 方 式 中低速数字电话 ADPCM、 APC、 LPC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通信原理书

通信原理书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通信原理书籍:
1.《通信原理》(Communication System)作者:Simon Haykin
这本书是通信工程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和模拟调制技术、调制和解调技术等内容。
2.《数字通信》(Digital Communications)作者:John Proakis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包括数字调制、接收机设计、误码控制、信道编码等内容。
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实际通信系统案例和MATLAB仿真代码。
3.《通信原理教程》(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作者:Herbert Taub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信道、调制、编码等,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通信原理有深入的解释,适合初学者阅读。
4.《通信原理与系统仿真》(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nd Simulator)作者:George Kennedy
这本书介绍了通信原理和信息论,以及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方法。
它结合MATLAB和Simulink软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
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5.《现代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Modern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作者:B.P. Lathi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基础的调制和多址技术,以及现代的无线和光纤通信系统。
书中还包括数百个习题和MATLAB编程实例。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通信原理领域的经典著作,对通信原理有较全面的覆盖,适合作为学习和参考资料。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pdf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pdf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是指利用特定的媒介将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基本原理。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通常以电磁波的形式在传输媒介中传播,通过调制、编码等技术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传输媒介传输到接收端,最终解调、解码还原成原始信息。
通信原理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多个环节,是通信技术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
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产生与调制、传输媒介、信道编码、传输协议等多个方面。
信号的产生与调制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产生与调制技术。
传输媒介是指信息传输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信道编码是指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而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
传输协议是指在通信系统中规定信息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控制等规则的协议。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通信原理的应用。
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
无线通信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它们都是基于通信原理的技术。
有线通信包括电话、电视、网络等,也都是基于通信原理的技术。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它的发展离不开通信原理的支持。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电话、移动数据等通信技术,它的发展也依赖于通信原理的基础。
总之,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与调制、传输媒介、信道编码、传输协议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通信原理pdf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学习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通信原理,为他们在通信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通信底层原理最详细讲解

通信底层原理最详细讲解通信底层原理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信号传输、编解码、调制解调、物理介质等。
以下是对通信底层原理的详细讲解:1.信号传输:•通信系统的基础是信息的传输。
在数字通信中,信息通常被表示为二进制序列(0和1),称为比特流。
•信号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传输。
在有线通信中,电信号沿着导线传输;在无线通信中,电信号被转换成电磁波并通过空气传播。
•信号传输时可能会受到噪声、衰减和失真等干扰,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信号进行增强、修复和保护。
2.编解码:•信息在传输前需要经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编码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形式,而解码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还原成原始信息。
