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习题
精选新版音乐鉴赏期末测试复习题库1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音乐鉴赏》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音乐就是要表达主流形态表达美丽的事物。
()正确答案:×2.对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家的理解基本是相一致的。
()正确答案:×3.如果不遵从人们想象中的作曲家的意图,就会受到尊重和爱戴。
()正确答案:×4.感性能力的培养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
()正确答案:×5.年龄越低的人通常偏好于细腻、敏感、丰富的音乐。
()正确答案:×6.音乐没有好坏之分,没有评价的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7.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当做公论。
()正确答案:√8.听众期待的时间与音乐的张力成反比。
()正确答案:×9.联觉习惯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
()正确答案:√10.拉威尔的《波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
()正确答案:√11.在我国,无论什么地区什么民族都没有使用和声的先例。
()正确答案:×12.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表达是一种所有的死亡都充满着活力的感情。
()正确答案:√13.在音乐欣赏中,欣赏演奏的技能是没有必要的。
()正确答案:×14.听众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要有调适的态度。
()正确答案:√15.联觉习惯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
()正确答案:√16.伟大的艺术家心灵都比较专注,并不广泛,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音乐。
()正确答案:×17.中景结构是指构成音乐最骨干的音所组成的骨架轮廓。
()正确答案:√18.注意的保持能力对理解音乐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19.音乐专家与普通人的声音听觉能力是没有实质性差别的。
()正确答案:√20.我们在创作音乐时基本不能做到忠于原作,因为我们听到的就不是原作。
()正确答案:√21.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22.在音乐欣赏中,欣赏演奏的技能是没有必要的。
()正确答案:×23.在演奏音乐时我们有效地在总体布局上进行了丰富而有序性的设计就可以忽视某些细微的结构。
精选新版音乐鉴赏期末考核复习题库1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音乐鉴赏》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在我国,无论什么地区什么民族都没有使用和声的先例。
()正确答案:×2.联觉习惯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
()正确答案:√3.音乐就是要表达主流形态表达美丽的事物。
()正确答案:×4.听众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要有调适的态度。
()正确答案:√5.一般说来,经过音乐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低音的旋律。
()正确答案:√6.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7.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都非常实事求是,并不存在面子化倾向问题。
()正确答案:×8.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惯性心理会让我们期待音乐中出现突兀的变化。
()正确答案:×9.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表达是一种所有的死亡都充满着活力的感情。
()正确答案:√10.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以其狂热的追求音乐出名。
()正确答案:√11.拉威尔的《波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
()正确答案:√12.音乐仅仅表现当前听觉和感觉到的情感。
()正确答案:×13.联觉习惯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
()正确答案:√14.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当做公论。
()正确答案:√15.在多重旋律线条中我们要保持对注意力的专注,才能体会更复杂的音乐表现。
()正确答案:×16.音乐没有好坏之分,没有评价的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17.在音乐欣赏中,欣赏演奏的技能是没有必要的。
()正确答案:×18.对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家的理解基本是相一致的。
()正确答案:×19.听众期待的时间与音乐的张力成反比。
()正确答案:×20.在多重旋律线条中我们要保持对注意力的专注,才能体会更复杂的音乐表现。
()正确答案:×21.中景结构是指构成音乐最骨干的音所组成的骨架轮廓。
()正确答案:√22.注意的保持能力对理解音乐至关重要。
最新音乐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音乐鉴赏》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
案]
一、判断题
1.简约手法可以用很少的材料唤起我们期待的张力。
()
正确答案:√
在古典音乐中,重复演奏两遍同样的旋律需要使用不同的力度。
()
正确答案:√
2.联觉习惯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
()
正确答案:√
3.在多重旋律线条中我们要保持对注意力的专注,才能体会更复杂的音乐表现。
()
正确答案:×
4.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当做公论。
()
正确答案:√
5.听众期待的时间与音乐的张力成反比。
()
正确答案:×
6.拉威尔的《波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
()
正确答案:√
7.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表达是一种所有的死亡都充满着活力的感情。
()
正确答案:√
8.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都非常实事求是,并不存在面子化倾向问题。
()
正确答案:×
9.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
正确答案:×
10.在音乐欣赏中,欣赏演奏的技能是没有必要的。
()
正确答案:×
11.艺术是人类心灵对外界事物反应的总结。
()。
鉴赏音乐(旋律)练习题

鉴赏音乐(旋律)练习题
以下是一些帮助您练音乐旋律鉴赏的练题。
通过完成这些练,
您可以提升对音乐旋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请您准备好纸和笔,开
始解答问题吧!
