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 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练习计算题北师版

有理数的减法1.一个数加-3.6,和为-0.36,那么这个数是 ( )A.-2.24B.-3.96C.3.24D.3.9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4)-(+5)= -9B. 0-(-3)=3C.(-3)-(-3)= -6D.|5-3|= -(5-3)3.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 ( )A.零B.正数C.负数D.零或负数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表示4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B. 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C. 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D. 数轴上表示0的点与表示-5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5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B.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C.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D.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6.(1)(-7)-2= ; (2) (-8)-(-8)= ;(3) 0-(-5)= ; (4) (-9)-(+4)= .7.(1)温度3℃比 -8℃高 ;(2)温度-10℃比-2℃低 ;(3)海拔-10m 比-30m 高 ;(4)从海拔20m 到-8m ,下降了 .8.计算:(1)(+5)-(-3); (2) (-3)-(+2) (3)(-20)-(-12);(4)(-1.4)-2.6; (5) 32-(-31); (6)(-61)-(-31).9.(1)已知甲数是4的相反数,乙数比甲数的相反数大3,求乙数比甲数大多少?(2)月球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半夜是-153℃,中午比半夜温度高多少?(3)物体位于地面上空2米处,下降3米后,又下降5米,最后物体在地面之下多米处?10.某地连续五天内每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表所示,哪一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11.当a=3,b=-5,c=-4时,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b-c (2)a-b+c (3)a-b-c (4)-a+b-(-c)12.某一矿井的示意图如图,以地面为准,A点的高度是+4.2米,B,C两点的高度分别是-15.6米与-30.5米,A点比B点高多少米?比C点呢?答案:1.C2.B3.C4.C5.A6.(1)-9 (2)0 (3)5 (4)-137.(1)11℃ (2) 8℃ (3)20m (4)28m 8.(1)8 (2)-5 (3)-8 (4)-4 (5)1 (6)61 9.(1) 11 (2)254℃ (3)(+2)-(+3)-(+5)=-6,在地面下6米处.10.五天的温差分别为(-1)-(-7)=6,5-(-3)=8,6-(-4)=10,8-(-1)=9,11-(+2)=9,故第三天温差最大,第一天温差最小. 11.(1)6037 (2)6043 (3)60133 (4)-60133 12.19.8米 34.7米。
2024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概念及加减运算培优专题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一.知识点梳理:(一)有理数的相关概念1.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的量,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1)有理数可以分为和;(2)有理数可以分为,和 .3.非负数是指;非正数是指 .(二)数轴绝对值相反数1.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是研究有理数的工具。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来表示。
3.任何一个数都有两部分组成: .4.相反数:只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 .一个数a的相反数是 .5. 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 .6.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正数都与0;负数都 0;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三)有理数的加减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对值较小数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一个数同0相加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运算是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要分清“+”是正号还是加号.4.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则点A,B之间的距离是 .5.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的值为 .(四)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并把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3.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个数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个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4.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5.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6.进行乘除运算时,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 .(五)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不为0))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六)乘方的意义及性质1.求n个相同因数a的的运算叫做乘方,记作a n,这里a叫,n叫做 .乘方的结果叫 .2.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3)

一、选择题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式子∣a∣+∣b∣+∣a+b∣−∣b−c∣化简结果为( )A.2a+b−c B.2a+b+c C.b+c D.3b−c2.如图,点A,B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OA=OB.按如图所示方法用圆规在数轴上截取BC=AB,若点A表示的数是a,则点C表示的数是( )A.2a B.−3a C.3a D.−2a3.一个点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开始,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 )A.6B.0C.−6D.0或64.已知a,b,c为有理数,且a+b+c=0,b≥−c>∣a∣,且a,b,c与0的大小关系是( )A.a<0,b>0,c<0B.a>0,b>0,c<0C.a≥0,b<0,c>0D.a≤0,b>0,c<05.当式子∣x+2∣+∣x−5∣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A.−2≤x<5B.−2<x≤5C.x=2D.−2≤x≤56.在数轴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x和y,已知∣x∣=1,且x>0,∣y+1∣=4,那么这两个点之间距离为( )A.2或6B.5或3C.2D.37.如果∣a∣a +∣b∣b+∣c∣c=−1,那么ab∣ab∣+bc∣bc∣+ac∣ac∣+abc∣abc∣的值为( )A.−2B.−1C.0D.不确定8.我们根据指数运算,得出了一种新的运算,如表是两种运算对应关系的一组实例:指数运算21=222=423=8⋯新运算log 22=1log 24=2log 28=3⋯指数运算31=332=933=27⋯新运算log 33=1log 39=2log 327=3⋯根据上表规律,某同学写出了三个式子:①log 216=4,② log 525=5,③ log 212=−1,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9. 【例 9−2 】已知 ∠AOB =60∘,∠AOC =13∠AOB ,射线 OD 平分 ∠BOC ,则 ∠COD 的度数为( ) A . 20∘ B . 40∘ C . 20∘ 或 30∘ D . 20∘ 或 40∘10. 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数为 ( ) A . (−1)2021B . −∣−2∣C . (−2)3D . −12二、填空题11. 若 a +b +c >0,且 abc <0 则 a ,b ,c ,中有 个正数.12. 