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九年级全一册必背知识点 - 背诵

九年级全一册必背知识点 - 背诵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必背知识点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重点短语1.good learners 优秀的学习者2.work with friends 和朋友一起学习3.listen to tapes 听磁带4.study for a test 备考5.ask sb for help 向某人求助ask (sb) for sth 向某人要某物ask sb (not) to do sth 要求某人(不要)做某事6.have conversations with 与……交谈7.speaking skills 口语技巧8.spoken English 英语口语English-speaking 说英语的9. a little = a bit =a little bit + 形容词/副词a little +不可数名词a bit of +不可数名词10.at first 起初起先11.the secret to 的秘诀12.because of 因为+后接名词、代词或者动名词because +接一个句子13.as well 也14.look up 查阅;抬头看15.so that 以便,为了16.the meaning of ……的意思17.make mistakes in doing sth 在(做)某事上犯错18.talk to 交谈19.depend on 依靠依赖20.have in common 和....有共同点21.pay attention to doing sth 注意做某事22.connect …with …把……联系23.for example 例如24.think about 考虑25.even if = even though 即使尽管26.look for 寻找27.worry about 担心担忧28.make word cards 制作单词卡片29.repeat read aloud 大声复读30.give a report 作报告31.word by word 一字一字地32.so……that 如此……以至于33.fall in love with 爱上34.something interesting 有趣的事情35.take notes 记笔记36.how often 多久一次For+一段时间how soon 多久以后In+一段时间37.increase to 增加到increase by 增加了38.at a high/low speed 以高/低速39.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40. a lot of 许多41.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42.learning habits 学习习惯43.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44.get bored 感到无聊45.be stress out = be nervous 紧张46.at once 马上二、重点句型1.What/ how about +doing sth? 做…怎么样?Why don't you + do sth? =Why not + do sth ?你为什么不做…?Let's + do sth 让我们做…吧。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1.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国家分裂,战争频繁,诸侯割据。

著名的楚国、齐国、秦国等相继崛起。

2.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国,推行
中央集权制。

实行了一系列变革,比如推行统一的法律、度量衡等,
修筑万里长城等。

3. 西汉时期: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昌盛。

著名的汉武帝、汉昭帝等都是西汉时期的重要人物。

4. 汉朝的衰亡:由于内乱外患等原因,西汉逐渐走向衰亡,最终
被王莽篡位,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5. 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发生了三国争霸的局面,曹操、刘备、
孙权三国相争。

最终,魏国取代东汉,建立魏晋南北朝时期。

6.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南北分裂,民族大迁徙。

著名的北朝有北魏、北齐、北周等,南朝有
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等。

7.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大唐王朝
在此时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著名的唐太宗、武则天等都在这个时期执政。

8. 唐朝的疆界:唐朝疆界辽阔,国力强盛。

开辟了丝绸之路,文
化繁荣。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9.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十国相争,五代更替。

宋朝在此时站稳脚跟,建立了南宋王朝。

10. 南宋时期: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的时期。

著名的文人如苏东坡、黄庭坚等都在南宋时期活跃。

历史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晚清中国的纷争和变局1.甲午战争: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与日本发生的战争,以及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2.戊戌变法:介绍了戊戌变法的目的、过程以及失败的原因,以及变法对中国的影响。

3.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第二单元:民主革命的兴起1.辛亥革命后的局势:介绍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

2.五四运动: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早期活动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第三单元: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早期共产主义运动1.文化的解放与进步:介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五四时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介绍了五四时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人物。

3.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发展: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发展和主要活动。

第四单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2.中国红军长征:介绍了中国红军长征的过程和意义。

3.中国共产党建设与急需时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急需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

第五单元:抗日战争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1.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胜利:介绍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和胜利的意义。

2.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的特点: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的特点。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新中国的建立:介绍了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和主要内容。

3.高饶事件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介绍了高饶事件的发生背景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践。

第七单元: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镇压与开放的初期1.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镇压: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错误,以及文革的镇压和结束。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重点语法知识点复习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重点语法知识点复习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重点语法知识点复习梳理人教版九年级英语重点语法知识点复习梳理一.介词by的用法(Unit-1重点语法)1.意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有的在大树下唱歌跳舞。

有的在湖边画画儿。

2.意为“不迟于”,“到……时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你的儿子在晚饭前会好的。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到上个学期末你们已经学了多少首英语歌曲?3.表示方法、手段,可译作“靠”、“用”、“凭借”、“通过”、“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猴子用尾巴吊在树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 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railway telegraph.孩子的父亲是那末的感谢,因而他教爱迪生怎样经由过程铁路电报来转达息。

4.透露表现“逐个”,“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他们一个一个得在黑暗中颠末这张桌子。

5.表示“根据”,“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你的表几点了?6.和take , hold等动词连用,说明接触身体的某一部分。

I took him by the hand.我拉住了他的手。

7.用于被动句中,表示行为主体,常译作“被”、“由”等。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英语被许多人说。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九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在九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同学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对应考试,更是对生物学理论的基本掌握。

