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张拉计算

合集下载

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计算

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计算

四、张拉设备及检验1、张拉设备的选用设备能力计算:3束:P=1860*0.75*140*3/1000=585.9KN4束:P=1860*0.75*140*4/1000=781.2KN5束:P=1860*0.75*140*5/1000=976.5KN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选用两个YDC1500型穿心液压千斤顶,其张拉力150T.压力表的选用:压力表选用最大读数为60MPa,千斤顶同油压表的关系必须经省级计量单位标定.2、在下述情况下,应对油表、千斤顶进行配套校验.油泵、千斤顶、油表之中有一件是进场后修复过,第一次使用的;使用超过六个月或连续张拉200次以上的;在运输和张拉操作中出现异常时.五、张拉有关数量值计算张拉时应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为校核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锚下控制应力计算:σcon=1860mpa*0.75=1395mpa.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 p L>/<A p E p> (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本工程采用每根A p=140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本工程采用E p=197444mpa.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应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μθ〔>/<kx+μθ> (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故采用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本工程采用0.25.六、张拉伸长量计算:<一>中跨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789.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90.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28.5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52.9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67.8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15.1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17.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66.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56.7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26.7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296.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586.7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50.1cm;<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方法如下:1、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七、张拉计算结构名称:长**河桥25米后张法预制箱梁<一>、中跨中梁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3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42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585.9.伸长量计算<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结果如下:1、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八、25米箱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伸长量计算表。

30米两端张拉计算

30米两端张拉计算

某桥梁工程30米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波纹管1、波纹管安装尺寸定位必须准确,为确保波纹管不被挪动、移位,采用钢筋加工环形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向间距不超过1.0m,横向定位及纵向定位按设计图纸坐标尺寸定位,波纹管用相对应塑料管套在里面作衬管,以保证波纹管成形管。

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接头处是否用胶带密封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海绵或其它材料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波纹管或锚孔内。

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振捣棒接触波纹管,并经常抽动塑料衬管直至混凝土初凝结束,以防漏浆堵孔。

4、待梁片养护到张拉强度时清理孔道内异物。

(二)钢绞线1、钢绞线的存放应垫起,遮盖防止雨水浸蚀生锈,钢绞线采用Φs15.2高强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强度fpk=1860MPa,Ep=1.95×105MPa。

2、钢绞线下料要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进行,并清除表面的锈迹杂物,下料时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3、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用扎丝绑扎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打绞,并应逐根清理对称,防止张拉受力不均匀,导致有的钢绞线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拉断。

4、穿束时,将钢束中单根钢绞线编号,以便张拉时做到对应编号,对称张拉。

二、张拉控制要点1、锚具采用符合国标规定的夹片式群锚锚具M15-3J,M15-4J,M15-5J,锚具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方可张拉钢束,钢束张拉应两端及横向对称张拉进行,张拉顺序为:N1,N2,N3,N4。

3、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与伸长量双控,并以应力控制为主,同时保证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之差控制是土6%以内。

4、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断丝。

5、千斤顶、油表配套校正曲线试验、钢尺等器具应经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6、预应力张拉前先用初应(0.1-0.2бcon)张拉一次,再开始测引伸量。

张拉程序为:0 初应力 1.0锚下设计张拉应力(持荷3min,锚固)。

t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t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t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梁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元素,其承载着重要的荷载和力学性能要求。

为了增强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梁的设计和施工中。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是预应力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计算方法。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是指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钢束或钢丝的伸长量。

在预应力梁的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预定的预应力水平和设计要求计算出钢束或钢丝的张拉伸长量,以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预应力钢束的特性、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以及梁的几何参数等。

其中,预应力钢束的特性包括钢束的弹性模量、钢束的截面面积以及钢束的预应力水平等。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包括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蠕变特性等。

梁的几何参数包括梁的截面尺寸、梁的跨度以及梁的受荷情况等。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水平。

预应力水平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梁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安全要求。

根据预应力水平和钢束的特性,可以计算出钢束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变量。

应变量与钢束的伸长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钢束的伸长量。

在计算钢束的伸长量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蠕变效应。

混凝土的收缩和蠕变是混凝土在负荷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变形现象,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缩小和变形。

