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4月11日,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 ——一场高科技战争 一场高科技战争
伊拉克 两伊战争后, 两伊战争后,伊拉 克陷于经济困境, 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 科威特减免其债务, 科威特减免其债务,并 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 偷采边境石油, 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 石油收入锐减, 石油收入锐减,要求科 威特 和 科威特 边 和 要求 科威特 并 伊
巴士拉
要求 伊 拉 朗 克
沃尔拜岛
拉油
布比延岛
科
威 特
伊拉克入
科威特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导火线 1、原因 历史原因: (1)历史原因: 两国长期边界纠分 (2)现实原因: 现实原因:
①鲁迈拉油田之争。 鲁迈拉油田之争。 ②伊拉克债务和领土要求遭拒。 伊拉克债务和领土要求遭拒。 遭拒
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沙漠风暴” 沙漠军刀” 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袭击 沙漠风暴”行动 空中袭击 (1)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1991年 17日 (2)伊拉克的对抗 ①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②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③点燃科威特油井 ④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2、“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攻势 沙漠军刀”行动 地面攻势 (1)经过: 经过: 1991年 1991年2月24日,三路进攻(东、西、中) 24日 三路进攻( (2)结果: 结果: 1991年2月27日,伊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1991年 27日
小
结
导火线: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 导火线: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 沙漠风暴(1991年 沙漠风暴(1991年1月) 经过 沙漠军刀(1991年 沙漠军刀(1991年2月) 海湾战争 特点: 特点: 高科技局部战争 美国 影响 阿拉伯世界
海湾战争

• 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 1、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加速了国际格局多级化 趋势的发展。 • 2、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强烈冲击,经济因素在国际斗争中 的地位和作用上升。 • 3、影响了世界军事的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 命。(引发了一场以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战争转变为基本特 征的世界性军事变革)
战争的启示
一、入侵; 二、空中战役阶段; 三、地面战役阶段; 四、关系缓和; 五、结束。
海湾战争的主要特点
• 政治:1、海湾战争是在两极世界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级化过渡 的大背景下爆发的一场世界性的局部战争。 • 2、海湾战争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它是一场需要巨额开支和高 消耗的高强度、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 3、交战国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因素的依赖性明显增强。 • 军事:1、双方都运用了核生化威慑的斗争策略。 • 2、高技术兵器大量装备与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作战效能。 • 3、高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更新了战争的面貌。
海 湾 战 争 起 因 及 启 示
小组成员:何羽素、魏婉雯、高彩霞、 陈 茁、范 菁、潘忆汶
参考书目:
1、《海湾战争全史》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 2、赵国忠,《八十年代中东内幕》,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9年版 3、杨立忠、杨钧锡,《现代高技术战》,军事科学 出版社,1993年版 4、刘义昌、王文昌、王显臣主编,《海湾战争》,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 1、以武力侵吞别国,失道寡助。(是伊拉克失败的根本 原因) • 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和平和发展的主流。 • 3、深入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加强国防现代化建 设,迎接新军事形势的严峻挑战。
谢谢观看!