下面将对九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进行全面汇总,帮助同学们快速回顾和整理所学内容。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的生物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2. 生物遗传
-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的定义、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随机分离规律等
-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突变的原因和分类、常见遗传病的病因和表现
3. 生物进化
- 进化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形成等
- 变异与适应:变异的方式和原因、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
-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种属演化、智人的形成等
4. 生物环境
- 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生态系统:生态位、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
-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濒危物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5. 生物科技
- 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在农业、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 生物信息技术:DNA测序、蛋白质分析等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 生物安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等争议性技术的风险和利弊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全面汇总,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整理和回顾
九年级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希望大家在复习和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生物学的理解也能更上一层楼。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一、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文明发展- 文明的起源:亚洲的黄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 主要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2.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古希腊: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军国主义、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等。

- 古罗马: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法律和萨拉森人的入侵等。

3.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封建主和领主是社会的统治者,骑士精神强调勇敢、忠诚和礼仪等价值观。

- 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激起了欧洲人的反击,十字军通过东征来恢复圣地,也带回了中东的文化和物品。

4. 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

-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发起,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5. 近代亚洲- 中国明清时期:明朝的海上禁止政策和清朝的封闭政策导致中国错失了发展机遇。

- 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行了严格的封闭政策,但也有一些内部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6. 近代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殖民化: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带走了大量资源并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权益。

- 美洲的殖民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对美洲进行殖民,带来了欧洲文化和疾病,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二、中国历史1. 中华文明起源和古代王朝-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2.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法律制度。

- 汉朝:汉朝开展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科学技术也蓬勃发展。

-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动荡时期。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语法知识点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语法知识点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语法知识点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语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掌握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语文水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语法知识点。

一、名词的分类和用法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概括性的名字,常用于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

根据名词的特点和用法,可以将名词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等。

普通名词是泛指的名词,如:书、桌子;专有名词是特指的名词,如:中国、李明;集体名词是表示一类人或事物的名词,如:群众、树木。

二、代词的使用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如:我、你、他;物主代词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你的、他的;指示代词用于指示与其先行词的关系,如:这、那;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或泛指,如:一些、任何。

三、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客观事实,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事情,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此外,动词还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分,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执行动作,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承受动作。

四、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语,描述名词的性质或特征,如:漂亮的花、高大的建筑。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表示程度、方式等,如:快速地跑、非常美丽。

五、从句的构成和用法从句是由主句和从句构成的句子,其中从句起到修饰或解释的作用。

根据从句和主句的关系,可以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表语,如:他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如:那个正在读书的男孩是我的弟弟。

状语从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如:他在玩耍时摔倒了。

六、连词的用法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整理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P2)2、只有建立在责任和义务之上的人生才是坚实的人生,成熟的人生。

(P2)3、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P5)★4、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

(P5)5、责任的来源:☆【广义】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狭义】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P5)★6、对自己负责(1)表现:a、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b、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2)原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P9-10)(3)不负责任的后果:a、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谴责、受到法律的惩处,甚至无法长大成人。

b、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不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7、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P11)8、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P14)★9.承担责任的意义:【对个人】a、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P14)b、学会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P18)【对社会】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P8)典型例题1.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的事例,让你感动的原因:(1)联系材料答具体原因(优秀精神品质);(2)理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A、我们要感激这些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人。

(感恩意识)B、我们要树立社会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全力以赴。

3.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有什么影响(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现代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P19)2.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P20最上面一段)★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1)为什么要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a、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P19)b、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P20)c、只有人人都主动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正真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P21最上面一段)(2)关爱集体的表现:P21a、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b、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c、在集体中求同存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4、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a、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P11)b、P22正文。

(2)承担对社会责任的要求:★A、关爱国家:(原因、要求)P23★B、热心公益:(原因、意义)P24-25★5、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6-29)6、为什么要信守诺言?(P27第一自然段)典型例题★1、如何向有责任感的人学习?a、自觉承担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b、同时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注:具体答题中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2、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B、含义: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各种团体或个人组织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一般围绕某一主题,或是为了分析、解决某一存在问题,旨在提高参与者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而言,是课堂学习向课外、社会的延伸,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

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等。

参加公益活动旨在为社会公众服务、帮助他人。

B、意义:内容即主题的意义:结合具体活动分析(略)形式的意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使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公益活动:参照P24-25(略)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A、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35 B、主要原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D、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E、维护了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2、怎样全面看待中国的发展?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初步显示: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P32B.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A、原因(表现):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基本国情)P34B、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C、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D、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35表现:乘车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

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E、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发展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5、基本路线A、依据和出发点: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P37)B、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也是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P37)☆C、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37(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P38重要性: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P38)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③重要性。

(2)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P38重要性: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P38(3)改革开放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重要性: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P38D、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39伟大实践的经验、P40生命线政治保证)E、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40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

P41☆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基本民族政策;P42C、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P42D、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P42☆E.少数民族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F青少年怎样为加强民族团结而努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我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7、爱国统一战线及其政治基础(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P43-44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A、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台独”?P44-45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P45D、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要坚持哪些方针?(四不方针)(P45)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为什么要对外开放?(P47-48)B、表现(举例):中国加入世贸;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年”;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等★C、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P48-49)D、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P49)2、计划生育基本国策★A、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P50)B、我国人口现状如何?P50-51★C、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P51(国情、影响、作用)D、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52E、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P52F、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P523、保护环境基本国策A、我国的环境国情。

P52-53★B、为什么我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P53★C、中学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宣传: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行动: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废旧电池回收等;建议:就发现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治的建议;斗争:同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如举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