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的审判电影观后感

纽伦堡的审判电影观后感电影一开场,那种严肃的氛围就像一大团乌云直接压在头顶上。
那些纳粹战犯,以前干了那么多丧心病狂的事儿,现在却要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你说奇怪不,以前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可到了这个法庭,就像是舞台上的小丑,虽然还穿着那身看似体面的衣服,但骨子里的邪恶可藏不住喽。
里面的法官啊,那可真是肩负着千斤重担。
这审判可不是简单的你犯了错我来罚你这么简单。
这是要把那些被纳粹搞得乌烟瘴气的正义重新找回来,就像在废墟里找宝贝一样。
而且这宝贝还特别娇贵,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那些战犯的诡辩给砸个稀巴烂。
那些战犯啊,有几个还特别会狡辩。
就像那种被抓住偷东西,还硬说自己是在帮东西换个地方的小坏蛋。
他们企图把自己的罪行说成是服从命令,什么国家大义之类的幌子都扯出来了。
我当时就想,你们这些人可真能瞎掰,服从命令就可以去杀人放火啦?那要是这样,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大家都可以打着各种旗号去干坏事喽。
不过呢,电影里也不全是这种让人压抑的紧张对峙。
还有那些坚持正义的人,他们就像黑暗中的小火苗,虽然看着弱弱的,但特别顽强。
他们一点一点地揭露那些战犯的罪行,那感觉就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的,让那些隐藏在深处的丑恶都暴露在阳光下。
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酷的一点就是,它没有把这个审判简单地拍成一个正义轻松战胜邪恶的故事。
它有很多波折,让你看的时候心一直揪着。
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觉得正义要占上风了,一会儿又被战犯的狡辩气得够呛。
这就很真实啊,毕竟这么大的事儿,哪能那么容易就解决呢。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这种审判太重要了。
它不仅仅是在惩罚那些坏人,更是在告诉全世界,不管你有多强大,不管你打着什么旗号,只要你干了坏事,就会有被审判的一天。
这就像是给那些想干坏事的人一个大大的警告牌:你可别乱来啊,纽伦堡的法庭在盯着呢!这也让我明白了,正义有时候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只要有人一直在坚持寻找它,它就一定会被找回来的。
《纽伦堡大审判》电影观后感

1、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2、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 3、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
4、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同时明确了组织犯罪个人负责,国家罪行个人不能免除责任
换言之,只要行为结果造成罪行,任何人包括军人、执法人员都不得以身份特殊、不得不 服从命令、并不违反国内法律为由而免除责任,都必须因其所犯罪行受到惩罚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纽伦堡审判美国总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开始审理前的声明):“让我 们先处理这样一个观点:对这些人进行审判是因为他们有罪,如果说他们是第一批被以法律的 名义起诉的战败国的战争领导人,那么他们也是第一批以法律的名义被给予申辩机会的人。 ”
“纽伦堡审判是在此之前的法制历程中从未有过的尝试,但世界需要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尽管可能代 价高昂,但这个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应该说此次审判不是完美的,也必须承认此次审判可能未经过充分的调查,很可能在以后的国际诉 讼中也不会成为任何国家所接受的法制先例 但是对于审判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诉讼,至于将来如何评价,我们不得不留给历史学家来完 成。 ”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 观点展示
对于纽伦堡审判是否正义,如果仅以判决结果为依据,纽伦堡审判必定是正义的。《伦敦 宪章》就是有力的证据。然而判决并非是对纽伦堡审判最后的评价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第一篇: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法理学》期末论文《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法律与正义法律与正义法律与正义不得不说,《纽伦堡大审判》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
无论是从历史课本中,文学作品中,还是各类电影电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都让我了解到,当人走在追求统治世界的霸权时,人权便被抛掷,所有道义和人性都要让位于对于权力顶峰的觊觎。
这部电影重现了那场世纪审判中的一部分,对于战犯的审判结果,最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普世意义上的正义和对和平的追求。
一、回顾影片不否认,我们如今是站在一种历史定论者的角度看待当时德国纳粹军官的行为,认为那是一种暴行,是一种对于人性和人权的践踏。