1. 以下旋律有几个音符?请在每个旋律后写下对应的音符数量。
- C D E F G
- A B C D E F G
-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2. 请听下面的旋律,然后选择对应的音名。
- A B C D
- E F G A
- C D E F
3. 请听下面的旋律,然后选择对应的音程。
- 纯一度
- 纯二度
- 纯三度
4. 请听下面的旋律,然后选择对应的调式。
- C 大调
- A 小调
- F# 大调
5. 请写出下面旋律的音程。
- C D E F G A B C
- G A B C D E F G
6. 请听下面的旋律,然后写下对应的乐谱。
- Note 1
- Note 2
- Note 3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您可以使用简称或音名,如C、D、E 等。
如果需要绘制乐谱,您可以使用简单的音符表示,例如用数字1表示C,用数字2表示D等。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于提升您的音乐旋律鉴赏能力有所帮助!加油!。
初中音乐鉴赏练习题十篇

初中音乐鉴赏练习题十篇
1. 音乐鉴赏是什么?
- 音乐鉴赏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对其艺术特点、表达手法和情感内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2. 音乐的要素有哪些?
- 音乐的要素包括声音、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动态和速度等。
3.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乐器有哪些?
- 常见的乐器有钢琴、小提琴、吉他、鼓、长笛、萨克斯等。
4. 请分析一首流行歌曲的音乐要素。
- [填写具体分析]
5. 如何欣赏一首古典音乐作品?
- 可以从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作品的历史背景、曲目结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欣赏。
6. 什么是旋律?如何判断一段旋律好坏?
- 旋律是一段由连续的音符所组成的曲线。
判断一段旋律的好坏可以从其曲调是否流畅、是否富有情感、是否容易记住等方面进行评价。
7. 请简要解释一下音色是什么?
-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高时所产生的音质特点和听觉效果。
8. 请列举一些可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 可以通过听音乐、研究音乐理论知识、参加音乐欣赏活动、研究乐器演奏等方式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9. 解释一下音乐的动态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 音乐的动态是指音乐作品中声音的大小和强弱的变化。
速度是指音乐的进行快慢。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音乐速度的感受。
10. 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解释喜欢它的原因。
- [填写具体描述和解释]
以上是初中音乐鉴赏练习题十篇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年尔雅《音乐鉴赏》考试复习题含答案(通用题型)

2023年尔雅《音乐鉴赏》考试复习题含答案(通用题型)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陕北民歌《脚夫调》表现的是哪一种情感:()A.欢快B.伤感C.奋进D.愤懑2.下列哪一位演奏家被世界赞誉为“钢琴诗人":()A.李斯特B.朗朗C.莫扎特D.肖邦3.中国的传统音乐中缺少下列哪一个因素:()A.节奏B.旋律C.乐器D.合音4.在音乐史上达到人类演奏技巧巅峰和极限的伟大演奏家是:()A.李斯特B.莫扎特C.巴赫D.理查德·弗里德曼5.下列哪一项是我们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A.获得理性知识B.获得感受C.提高演奏技能D.提高欣赏水品6.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是:()A.朗朗B.周广仁C.杜宁武D.韩冰7.我们在创作音乐进行结构布局时,要注意框架的哪项度的支撑:()A.一度B.二度C.三度D.四度8.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A.语义性B.视觉性C.非视觉性D.美学性9.艺术内行的标志是:()A.会享受,能评价B.能听懂C.能记下旋律D.能再现演奏10.胡志厚的管子独奏《胡笳十八拍》要求我们下列哪一项能力来更好地欣赏音乐:()A.注意的集中能力B.注意的专注能力C.注意的分配能力D.注意的保持能力11.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纳河》没有表现出下列哪一项场景:()A.涓涓小溪B.小溪汇成洪流C.一对恋人相会D.乡村的舞蹈12.《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A.拉威尔B.亨德尔C.巴赫D.莫扎特13.以下对联觉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联觉是一种习惯和本能B.联觉是一种理性行为C.联觉无法控制D.联觉反映无处不在14.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音乐是依靠下列哪种方式:()A.听觉B.视觉C.联觉通感D.解说15.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不包括:()A.惯性心理B.求异心理C.期待心理D.反馈心理16.人与人之间活动的共同的审美规律被称为:()A.主观偏好B.社会共识C.主体间性D.主观个性17.下列哪一项是在演奏炫技中最难把控的:()A.细节B.速度C.力量D.绝对高度18.胡志厚的管子独奏《胡笳十八拍》要求我们下列哪一项能力来更好地欣赏音乐:()A.注意的集中能力B.注意的专注能力C.注意的分配能力D.注意的保持能力19.下列哪一项是构成乐感的主要因素:()A.听觉B.联觉C.天赋D.习惯20.复调的音乐要求更多的注意力的哪一项能力:()A.专注B.保持C.分配D.停滞21.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A.音乐解说B.音乐感知C.音乐内化D.音乐创作22.一个伟大的演奏家和普通的演奏家真正的区别是在于:()A.技术B.注意力专注的程度C.音乐的感受能力D.理解的深度23.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A.良好的听觉B.良好的理解能力C.良好的乐感D.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24.音乐审美能力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基本要素:()A.能力B.天赋C.习惯D.经验25.西贝柳斯所著的《芬兰颂》没有表现出下列哪一项情感寓意:()A.抗争B.胜利C.黑暗D.幸福二、判断题(20题)26.瓦格纳的音乐风格与其道德一致,都是鄙夷的.()A.正确B.错误27.注意能力分配有问题可能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误读。