•编解码技术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奇偶校验、CRC校验、汉明码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
•调制技术可以使信号适应不同的传输介质和通信环境,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4.物理介质:•物理介质是信号传输的载体,可以是有线介质(如电缆、光纤)或无线介质(如电磁波、红外线)。
•不同的物理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带宽、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
选择合适的物理介质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5.协议与协议栈:•通信协议规定了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协议栈是一组按照层次结构组织的通信协议,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协议栈的设计使得通信系统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综上所述,通信底层原理涵盖了信号传输、编解码、调制解调、物理介质和协议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
什么是通信原理

什么是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产生与调制:通信系统中的信息需要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声音可以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压信号,图像可以通过摄像头转换成数字信号。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频率调制、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2.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体,可以是无线信道或有线信道,如光纤、电缆等。
信道本身会引入噪声和失真,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通信原理中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效率,并且通过纠错码、调制解调器等机制可以增强信号在信道中的可靠性。
3. 接收与解调:接收端会接收到经过信道传输后的信号,需要将信号进行解调还原成原始信号。
解调过程与调制的过程相反,可以通过滤波、解码等操作提取出原始信息。
4. 恢复与处理:接收端还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恢复。
在数字通信中,可以进行信号处理操作,如采样、编解码、压缩等,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通信原理是通过信号产生、调制、传输、接收与解调等过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不同通信系统中的原理和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但以上的基本原理是通用的。
通信原理知识点串讲

通信原理知识点串讲第1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的框图2.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定义,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1)信源编码与译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通常所说的模数转换;二是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2)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由于噪声、干扰等影响,将会引起差错。
信道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尽可能地控制差错,实现可靠通信。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3)加密与解密:为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将输入的明文信号人为干扰,即加上密码。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加密。
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密,恢复明文。
(4)调制与解调:其作用是在发端进行频谱的搬移,在收端进行频谱的反搬移。
1.3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熵(1)信息量I 与消息出现的概率P(x)之间的关系为: (2)说明: a=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 a=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nit ); a=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十进制单位,叫哈特莱。
(3)定义:信源熵H :统计独立的M 个符号的离散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为:11logMi i iH p p ==å1.4 主要性能指标:1. 有效性:信息速率、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有效性:指在给定信道内所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用码元传输速率或信息传输速率或频带利用率来度量。
(1)码元传输速率(R B )码元传输速率简称为传码率,又称为码元速率或符号速率。
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可记为Baud 或B 。
码元可以是多进制的也可以为二进制。
如果一个码元占用的时间宽度为T ,则码元速率为:TR B 1=Baud (码元/秒)(2)信息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简称传信率,又称信息速率。
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内传递的信息量。
信息传输速率R b 与码元速率R B 的关系为:H R R B b =比特/秒M 个码元独立等概时,H=log 2M 比特/符号,此时:M R H R R B B b 2log ==比特/秒(3)频带利用率B R h B=Baud/Hz (码元/秒.赫兹) BR h b=比特/秒.赫兹 2. 可靠性:误信率、误码率 (1)误码率传输总码元数错误码元数=e P(2)误信率传输总比特数错误比特数=b P3.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用误码率或误信率来衡量。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

