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课件40张

思考4: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 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 窦娥——强欺弱、恶欺善的社会现实。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 而被判以死罪——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 贪赃枉法。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 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孝顺和善良。
课 外
(3)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
知 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正末主唱的剧
识 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补
男角色称末,分正末(男主角)、副
充 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
男子)、小末(少年)等。
女角色称旦,分正旦(女主角)、副
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最后思考: 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官吏每无心正 法,使百姓有口难 言。”
法制黑暗, 官吏昏聩 。
春 燕分 归至 来
章 课
外 知
节
识 补 充
肆THE PA R T 04
肆 关于作者关汉卿:
课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
外 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
02
课堂角色扮演:
窦娥人物形象总结:
①善良,孝顺; 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 摆布; ③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 争。总结: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 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
当堂作业: 请你用一幅对联,概括窦娥形象。
示例1: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示例2: 上联:千秋奇冤窦娥死 下联:六月大雪天地悲。
第二单元《窦娥冤》《哈姆莱特》《雷雨》任务式联读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鲁侍萍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而后为了生计,鲁侍萍带 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三十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深刻地认 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 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情部分场景归纳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窦娥冤(节选)》
押赴刑场,鸣冤叫屈
婆媳诀别,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冤情昭然
(三桩誓愿)
血溅白练 了解了她解的她冤的屈冤屈 六月飞雪 上天了得解到她反的应冤屈 亢旱三年 申张了冤解屈她,的惩冤治屈邪恶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2:节选部分场景归纳
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 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
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分析:短短一 段对话中,能看出 鲁侍萍虽然满怀对 过去的悲怨,但还 是能坚强地克制, 在经历无数磨难后 对现实有清醒的认 识,对苦难的命运 有顽强的承受能力。
分析: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自己冤屈得以昭雪的强烈愿望。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鲁侍萍语言分析
(1)三十年后的重逢——侍萍的试探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 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
情部分场景归纳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窦娥冤(节选)》
押赴刑场,鸣冤叫屈
婆媳诀别,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冤情昭然
(三桩誓愿)
血溅白练 了解了她解的她冤的屈冤屈 六月飞雪 上天了得解到她反的应冤屈 亢旱三年 申张了冤解屈她,的惩冤治屈邪恶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2:节选部分场景归纳
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 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
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分析:短短一 段对话中,能看出 鲁侍萍虽然满怀对 过去的悲怨,但还 是能坚强地克制, 在经历无数磨难后 对现实有清醒的认 识,对苦难的命运 有顽强的承受能力。
分析: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自己冤屈得以昭雪的强烈愿望。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鲁侍萍语言分析
(1)三十年后的重逢——侍萍的试探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 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窦娥冤》课件

取材于《东海孝妇》,孝妇很早死了丈 夫,又没有儿子,但供养婆婆非常周到婆 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而孝妇却由 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 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如系冤杀,血 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孝妇被杀 后三年,郡中果然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 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天才下起雨 来。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孝妇死时青 黄色的鲜血沿着长竹竿向上流,到了竿顶 才沿着幡而流下。东海孝妇的故事对后世 影响深远,关汉卿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中 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
河南曲剧、湖南花鼓
古代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 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 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 综合舞台艺术。
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 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代戏曲
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 情势包括元杂剧、元散 曲、和明清传奇。
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战 乱中相识并订下毕生之约, 却遭王父反对,将二人拆散。 瑞兰不忘旧情,夜间拜月诉 说心事。后蒋考中状元,被 王家招赘,夫妻团圆。
是一出历史爱情戏, 写王昭君出塞和番事。 匈奴向汉索要汉元帝之 妃昭君和亲,汉朝孱弱 只得将其送出。昭君行 至汉匈交界处,投黑水 自尽。元帝思念昭君, 夜闻雁鸣,倍添痛楚。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 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 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 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简介关汉卿及有关常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配套课件 必修四 第1课 窦娥冤