• 海湾位于亚洲西南部,是印度洋伸入阿拉 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的陆间海。它西北 起自阿拉伯河口,东南经霍尔木兹海峡与 阿曼湾衔接,长990公里,宽56-338公里, 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之历史背景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
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
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
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萨达姆政府的改向伊斯兰教方向并未能为它带来多少支持者,但沙特阿拉伯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及沙特阿拉伯被看做与以色列站在一个战线上使得其政府的合法性大大降低。
伊斯兰主义者反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活动大大加强。
为了赢得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沙特政府花巨资支持可能会支持它的组织。
在新建立的中亚国家中沙特阿拉伯政府向极端组织分发上百万《古兰经》,建造了上百座清真寺。
在阿富汗内战中沙特阿拉伯成为塔利班最大的资助者。
[1]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
科威特被描写为伊拉克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被英帝国主义者分割。
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
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
萨达姆·侯赛因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外还称占领科威特是重建巴比伦帝国的一步。
中东的其它一些事件也与入侵科威特有关。
巴勒斯坦大起义正在高潮时期,而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西方国家有依靠性。
经典战例海湾战 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现代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冲突。
其中的地面战,更是以其高效、精确和强大的作战力量展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海湾战争的背景复杂而严峻。
伊拉克在 1990 年 8 月入侵科威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经济制裁。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迅速集结,准备通过军事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在地面战展开之前,多国部队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
这一阶段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等造成了严重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军队的作战能力。
1991 年 2 月 24 日,地面战正式打响。
多国部队的作战策略极为精妙。
他们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和情报优势,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战术。
在装备方面,多国部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美军的 M1A1 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防护和出色的机动性,成为战场上的霸主。
而伊拉克军队所装备的坦克,在性能上明显处于劣势。
在战术运用上,多国部队采取了空地协同作战的方式。
空中力量不断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支持和火力掩护,使得地面部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迅速推进。
同时,地面部队也善于利用地形和伪装,有效地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多国部队还采用了“左勾拳”战术。
一支主力部队从沙特阿拉伯出发,向伊拉克军队的侧翼进行迂回包抄,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打乱了伊拉克军队的防御部署,使其陷入混乱。
在战斗过程中,多国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卫星通信、电子侦察等手段,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决策的快速下达。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的通信系统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几乎瘫痪,指挥陷入混乱。
海湾战争地面战的进程非常迅速。
多国部队在短短 100 小时内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伊拉克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被摧毁,士兵伤亡惨重。
这场地面战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先,它充分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海湾战争知识点总结

海湾战争知识点总结一、冲突起因1.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向其邻国科威特发起了全面的入侵行动,占领了科威特境内的大片土地。
侯赛因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此次入侵是出于对科威特石油资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野心。
2. 国际社会的反应: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入侵做出了坚决的谴责,并联合组织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
然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忧虑,美国等国家开始考虑采取军事干预的可能性。
3. 联军组成:在得到联合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美国领导了一支由多国组成的联军,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英国、法国、卡塔尔等国。
二、战争发展及结果1. 美国发动“沙漠风暴”行动: 1991年1月17日,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旨在驱逐伊拉克军队并恢复科威特的主权。
2. 空中和地面作战:联军采取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行动和地面陆战行动,迅速摧毁了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武装力量。
3. 科威特解放:联军在几天内就成功地夺回了科威特,重新获得了对自己国土的控制权。
4. 伊拉克撤军:在联军的强大压力下,伊拉克于1991年2月24日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决议,同意撤出科威特领土。
5. 联军的胜利:海湾战争最终以联军的胜利告终,伊拉克被迫接受了联合国的条件,并同意了战争赔款和军事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地区和国际影响1. 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大幅增加。
2. 加速了沙特和美国的军事合作:沙特阿拉伯在战后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3. 促进了中东和平进程:海湾战争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打开了一扇窗口,有助于推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解和外交进程。
4.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海湾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霸主的开始。
四、战争对各方的影响1. 伊拉克: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包括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以及国际社会的孤立。
海湾战争资料

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
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两伊战争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
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
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
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2月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
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编辑本段爆发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
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
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发动者萨达姆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
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
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
最新-2021年高二 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课件39张 共39张 含解析 精品

17
伊军对抗:
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点燃科威特油井 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油井大火
2021/7/8
18
伊拉克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强迫科威特免除伊拉克所欠债务 强迫租借科威特岛屿 悍然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侵略 杀害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 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点燃科威特油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 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向海湾地区派兵的“沙漠 盾牌”计划,美国正式出兵海湾。
• 10月6日:美国防部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已实际完成并进 入维持阶段
• 次年1月17日:开始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 • 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军发动大规模代号为“沙漠尖刀”
地面进攻。多国部队出动飞机3000架次配合地面作战。
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什么态度?
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但反对大国干 预,希望海湾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自行或借助联 合国的帮助解决危机。
2021/7/8
14
2021/7/8
15
【历史资料】多国部队的作战目的
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 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重创其 地面部队,瘫痪其防御体系,尔后在海空军支援 下以出其不意的地面进攻、快速坚决的纵深穿插 和迂回包围,将伊军主力歼灭于科威特北部和伊 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 结束战争。
战争中的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
了55年,而朝鲜战争也结束了整整47年。在过去的近半
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每一天都在发展与进
步,而后来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出人类科学技
2021/7/8
1
2021/7/8
海湾战争-PPT课件

.
17
.