在预应力梁中,混凝土的收缩和蠕变会对钢束的伸长量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计算。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梁的几何参数。

梁的几何参数不仅会影响梁的刚度和变形特性,也会对钢束的伸长量产生影响。

通过考虑梁的几何参数,可以计算出钢束的有效伸长量。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是预应力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考虑预应力钢束的特性、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以及梁的几何参数,可以计算出钢束的伸长量。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梁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

因此,在预应力梁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以确保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预应力张拉为T梁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为了规范梁场内预制梁张拉施工工序,特制定张拉计算书进行指导现场规范施工。

一、锚外控制力计算:P=Ay*σk/(1-η)*nP—锚外控制力,Nσ k—张拉控制应力,MPaAy —钢绞线面积,mm2η—锚口喇叭损失,暂取设计图提供6%计算,根据铁科院实际摩阻计算。

n—计算预应力孔道的钢绞线根数二、理论伸长量计算:由于梁的预应力筋是有直线与曲线组成的多线段预应力筋,故采用要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1、直线段预应力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L=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与跨中扣除孔道摩阻损失后拉力的平均值(计算方法见曲线段计算);L--- 预应力筋的长度;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根据材料试验确定(N/ mm2)。

2.曲线段预应力伸长量计算⑴ 计算截面张拉力计算后张法结构由于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存在摩擦阻力,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各个截面的张拉力并非均匀,而是从张拉端开始逐渐减小,因此,计算伸长量时,应取计算段内的钢筋拉力的平均值。

同时考虑管道局部偏差摩阻影响,计算段终点截面内的预应力筋的拉力为:① ()()N e p k s p μθι+−⋅=S P ——从计算起点经过l 长度之后至终点截面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单位为N;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铁科院摩阻试验确定; θ——预应力筋计算起点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的夹角(rad),θ=0,即为直线。

K——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根据铁科院试验确定;ι——从计算点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② L 段内预应力之平均值为:Pp = P(1-e-(kl+µθ))/(kl+µθ)Pp——从计算点至计算截面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单位为N;其余同上。

30米t梁公路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30米t梁公路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制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一、计算公式及有关参数(依据)1、本计算依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L(mm)计算公式及说明:△L=P p L/A p E p (12.8.3-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附录6—8式.P p=P[1-e-(kx+µθ)]/(kx+µθ) P=σ控×A p所以△L= P[1-e-(kx+µθ)]×L/(kx+µθ)A p E p=[1-e-(kx+µθ)]σ控L/ (kx+µθ)E p =ησ控L/E p 式中: L—预应力筋的长度(计算长度);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E=195±10Gpa;P—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至张拉力p=σ控A p;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对于预埋合金螺旋管道:k=0.0015;µ—预应力筋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µ=(0.2+0.25)/2=0.225二、论伸长量(梁长30米)的计算:N1束 L=3113.37cm k=0.0015 x=L/2=1556.686cm µ=0.225 θ=0.122171rad (1度=0.017453 rad)η=[1-e-(kx+µθ)]÷(kx+µθ)=[1-e-(0.0015×15.56686+0.225×0.087265)]÷(0.0015×15.56686+0.225x0.087265) =(1-e-0.050838765)/0.050838765=0.9750△L=ησ控L/E p=0.9750×1395×106Pa×31133.7mm/(195x109Pa)=217.16mm N2束 L=3117.98cm k=0.0015 x=L/2=1558.99cm µ=0.225 θ=0.122171radη=[1-e-(kx+µθ)]/(kx+µθ)=0.97499△L=ησ控L/E p=0.97499×1395×106Pa×31179.8mm/(195×109Pa)=217.48mm N3、N4束 L=3114.14cm k=0.0015 x=L/2=1557.07cm µ=0.225θ=0.034906radη=[1-e-(kx+µθ)]/(kx+µθ)=0.98456△L=ησ控L/E p=0.98456×1395×106Pa×31141.4mm/(195×109Pa)=219.34mm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值的修正计算:取前述N1~N4钢绞线平均伸长率作为:每延米伸长量作为值修正参数.N1伸长率:217.16/31133.7=6.98‰N2伸长率:217.48/31179.8=6.98‰N3、N4伸长率:219.34/31141.4=7.04‰平均伸长率:( 6.98‰+6.98‰+7.04‰+7.04‰)/4=7.01‰四、实测伸长量值计算与修正:1.实测伸长量值计算(计算长度=孔道长+千斤顶内预应力筋长度,按每端0.5米计)△L实测=(σ控下张拉伸长值之和-σ初始张拉伸长值之和-A)/0.9式中:A—锚具回缩(在σ控与σ初始之间的锚具回缩,含夹片回缩)2.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量BB=2×500×7.01‰=7mm3.张拉伸长量修正值(计算长度=孔道长)C=△L实测-B五、张拉精度评价|(C/△L)×100%—100%| ≤ 6%六、各束伸长量(单位mm):N1 :210.16 N2:210.48 N3 :210.34N4 :210.34。

