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7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精)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R R(Q)
R RQ(L)
dR dR dQ dL dQ dL MRP MRMP
公式表达:卖方垄断市场上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也是一般市场上的使用要 素的边际收益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31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是一个关于L的复合函数:R=R[Q(L)]或
29
§7-4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结构组合
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厂商 1)卖方垄断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2)买方垄断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2)双头垄断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30
卖方垄断厂商
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要素市场 上是完全竞争者。
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
MR通常是对产品而言,故称为产品的边际收益; VMP 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11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L
MP
P
VMP=MP×P
1
10
2
20
2
9
2
18
3
8
2
16
4
7
2
14
5
6
2
12
6
5
2
10
25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2
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时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
横轴为要素数量,纵轴为要素价格.设给定初始要素价格 为W0,相应地有一个产品价格P0,从而有一条边际产品价值曲 线P0·MP,根据该曲线可确定W0下的要素需求量L0,于是点 H(W0,L0)即为所求需求曲线上一点.如果这时没有其他厂商的 调整,则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 ·MP.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2)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由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
3.超额利润 ——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总收益与 总成本之差。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润的产生来源于垄断(市场竞 争的不完全性)、风险和创新活动。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3)超额利润的另一来源可以看作是来自企业家职能的创新,即率先改变生产函 数或需求函数,以致赚得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家职能的创 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品的生产,如成功地采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或管理方法, 另一类创新包括所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革新,如创造新产品、新式样和广告等等。 (二)利润的功能 1.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也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 标准; 2.利润不仅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也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3.利润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一个市场价格,即资本价值。
2.利率的决定
(1)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 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 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的重要因素。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市场就会出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
需求曲线的变动通常会受到收入、偏好和替代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与需求曲线不同,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越少。
供给曲线的变动通常会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均衡在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会通过价格的调节达到均衡。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会超过需求量,市场会出现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会超过供给量,市场会出现短缺。
只有当市场价格等于均衡价格时,市场才会达到供需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得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均衡价格的确定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是市场自发性达到供需平衡的结果。
均衡数量则是指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交易的数量,是供需双方达成一致的结果。
影响因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需求方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和替代品价格变动都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供给方面,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也会对供给曲线产生影响。
此外,市场结构、政府政策和外部环境等因素也会对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影响着市场的运作和资源的配置。
通过深入理解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探讨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微观经济学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W MRPL2 W1
MRPL1
W2
0
L1 L3 L2 L
(a)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W A
W1
W2 0
B
C
D2 D1
D
LA LC LB L
(a) 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图7.6 厂商和行业要素的需求
▪ a为厂商需求变化,b为行业需求曲线。
▪ 设开始劳动价格为W1,某厂商劳动雇佣量为 L1,若劳动价格降至W2,厂商将雇佣劳动量 L2。
K
A
M K3
E3
K1 K2
E 1 E2
Q2
Q1
0
L1 L2BL3 N
B' L
图7.5 要素的价格效应
▪ ③这一变化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
▪ a、替代效应,若厂商产量仍维持在Q1,与 新的等成本AB’平行的等成本线MN,与Q1 最优组合点E2与E1相比厂商多用变得便宜全 家的劳动而少用变得相对昂贵的资本,劳动 量从L1增至L2,资本由K1减至K2。