18
一战 是化学战, 二战是物理战, 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这是一场“硅”对“铁”的战
——军事家们评海湾战争
.
19
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 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水岭, 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使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举重新牢牢控制了 盛产石油的海湾地区,严重削弱了前苏联和法国 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使美国能够牵制包括日 本和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阿拉伯世界损失 惨重。科威特成了火海和雷场,沙特与海湾各国 成了西方的军营和靶场。阿拉伯国家被分裂成两 个对立阵营,美国和以色列渔翁得利。
.
16
贫铀弹
天然铀被提取出供核武器装料或核反应堆核 燃料用的铀-235之后剩余的核废料,被称 为贫化铀,简称贫铀。
以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 芯的贫铀弹,在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 应,其爆炸力、穿透力大大超过一般弹药,可 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和装甲车。
贫铀在击中目标后容易氧化燃烧,在高速穿 破装甲时,可使敌方武器或燃料着火焚烧,破 坏力很强。
.
11
.
“爱国1者2 ”
“战斧”式巡航导弹 .
13Leabharlann “战斧”式巡航导弹“战斧”在启动发射前,由电子侦察卫星、
侦察机等对预定攻击目标进行侦察,资料
输入“战斧”并自动确定攻击路线,“战
斧”飞抵目标时会自动进行图像比照,验
明证身后,用计算机调整弹冀弹尾,以确
保准确攻击。
它还能在距地面仅15米的高度做超低
.
38
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
达100多万吨。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拯(公元999年04.17-1062年04.11 )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 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 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 年。
中国佛教总会成立 1912.04.11
中国佛教总会成立
1912年4月11日,中国佛教总会成立于上海留
云寺,又叫中国佛教会、中华佛教协进会、 佛教大同会。其主要领导人有敬安、欧阳渐、 谢元量等。提出了“保护寺产、振兴佛教” 的口号,并得到南京临时政府得承认。袁世 凯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中国佛教总会章 程》,出版《佛教日报》。
·
(1937 - ) 2006
战争历程
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终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 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 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 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 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 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
•
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极对抗不复存在,美国 变成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化成为世界政治 发展的主流,日本、西欧、德国、中国都将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旧的 世界格局被打破,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 原来为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争端突出 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 •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 、贫富矛盾、宗教对立,正反映了这些情况 。海湾战争是明显的地区冲突,南斯拉夫内 战典型地反映了民族冲突。
海湾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科威特是隶属于奥 由于夺占科威特,可将伊拉克的海岸线 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 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拉克的一个自治省份 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 从原来的 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这样可以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科威特 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 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 并促使其独立,但是伊拉克始终没有承认 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 科威特的独立。 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 两伊战争几乎破坏了伊拉克在波斯湾的所 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 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 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 有港口设施,摧毁了它的外输能力。许多伊拉 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与此同时还 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 克人认为,两伊战争再次爆发是必然的,因此 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 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 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见伊拉克需要占据更多的地 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 价格,这样它可以偿还这笔债务。相反地 区,尤其是在离战场较远的比较安全的地区占 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 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伊拉克武 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 据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个目标。 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 争执。此外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失事
1955年4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
主号事件,这是一次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政治 谋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总理周恩来。而暗杀目标周恩来本人却因 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 经昆明取道缅甸前首都仰光赴万隆参加会议。 此事件的幕后主使则是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 政府。
其间,伊总统曾亲临伊南部前线组织反包围
作战行动,但未能获得成功,遂于26日下令 驻科伊军全部撤出科威特,收缩战线,准备 在伊南部巴士拉地区进行抵抗。 1991年4月11日,海湾战争正式停火。
提问
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受 命驱逐伊拉克侵略军的过程中如此的不 遗余力?