30mT梁张拉计算书

30mT梁张拉计算书

30mT 梁张拉计算书1、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μθμθ+-=+-kx e P kx p )1(P )( Pp 预应力钢筋平均张拉力(N ) P 预应力钢筋张拉端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 );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计算过程:边跨边梁、中梁N1钢束P=2132900N ,x=9.774m, θ=7°*π/180=0.12217,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2132900*(1-e -(0.0015*9.774+0.22*0.12217))/(0.0015*9.774+0.22*0.12217)= 2089208NN2钢束P=1939000N ,x=5.236m, θ=10°*π/180=0.17453,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1939000*(1-e -(0.0015*5.236+0.22*0.17453))/(0.0015*5.236+0.22*0.17453)=1894843NN3钢束P=1939000N ,x=3.665m, θ=7°*π/180=0.12217,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1939000*(1-e -(0.0015*3.665+0.22*0.12217))/(0.0015*3.665+0.22*0.12217)=1907948N中跨边梁、中梁N1钢束P=1939000N ,x=9.774m, θ=7°*π/180=0.12217,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1939000*(1-e -(0.0015*9.774+0.22*0.12217))/(0.0015*9.774+0.22*0.12217)= 1899280NN2钢束P=1745100N ,x=5.236m, θ=10°*π/180=0.17453,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1745100*(1-e -(0.0015*5.236+0.22*0.17453))/(0.0015*5.236+0.22*0.17453)=1705359NN3钢束P=1551200N ,x=3.665m, θ=7°*π/180=0.12217,k=0.0015, μ=0.22(取摩擦系数中间值),由此得出:Pp=1551200*(1-e -(0.0015*3.665+0.22*0.17453))/(0.0015*3.665+0.22*0.12217)= 1526358N2、伸长值计算公式因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可得: p p E A L P 标标△p L = 1-1 p p E A L P 实实p L =∆ 1-2 则由式1-1:1-2可得:标实标实L L L L ∆=∆ 1-3 又因L 实=L 标+ΔL 代入式1-3得: )1标标实(L L L L ∆+∆=∆ 1-4 式中:标L ∆—标准梁钢束张拉伸长值;实L ∆—实际梁长条件下的钢束张拉伸长值;标L —标准梁钢束长度值;实L —实际梁钢束长度值;L ∆ —实际梁长与标准梁长的差值。

40米T梁张拉力及伸长量计算

40米T梁张拉力及伸长量计算

杨柳河大桥40米预应力T梁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2011年3月15日杨柳河大桥40米预应力T梁张拉计算书一、张拉施工方案我合同段施工的阁丫沟大桥40米T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f 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公称面积Ay=139mm2,弹性模量Ey=1.95×105Mpa。

40米T梁正弯矩钢束采用8股、9股,钢束控制张拉力σcon=0.75 f pk=1395Mpa。

锚具采用15-8型、15-9型系列整套锚具,管道成孔采用钢波纹管。

所有锚具及钢绞线按材料检验批量抽检,严禁使用无部级以上级别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的材料。

材料要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说明书和出厂时间。

钢铰线要防止生锈和影响水泥粘结的油污。

钢铰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按加工长度下料,并以22#铁丝编束。

钢筋绑扎结束,装模前由专人对波纹管进行检查,若有孔眼须用胶布缠好,严禁进浆。

预应力张拉前先试压同条件养护砼试件,主梁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且养护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张拉,钢束张拉时应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不得集中张拉,并观察主梁的侧弯情况,张拉前先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核。