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 k 0,第一步从 k 0 向左跳 1 个单位到 k 1,第二步由 k 1 向右跳 2个单位到 k 2,第三步由 k 2 向左跳 3 个单位到 k 3,第四步由 k 3 向右跳 4 个单位到 k 4,⋯,按以上规律跳了 140 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 k 140 所表示的数恰是 2019.则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 k 0 点所表示的数是 .13. 现定义某种运算“∗”,对给定的两个有理数 a ,b (a ≠0),有 a ∗b =a −a b ,则 (−3)∗2= .14. 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 x =−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15. 已知实数 a ,b ,定义运算:a ⋇b ={a b ,a >b 且 a ≠0b a,a ≤b 且 a ≠0,若 a ⋇(a −3)=1,则 a = .16. 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272019的末位数字是.17.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16,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8,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4,⋯,则第2017输出的结果为.三、解答题18.阅读下面材料:如图,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根据阅读材料与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 数轴上表示3与−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 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7所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用绝对值符号可以表示为.(3) 代数式∣x+8∣可以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若∣x+8∣=5,则x=.(4) 求代数式∣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19.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 −3−(−8)−(+7)+5.(2) 49÷74×(−47)÷(−16).(3) 7−(156−23−34)÷124.(4) −32÷(−3)2+3×(−2)+∣−1∣.20.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1) Q点出发3秒后所到的点表示的数为;此时P,Q两点的距离为.(2) 问当点Q从A点出发几秒钟时,能追上点P?(3) 问当点Q从A点出发几秒钟时,点P和点Q相距2个单位长度?直接写出此时点Q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21.已知两点A,B在数轴上,AB=9,点A表示的数是a,且a与(−1)3互为相反数.(1) 写出点B表示的数;(2) 如图1,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同侧时,动点P,Q分别从点A,B处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而行,动点P的速度是动点Q的速度的2倍,3秒后两动点相遇,当动点Q到达点4时,运动停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Q=2时,求点P,Q所表示的数;(3) 如图2,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异侧时,动点P,Q分别从点A,B处在数轴上向右运动,动点Q比动点P晚出发1秒;当动点Q运动2秒后,动点P到达点C处,此时动点P立即掉头以原速向左运动3秒恰与动点Q相遇;相遇后动点P又立即掉头以原速向右运动5秒,此时动点P到达点M处,动点Q到达点N处,当∣OM−ON∣=2时,求动点P,Q运动的速度.22.【背景知识】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a+b2【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0,8,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 A,B两点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C所表示的数;(2) 点P所在的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点Q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 P,Q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23.探究规律,完成相关题目.定义“∗”运算:(+2)∗(+4)=+(22+42),(−4)∗(−7)=+[(−4)2+(−7)2],(−2)∗(+4)=−[(−2)2+(+4)2],(+5)∗(−7)=−[(+5)2+(−7)2],0∗(−5)=+(−5)∗0=(−5)2,(+3)∗0=0∗(+3)=(+3)2,0∗0=02+02=0.归纳∗运算的法则(用文字语言叙述):(1) 两数进行∗运算时,.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运算,.(2) 计算:(−3)∗[0∗(+2)]=.(3) 是否存在有理数m,n,使得(m+1)∗(n−2)=0,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若有理数x,y满足∣x∣=5,∣y∣=2,且∣x+y∣=x+y,求x−y的值.25.数学是一门充满思维乐趣的学科,现有3×3的数阵A,数阵每个位置所对应的数都是1,2或3.定义a∗b为数阵中第a行第b列的数.例如,数阵A第3行第2列所对应的数是3,所以3∗2=3.(1) 对于数阵A,2∗3的值为.若2∗3=2∗x,则x的值为.(2) 若一个3×3的数阵对任意的a,b,c均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a∗a=a;条件二:(a∗b)∗c=a∗c.则称此数阵是“有趣的”.①请判断数阵A是否是“有趣的”你的结论:(填“是”或“否”).②已知一个“有趣的”数阵满足1∗2=2,试计算2∗1的值.③是否存在“有趣的”数阵,对任意的a,b满足交换律a∗b=b∗a?若存在,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数阵;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观察数轴可得:−1<a<0<b<c,∣a∣<∣b∣<∣c∣,∴∣a∣+∣b∣+∣a+b∣−∣b−c∣=−a+b+a+b−(c−b)=3b−c.【知识点】绝对值的化简、利用数轴比较大小2. 【答案】B【解析】∵OA=OB,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为−a,AB=−2a,∵BC=AB,∴点C表示的数是−3a.【知识点】数轴的概念3. 【答案】D【解析】∵该点距离原点3个单位,∴该点表示的数是3或−3,①若该点表示的数是3,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3+4−1=6;②若该点表示的数是−3,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3+4−1=0;故选D.【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4. 【答案】D【解析】∵∣a∣≥0,则b≥−c>∣a∣≥0,b>0,−c>0,即c<0,a+b+c=0,即a+b=−c≤b,即a≤0,∴a≤0,b>0,c<0.【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利用数轴比较大小、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5. 【答案】D【解析】利用数轴,设A点表示的数为−2,B点表示的数为5,P点表示的数为x,则∣x+2∣+∣x−5∣=PA+PB,∴当P在A,B之间时,PA+PB最小,∴当−2≤x≤5时,∣x+2∣+∣x−5∣取得最小值.【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6. 【答案】A【解析】∵∣x∣=1,且x>0,∴x=1,∵∣y+1∣=4,∴y=−5或3,∴这两个点之间距离为1−(−5)=6或3−1=2.【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7. 【答案】C【解析】∣a∣a +∣b∣b+∣c∣c=−1,所以a,b,c中有一个正数,二个负数,假设a>0,b<0,c<0,则ab∣ab∣+bc∣bc∣+ac∣ac∣+abc∣abc∣=−1+1−1+1=0.【知识点】绝对值的性质与化简8. 【答案】B【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9. 【答案】D【解析】当OC在∠AOB内时,如图1,则∠BOC=∠AOB−∠AOC=60∘−13×60∘=40∘,∴∠COD=12∠BOC=20∘;当OC在∠AOB外时,如图2,则∠BOC=∠AOB+∠AOC=60∘+13×60∘=80∘,∴∠COD=12∠BOC=40∘.综上,∠COD=20∘或40∘.故选:D.【知识点】角的计算10. 【答案】D【解析】 (−1)2021=−1;−∣−2∣=−2;(−2)3=−8;且 −8<−∣−2∣<(−1)2021<−12, ∴ 最大的数是 −12,故选D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化简二、填空题 11. 【答案】 2【解析】 ∵ 有理数 a ,b ,c 满足 a +b +c >0,且 abc <0, ∴a ,b ,c 中负数有 1 个,正数有 2 个.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有理数的乘法12. 【答案】 1949【解析】由题意可知:k 140=k 0−1+2−3+4−⋯−139+140=2019, 即 k 0+(−1+2)+(−3+4)+⋯+(−139+140)=2019, k 0+1+1+⋯+1⏟70 个 1=2019,∴k 0+70=2019,解得:k 0=1949.