20道音乐鉴赏习题及答案

20道音乐鉴赏习题及答案1. 请问谁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主要作曲家?答:贝多芬。
2. 谁是莫扎特的贝多芬?答:贝多芬。
3.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答:俄罗斯。
4. 谁是《Swan Lake》的作曲家?答:柴可夫斯基。
5. 谁是《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的作曲家?答:德沃夏克。
6. 小提琴是哪个音乐家的标志乐器?答:尼科洛·帕格尼尼。
7. 谁是《Canon in D》的作曲家?答:约翰·帕赫贝尔·贝勒。
8. 谁是《Rhapsody in Blue》的作曲家?答:乔治·格什温。
9. 请问巴赫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答:德国。
10. 谁是《Moonlight Sonata》的作曲家?答:贝多芬。
11.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在哪一年出生的?答:1756年。
12. 谁是《Carmen》的作曲家?答:乔治·比才。
13. 谁是《Eine kleine Nachtmusik》的作曲家?答:莫扎特。
14. 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吉阿库莫·普契尼是哪一年出生的?答:1858年。
15. 谁是《The Four Seasons》的作曲家?答:安东尼奥·维瓜利。
16. 谁是《Für Elise》的作曲家?答:贝多芬。
17. 著名的俄国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是哪一年出生的?答:1882年。
18. 谁是《Peer Gynt Suite No. 1》的作曲家?答:格里格。
19. 谁是著名的乐器制造商斯特拉迪瓦里?答: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20. 谁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答:贝多芬。
以上是20道音乐鉴赏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精选音乐鉴赏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1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音乐鉴赏》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
案]
一、判断题
1.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表达是一种所有的死亡都充满着活力的感情。
()
正确答案:√
2.听众期待的时间与音乐的张力成反比。
()
正确答案:×
3.音乐就是要表达主流形态表达美丽的事物。
()
正确答案:×
4.艺术是人类心灵对外界事物反应的总结。
()
正确答案:√
5.一般说来,经过音乐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低音的旋律。
()
正确答案:√
6.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
正确答案:×
7.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惯性心理会让我们期待音乐中出现突兀的变化。
()
正确答案:×
8.在音乐欣赏中,欣赏演奏的技能是没有必要的。
()
正确答案:×
9.瓦格纳的音乐风格与其道德一致,都是鄙夷的。
()
正确答案:×
10.在我国,无论什么地区什么民族都没有使用和声的先例。
()
正确答案:×
11.拉威尔的《波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习题问:《黄河船夫曲》是什么形式的民歌?答:问答式问:《孟姜女》和《茉莉花》都属于那种民歌?答:同宗民歌问:《割莜麦》是那里的民歌?答:山西问: 陕北山歌又叫什么?答: 信天游顺天游问:花儿是哪里的民歌品种?答:甘肃青海宁夏都有流传欧洲浪漫乐派习题问:浪漫乐派的创作原则答: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是按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或补充现实的不足。
因此,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热烈、追求理想的境界,极力塑造理想化的形象,充满神奇的幻想、奇妙的想象和瑰丽的色彩。
问:民族乐派创作的主要特征答:1、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描写人民反抗异族的侵略和压迫,反抗封建暴政,颂扬民族英雄、歌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2、赞美祖国瑰丽的山河及人民的生活风俗,表现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3、直接抒发作者的生活体验及内在的感情;4、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民族阶级斗争。
问:民族乐派的艺术风格答:在艺术风格上,民族乐派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及艺术技巧相结合,使音乐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由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
民族乐派的贡献,不仅在于创立、繁荣了本国近代专业音乐,也丰富发展了十九世纪全欧洲的音乐文化,还对其后的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词解释强力集团俄罗斯强力集团不是单纯以友谊结合起来的音乐家的集团,而是一个有着共同的思想、由当时进步的青年艺术家所组成的战斗集团。
他们鲜明地倾向民间音乐创作的研究,为确立和繁荣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确信“伟大的音乐艺术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土壤”。
其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5人。