▪ 3.因不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但斜率要大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在价格既 定时,不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要小于完全竞 争厂商。
▪ 厂商面临的价格并不因产品市场结构变化而 变化。因为无论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还是完全 竞争厂商,面临的都是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 曲线。
▪ 二、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 (一)、商短期对要素的需求
▪ 假设资本不变,分析的是对劳动的需求,同 时假定是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 图示 如P162 图7.2
MRPL W0
AS
MRPL
0
L-1 L0 L-2
L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分配理论

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如果当
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失去更多
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生活质
2019/11/29 量。”
24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的决定
W(元/小时)
W1
E1
2019/11/29
W0
E0
L
O
L1 L0
(小时)
25
工资率的差异——《马和驴子》 功不唐捐
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要 素的需求。
第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联合需求(joint demand)——是指生产某
种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综合作用。
2019/11/29
2
特殊的需求:引致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
又有一天,地主和地主婆要去岳父家,让张三提前几天去
通知,准备好酒菜和床铺。张三赶到地主的岳父家,说: “我家老爷和太太马上就到。他们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 只能吃生虫的面,睡在地上。”地主夫妇到了,岳父用生 虫的面招待他们,还让他们睡在地上。事后,地主知道是 张三捣的鬼,决定赶走张三。他对张三说:“只要你愿意 自动离开,不割我的鼻子,我给你100块大洋。”张三答 2019/11/29 应了,他拿了这笔钱,开起了小店,过着不愁吃喝的生活5。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 品的供给曲线一样,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但是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各具特点,因而他们的 供给曲线有时并非正斜率曲线。(特例)
2019/11/29
12
对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概述 对要素的供给研究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众多,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减少;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减少。
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供给增加;生产技术进步,供给增加;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增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促使价格上升。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预算约束和商品的价格来选择消费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则反映了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消费者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上达到的,此时消费者在既定预算下实现了最大效用。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EK0; 第二步:劳动价格由W0变 化为W1,则将全部资源作 为要素供给的全部收入为,
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由
EK0变为EK1;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步:引出价格扩展线PEP概念与图形价格扩展线 PEP是无差异曲线簇与相应的预算线的切点的集合。它 在坐标上的图形反映了最优闲暇量如何随着劳动价格变 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劳动市场供给量如何随着劳动价 格变化而变化,于是得到劳动供给曲线。
o 所有这一切,用一般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 一定的程度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 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 少。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4.均衡工资的决定
W W3 W2 W1
O
Sc bW
a
DS
E W0
价格,则有: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o 自用资源既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干家务),也可以带来 直接效用(休息、闲暇)。为了分析的简单方便起见, 我们这里只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是直接的,即不考虑 干家务这类现象。若用l表示自用资源数量,在此假定 下,则有:
o 这如何解释?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劳动供给曲线
o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因为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 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二者存在反方向 的关系;
o 劳动的价格——工资同时也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因为增加了一 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 入——工资。于是工资也是闲暇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O
Q2 Q0 Q1
Q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D S2 S0 S1
P
S↑ 右移→ P(均衡)↓
S↓ 左移→ P(均衡)↑
E2
P2 E0
P0
P1
E1
结论是: ①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反方向变动。
②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
O
Q2 Q0 Q1 Q 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前苏联政府向观光客骄傲地宣称:为了使欣赏歌 剧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最好座位的票价只要4 美元。纽约百老汇类似的演出,票价高达60美元。我 们的低票价政策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得起歌剧!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事实。但从经济学的观 点来看,我们要问:当票价定得这么低时,是不是每 一个要看歌剧的前苏联人民,都能买得到票呢?前苏 联政府的这种补贴是否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呢?