则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 k 0 点所表示的数是 1949.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13. 【答案】 −12【解析】 ∵a ∗b =a −a b , ∴(−3)∗2=(−3)−(−3)2=(−3)−9=−12.【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4. 【答案】−22【解析】把x=−1代入计算程序中得:(−1)×6−(−2)=−6+2=−4>−5,把x=−4代入计算程序中得:(−4)×6−(−2)=−24+2=−22<−5,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22.【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15. 【答案】3或±1【解析】∵a>a−3,a⋇(a−3)=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a a−3=1,∴a−3=0或a=1或a=−1,∴a=3或±1.【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6. 【答案】3【解析】272019=(33)2019=36057,末位的循环为3,9,7,1,6057÷4=1514⋯1,所以末位为3.【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7. 【答案】1【解析】根据题意,x=16,第一次输出结果为:8,第二次输出结果为:4,第三次输出结果为:2,第四次输出结果为:1,第五次输出结果为:4,第六次输出结果为:2,第7次输出结果为:1,第8次输出结果为:4,由上规律可知:从第二次输出结果开始,每3次输出后重复一次,故(2017−1)÷3=672,故输出结果为: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有理数的乘法三、解答题18. 【答案】(1) 5(2) ∣x−7∣(3) −8;−3或−13(4) 如图,∣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即∣1007−(−1008)∣=2015.【解析】(1) ∣3−(−2)∣=5.【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计算19. 【答案】(1) 原式=−3+8−7+5=5−7+5=−2+5=3.(2) 原式=49×47×47×116=1.(3) 原式=7−(116−23−34)×24=7−(116×24−23×24−34×24) =7−(44−16−18)=7−10=−3.(4) 原式=−9÷9+(−6)+1 =−1−6+1=−6.【知识点】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法20. 【答案】(1) −17;10(2) Q点出发时,PQ两点距离为(−10)−(−26)=16,Q点速度比P点速度快(3−1)=2个单位/秒,162=8秒,∴当Q从A出发8秒钟时,能追上点P.(3) 设A点出发t秒,点P和Q相距2个单位长度,当Q点还没追上P点时,Q,P速度差为2,∴2t=−10−(−26)−2=14,解得t=7,Q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6+3×7=−5,当Q点超过P点时,Q,P速度差为2,∴2t=−10−(−26)+2=18,解得:t=9,−26+3×9=1.故Q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为1.综上所得,当Q从A出发7或9秒时,点P和点Q相距2个单位长度,此时Q表示数轴的有理数为−5或1.【解析】(1) P到B点时,Q从A出发,Q点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3秒运动距离为3×3=9,−26+9=−17,∴Q点出发3秒后所到的点表示为−17,3秒钟P点运动距离为3×1=3,又−10+3=−7,PQ两点距离为−7−(−17)=10,∴Q点出发3秒后所到点表示数为−17,此时P,Q两点的距离为10.【知识点】数轴的概念21. 【答案】(1) ∵a与(−1)3互为相反数,∴a=1,∵AB=9,∴①当点A、点B在原点的同侧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1+9=10,如图1所示;②当点A、点B在原点的异侧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1−9=−8,如图2所示.故点B所表示的数为10或−8.(2) 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同侧时,点B表示的数是10.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则点P的速度为2x.∵3秒后两动点相遇,∴3(x+2x)=9,解得:x=1.∴点Q的运动速度为1,则点P的速度为2.运动t秒后PQ=2有两种情形:①相遇前,由题意有:2t+2+t=9,解得:t=73;∴点P表示的数为:1+2×73=173,点Q表示的数为:10−73=233;②相遇后,再运动y秒,P,Q两点相距2,由题意有:y+2y=2,解得:y=23.∴点P表示的数为:1+3×2+23×2=253,点Q表示的数为:10−3×1−23×1=193.(3) 根据题意得,点P和点Q在点A处相遇,此时点Q运动5秒,运动9个单位长度.∴点Q的运动速度为:9÷5=1.8.设点P的速度为v,∵∣OM−ON∣=2,∴∣9+1−(5v+1)∣=2,解得:v=75或115.∴点P的速度为75或115.【知识点】数轴的概念、相遇问题22. 【答案】(1) 18;−1(2) −10+5t;8−3t(3) 依题意有5t+3t=18,解得t=94.故P,Q两点经过94秒会相遇.【解析】(1) A,B两点的距离为8−(−10)=18,线段AB的中点C所表示的数[8+(−10)]÷2=−1.(2) 点P所在的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10+5t,点Q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8−3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3. 【答案】(1)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两数的平方相加;等于这个数得平方(2) −25(3) ∵(m+1)∗(n−2)=0,∴±[(m+1)2+(n−2)2]=0,∴m+1=0,n−2=0,解得m=−1,n=2,即m=−1,n=2即为所求.【解析】(1) 由题意可得: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两数的平方相加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迸行∗运算,等于这个数的平方.(2) (−3)∗[0∗(+2)]=(−3)∗(+2)2=(−3)∗(+4)=−[(−3)2+(+4)2]=−25.【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24. 【答案】∵∣x∣=5,∴x=±5,又∣y∣=2,∴y=±2,又∵∣x+y∣=x+y,∴x+y≥0,∴x=5,y=±2,当x=5,y=2时,x−y=5−2=3,当x=5,y=−2时,x−y=5−(−2)=7.【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计算25. 【答案】(1) 2;1或2或3(2) ①是.② ∵1∗2=2∴2∗1=(1∗2)∗1,∵(a∗b)∗c=a∗c,∴(1∗2)∗1=1∗1,∵a∗a=a,∴1∗1=1,∴2∗1=1.③方法一: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依题意,对任意的a,b,c有:a∗c=(a∗b)∗c=(b∗a)∗c=b∗c,这说明数阵每一列的数均相同.∵1∗1=1,2∗2=2,3∗3=3,∴此数阵第一列数均为1,第二列数均为2,第三列数均为3,∴1∗2=2;2∗1=1,与交换律相矛盾,因此,不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解析】(1) 由题意可知:2∗3表示数阵,第2行第3列所对应的数是2,∴2∗3=2.∵2∗3=2∗x,∴2∗x=2,由题意可知:数阵第1行中3列数均为1,∴x=1,2,3.(2) 方法二:不存在理由如下:由条件二可知,a∗b只能取1,2或3,由此可以考虑a∗b取值的不同情形.例如考虑1∗2:情形一:1∗2=1.若满足交换律,则2∗1=1,再次计算1∗2可知:1∗2=(2∗1)∗2=2∗2=2,矛盾.情形二:1∗2=2,由(2)可知,2∗1=1,1∗2≠2∗1,不满足交换律,矛盾.情形三:1∗2=3,若满足交换律,即2∗1=3,再次计算2∗2可知:2∗2=(2∗1)∗2=3∗2=(1∗2)∗2=1∗2=3,与2∗2=2矛盾.综上,不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 讲解及练习(无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基础知识知识点1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如:(-11)-(+7)+(-4)-(-3)=(-11)+(-7)+(-4)+(3)2.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11)+(-7)+(-4)+(+3)=-11-7-4+33. 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11,-7,-4,+3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读作“负11,减7,减4,加3”.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1)(-26)-(-7)+(-10)-(-3);(2)(-30)-(-8)+(-12)-(-5).分析: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小结:在把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时,符号容易变错,做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变化.