张拉顺序为:50%N2、N3→100%N1→100%N2、N3→100%N4,张拉程序:0-初始应力(10%σk)-σk(持荷2分钟锚固)。

张拉时实行双控,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相差应控制在-6%~+6%之间,否则应分析原因或重新张拉。

张拉严格控制滑丝和断丝,每束不超过1根,累计全片梁小于1%。

张拉完割除钢铰线头,及时压浆。

张拉时做好施工记录。

二、理论伸长值计算1、理论伸长量计算钢铰线采用15.2mm 单根截面面积139mm2标准强度f pk =1860MPa 弹性模量Ey=1.95×105MPa 管道摩擦系数μ=0.25 管道偏差系数K=0.0015锚下控制应力σcon=0.75×f pk=1860×0.75=1395MPa每股控制张拉力1395×139=193905N4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4=775620N=775.62KN8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8=1551240N=1551.24KN9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9=1745145N=1745.15KN计算公式:P P=P(1-e(kx+μθ))/(kx+μθ)△L=P P×L/AP×EP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e—常数(e =2.7183)k—孔道摩擦系数(取0.0015)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米)μ—孔道偏差系数(取0.2)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1.95*105N/mm2)计算说明:T梁两端对称张拉,所以采用单端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控制应力1.控制张拉应力:σcon=0.75R y b=0.75×1860Mpa=1395Mpa2.钢绞线张拉控制力:P K=σcon·A g·n·1/1000(KN)式中A g为钢绞线的公称面积,n为钢绞线的根数一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P K=1395Mpa×140mm2=195.3KN 中梁: N1=195.3KN×6=1171.8KNN2=195.3KN×6=1171.8KNN3=N4=195.3KN×7=1367.1KN边梁: N1=195.3KN×7=1367.1KNN2=195.3KN×7=1367.1KNN3=N4=195.3KN×7=1367.1KN二.伸长量1.理论伸长量(△L)计算△L=P p·L/(A p·E g)P p=P·[1-e-(kx+μθ)]/(kx+μθ)其中P P是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L是钢绞线的长度(m),A P是钢绞线截面积(mm2),E g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P 是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的钢绞线长度(m),θ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曲线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偏差系数,取k=0.0015,μ为摩阻系数,取μ=0.20中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15708(rad) x=16.015mP p=1171.8×[1-e-(0.0015×16.015+0.20×0.15708)]/ (0.0015×16.015+0.20×0.15708)=1139.9KN△L=1139.9×32.03/(6×140×195)=222.9mm每端的伸长量△L=111.45mm⑵N2束θ=0.15708(rad) x=16.03mP p=1171.8×[1-e-(0.0015×16.03+0.20×0.15708)]/ (0.0015×16.03+0.20×0.15708)=1139.9KN△L=1139.9×32.06/(6×140×195)=223.1mm每端的伸长量△L=111.55mm⑶N3,N4束θ=0.07505(rad) x=15.94mP p=1367.1×[1-e-(0.0015×15.94+0.20×0.07505)]/ (0.0015×15.94+0.20×0.07505)=1340.8 KN△L=1340.8×31.88/(7×140×195)=223.7mm每端的伸长量△L=111.84mm边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15708(rad) x=14.945mP p=1367.1×[1-e-(0.0015×14.945+0.20×0.15708)]/ (0.0015×14.945+0.20×0.15708)=1331KN△L=1331×29.89/(7×140×195)=208.2mm每端的伸长量△L=104.1mm⑵N2束θ=0.15708(rad) x=14.96mP p=1367.1×[1-e-(0.0015×14.96+0.20×0.15708)]/ (0.0015×14.96+0.20×0.15708)=1330.9 