所以,在看影片前,我对纳粹战犯们的态度绝对没有任何含糊——死有余辜。
但是,当影片中审判开始后,我便开始思考片中战犯们为自己辩护的言论。
以纳粹二号人物戈登的观点看,很多纳粹军官认为自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自己的职责,自己没有反驳的权力,所以自己是无罪的。
政府官员也同样以“执行法律的人不受法律追究”“杀害犹太人是在执行法律”的理由为自己便捷。
那么,对于这场审判,检察官们要用什么样的法律,法官们要遵循什么样的法理来为被告们定罪?应该如何评判法律和正义在这场杀戮中的地位呢?回顾这部影片,片中的审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美国首席大法官杰克逊首先宣读总起诉书,从道义角度罗列了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而狡猾的纳粹分子则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罪责,并使尽各种花招,企图通过非常规手段逃出这次终极判决。
在这一部分,影片中正义的一方并未占据优势,形式很不利。
影片中,另一位资深检察官问杰克逊:你是要用正义还是法律来打这场官司?这样一个发问,使杰克逊开始转换自己的思路,因为但从道义和人性上来说,所谓的邪恶的一方也有自己的职业伦理和道德,甚至对于那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伦理道德面前,很多正义的说辞也变得很没有说服力。
《纽伦堡审判》电影观后感

周记六第二学期----电影观后感
昨天上课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纽伦堡审判》,看完之后触动很深,深深被那些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分子惨绝人寰的行为震惊,为那些受害者默哀。
那些无辜的欧洲人,那些无辜的犹太人,无辜的珍珠港居民,尤其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招谁惹谁了啊。
问什么要把他们残忍的关进集中营饿死,放入毒气室当作试验品或是活活烧死。
那些纳粹分子就像是疯魔般走到哪就杀戮到哪。
政治斗争危害太可怕,种族灭绝思想更是可怕。
当一个人连生命都不懂的尊重和敬畏时,我想他已经不能称作是人了。
电影中战争的可怕与无情让我深深理解了和平,法律,秩序的重要性。
让我也开始思索人道主义如何才能永远强有力,我们每个世界公民应该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和平做些什么。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纽伦堡大审判是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庭审。
它于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在纽伦堡的宪法法庭举行,对二战期间的纳粹战争罪行进行审判。
这是第一次以集体之名对个人犯罪行为进行审判的庭审,也是国际刑事法执法的重要里程碑。
观看纽伦堡大审判的记录片,让我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这次庭审中,我可以看到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所犯下的罪行给世界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伤痛和巨大损失,同时也看到了战后国际社会追求正义和和解的努力。
首先,纽伦堡大审判揭示了纳粹战争罪行的可怕之处。
这个时期的纳粹德国,滥用权力、侵略他国、屠杀无辜的行径不断。
从大屠杀到战争罪行,纳粹的行为无情而残忍,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痛苦和悲伤。
纽伦堡大审判通过证据和文件展示了大规模屠杀、强制劳动、种族灭绝等罪行的存在,令人震惊并深感恐惧。
其次,纽伦堡大审判呈现了国际社会对战犯追责的努力。
这次审判的意义在于将纳粹高级官员和军事指挥官作为个人犯罪的责任人进行审判,打破了国家主权的保护,为追求国际刑事正义树立了重要的先例。
各国法律、历史、军事专家齐聚纽伦堡,在法庭上团结合作,秉公审判纳粹战犯,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正义的决心和诚意。
此外,纽伦堡大审判也让我看到了和解与重建的希望。
审判结束后,国际社会开始着手重建战后的欧洲和世界。
各国纷纷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以求防止再次发生大规模战争。
同时,对纳粹战争罪行的罪状和证据进行公开宣布,也使得更多人了解了真相,并为和解创造了条件。
纽伦堡大审判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对历史的一次启迪和教育。
它让我意识到战争和暴力的危险以及对人类社会的伤害。
它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和解与正义对于重建和平社会的重要性。
然而,纽伦堡大审判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这次审判违反了法律的原则,例如追溯性法律和以集体之名对个人进行审判等。
另一方面,纽伦堡大审判并没有将所有纳粹罪犯绳之以法,有些重要的罪犯逃脱了审判或受到了较轻的判决。
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自然法的胜利——观《纽伦堡大审判》有感1945年11月20日上午10点,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的正义宫开庭,而在10年前的1935年,控制德国的纳粹就是在纽伦堡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种族歧视法案《纽伦堡法》,根据这项法律,犹太人从他们世代生存的土地上被驱逐,纳粹德国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此后几年,又陆续颁布了几项法案,变本加厉的迫害犹太人。