知识点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加法和步骤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加减法变化为加法,写成省略加号,括号的代数和.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这里应注意的是:通常把同号(指同正、同负)的结合,整数与整数结合,同分母分数或容易通分的分数结合,互为相反数的结合,几个加数能凑整的结合在一起相加;对于特殊结构的计算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例2 计算:(-47111)-(-5)+(-4)-(+3)分析:加减混合运算应注意有条理按步骤进行,把同号的数相结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二、典型题解析(一)基本概念题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1)-2-(+3)-(-5)+(-4);(2)(+8)-(-9)+(-12)+(+5).分析:先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小结:(1)和式中第一个加数若是正数,正号也可省略不写;(2)第一种读法中“的和”两字不要漏掉.(二)知识应用题例2 从-50起逐次加2,得到一连串数-48,-46,-41,-44,-40,…,问:(1)第50个整数是什么?(2)你能巧妙地运用规律计算这50个整数的和吗?小结:在求和时,找出互为相反数的数,再计算出其余的数的和,能用简便算法的尽量用简便算法.(三)学科综合题例3 小彬和小丽在一起玩游戏,游戏规则是:(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取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小的为胜者,小彬抽到了下面的4张卡片:红-13,白7,红-5,白4,小丽抽到了下面的4张卡片:白3.2,白-2.7,红-6,白-2问:获胜的是谁?(四)拓展创新题例4 埃及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人处理分数与众不同,他们一般只使用分子为190个埃及分数:你能从中挑出10个,加上正负号,使他们的和等于-1吗?分析: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要从90个埃及分数中挑出10个,使它们的和等于-1,不能被题目所举的例子束缚了思维,必须要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培优练习1.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A.(-7)-(-3)+(-2)=-7-3-2B.(-7)-(-3)+(-2)=-7+3-2C.(-7)-(-3)+(-2)=-7-3+2D.(-7)-(-3)+(-2)=-7+3+22.下列各式中与a-b-c的值不相等的是( )A.a-(b-c)B.a-(b+c)C.(a-b)+(-c)D.(-b)+(a-c)3.负数a减去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 )A.0B.2aC.-2aD.以上都可能4.使等式|-7+x|=|-7|+|x|成立的有理数x是( )A.任意一个正数B.任意一个非正数C.小于1的有理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5.在数轴上,点x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那些点,那么|x-3|+|x+3|等于( )A.6B.-2xC.-6 D2x6.填空题(1)小于5而大于-4的所有偶数之和是________;(2)-14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5的相反数的差是________;(3)若|x-3|+|y-2|=0,则x+y=________,x-y=________.7计算①(-1.5)+1.4-(-3.6)-4.3+(-5.2) ②(-1)-1+(-2)-(-3)-(-1)③-12-[10+(-8)-3] ④(-4)-(-2)-{(-5)-[(-7)+(-3)-(-8)]}⑤|-0.1|-|-0.2|+|-0.4|-|-0.2|-|+0.1|+0.48、在数1,2,3,4,……,2003,2004前添加“+”或“-”,然后求代数和,使求得的结果为最小的非负数;9.定义新运算a*b=a+b-1,如3*(-2)=3+(-2)-1=0.请你计算(-1)*(-3)*2=_________.10.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b a 11+,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 .11.已知有理数x 、y 满足|x -2y|=-2|x -4|,求4x 2-3y 的值.12.已知|a|=6,|b|=3,|c|=5,且c <0,a+c >0,求a+b+c 的值.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一、基础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3.乘方:4.处理好符号仍然是有理数乘法、除法及乘方运算的关键。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析版)

第二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单选题1.计算1﹣3+5﹣7+9=﹣1+5+9﹣+﹣﹣3﹣7)是应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分配律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即可求解.【详解】计算1-3+5-7+9=(1+5+9)+(-3-7)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故选:D.【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指引:﹣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转化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就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化.2.计算(-3)-(+5)+(-7)-(-5)+213所得的结果是()A.-713B.1213C.-723D.-1223【答案】C【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将带分数进行拆分变形,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详解】 原式1357523=---+++, 183=-+, 27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计算5372688⎛⎫-+- ⎪⎝⎭的值为( ) A .23- B .5212- C .1324- D .111424- 【答案】B【解析】【分析】可以先让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然后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5372688⎛⎫-+- ⎪⎝⎭537=-+(2)68851=-36452=-1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20+(-9)-7+(-10)=20-9-7-10B.-1+3+(-2)-11=-1+3-2-11C.-3.1+(-4.9)+(-2.6)-4=-3.1-4.9-2.6-4D.-7+(-18)+(-21)-34=-7-(18-21)-34【答案】D【解析】【分析】用验算法进行解答,要注意去括号后正负号的变化.【详解】解:A、20+(-9)-7+(-10)=20-9-7-10,其结果正确;B、-1+3+(-2)-11=-1+3-2-11,其结果正确;C、-3.1+(-4.9)+(-2.6)-4=-3.1-4.9-2.6-4其结果正确;D、-7+(-18)+(-21)-34=-7-18-21-34=-7-(18+21)-34,其结果不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去括号后是否变换运算符号.5.把1,2,3,4,…,2016的每一个数的前面任意填上“+”号或“-”号,然后将它们相加,则所得结果为( )A .偶数B .奇数C .正数D .有时为奇数,有时为偶数【答案】A【解析】【分析】因为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详解】因为相邻两个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且是从1开始到2016,共有1008对,则所得的结果肯定是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本题根据相邻两个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作为突破口:当有偶数个奇数相加时,结果是偶数. 6.现有a b c d ,,,四个正整数,将它们随机抽取两个并相加,所得的和都是6,7,8,9中的一个,并且6,7,8,9这4个数都能取到,那么a b c d ,,,这四个正整数( ) A .各不相等B .有且只有两个数相等C .有且只有三个数相等D .全部相等【答案】B【解析】设a b c d ≤≤≤,得到 6a b +=,9c d +=,分别求得a ,b ,c ,d 的值,即可判断.【详解】﹣四个正整数a ,b ,c ,d 具有同等不确定性,不妨设a b c d ≤≤≤,故 6a b +=,9c d +=,(1)当1a =时,得5b =,﹣a b c d ≤≤≤,﹣、c d 为4或5,不合题意舍去,所以1a ≠,(2)当2a =时,得4b =,﹣4c =,5d =,符合题意,四个数是:2,4,4,5;(2)当3a =时,得3b =,﹣3c =,6d =,不符合题意,两数之和不能得7;或4c =,5d =,符合题意,四个数是:3,3,4,5;综上所述:这四个数只能是:2,4,4,5或3,3,4,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以代数为背景的推理与论证.7.