战争的影响
(二)美国财政负担加重。在多国部队发动 东南亚 经济影响 进攻前,美国在海湾地区推行的“沙漠盾 军事影响 海湾战争的爆发,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造 美国 牌”计划,每天耗资 4500万美元,战争打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 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非产油国的菲律 响后,又推行“沙漠风暴”计划,耗资更 (一)石油价格上涨,给脆弱的美国经济带 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宾、泰国和新加坡来说,天灾人祸不断的 多。据估计,美国从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 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由于石油价格上涨,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 菲律宾受影响最为严重;而泰国则由于应 进行海湾战争到撤出美国部队,要花费 1990 年美国仅为进口石油就要多付二、三百 ,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 付得宜,情况还不致太坏;新加坡除了石 1000亿美元,尽管大部分费用有其他国家 亿美元。石油进口费用的增加,加剧了美国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 油化工业颇受打击之外,转口贸易仍表现 分担,但对赤字累累的美国财政来说已是 的贸易赤字。 1990年10月美国的消费物价比9 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 良好。至于产油国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 沉重负担。 月上涨了 0.6% ,之中一般的影响是油价上涨 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 亚,短期内虽可以从高油价中获得额外利 造成的。据美国商务部报道, 1990年美国通 (三)影响美国的国际经济环境。许多发展 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 益,但若战争挣持续下去,西方主要工业 货膨胀率达到 6.1%,为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 中国家、发达国家在海湾战争的影响下, 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 国经济景气放缓,也会影响这两个国家的 平。 经济增长率普遍降低,特别是那些非产油 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 投资贸易发展。 国的债务国,外债负担加重,处境更为困 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难,使美国扩大出口贸易遇到巨大阻力。
2014年4月11日
演讲者:某某人 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公元999年4月11日 北宋官员包拯出生
1912年4月11日 中国佛教总会成立 1948年4月11日 南京中央大学自费生绝食抗
议 1955年4月11日 “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失事 1988年4月11日 旅德作曲家苏聪获得奥斯卡 奖 1991年4月11日 海湾战争5月,波斯湾北 部的海鸟锐减97%
熊熊燃烧的油井
患白血病的伊拉克男孩, 贫铀弹受害者。1991年, 美国在伊拉克使用了300 吨贫铀弹。
炎炎烈焰狂舞飞腾,几头仓惶无助的 骆驼,正试图逃离这人间地狱……
海湾战争的评价
它仅以死亡 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故而中国领导人在对世界格局做出预判,在 海湾战争是美国发动的为数不多的正义之举 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 90 年代先后两次进行裁军,将节省的军费用 ,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 于武器的开发和更新,全力、快速进行军对 和声望,但是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增强了其干 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 现代化改造。 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 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也使世界政治发生巨大改变,海湾 ”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 沙漠风暴行动这一军事上的成功,也助长了 战争的发生和最后以美国的完美胜利结束, 了独霸全球的步伐。 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也认识到现代化军事的重 成为了前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同时,在世 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 要性,促使中国加快了本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 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 界政治领域中,世界格局发生了最深刻的、 。并且改变了自从二战以来的军事体系,即不 “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 转折性的变化,旧的格局基本上被打破,新 再以人海战术为核心,陆军老大的地位被日渐 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 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 强大的空军所取代。而且军事竞争的实质已经 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 转变为科技竞争,谁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 转换时期。 野心; 科学技术,谁就能掌控战争的主动权。
伊拉克前总统,1980 年9月,萨达姆趁伊朗 政局动荡,派兵进攻 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1990年8月2日,伊 拉克军队越过边界入 侵科威特,海湾战争 爆发。 2003年12月14 日,萨达姆在家乡提 克里特被捕。2006年 12月30日,萨达姆因 “杜贾尔村案”被处 以绞刑。
萨 达 姆 侯 赛 因
2月27日起,美英装甲机械化部队对伊
军五个共和国警卫师等精锐部队实施围 歼作战,美陆战队和阿拉伯联合部队则 围歼科市外围伊军,并由科军开进科市 ,宣告科获解放。整个地面作战行动于 2月28日上午结束,举世瞩目的海湾战 争终于实现停火。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 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 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 威特撤军。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
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 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 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但是伊拉克未曾予 以理会。 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2时40分左 右,以美国为首的驻海湾多国部队向伊拉克 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大规模空 袭。从美国的各种军舰上,从沙特阿拉伯的 陆地上,数以百计的飞机和巡航导弹飞向北 方和西方,袭击伊、科境内的轰炸目标。伊 拉克则用导弹予以还击。一场以伊拉克为一 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另一方的现代 化战争终于爆发。
海湾战争 ——一场高科技战争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
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 的联合国军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 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 次性投入兵力最大、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 进、空袭规模最大、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 悬殊的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