在这一次大审判中,英国的劳伦斯大法官作为审判长,苏联的鲁登科中将,美国的杰克逊法官、英国的肖克罗斯爵士、法国的德芝东分别作为四国首席代表起诉,而杰克逊大法官,作为美国的主要起诉人,也作为纽伦堡大审判的首席检察官,在这次大审判中担任的重要的角色。
在经过了漫长的审判后,21名纳粹头目被分别被宣判战争罪、反人类罪、反和平罪、杀害和虐待战俘和平民等罪,以戈林为首的12人被判处绞刑,巴本等三人被无罪释放,其余7人分别被处以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在审判过程中,戈林等人有人极力狡辩,拒不认罪,也有人承担罪行,表示忏悔,审判中有过困难的出现,但是在杰克逊大法官等人的努力之下,最终还是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尽管戈林在处刑前服用氰化钾自杀,其他人还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在我们回顾纽伦堡大审判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纽伦堡大审判的精神。
一程序的正义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尽管美国等国可以不经过审判,处死这些罪行累累的战犯,但是,这样无疑违反了基本的正义原则,公正、公开、有效的解决关于战犯及其所犯下的罪行等问题的方式在于有一个公正的审判,正如杰克逊大法官所言,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处死一个人,那么,没有任何理由再审判,这个世界就不会对法庭产生尊重,而法庭原本就是为了让罪犯服罪而建立的,因此,必须公正的,符合程序的完成这一项世纪性的审判,才能最大限度的赢得公众的支持,赢得历史的尊重。
所有的审判也应该如此,法官们都应该调查证据,做出一个独立的决定,如果决定了要有审判,而不是政治迫害,那么就只能是一个真正的、公正的审判。
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审判观后感毫无疑问,纽伦堡审判是二战结束后国际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场审判不仅为纳粹德国罪行严重的战争罪犯追究了责任,也为国际社会制定了一套规则,以防止类似的暴行再次发生。
作为观众,我对这场审判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反思。
首先,纽伦堡审判让我想到了正义的力量。
在审判过程中,当时的国际法庭不仅仅追究了被告个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你曾经有多少权力,都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样的信号不仅向二战中参与种种罪行的个人发出了警告,更向整个世界宣示了正义的力量和无所容许的立场。
其次,纽伦堡审判引起了我对于战争罪行责任的思考。
审判中,德国纳粹党的高级官员、军事将领以及医生和企业家等不同身份的被告都接受了审判,他们被追究了对战争罪行的责任。
这让我意识到在战争中,除了当权者和军事指挥官,还有其他一些群体和个人可能会参与并承担相应责任。
战争罪行责任不应仅仅局限于军队和决策者,应该涉及所有涉及罪行的个人和群体。
此外,纽伦堡审判也使我思考了国际刑事法的发展。
事实上,正是纽伦堡审判奠定了国际刑法的基础,确定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定义,并创立了国际刑事法院。
这些规定为今后的国际刑事司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刑事法的发展非常值得关注,它对于维护国际和平和人类权利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纽伦堡审判使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罪行带给人类的巨大痛苦和摧残。
审判现场展示的大量证据和罪行描述令人震惊和心痛。
言语无法形容那些无辜生命被夺去、精神和身体遭受摧残的场景。
这让我更加珍惜和平、尊重人权,也深化了我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于战争的抵制。
纽伦堡审判意义重大,观看后给了我许多深思。
正义与国际刑法、责任与痛苦,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在我心中引发了无尽的思考。
审判的目的不仅是追究罪犯的责任,更是为了警示人类,用法律和正义之剑维护和平。
而面对罪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以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纽伦堡大审判是二战结束后最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审判之一。
作为一部历史性事件,它深刻地揭示了二战罪行的严重性,同时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平等、公正的审判平台。
观看了纽伦堡大审判的记录片后,我对这次审判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纽伦堡大审判是指国际军事法庭于1945年至1946年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一场审判,审判的对象是二战期间的战犯。
这场审判的目的是为了追究德国纳粹党高层以及其他战犯对战争罪行的责任。