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用A C -表示观测点A 相对观测点C 的高度)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观测点A 相对观测点B 的高度是( )米.A .210B .130C .390D .210- 【答案】A【解析】【分析】认真审题可以发现:A 比C 高90米,C 比D 高80米,D 比E 高60米,F 比E 高50米,F 比G 高70米,B 比G 高40米,然后转化为算式,通过变形得出A B -的关系即可.【详解】解:由表中数据可知:A C 90-=﹣,C D 80-=﹣,D E 60-=﹣,E F 50-=-﹣,F G 70-=﹣,G B 40-=-﹣,﹣+﹣+﹣+﹣+﹣+﹣,得:()()()()()()A C C D D E E F F G G B A B 908060507040210-+-+-+-+-+-=-=++-+-=. ∴观测点A 相对观测点B 的高度是210米.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关键.8.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 -b +c 的值为( ). A .-1B .0C .1D .2【答案】D【解析】【分析】先分别根据正整数、负整数、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 、b 、c 的值,再代入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详解】由题意得:1a =,1b =-,0c则1(1)0a b c -+=--+ 11=+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整数、负整数、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各定义与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三个数-7,12,-2的代数和”与“它们的绝对值的和”的差为( )A .-18B .-6C .6D .1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7)+12+(-2)-(|-7|+|+12|+|-2|)=3-21=-1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值为()10.计算123456782017201820192020A.0B.﹣1C.2020D.-202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加法的结合律四个四个一组结合起来,每一组的和都等于-4,共505组,计算即可.【详解】解: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4)+(-4)+(-4)+(-4)+……+(-4)=(-4)×505=-20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观察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添括号:11111236--+=-______. 【答案】111236⎛⎫+- ⎪⎝⎭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去括号法则,从而完成求解.【详解】11111236--+=-111236⎛⎫+- ⎪⎝⎭故答案为:111236⎛⎫+-⎪⎝⎭. 【点睛】本题考察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法则,即可完成求解.12.某天在8个不同时间测得水池中的水位情况如下(单位:cm):+3,-6,-1,+5,-4,+2,-3,-2(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那么这天水池中水位的最终变化情况是____.【答案】下降了6 cm.【解析】【分析】明确上升为正,为负下降.依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依题意得:(+3)+(-6)+(-1)+(+5)+(-4)+(+2)+(-3)+(-2)=3-6-1+5-4+2-3-2=-6(cm),即下降了6 cm.故答案为:下降了6 cm.【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负数代表的实际含义.13.计算:(-0.25)-134⎛⎫-⎪⎝⎭+2.75-172⎛⎫+⎪⎝⎭=___.【答案】-1.75【解析】【分析】根据减法法则将减法全部转化为加法,同时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利用加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计算.【详解】解:原式=-0.25+3.25+2.75-7.5=(-0.25-7.5)+( 3.25+2.75)=-7.75+6=-1.75.故答案为:-1.7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思路是先把加减法统一为加法,然后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14.某工厂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效益如下:一月份获利润150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少获利润70万元,三月份亏损5万元.则:(1)一月份比三月份多获利润____万元;(2)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____万元.【答案】155 225【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把三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150-(-5)=155(万元);故答案为:155;(2)二月份获利为:150-70=80(万元),﹣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150+80+(5-)=225(万元);故答案为:22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15.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数轴上表示数m 的点到2-的距离是3,则323a cd b m -+-的值为_______.【答案】3-或7-.【解析】【分析】利用相反数以及互为倒数、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数轴上表示数m 的点到2-的距离是3,﹣0a b +=,1cd =,1m =或5-,则当1m =时,323||3()2||0213a cd b m a b cd m -+-=+--=--=-;当5m =-时,323||3()2||0257a cd b m a b cd m -+-=+--=--=-; 故323a cd b m -+-的值为3-或7-.故答案为:3-或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6.已知|a|=1,|b|=2,|c|=4,且a>b>c,则a -b+c=________ .【答案】−1或−3【解析】【分析】根据|a|=1,|b|=2,|c|=4,且a >b >c ,可得出c =−4,b =−2,a =±1,由此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a=±1,b=−2,c=−4,当a=−1,b=−2,c=−4时a−b+c=−3;当a=1,b=−2,c=−4时,a−b+c=−1;故答案为−1或−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绝对值的意义,难度不大,根据题意确定a、b、c的值是关键.17.111111123456761220304256++++++=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 288【解析】【分析】把每个分数化为“整数+分数”的形式,整数与整数部分相加,分数与分数部分相加,并把每个分数拆成两个分数相减的形式,然后通过加减相互抵消,求得结果【详解】解:111111 1234567 61220304256 ++++++111111=()+1+2+3+4+5+6+7 61220304256+++++111111111111=()28 233445566778-+-+-+-+-+-+11=2828-+3=288【点睛】完成此题,应认真审题,运用运算技巧灵活解答.18.计算111112612209900++++⋯+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9100 【解析】【分析】 根据111(1)1n n n n =-++原式的每一项都写成两项之差,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原式=1-11111112233499100+-+-++- =1-1100 =99100﹣ 故答案为9910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111(1)1n n n n =-++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19.计算:()()3247252410-+---+--.【答案】-4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3247252410=--++-79252410=-++-3010=--4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简便运算:(1)1131130.25 3.75 4.5244-+---; (2)()()11312 1.7557.252 2.5424⎛⎫⎛⎫-+--+---- ⎪ ⎪⎝⎭⎝⎭. 【答案】(1)92-;(2)9 【解析】【分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35151159244442=-+--- 39151551224444⎛⎫⎛⎫=-+--- ⎪ ⎪⎝⎭⎝⎭332=-- 92=-; (2)原式131135121572442442=-+-+- 4972911511444224⎛⎫⎛⎫=--+-+ ⎪ ⎪⎝⎭⎝⎭ 1311344=++ 9=.