P(价格高)↑ → D(需求量少)↓ ②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
④消费者嗜好。 偏好程度↑→该商品D↑
③ P0时: DE=SE→达到均衡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条件 D = f(P) S = f(P) D=S
Q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2 D D1
S
D↑(右移)→ P(均衡)↑ D↓ (左移) → P(均衡)↓
P1
E1
P0
P2
E0
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买卖方完全竞争要素使用的原则和利润来源
• ①产品卖方完全竞争(p不变)下MRX的形式 :
MRX ( PQ) 'x PMPX MRQ MPX MRP(边际收益产品 ) vm p(边际产品价值 ) PMPx vm p:按不变产品价格计算 的要素边际收益。 MPX 递减决定MRP递减,P为常数时MRP与vm p重合为负斜率。
• 第一节 要素需求与供给理论 • 一、不同市场结构下要素使用要素的原则 和利润来源 • 二、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 三、要素供给原则和供给曲线
• 一、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使用要素的原则和利润来源 • 1、使用要素的原则: •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MRX=MCX
MRX MRP ( PQ)
设PX a bX , TC X aX bX 2 , MFC a 2bX, 要素成本是要素使用量 的增函数, dpx MFC AFC X,MFC的斜率是AFC斜率的两倍 dx
• ③卖方竞争和买方垄断下的要素使用原则和超 额利润来源
dpx MRP MFC PMP X Px PMPX a 2bX , dx dp M PMP Px x X M a 2bX a bX bX dx 2 Px PX Px bX 2 PX X 超额利润来源于买方垄 断按平均成本而不是边 际成本购买要素。
k' R''k (rK ) 'k 0, PMP k r
成本最小化证明: C wL rK [Q f ( L, K )], w dC dL ' C L w MPL 0, MCQ MPL dL dQ r dC dK C r MPk 0, MCQ MPk dK dQ
MFCX PMPX
AFCX =PXX/X=PX=MFCx MPR=P· MPX=vmp
0
Q
完全竞争条件下,p=AC最低点,
Q
等于要素价格最大或成本最小的证明
利润最大化证明: PQ wL rK
' L R''L ( wL ) 'L 0, PMPL w
' k
MCQ MRQ 使用要素的原则为 w PMPL MRQ MPL MCQ MPL r PMP k MRQ MP X MCQ MP k
• 3、卖方垄断(P可变)买方竞争(PX不变)下使用要 素原则
①卖方垄断下MRP与vmp曲线
dQ dp dp dp MRP ( PQ)'x p Q pMP Q vm p Q dx dx dx dx dP dQ dP ' MRP MRQ MPX ( PQ)Q MP ( P ) PMP Q dQ dX dX MRP MRQ MPX (a 2bQ) MPX PMPX vm p (a bQ) MPX , vm p MRP, vm p是MRP斜率的两倍。
0
vmp pMP x ( p 1) MRP
X
• ③要素买方完全竞争(PX不变)使用要素的成本形式。
Px X MFCx ( Px X ) Px,AFCx PX X Px MFC AFC,水平线
' x
MFC,AFC, PX MFC=AFC=PX
0
X
• ④卖方和买方完全竞争下,要素使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MPR=P· MPx =PX
• 4、卖方竞争(P常数)买方(PX变数)垄断 • ①产品卖方:P不变,MRP=VMP=PMPX • ②买方垄断:Px可变,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 dpx ' MFC ( Px X ) x X Px dx PX X PX PX AFC ,设 a, AFC aX, X X TC X PX X aX 2 , MFC 2aX
②买方竞争要素使用成本曲线,PX是水平线
• ③超额利润来自产品卖方垄断:Q(P—PX)=π,(P>PX)
dp MRP PX PMP Q p x, dx dp M PMP Q X P X dx
P P Px π Px=AFC=MFC P· MP=vmp MRP
0
x
vm p MRP的垂直距离: (a bQ) MPx (a 2bQ) MPx bQMP x (P i PX ) X i x
MRP, MFC 2pX Px
π
MFC=a+2bx px=AFC=a+bx
MRP=PMP
0
x
• 5、产品卖方和要素买方垄断 • ①要素使用原则
• 第六章 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掌握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要素所 有者供给要素的原则和各类要素均衡价格 决定。 • 难点:要素需求曲线、买方和卖方垄断下 的要素收益曲线 • 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要素供给曲线
• 第一节 要素需求与供给理论 • 第二节 工资、地租和利息决定理论 • 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政策
' X
dR , dX
dQ MPX 递减决定要素使用曲线 负斜率。 dX
dC MC X ( PX X ) , C是X使用量和PX 增函数, dX 成本曲线正斜率。
' X
使用要素的利润最大化 一阶条件:
' ' ' x Rx Cx 0, MRx MCx ; 二阶条件: '' ' ' x 0 MRx MCx , MRx负斜率,MCx 零斜率或正斜率
MRX vmp
MRP=vmp 0 x
• ②vmp、MRP、PMPX曲线的移动
p变动、技术变动、要素的配合效 率等外生因素推动PMP、MRP移 动、vmp与MRP的分离。
vmp、 MRP、 P· MPX
vmp pMP x ( p 1) MRP
vmp pMP x ( p 1) M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