KN△L=1330.9×29.92/(7×140×195)=208.4mm每端的伸长量△L=104.2mm⑶N3,N4束θ=0.07505(rad) x=14.87mP p=1367.1×[1-e-(0.0015×14.87+0.20×0.07505)]/ (0.0015×14.87+0.20×0.07505)=1341.9 KN△L=1341.9×29.74/(7×140×195)=208.8mm每端的伸长量△L=104.4mm16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控制应力1、控制张拉应力:σcon=0.75R y b=0.75×1860Mpa=1395Mpa2、钢绞线张拉控制力:P K=σcon·A g·n·1/1000(KN)式中A g为钢绞线的公称面积,n为钢绞线的根数一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P K=1395Mpa×140mm2=195.3KN 梁: N1=195.3KN×5=976.5KNN2=195.3KN×5=976.5KN二、伸长量1、理论伸长量(△L)计算△L=P p·L/(A p·E g)P p=P·[1-e-(kx+μθ)]/(kx+μθ)其中P P是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L是钢绞线的长度(m),A P是钢绞线截面积(mm2),E g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P 是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的钢绞线长度(m),θ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曲线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偏差系数,取k=0.0015,μ为摩阻系数,取μ=0.20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0436(rad) x=15.6mP p=976.5×[1-e-(0.0015×15.6+0.20×0.0436)]/ (0.0015×15.6+0.20×0.0436)=961.3KN单根张拉力:961.3/9.8=98.1T/5=19.6T1#油表:32.043Mpa 2#油表:32.9MPa△L=961.3×15.6/(5×140×195)=10.98mm每端的伸长量△L=5.49mm⑵N2束θ=0.209(rad) x=15.668mP p=976.5×[1-e-(0.0015×15.668+0.20×0.209]/ (0.0015×15.668+0.20×0.209)=945.1KN=96.4T/5=19.28T=31.5Mpa=32.366Mpa单根张拉力:945.1/9.8=96.4T/5=19.28T1#油表:31.5Mpa 2#油表:32.366MPa△L=945.1×15.668/(5×140×195)=10.84mm每端的伸长量△L=5.4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P0(1-e-(kL+μ θ ))/(KL+μ θ ) (P0为张拉端的张拉力)
名称
h1
h2
h1-h2
R
N1
0.95
0.2
0.75
30
N2
0.7
0.09 0.61
30
N3
0.125 0.09 0.035
30
N4
0.125 0.09 0.035
30
计算参数输入表
θ
设计伸长量
5.5
139
5.5
138
1.4
138
1.4
138
起弯点长度
0.497 1.975 7.857 7.857
下料长度
2
弧线 2.87979 5.5
0.25 0.0015 0.02032
3
直线 1.97500
0
0.25 0.0015 0.00296
合计
9.77819
两端合计 19.55637
两端工作长度 1.30000
总计
20.85637
设计伸长量(mm)
138
设计长度(m)
20.857
e-(kL+μ θ )
0.99264 0.97989 0.99704
终点力P (KN)
585.90 581.59 569.89 568.21
平均力P (KN)
根数
预制梁长: 19.38 m
弹性模量 伸长值Δ L
(Gpa)
(mm)
583.74
3
575.72
3
569.05
3
195
35.1
195
20.2
195
13.7
69.1
138.1
钢绞线伸长值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钢绞线长度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2
弧线 2.87979 5.5
0.25 0.0015 0.02032
3
直线 0.49700
0
0.25 0.0015 0.00075
合计
9.76087
两端合计 19.52174
两端工作长度 1.30000
总计
20.82174
设计伸长量(mm)
139
设计长度(m)
20.822
e-(kL+μ θ )
0.99047 0.97989 0.99925
3、Δ L=PpL/Ap·Ep
Pp=P0(1-e-(kl+μ θ ))/(KL+μ θ ) (P0为张拉端的张拉力)
大稳桥20米箱梁中跨N3束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序号
线形
长度L(m)
交角θ (度)
管道摩擦 系数μ
管道偏差 系数K
KL+μ θ
中跨端
9.689
1
直线 1.06600
0
0.25 0.0015 0.00160
138.2 0.8 0.3