【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法简便运算,掌握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某检修小组开汽车从A 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4,7,9,8,6,7,2-+-++--.(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 地多远?(2)在第几次纪录时距A 地最远(3)若每千米耗油0.5升,出发时油箱加满油且容量为20升,求途中还需补充多少升油?【答案】(1)收工时距A 1km ;(2)第5次纪录时距A 地最远;(3)途中还需补充1.5升.【解析】【分析】(1)由收工时距A 地的距离等于所有记录数字的和的绝对值,从而可得答案;(2)分别计算每次距A 地的距离,进行比较即可;(3)所有记录数的绝对值的和×0.5升,就是共耗油数,再减去油箱中存油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47986721-+-++--=-,所以11,-=故收工时距离A 地1km ;(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 地44-=千米;第二次距A 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 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 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 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 地4798671-+-++-=千米;第七次距A 地47986721-+-++--=千米,故第5次纪录时距A 地最远;(3)()0.5479867221.5⨯++++++=(升)所以途中还需要补充:21.520 1.5-=(升).答:途中还需补充1.5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绝对值的含义,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计算:﹣1﹣(41)18(39)12-++-+ ﹣2﹣1131()(3)(2)(5)2442---++-+ ﹣3﹣[]1.4(3.6 5.2) 4.3(1.5)--+--- ﹣4﹣1312()11442---+-- 【答案】﹣1﹣50-﹣﹣2﹣ 0﹣﹣3﹣3-﹣﹣4﹣3.5【解析】【分析】依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和绝对值的含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1﹣原式=()()41183912-++-+=[()()4139-+-]+(18+12)=-50﹣﹣2﹣原式=11313252442⎛⎫⎛⎫⎛⎫⎛⎫---++-+ ⎪ ⎪ ⎪ ⎪⎝⎭⎝⎭⎝⎭⎝⎭=1131 3252442⎛⎫⎛⎫-+++- ⎪ ⎪⎝⎭⎝⎭ =[11522⎛⎫⎛⎫-+- ⎪ ⎪⎝⎭⎝⎭]+(13 3244+) =0;﹣3﹣原式=()()1.4 3.6 5.2 4.3 1.5⎡⎤--+---⎣⎦=1.4 3.6 5.2 4.3 1.5+--+=-3﹣﹣4﹣原式=131211442⎛⎫---+-- ⎪⎝⎭=124+34+1-12=3.5.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50-﹣﹣2﹣ 0﹣﹣3﹣3-﹣﹣4﹣3.5【点睛】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会灵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3.七年级二班的几位同学正在一起讨论一个关于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题目:甲说:“这条数轴上的两个点A 、B 表示的数都是绝对值是4的数”;乙说:“点C 表示负整数,点D 表示正整数,且这两个数的差是3”;丙说:“点E 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1)请你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画出一条数轴,并描出A 、B 、C 、D 、E 五个不同的点. (2)求这个五个点表示的数的和.【答案】(1)见解析;(2)五个点表示的数的和为1或1-.【解析】【分析】根据甲说的可知4A =,B 4=-或4A =-,4B ,再由乙说的可得3D C -=,而根据丙说的可得0E =,据此进一步求出各点表示的数再画出数轴即可;(2)根据(1)中的数据加以计算即可.【详解】(1)﹣两点A 、B 表示的数都是绝对值是4的数,﹣4A =,B 4=-或4A =-,4B ;﹣点C 表示负整数,点D 表示正整数,且这两个数的差是3,﹣3D C -=,﹣2D =,1C =-或1D =,2C =-;﹣点E 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E =;综上所述,当4A =,B 4=-,2D =,1C =-,0E =时,数轴如下:当4A =,B 4=-,1D =,2C =-,0E =时,数轴如下:当4A =-,4B ,2D =,1C =-,0E =时,数轴如下:当4A =-,4B ,1D =,2C =-,0E =时,数轴如下:(2)由(1)可得:﹣当4A =,B 4=-,2D =,1C =-,0E =时,五个点表示数的和为:1,﹣当4A =,B 4=-,1D =,2C =-,0E =时,五个点表示数的和为:1-,﹣当4A =-,4B,2D =,1C =-,0E =时,五个点表示数的和为:1, ﹣当4A =-,4B ,1D =,2C =-,0E =时,五个点表示数的和为:1-,综上所述,五个点表示的数的和为1或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的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4.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答案】﹣最高分:92分;最低分70分﹣﹣低于80分的学生有5人﹣所占百分比50%﹣﹣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解析】(1)根据题意分别让80分加上记录结果中最大的数就是最高分,加上最小数就是最低分;(2)共有5个负数,即不足80分的共5人,计算百分比即可;(3)直接让80加上记录结果的平均数即可求算平均成绩.25.若2=a ,3b =,6c =,()a b a b +=-+,b c b c +=+,计算a b c +-的值.【答案】-7或-11【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确定a 、b 、c 的值,从而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 ,3b =,6c =﹣a=±2 , b=±3 , c=±6,又﹣()a b a b +=-+,b c b c +=+﹣a+b <0,b+c >0﹣a=±2、b=-3、c=6﹣a b c +-=-2-3-6=-11或a b c +-=2-3-6=-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性质a、b、c的值确定.26.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7+21|=______;﹣|﹣12+0.8|=______;﹣23.2 2.83--=______;(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1111 924233202033⎛⎫-++---+⎪⎝⎭(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13﹣12|+|14﹣13|+|15﹣14|+…+|12004﹣12003|.【答案】(1)﹣7+21;﹣10.82-;﹣22.83.23+-;(2)9;(3)10012004.【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可得出结论;(2)首先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判断式子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化简即可;(3)首先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判断式子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化简即可.【详解】解:(1)﹣|7+21|=21+7;故答案为:21+7;﹣110.80.822 -+=-;故答案为:1 0.82-;﹣23.2 2.83--=22.83.23+-故答案为:22.83.23+-;(2)原式=1111 9242 33202033 -++-=9(3)原式=11111111... 23344520032004 -+-+-++-=11 22004 -=1001 200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此题的难点把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使运算简便.做题时,要注意多观察各项之间的关系.。
中考数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法同步练习和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法同步练习题1.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 ℃。
2.直接写出答案(1)(-2.8)+(+1.9)= ,(2)10.75(3)4--= ,(3)0(12.19)--= ,(4)3(2)---=3. 已知两个数556和283-,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 。
4. 将()()()6372-+--+-中的减法改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应是 。
5. 已知m 是6的相反数,n 比m 的相反数小2,则m n -等于 。
6.在-13与23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5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相等,则这三个数的和是 。