观看了纪录片后,我对这次审判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纽伦堡大审判展示了二战期间的罪行之重。
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无比残忍和恶劣,包括种族灭绝、大规模集中营的建立、战争罪行等。
在审判中,法庭用各种证据和证词证明了战犯的罪行,一系列罪行的真相让人心惊胆战。
无数的人被迫害、杀害,整个欧洲大陆被战争肆虐,这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人类罪恶的极限。
其次,纽伦堡大审判突出了国际法的意义和价值。
在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意识到需要建立一套国际法体系来惩治战争罪行,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纽伦堡大审判是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庭的形式审判战争罪犯,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通过这场审判,国际社会向世人宣告了一条法治的道路,即便是在战争中,也不能让犯罪行为逃脱惩罚。
纽伦堡大审判为后来的国际法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纽伦堡大审判强调了个人的责任与人权的尊重。
审判中,法庭强调了战争罪犯个人的责任,即使是作为一名下属,也不能以个人身份为由抵赖自己的罪行。
个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对于战争罪行的发生和恶化负有一定责任。
审判还表明,无论对待敌人还是自己的国民,都需要遵守人权原则。
审判中,对种族灭绝和虐待犯人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惩罚,表明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的重要性。
最后,纽伦堡大审判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审判成为全球关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重要先例,为后来的类似审判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大审判》对于价值观与人性的碰撞实乃针针见血,《纽伦堡大审判》从另一角度探讨了国家利益与正义。
下面是为您整理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篇一终于看完了《纽伦堡大审判》。
在这次审判中,受审者都是犯下滔天大罪,他们依然享有辩护权和人权。
有时世界观、人生观确实很重要。
看到那些深受法西斯毒害的人,面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丝毫没有后悔,反而引以为荣。
太可怕了!
想起克劳伦斯.丹诺的话,“我憎恨罪恶,但我不恨犯罪的人。
”
愿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希望,都积极向上。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篇二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方的邪恶轴心国之一,德国当年执政党----纳粹党惨绝人寰的种族清洗和灭绝臭名昭著。
无数的影视作品或直接展示战争正面交锋的悲壮残酷(如德国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或从个人命运反映了个体之于动荡世界的无力和渺小,生命脆弱卑微却坚韧无比(如波兰斯基的《钢琴师》);或戏谑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时期后方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和嘲弄(如法国电影《王中王》。
)
《纽伦堡大审判》是个异数。
德意志第三帝国从1933年纳粹掌权开始时即采取恐怖的法西斯主义施行对内对外的暴政,在二战结束后自然对当年的掌权者开始进行清算,清算的方式是通过公开审叛,清算者是战胜国美国(纽伦堡战后初期归美国管理),清算的对象是第三帝国的司法部。
核心问题来了:有多少生命在这期间被司法部的四位法律权威们(本片的被告)以司法公正的名义给“清理”掉?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履行他们的责任还是出卖自己的良心,屈服于强权之下的权益之计?
美国电影《纽伦堡大审判》(1961年版)以控辩双方精彩的法庭辩论引出战时和战后德国的几大尴尬境遇:
1、特定历史时期法律的制定者VS持不同政见的执行者的行为
2、当权者为了避免良心的谴责毅然离职VS当权者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当时的国家利益是反人类的)忍受良心的煎熬服从职责
3、反人性的种族歧视和屠杀是少数军国主义者不受法律监控的行为VS高层法律执行者对此并不知晓是否视为其帮凶
4、遍体鳞伤的德国战后重建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VS对参与军国主义的主要战争犯与以重罚
5、德国民众被制裁搞得怨声载道VS美国需要德国支持以对抗苏联的强大
最后,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切战争中战败一方的辩护王牌
----“服从国家的利益”,因而不应该由某一个特定法庭,尤其是由战胜国代表占多数的法庭来审叛,而应该交给历史来做出选择。
他们有罪还是无罪?当国家在施暴时,个人作为其中一员,仅仅随波逐流而已,他有罪还是无罪?那些受到侵略的国家,无论在初期发战争财的美国,出于自身利益与纳粹德国交好的梵帝冈,它们,有罪还是无罪?