33
4.【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 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 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点评:这是窦娥在临刑时的一段唱词,这段唱词由原来的指天斥 地到希望天地实现其誓愿来惩罚昏聩的官吏和横行的恶人。“天公 不可期,人心不可怜”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皇天也肯从人愿”是窦娥 发三桩誓愿的原因。 在窦娥看来,在当时法制黑暗、 官吏昏聩的现实 面前,苍天也会为她的冤情动容,从而惩治恶人,处罚昏官庸吏。从另 一个角度看,窦娥求天告地,也正是她诉冤无门、“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的表现。
20
3. 解词义 恓惶: 烦恼不安的样子。 燕侣莺俦: 比喻年轻的女伴, 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浪荡乾坤: 本义指天下太平, 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负屈衔冤: 即含冤, 承受委屈。 杳无音信: 远得不见踪影, 也没有音信。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敬互 爱。
第一单元
1
���单元风向标
2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 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宋元南戏、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等多种形式,是一种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 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的演出艺术。我国戏剧起源很早, 可上溯到先秦时期;中唐以后,得到快速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到 了元代,“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标志着 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本单元所选《窦娥冤》就是当时最为杰 出的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体现着中国古代戏曲的基本特点,代表 了当时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中国古 代戏曲不属于话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 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
4.【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 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 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点评:这是窦娥在临刑时的一段唱词,这段唱词由原来的指天斥 地到希望天地实现其誓愿来惩罚昏聩的官吏和横行的恶人。“天公 不可期,人心不可怜”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皇天也肯从人愿”是窦娥 发三桩誓愿的原因。 在窦娥看来,在当时法制黑暗、 官吏昏聩的现实 面前,苍天也会为她的冤情动容,从而惩治恶人,处罚昏官庸吏。从另 一个角度看,窦娥求天告地,也正是她诉冤无门、“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的表现。
20
3. 解词义 恓惶: 烦恼不安的样子。 燕侣莺俦: 比喻年轻的女伴, 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浪荡乾坤: 本义指天下太平, 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负屈衔冤: 即含冤, 承受委屈。 杳无音信: 远得不见踪影, 也没有音信。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敬互 爱。
第一单元
1
���单元风向标
2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 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宋元南戏、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等多种形式,是一种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 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的演出艺术。我国戏剧起源很早, 可上溯到先秦时期;中唐以后,得到快速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到 了元代,“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标志着 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本单元所选《窦娥冤》就是当时最为杰 出的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体现着中国古代戏曲的基本特点,代表 了当时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中国古 代戏曲不属于话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 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1-1《窦娥冤》 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 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 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第十七页,共59页。
中国四大名剧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桃花扇》--孔尚任
《长生殿》--洪 昇
第十八页,共59页。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澎湃,悲风盘旋。三个场面的 描写,语言质朴无华而富于韵 味,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 世界。曲词不事雕琢,以感情 真切为主导,浅显中见深邃。
第四十三页,共59页。
【熟语把握】
动地惊天 怕硬欺软 顺水推船 前 合后偃 吞声忍气 杳无音讯
怨气冲天 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 古陌荒阡 六出冰花 葫芦提
第四十四页,共59页。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
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 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第三十六页,共59页。
【典故作用大家谈】
苌弘化碧: 清白如玉,天理昭昭; 望帝啼鹃:含冤就死,心存不甘; 六月飞霜:冤情感天,冤狱重现; 东海孝妇:孝行天鉴,人神共愤。
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 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 会现实,一生“不屑仕进”。他一生主要从事 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
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 和愿望。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关汉卿: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 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文小生、武小生)。
第十七页,共59页。
中国四大名剧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桃花扇》--孔尚任
《长生殿》--洪 昇
第十八页,共59页。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澎湃,悲风盘旋。三个场面的 描写,语言质朴无华而富于韵 味,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 世界。曲词不事雕琢,以感情 真切为主导,浅显中见深邃。
第四十三页,共59页。
【熟语把握】
动地惊天 怕硬欺软 顺水推船 前 合后偃 吞声忍气 杳无音讯
怨气冲天 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 古陌荒阡 六出冰花 葫芦提
第四十四页,共59页。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
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 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第三十六页,共59页。
【典故作用大家谈】
苌弘化碧: 清白如玉,天理昭昭; 望帝啼鹃:含冤就死,心存不甘; 六月飞霜:冤情感天,冤狱重现; 东海孝妇:孝行天鉴,人神共愤。
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 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 会现实,一生“不屑仕进”。他一生主要从事 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
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 和愿望。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关汉卿: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 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文小生、武小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窦娥冤》课件1

栏目导航
本色的戏曲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 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 画人物性格服务。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 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 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 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 物性格。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 深邃。比如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 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栏目导航
元代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 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 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 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窦娥冤》便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 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窦娥冤》的题材取自于“东海孝妇”的故事。经过 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成为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 实的激动人心的著名悲剧。
栏
【探究一】窦娥,一个善良的女子是如何具有强烈反
目
抗精神的?
导
【点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航
从剧情中可以了解到窦娥的经历。她先是被卖给蔡
婆婆做童养媳,而后又年轻守寡,被张驴儿父子恃强霸
占,再加上桃杌太守的草菅人命、严刑逼供,才把窦娥
推向悲剧的结局。这一步一步的逼迫,也使得窦娥善良
的性格越来越坚强。她不愿答应张驴儿的逼婚,还是抱
栏目导航
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 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 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 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 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 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窦娥冤》PPT课件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剧情简介
全剧四折一楔子。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 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 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 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 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 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 为誓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 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 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第1层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 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四大家之首
散曲《天净沙·秋思》 杂剧《汉宫秋》 杂剧《墙头马上》
《梧桐雨》 杂剧《倩女离魂》
《王粲登楼》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杂剧的主题。
整体感知 感知作者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 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他 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 失,现仅存15部。1956年他的名字 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剧情简介
全剧四折一楔子。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 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 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 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 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 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 为誓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 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 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第1层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 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四大家之首
散曲《天净沙·秋思》 杂剧《汉宫秋》 杂剧《墙头马上》
《梧桐雨》 杂剧《倩女离魂》
《王粲登楼》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杂剧的主题。
整体感知 感知作者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 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他 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 失,现仅存15部。1956年他的名字 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窦娥冤课件ppt