说明: 1、极限强度Ryb=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 com =1860*0.75=1395Mpa
公称直径:15.2mm
单根面积:140mm2
2、偏差系数:K=0.0015
管道摩擦系数:μ =0.25 弹性模量:Ep=195(GPa) 单根张拉力:1395*140=195.3KN
138.1 -0.1 0.6
说明: 1、极限强度Ryb=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 com =1860*0.75=1395Mpa
公称直径:15.2mm
单根面积:140mm2
2、偏差系数:K=0.0015
管道摩擦系数:μ =0.25 弹性模量:Ep=195(GPa) 单根张拉力:1395*140=195.3KN
2
弧线 0.73304 1.4
0.25 0.0015 0.00517
3
直线 7.85700
0
0.25 0.0015 0.01179
合计
9.65604
两端合计 19.31208
两端工作长度 1.30000
总计
20.61208
设计伸长量(mm)
138
设计长度(m)
20.613
e-(kL+μ θ )
0.99840 0.99484 0.98828
136.7 1.3 0.9
说明: 1、极限强度Ryb=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 com =1860*0.75=1395Mpa
公称直径:15.2mm
单根面积:140mm2
2、偏差系数:K=0.0015
管道摩擦系数:μ =0.25 弹性模量:Ep=195(GPa) 单根张拉力:1395*140=195.3KN
2
弧线 0.73304 1.4
0.25 0.0015 0.00721
3
直线 7.85700
0
0.25 0.0015 0.01179
合计
9.65604
两端合计 19.31208
两端工作长度 1.30000
总计
20.61208
设计伸长量(mm)
138
设计长度(m)
20.613
e-(kL+μ θ )
0.99840 0.99282 0.98828
3、Δ L=PpL/Ap·Ep
Pp=P0(1-e-(kl+μ θ ))/(KL+μ θ ) (P0为张拉端的张拉力)
大稳桥20米箱梁中跨N2束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序号
线形
长度L(m)
交角θ (度)
管道摩擦 系数μ
管道偏差 系数K
KL+μ θ
中跨端
9.689
1
直线 4.92340
0
0.25 0.0015 0.00739
20.822 20.857 20.613 20.613
根数 4 3 3 3
两端工作长度
1.3 1.3 1.3 1.3
大稳桥20米箱梁中跨N1束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序号
线形
长度L(m)
交角θ (度)
管道摩擦 系数μ
管道偏差 系数K
KL+μ θ
中跨端
9.689
1
直线 6.38408
0
0.25 0.0015 0.00958
终点力P (KN)
585.90 584.96 580.76 573.96
平均力P (KN)
根数
预制梁长: 19.38 m
弹性模量 伸长值Δ L
(Gpa)
(mm)
585.43
3
582.86
3
577.35
3
195
7.6
195
5.2
195
55.4
68.2
136.4
钢绞线伸长值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钢绞线长度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终点力P (KN)
585.90 584.96 581.95 575.13
平均力P (KN)
根数
预制梁长: 19.38 m
弹性模量 伸长值Δ L
(Gpa)
(mm)
585.43
3
583.45
3
578.53
3
195
7.6
195
5.2
195
55.5
68.3
136.7
钢绞线伸长值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钢绞线长度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3、Δ L=PpL/Ap·Ep
Pp=P0(1-e-(kl+μ θ ))/(KL+μ θ ) (P0为张拉端的张拉力)
大稳桥20米箱梁中跨N4束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序号
线形
长度L(m)
交角θ (度)
管道摩擦 系数μ
管道偏差 系数K
KL+μ θ
中跨端
9.689
1
直线 1.06600
0
0.25 0.0015 0.00160
终点力P (KN)
781.20 5 758.19 757.63
平均力P (KN)
根数
预制梁长: 19.38 m
弹性模量 伸长值Δ L
(Gpa)
(mm)
777.47
4
765.95
4
757.91
4
195
45.5
195
20.2
195
3.4
69.1
138.2
钢绞线伸长值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钢绞线长度比较(设计值-计算值)(mm)
136.4 1.6 0.9
说明: 1、极限强度Ryb=1860Mpa 2、偏差系数:K=0.0015 3、Δ L=PpL/Ap·Ep
张拉控制应力:σ com =1860*0.75=1395Mpa
公称直径:15.2mm
单根面积:140mm2
管道摩擦系数:μ =0.25 弹性模量:Ep=195(GPa) 单根张拉力:1395*140=195.3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