电影切入角度奇特,叙述从容,剪辑精巧,每一次庭审就如同一个小高潮,引导着叙事呈螺旋式上升,直至推到打着司法正义旗号的美国为了国家利益也要做出人性屈从于政治的决定----多么讽刺!
五十年前的法庭片,剧情、导演、表演、剪辑无一不精致得无可挑剔。
纽伦堡大审判观后感篇三纽伦堡大审判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一个审判,同时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审判。
此次审判的被告主要是医生、商人、以及法官等人,因为在审判之前希特勒已经死了。
影片开始之时,海伍德法官说:“这些都是一些不该被审判的人啊!”让我对影片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在完整的看完影片之后,对造成这一悲剧性的原因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下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1、行政司法权需要独立于国家意志(统治阶级意志)
众所周知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
制原则是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
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而在希特勒执政,即第三帝国统治时期,我看到司法机关权利与执政者权利被绑在了一起。
在希特勒上台之后,所有的法官都做了1934效忠誓言的宣誓:“我发誓我将效忠德意志帝国和人民的领袖阿尔道夫.希特勒,我将对他忠诚并且遵守法律,我将良心上完成我的职责。
愿上帝保佑我!”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早在希特勒一上台的时候,司法行政部门就轻易的将他们的权利交出去了。
他们选择不再忠成于法律、正义,而是忠诚于希特勒。
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忠诚于他,然后才是遵守法律。
希特勒的个人意志被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被上升到了行政司法权力的高度。
最终导致法律不再具有伸张正义,维持社会公正公平的功能,更甚的是它被作为一种供统治者武器存在于社会中。
导致行政司法权被掌握在独裁者身上,导致死刑被无限扩大,导致上诉权被取消,导致种族观念被列入了法律中。
对抗国家的惩罚条例取代了案件本身的客观事实成为了法官的宠儿。
被告获罪的最主要因素以不是你是否犯罪,是否作为,是否不作为,甚至仅仅是一个身份就能让你被判处死刑。
(在当时,被告只要是波兰人、犹太人,或者是不受欢迎的政治派别人物就要被处以死刑)使得
冤假错案不断发生,统治者的意志被不断的放大,独裁现象越来越严重。
最终导致了德意志帝国走向衰败,走向灭亡。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将统治者阶级和行政权力机关分开。
他们之间各自独立,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绝不能是影片中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司法审判。
2、爱国主义必须与法律公正区分开(理性爱国)
盲目的爱国主义可以盛行一时但绝不可能是一世!恩斯特.简宁的辩护人劳尔夫在影片中一直在强调,他认为简宁是无罪的。
他说:“不管对错,都是我的国家。
”,他坚持认为简宁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爱自己的国家。
但是最后,简宁还是被判了无期徒刑,这个不正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要理性爱国么?简宁作为一个非常闻名的法理学专家学者,他的书广泛的被各个国家的学者学习,广泛的被当做教材用于教学。
一个本该依此为人民谋利益,一个如此了不起的法律工作者,却在做了1934效忠宣誓之后,成了一个法律的“睁眼瞎”。
就如他自己在影片中所说的那样,即使一开始是真的不知道的,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呢?我们还能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么?不能!我们只能说我们是装作不知道,是我们刻意的把它忽略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只是一味的执行统治者的命令,没有自己的思考,他们难道真的是在爱国么?从来没有去想过那些一车一车的孩子将被运往哪里,将面对怎么的命运。
即使在法庭上看到
了集中营中那些残酷的画面,沃纳.兰普还不肯承认这个事实,还天真的想忽略掉他们为虎作伥的事实。
事实证明,盲目的爱国主义是不可行的。
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做为虎作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