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浪漫乐派的分支)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
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
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
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等。
咏叹调抒情的独唱曲,可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唱。
序曲指在歌剧、芭蕾舞剧、话剧、戏剧以及其他大型作品之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开场音乐,亦常单独用于音乐会演奏。
协奏曲是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
一般由三个乐章构成。
交响曲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的管弦乐套曲,一般由若干个独立但又有内在联系的乐章组合而成,它是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
交响音乐交响音乐并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泛指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富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严谨的结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管弦乐表现手法的乐曲。
乐派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某些创作主张与风格相近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总称。
狂想曲是一种源于19世纪,以史诗或民间叙事诗为题材的器乐作品。
通常以民歌或民间音乐为素材,体裁、形式较自由。
多以缓慢的民歌和快速的民间舞曲的交替出现为主体。
交响诗这个体裁名称是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于19世纪中叶。
在构思上或体现某一哲学思想,或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作品题材相联系;在形式上是一种单乐章的、自由曲式的标题交响音乐。
西方20世纪音乐鉴赏问: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其代表作曲家是谁?答:“印象主义”起初是作为贬义词用于音乐,后来被沿用下来。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是发过作曲家德彪西。
对德彪西影响最大的是作家,而不是音乐家。
当德彪西在世纪转折之际寻找新的道路时,象征主义诗人追求词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家利用色彩抓住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了他很大的启迪。
法国音乐固有的崇尚肉和抑制,排斥过渡激情,成为他创造的依据。
在德彪西的笔下,出现了一种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强调朦胧隐性的音乐更个,形成了独特象征的语汇。
问: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答:旋律常以短小的动机缀合而成,避免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发展等手段。
声乐旋律与语言音响相吻合,器乐旋律也很少有气息宽广的线条。
喜用复节拍和复节奏,节奏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
重视调式的表现力,如运用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阶。
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终止式。
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取得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音色丰富新颖,广泛运用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配器及织体安排及其细腻,是管弦乐色彩缤纷,并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较多采用小型体裁,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不少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性结构的轮廓。
问:6人组的成员都有哪些?其行动纲领是什么?答:成员:奥克里、迪蕾、奥涅戈、米约、普朗克和泰来菲雷宗旨:反浪漫主义和反印象主义,主张冷静客观的音乐。
问:新古典主义音乐是什么?其旗帜性人物是谁?答:新古典主义作为20世纪的重要流派之一,晚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而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以萨蒂和“6人组”为代表,不仅排斥以感情过剩,编制庞大和复杂的表现主义的极度主观意识。
新古典主义的旗帜人物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法国生活和创作的斯特拉文斯基。
问: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是什么?答:新古典主义是对后浪漫主义的反动。
它排斥过渡的情感表现,要求冷静月诉;反对膨胀的主观意识,提倡客观稳定的创作态度;偏爱古典的奏鸣曲、协奏曲、各类室内重奏,复活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帕蒂塔、托卡塔、各类室内重奏等纯音乐体裁;追求形式结构的匀称完美,浓缩音乐织体的明晰简洁,理性化的复调织体明显胜于主观性强的和声手段。
在发展手法上,较少运用德、奥音乐中常见的主题的对比冲突和动机的分裂发展。
代替以单一主体和衍生出多主题的手法。
不用大编制的管弦乐队,爱好室内乐队自由的组合和朴实无华的效果。
常常出现对以往作曲家作品的摹仿和暗示。
问:新古典主义音乐是完全回归古典吗?答:新古典主义并非真正回到古典、巴洛克,甚至更远,时处20世纪,一方面,音乐家有着不同的艺术目标,另一方面,种种新技术手段,诸如运用自由的不协和音响、多调性、复杂的节奏组合,都被广泛运用,所以才称为“新--古典主义”。