窦娥冤的结构特色在于其善于设置悬 念和反转,使得剧情跌宕起伏,扣人 心弦。
悲剧特色
窦娥冤的悲剧特色在于其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
窦娥冤的悲剧性还表现在其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和对于正义的追求,使得人们对于善良和正义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05
窦娥冤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古代法律制度的反映
窦娥性格特点
温顺善良
窦娥在家庭中扮演着照顾婆婆的角色,表现出温顺善良的性格。
贞节观念
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窦娥坚守贞节,即使面对诬陷和迫害也不妥协。
窦娥的命运观
报应观念
窦娥相信天道酬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她的冤屈最终得以昭雪也验证了这一点。
反抗命运
尽管窦娥遭受不公和磨难,但她始终坚信自 己的清白和正义,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
教学目的与要求
01
02
03
04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
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 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的 社会生活和思想内涵。
难点
理解窦娥冤中反映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及其在 现代社会的意义。
反映封建法律制度
窦娥冤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残 酷和不合理,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不公 和压迫。
反映女性在法律上的地位
窦娥作为女性角色在故事中的遭遇,揭示了 古代女性在法律上的弱势地位和社会地位的
低下。
对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
要点一
体现孝道观念
要点二
体现正义必胜的信念
悲剧特色
窦娥冤的悲剧特色在于其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
窦娥冤的悲剧性还表现在其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和对于正义的追求,使得人们对于善良和正义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05
窦娥冤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古代法律制度的反映
窦娥性格特点
温顺善良
窦娥在家庭中扮演着照顾婆婆的角色,表现出温顺善良的性格。
贞节观念
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窦娥坚守贞节,即使面对诬陷和迫害也不妥协。
窦娥的命运观
报应观念
窦娥相信天道酬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她的冤屈最终得以昭雪也验证了这一点。
反抗命运
尽管窦娥遭受不公和磨难,但她始终坚信自 己的清白和正义,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
教学目的与要求
01
02
03
04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
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 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的 社会生活和思想内涵。
难点
理解窦娥冤中反映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及其在 现代社会的意义。
反映封建法律制度
窦娥冤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残 酷和不合理,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不公 和压迫。
反映女性在法律上的地位
窦娥作为女性角色在故事中的遭遇,揭示了 古代女性在法律上的弱势地位和社会地位的
低下。
对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
要点一
体现孝道观念
要点二
体现正义必胜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 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B、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C、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 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
指斥天地
愤
绑赴刑场 鸣冤叫屈
窦娥 婆媳诀别 后街相见
悲
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 怨气冲天
怒
冤情昭然
二、元 代 杂 剧
散曲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关汉卿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 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 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善良的窦娥
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 望的是什么?
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
(((不希希仅望望希自刑望己场个的上人冤的的屈人冤会们屈在能得上立到天刻申得了张到解,反她而应的且)冤希屈) 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不屈的窦娥
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 “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反抗的窦娥
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 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 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 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 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 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 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 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我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 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四、清 代 花 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 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 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 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 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 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 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 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 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 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 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 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 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 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 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一、宋 元 南 戏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 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 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 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脚 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 、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 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 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 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 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 《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 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B、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C、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 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
指斥天地
愤
绑赴刑场 鸣冤叫屈
窦娥 婆媳诀别 后街相见
悲
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 怨气冲天
怒
冤情昭然
二、元 代 杂 剧
散曲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关汉卿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 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 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善良的窦娥
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 望的是什么?
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
(((不希希仅望望希自刑望己场个的上人冤的的屈人冤会们屈在能得上立到天刻申得了张到解,反她而应的且)冤希屈) 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不屈的窦娥
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 “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反抗的窦娥
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 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 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 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 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 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 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 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我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 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四、清 代 花 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 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 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 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 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 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 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 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 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 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 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 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 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 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 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一、宋 元 南 戏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 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 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 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脚 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 、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 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 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 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 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 《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 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