7. 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的和是 .二.选择:8.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14541445-+-=-+- B 、1311131134644436-+--=+-- C 、12342143-+-=-+- D 、4.5 1.7 2.5 1.8 4.5 2.5 1.8 1.7--+=-+-9. 下列计算结果中等于3的是( )A. 74-++B. ()()74-++C. 74++-D. ()()74+--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B. 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C. 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D. 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11.校、家、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南边20米,书店在家北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米,接着又向北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12、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杭州开往北京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A) 20 (B) 119 (C) 120 (D) 319 13. 计算: ①-57+(+101) ②90-(-3)③-0.5-(-341)+2.75-(+721) ④712143269696⎛⎫⎛⎫⎛⎫⎛⎫----++- ⎪ ⎪ ⎪ ⎪⎝⎭⎝⎭⎝⎭⎝⎭⑤ ()34187.5213772⎛⎫⎛⎫⎛⎫-+-+-++ ⎪ ⎪ ⎪⎝⎭⎝⎭⎝⎭ ⑥ ()232321 1.75343⎛⎫⎛⎫⎛⎫------+ ⎪ ⎪ ⎪⎝⎭⎝⎭⎝⎭14. 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O 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O 地多远?(2)若每千米耗油0.2升,从O 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15、某商场老板对今年上半年每月的利润作了如下记录:1、2、5、6月盈利分别是13万元、12万元、12.5万元、10万元,3、4月亏损分别是0.7万元和0.8万元。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经典例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经典例题一、有理数的运算。
1. 计算:(-2)+3-(-5)- 解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则原式= - 2+3 + 5。
- 先计算-2 + 3=1,再计算1+5 = 6。
2. 计算:-2^2×(1)/(2)-(-1.6)^2÷(-(4)/(5))- 解析:- 先计算指数运算,-2^2=-4,(-1.6)^2 = 2.56。
- 原式=-4×(1)/(2)-2.56÷(-(4)/(5))。
- 计算乘法-4×(1)/(2)=-2。
- 再计算除法,2.56÷(-(4)/(5))=2.56×(-(5)/(4))=- 3.2。
- 最后计算-2-(-3.2)=-2 + 3.2 = 1.2。
二、整式的加减。
3. 化简:3a + 2b - 5a - b- 解析:- 合并同类项,3a-5a=(3 - 5)a=-2a,2b - b=(2 - 1)b=b。
- 所以化简结果为-2a + b。
4. 先化简,再求值:(2x^2 - 2y^2)-3(x^2y^2+x^2)+3(x^2y^2 + y^2),其中x=-1,y = 2- 解析:- 先化简式子:- 原式=2x^2-2y^2-3x^2y^2 - 3x^2+3x^2y^2+3y^2。
- 合并同类项得(2x^2-3x^2)+(-2y^2 + 3y^2)+(-3x^2y^2+3x^2y^2)=-x^2 +y^2。
- 当x = - 1,y = 2时,代入-x^2+y^2=-(-1)^2+2^2=-1 + 4 = 3。
三、一元一次方程。
5. 解方程:3x+5=2x - 1- 解析:- 移项,将含x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3x-2x=-1 - 5。
- 合并同类项得x=-6。
6. 某班有学生45人会下象棋或围棋,会下象棋的人数比会下围棋的多5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20人,问会下围棋的有多少人?- 解析:- 设会下围棋的有x人,则会下象棋的有x + 5人。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选择题1. 计算结果是()A. -7B. -9C. 5D. -342. 把 -2+(+3)-(-5)+(-4)-(+3)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正确的是()A. -2+3-5-4-3B. -2+3+5-4+3C. -2+3+5+4-3D. -2+3+5-4-33. 水池中的水位在某天7个时间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设开始时为0,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单位:cm):+3,-6,-1,+5,-4,+2,-3;那么这某某池水位最终为()A. 上升了4cmB. 下降了4cmC. 上升了5cmD. 下降了5 cm4. 一个人在南北方向的路上行走,若规定向北为正,这个人走了+25米,接着走了-10米,又走了-20米,那么他实际上()A. 向北走了5米B. 向南走了10米C. 向南走了5米D. 向北走了10米5. 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晚上又下降了9℃,那么晚上的气温是()A. -5℃B. -6℃C. -7℃D. -8℃6. 某银行的一个蓄储所某天上午在一段时间内办理了5件蓄储业务(存入为正,取出为负):+1080元,-900元,+990元,+1000元,-1100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A. .1080元B. 1070元C. 1060元D. 1050元二.填空题7. 填空:(1)-12+11=______;(2)19+(-8)=______;(3)-18+(-7)=______;(4)12-18=_______;(5)-13-5=_________;(6)0-(-6)=_______.8. 将下列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添上加号和括号,并计算出结果:(1)30-20-1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8+25-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将下面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3.1)-(-4.5)+(+4.4)-(+1.3)+(-2.5)=____________________.10. 计算:-1+2-3+4-5+6-7+8-9+10=______.三.解答题11. 计算:(1)7-(-4)+(-5);(2)12-(-18)+(-7)-15;(3);(4)-7.2-0.8-5.6+11.6;(5);(6)-(+2.7)-(-1.6)-(-2.7)+(+2.4).12. 已知某水库的正常水位是25m,下表是该水库9月第一周的水位记录情况(高于正常水位记为正,低于正常水位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2)本周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分别出现在哪一天,分别是多少米?13. 某自行车厂计划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6 ﹣3 ﹣7 +14 ﹣10 +16 ﹣4(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多少辆?(3)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多少辆?14. 粮库三天内发生粮食进出库的吨数如下:+26,-32,-15,+34,-38,-20.(其中“+”表示进库,“-”表示出库)(1)经过这三天,库里的粮食是增多(或是减少)了多少?(2)经过这三天,仓库管理员结算发现库里还存粮480吨,那么三天前库里存粮多少吨?(3)如果进出的装卸费都是每吨5元,那么这三天要付多少装卸费?15.某登山队5名队员以二号高地为基地,开始向海拔距二号高地500米的顶峰冲击,设他们向上走为正,行程记录如下(单位:米):+150,﹣32,﹣43,+200,﹣30,+75,﹣20,+50.(1)他们最终有没有登上顶峰?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离顶峰还差多少米?(2)登山时,5名队员在全程中都使用了氧气,且每人每米要消耗氧气升,他们共消耗了氧气多少升?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6-3+7-5=5.故选C.2. 【答案】D【解析】原式故选D.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当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3. 【答案】B【解析】+3-6-1+5-4+2-3=-4(cm).故选B.4. 【答案】C【解析】+25+(-10)+(-20)=-5m.C.5. 【答案】A【解析】晚上的气温是故选A.6. 【答案】B【解析】规定存入为正,取出为负,∴+1080+(-900)+(+990)+(+1000)+(-1100)=1070(元).故选B.二.填空题7. 【答案】 (1). -1 (2). 11 (3). -25 (4). -6 (5). -18 (6). 6【解析】(1)-12+11=-1;(2)19+(-8)=11;(3)-18+(-7)=-25;(4)12-18=-6;(5)-13-5=-18;(6)0-(-6)=6.8. 