调频广播与调相广播的比较
调频广播在音质、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表现优于调相广播,因此在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占 据主导地位。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
确定性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 取值一般为二进制形式(0或1)。
信息源
产生原始信息的设备,如麦克 风、键盘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目的地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如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信号 传输。
数字通信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数 字电视、数字电话等。
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等。
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
信道的分类
01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对称信道与非对称信道等。
信道的特性
02
带宽、容量、噪声等。
信道的衰减
03
随距离、频率等因素变化的信号衰减。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
信号传输方式
调制传输、基带传输等。
信号在信道中的Biblioteka 真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信号失真。
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 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物联网
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自动化生产线
利用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和数据传输。
陈爱军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

很多原理一旦上升为理论,常常伴随着繁杂的数学推导,很简单的本质反而被一大堆公式淹没,通信原理因此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非常复杂的公式背后很可能隐藏了简单的道理。
真正学好通信原理,关键是要透过公式看本质。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中很多复杂的公式其本质都是很简单的,我们可以通过图、动画等方式更好、更透彻地理解这些公式和原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会套用这些公式(我大学毕业时就是这个水平,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
这个帖子面向的主要是非通信专业和通信专业在大学没真正学明白的人(我就是这样的人,不是我不想学明白,大学里老师讲的太抽象了,很难理解),大部分人对“希尔伯特空间”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虽然你能用上述理论将傅立叶级数讲得很简单,但大部分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就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公式推导和大量的图片,让大家真正理解通信原理。
虽然这样有时候会显得啰嗦,但对大部分读者来讲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以复傅立叶系数为例,很多人都只是会套公式计算,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不多。
对于经常出现的“负频率”,真正理解的人就更少了。
连载1:从多项式乘法讲起连载2:卷积的表达式连载3:利用matlab计算卷积连载4:将信号表示成多项式的形式连载5:著名的欧拉公式连载6:利用卷积计算两个信号的乘积连载7: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连载8:时域信号相乘相当于频域卷积连载9:用余弦信号合成方波信号连载10:傅立叶级数展开的定义连载11:如何把信号展开成复指数信号之和?连载12:复傅立叶系数连载13:实信号频谱的共轭对称性连载14:复指数信号的物理意义-旋转向量连载15:余弦信号的三维频谱图连载16:正弦信号的三维频谱图连载17:两个旋转向量合成余弦信号的动画连载18:周期信号的三维频谱图连载19: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连载20:用成对的旋转向量合成实信号连载21:利用李萨育图形认识复信号连载22:实信号和复信号的波形对比连载23:利用欧拉公式理解虚数连载24:IQ信号是不是复信号?连载25:IQ解调原理连载26:用复数运算实现正交解调连载27:为什么要对信号进行调制?连载28:IQ调制为什么被称为正交调制?连载29:三角函数的正交性连载30:OFDM正交频分复用连载31:OFDM解调连载32:CDMA中的正交码连载33:CDMA的最基本原理连载34:什么是PSK调制?连载35:如何用IQ调制实现QPSK调制?连载36:QPSK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连载37:QPSK调制的星座图连载38:QPSK的映射关系可以随意定吗?连载39:如何使用IQ调制实现8PSK?连载1:从多项式乘法说起多项式乘法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再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的,要得到结果多项式中的某个系数,需要两步操作才行,有没有办法一步操作就可以得到一个系数呢?下面的计算方法就可以做到:这种计算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反褶:一般多项式都是按x的降幂排列,这里将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x的升幂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浅出讲通信】151:实际应用中的采样是理想采样吗(三)【深入浅出讲通信】152:平顶采样和理想采样的关系输入信号f(t):【深入浅出讲通信】153:从频域看平顶采样(一)【深入浅出讲通信】154:从频域看平顶采样(二)【深入浅出讲通信】155:从频域看平顶采样(三)【深入浅出讲通信】156:从频域看平顶采样(四)图待补充,有没有人有时间帮我画一个呀?【深入浅出讲通信】157:从频域看平顶采样(五)% x(t-Ts/2)的频谱>> f=-30:0.001:30;>> Ts=0.1;>> X=Ts*sinc(Ts*f).