问:什么是表现主义音乐?其代表作曲家有哪些?答:与印象主义音乐一样,表现主义音乐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延长线上的一个音乐流派,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印象主义的目标在于捕捉于内心地感受推向外界。
表现主义所要表达的内心体验,往往是潜意识的、非理智的,无疑与世纪末德、奥友理想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形势感到绝望,以及心理学家佛罗伊德的理论有关。
表现主义用反抗蔑视就有秩序来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恐惧,从而使它又具有20世纪的特征。
代表作曲家有勋伯格。
问:什么是十二音音乐?代表作有哪些?答:十二音音乐是勋伯格提出的一种无调性的作曲方法。
其方法是,作曲家在写作之前,先凭自己的兴趣随意编排十二音的“序列”,作为创作乐曲的基础。
应遵循几条规则:1)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11音都出现之后方可重复,这样就可以防止某一音占优越地位;2)避免三和弦进行,因三和弦可能引起对“调性”的联想;3)四度、五度音程,三全音程尽可能只用一次;4)在序列中不应过多用相同的音程,以避免单调;5)基本序列中各音移低或移高一个八度,意义是一样的。
中国近现代音乐问:《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谁?请写出各乐章的标题。
答:词光未然;曲冼星海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水谣第四乐章河边对口曲第五乐章黄河怨第六乐章保卫黄河第七乐章怒吼吧,黄河!问:请写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及曲式结构图。
答:何占豪、陈钢呈示部:引子、主部(ABA)、连接部、副部(ABACA)、结束部展开部再现部:省略副部问:简述刘天华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方面的贡献。
答:作者贡献:①他借鉴了小提琴顿弓、连弓、颤弓等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和演奏技法,使二胡从民间状态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②他为二胡、琵琶编写的练习曲谱,改变了传统口传心授的教授方法,并首次将民族器乐列入了高等音乐学校的课程之中;③他发起成立的“国乐改进社”在国乐的创作、整理传统音乐、改良民族乐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简述阿炳的音乐风格及代表作品。
答:风格特点:①阿炳的二胡使用的是中弦和老弦,这形成了他独特的苍劲风格;②他在内弦上的娴熟技巧更充分展示了其深沉厚朴的特色;③他在运弓上多以短弓见长,其滑音的运用恰如其分。
阿炳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龙船》等六首。
欧洲古典音乐名词解释室内乐最早指在贵族客厅演奏的音乐,尤其是重奏音乐。
重奏的每一个声部由一个人担任演奏,处理细致,配合密切。
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
奏鸣曲式是一种有三个部分组成的器乐体裁,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呈示部往往有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体。
下列哪些作曲家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A.亨德尔B.海顿C.舒伯特D.莫扎特答案: A在下列哪部交响曲中贝多芬第一次展现了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A.第五交响曲B.第三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答案:B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 b小调弥撒曲是海顿创作的宗教音乐B. 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史上的“旧约全书”C.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意指形状不规整的珍珠D. 海顿音乐创作是以交响曲和歌剧为核心的答案:BC问:莫扎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及成就?答:音乐纯朴优美,由于具有明朗、乐观的素质,被誉为“永恒的阳光”。
他是古典音乐精神的完美体现者,代表古典音乐时期歌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并将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来音乐得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1.欧洲浪漫乐派的时代背景1、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音乐流派。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1815年全欧性的封建势力复辟以及随后兴起的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是产生浪漫主义音乐的土壤。
贝多芬是通向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在他后期的创作中已显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奥的韦伯和舒伯特。
19世纪30—40年代,随着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音乐达到了鼎盛时期,为此做出贡献的作曲家有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柏辽兹、肖邦和李斯特等。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分支,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格里格、西贝柳斯等人的交响音乐显示了可贵的民族特色,使整个浪漫时期的创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50年代以后,随着民主运动的低落,浪漫主义音乐也开始衰落。
到了70—80年代,浪漫主义音乐逐渐走向解体,虽然其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但它一直持续影响到19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作曲家,如理查?施特劳斯、马勒等,故也有人称他们为“晚期浪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