【答案】(1)30+(-20)+(-10)+15,15;(2)(-4)+(-28)+25+(-22),-29.【解析】(1)30-20-10+15=30+(-20)+(-10)+15= 15;(2)-4-28+25-22=(-4)+(-28)+25+(-22)=-29.故答案为:(1). 30+(-20)+(-10)+15;15;(2). (-4)+(-28)+25+(-22);-29.9.【答案】【解析】()-()+()-()+()10. 【答案】5【解析】先结合相邻的两项,再计算.-1+2-3+4-5+6-7+8-9+10=-1-1-1-1-1=-5.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三.解答题11.【答案】(1)6;(2)8;(3)30;(4)-2;(5);(6)4【解析】(1)先化简,再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化简,再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3)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4)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5)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6)先化简,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解:(1)7-(-4)+(-5)=7+4-5=6.(2)12-(-18)+(-7)-15=12+18-7-15=30-22=8.(3)=(-12-8)+(11+39)=-20+50=30.(4)---+=-2.(5)=(+)+(-)=.(6)-()-()-()+();=(-2.7+2.7)+(1.6+2.4)=0+4=4.12. 【答案】(1)本周三的水位是m;(2)最高水位是周四,27m;最低水位是周日,m.【解析】(1)根据已知先求出星期一的水位,再求出星期二的水位,再加0即可;(2)根据已知分别计算出每天的水位,通过计算确定最高和最低水位.解:(1)25+(+1.5)+(-3)+0=23.5(m).(2)星期一的水位为:25+1.5=26.5(m),星期二的水位为:26.5+(-3)=23.5(m),星期三的水位为:23.5+0=23.5(m),星期四的水位为:23.5+3.5=27(m),星期五的水位为:27-2.3=24.7(m),星期六的水位为:24.7-1.5=23.2(m),星期日的水位为:23.2-3.5=19.7(m),所以最高水位是周四,27m;最低水位是周日,m.13.【答案】(1) 193辆;(2) 26辆;(3) 1412辆【解析】 (1)﹣7表示当天生产量比平均值200少7辆,故用200减去7即可,(2)分别找出产量最多那天和产量最少那天,求差值即可求解,(3)该厂一周的产量等于总的平均产量加上总的超产量.解:(1)由题意可得,该厂星期三生产自行车是:200﹣7=193(辆),即该厂星期三生产自行车是193辆.(2)由表格可知,产量最多的一天是周六,最少的一天是周五,16﹣(﹣10)=16+10=26(辆),即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多26辆.(3)由题意可得,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的数量是:200×7+(6﹣3﹣7+14﹣10+16﹣4)=1400+12=1412(辆),即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1412辆.14. 【答案】(1)库里的粮食减少了45吨;(2)3天前库里存粮食是525吨;(3)3天要付装卸费825元.【解析】(1)把记录的数字求和,其结果为正数说明增加,为负数则说明减少,该数的绝对值就是增多或减少的量;(2)利用480吨减去(1)的结果即可求解;(3)正数的绝对值为进仓的吨数,负数的绝对值为出仓的吨数,分别再乘相应的运费即可算出结果.解:(1)26+(-32)+(-15)+34+(-38)+(-20)=-45(吨).答:库里的粮食减少了.(2)480-(-45)=525(吨).答:3天前库里存粮食是525吨.(3)(26+32+15+34+38+20)×5=825(元).答:3天要付装卸费825元.15.【答案】(1)他们最终没有登上顶峰,离顶峰还差150米;(2)他们共消耗了氧气120升.【解析】(1)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依题意列式求出和,再与500比较即可;(2)要消耗的氧气,需求他共走了多少路程,这与方向无关.解:(1)根据题意得:150﹣32﹣43+200﹣30+75﹣20+50=350(米),500﹣350=150(米).(2)根据题意得:150+32+43+200+30+75+20+50=600(米),600×0.04×5=120(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有理数的减法
基础题
知识点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计算-1-3的结果为( )
A .2
B .-2
C .4
D .-4 2.(南充中考)计算2-(-3)的结果是( )
A .5
B .1
C .-1
D .-5 3.已知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结果的符号为( ) A .正 B .负 C .0 D .无法确定 4.与-3的差为0的数是( )
A .3
B .-3 C.13 D .-1
3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14)-(+5)=-9
B .0-(-3)=3
C .(-3)-(-3)=-6
D .|5-3|=-(5-3) 6.计算:
(1)(-6)-9; (2)(-6)-(-9); (3)0-57;
(4)(-2.8)-2; (5)1.8-(-2.6); (6)(-213)-42
3.
知识点2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7.室内温度是10 ℃,室外温度是-3 ℃,那么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 )
A .-13 ℃
B .-7 ℃
C .7 ℃
D .13 ℃ 8.填空:(1)________-5=-10;(2)15-________=-13; (3)________-12=-1
2
;(4)________-(-13)=25.
9.甲地的海拔是150 m ,乙地的海拔是130 m ,丙地的海拔是-105 m ,________地的海拔最高,________地的海
拔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__米,丙地比乙地低________米.
10.某日,北京、大连等6个城市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表,哪个城市温差最大?哪个城市温差最小?分别是多少?
城市 北京 大连 哈尔滨 沈阳 武汉 长春 最高气温 12 ℃ 6 ℃ 2 ℃ 3 ℃ 18 ℃ 3 ℃ 最低气温
2 ℃
-2 ℃
-12 ℃
-8 ℃
6 ℃
-10 ℃
中档题
11.如图,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减去B 点表示的数,结果是( ) A .8 B .-8 C .2 D .-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
D .在有理数加法或减法中,和不一定比加数大,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 13.当x>0,y<0,|x|>|y|时,x 、x +y 、x -y 、y 中最大的是( )
A .x
B .x +y
C .x -y
D .y
14.(济南中考)计算:|-7-3|=________.
15.北京与巴黎两地的时差是-7(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间比北京早的小时数),如果现在北京时间是7:00,那么巴黎的时间是________.
16.武汉地区2月5日早上6时的气温为-1 ℃,中午12时为3 ℃,晚上11时为-4 ℃,中午12时比早上6时高________℃,晚上11时比早上低________℃. 17.计算:
(1)(-43)-(-23); (2)(-213)-(-312
);
(3)3-(-8)-(-7)-18; (4)(-5)-(-7)-(-6)-10.
18.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 844 m ,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是-392 m ,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19.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各式的正负性: (1)a -b ;(2)a -c ;(3)c -b.
综合题
20.若a 、b 、c 是有理数,|a|=3,|b|=10,|c|=5,且a 、b 异号,b 、c 同号,求a -b -(-c)的值.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D
2.A
3.B
4.B
5.B
6.(1)原式=-15. (2)原式=3. (3)原式=-5
7. (4)原式=-4.
8. (5)原式=4.4. (6)原式=-7.
7.D 8.(1)(-5) (2)28 (3)0 (4)12 9.甲 丙 255 235
10.北京:12-2=10(℃);大连:6-(-2)=8(℃);哈尔滨:2-(-12)=14(℃);沈阳:3-(-8)=11(℃);武汉:18-6=12(℃);长春:3-(-10)=13(℃).所以哈尔滨温差最大,为14 ℃;大连温差最小,为8 ℃. 中档题
11.B 12.D 13.C 14.10 15.0:00 16.4 3 17.(1)原式=(-43)+(+23)=-(43-23)=-2
3.
(2)原式=(-213)+312=7
6
.
(3)原式=3+8+7+(-18)=0.
(4)原式=(-5)+7+6+(-10)=-2.
18.8 844-(-392)=8 844+392=9 236(m). 答:两处高度相差9 236 m . 19.(1)为正.(2)为正.(3)为负. 综合题
20.由题意,当a =-3,b =10,c =5时,a -b -(-c)=-3-10-(-5)=-8; 当a =3,b =-10,c =-5时,a -b -(-c)=3-(-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