*exp(-i*pi*f*Ts);>> x=real(X);>> y=imag(X);>> xlabel('x');>> ylabel('f');>> zlabel('y');>> plot3(x,f,y);>> grid on;>> line([0 0],[-30 30],[0 0]);>> set(gca,'YDir','reverse');【深入浅出讲通信】158:从频域看平顶采样(六)% x(t-Ts/2)的频谱>> f=-30:0.001:30;>> Ts=0.1;>> y=abs(Ts*sinc(Ts*f));>> plot (f,y);>> xlabel('f');>> ylabel('H');>> grid on;【深入浅出讲通信】159:从频域看平顶采样(七)>> subplot(4,1,1);>> f=-35:0.001:35;>> y= rectpuls(f,8).* cos(2*pi*0.0625*(f)); >> fill(f,y, 'b') ;>> axis([-35 35 0 1.5]);>> subplot(4,1,2);>> fs=10;>> f=-35:0.001:35;>> y1=0 ;>> for k=-3 :3 ;>> y1=y1+rectpuls(f+k*fs,8).* cos(2*pi*0.0625*(f+k*fs));>> end>> fill(f,y1, 'b') ;>> axis([-35 35 0 1.5]);>> subplot(4,1,3);% x(t-Ts/2)的频谱>> f=-35:0.001:35;>> Ts=0.1;>> y2=abs(Ts*sinc(Ts*f));>> plot (f,y2);>> xlabel('f');>> ylabel('H');>> grid on;>> axis([-35 35 0 0.15]);>> subplot(4,1,4);>> f=-35:0.001:35;>> y3=y1.*y2;>> fill(f,y3, 'b') ;>> axis([-35 35 0 0.15]);【深入浅出讲通信】160:采样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深入浅出讲通信】161:采样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二)【深入浅出讲通信】162: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x=0:0.001:2; >> y=cos(2*pi*5*x); >> plot(x,y);>> hold on;>> x=0:0.025:2; >> y=cos(2*pi*5*x);>> x=0:0.001:2; >> y=cos(2*pi*5*x); >> plot(x,y);>> hold on;>> x=0:0.05:2;>> y=cos(2*pi*5*x); >> stem(x,y, 'r');>> x=0:0.001:2; >> y=cos(2*pi*5*x); >> plot(x,y);>> hold on;>> x=0:0.1:2;>> y=cos(2*pi*5*x); >> stem(x,y, 'r');>> x=0:0.001:2;>> y=cos(2*pi*5*x);>> plot(x,y);>> hold on;>> x=0.05:0.1:2;>> y=cos(2*pi*5*x);>> stem(x,y, 'r');【深入浅出讲通信】163:频率混叠现象>> x=0:0.001:2; >> y=cos(2*pi*5*x); >>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5*x); >> stem(x,y, 'r'); >> x=0:0.001:2; >> y=cos(2*pi*3*x); >> plot(x,y, 'g');>> x=0:0.001:2;>> y=cos(2*pi*5*x);>> plot(x,y);>> hold on;>> x=0:1/6:2;>> y=cos(2*pi*5*x);>> stem(x,y, 'r');>> x=0:0.001:2;>> y=cos(2*pi*1*x);>> plot(x,y, 'g');【深入浅出讲通信】164:以特定频率对余弦信号采样会发生混叠(一)>> subplot(5,1,1); >> x=0:0.001:2; >> f=3;>> y=cos(2*pi*f*x); >>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3*x); >> stem(x,y, 'r');>> subplot(5,1,2); >> x=0:0.001:2; >> f=5;>> y=cos(2*pi*f*x);>>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f*x); >> stem(x,y, 'r');>> subplot(5,1,3); >> x=0:0.001:2; >> f=11;>> y=cos(2*pi*f*x); >>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f*x); >> stem(x,y, 'r');>> subplot(5,1,4); >> x=0:0.001:2; >> f=19;>> y=cos(2*pi*f*x); >>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f*x); >> stem(x,y, 'r');>> subplot(5,1,5); >> x=0:0.001:2; >> f=21;>> y=cos(2*pi*f*x); >> plot(x,y);>> hold on;>> x=0:0.125:2; >> y=cos(2*pi*f*x); >> stem(x,y, 'r');【深入浅出讲通信】165:以特定频率对余弦信号采样会发生混叠(二)【深入浅出讲通信】166:生活中频率混叠的例子(一)【深入浅出讲通信】167:生活中频率混叠的例子(二)【深入浅出讲通信】168:生活中频率混叠的例子(三)【深入浅出讲通信】169:对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深入浅出讲通信】170:余弦和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对比(一)【深入浅出讲通信】171:余弦和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对比(二)【深入浅出讲通信】172:余弦和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对比(三)【深入浅出讲通信】173:余弦和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对比(四)【深入浅出讲通信】174:余弦和复指数信号采样发生混叠的规律对比(五)【深入浅出讲通信】175:什么是折叠频率【深入浅出讲通信】176:抗混叠滤波器【深入浅出讲通信】177:从避免混叠的角度推出采样定理【深入浅出讲通信】178:从频域理解由抽样信号恢复出模拟信号【深入浅出讲通信】179:从时域理解由理想抽样信号恢复出模拟信号【深入浅出讲通信】180:如何由平顶抽样信号恢复出模拟信号如果在接收端不用频率响应为1/H(f)的滤波器对平顶抽样信号的频谱进行滤波,而是直接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则恢复出来的模拟信号会出现失真,这种失真被称为“孔径失真”。
至于为什么叫孔径失真,有大侠清楚的,请给大家分享一下,谢谢!【深入浅出讲通信】181:什么是带通信号?【深入浅出讲通信】182:带通信号采样定理【深入浅出讲通信】183:如何推导出带通采样定理(一)【深入浅出讲通信】184:如何推导出带通采样定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