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教育叙事之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参考模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345【篇二:关于对外汉语专业开题报告】关于对外汉语专业开题报告1.1 选题背景虽然相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儿化只能算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小配角。
但是正如一台大戏,配角也要起到调节演出气氛和演出节奏的作用一样,语言中的配角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要本着“主角虽主,次角不次”的原则来看待语言中的小角色。
1.2 研究现状和不足由于儿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学界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还集中在儿化的本体方面,对外汉语方面涉及的并不多。
总结上述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关于儿化研究的成果仅限于对儿化本体的研究,有些并不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甚至有些地方对教学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中规定“书面上有时儿化,有时不儿化,口语里必须儿化的词”,这种词汉语里称作必读儿化词。
《现代汉语词典》是当今最权威的辞书之一,也是我们编纂各种对外汉语教材的依据之一,正是因为必读儿化词被定义为“书面上有时儿化,有时不儿化”,所以很多对外汉语教材中对必读儿化词的处理就显得有些随意,这种处理方式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并不为过,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显然不太妥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本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通过多种材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以及对两所高校的50 名初中级留学生进行的口头调查,总结现有教材中儿化词的收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教材中儿化的不规范现象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对现有教材在儿化词收录和编排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留学生能有效、快速地掌握汉语中的必读儿化词。
本论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资料。
主要统计的资料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①,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编辑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②(即hsk词汇大纲),hsk样题和模拟题,以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③本科系列教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功之路》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⑤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基础汉语40课》⑥。
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一、引言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将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授给非汉语母语者的教育活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汉语国际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语言之一,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
同时,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也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意义1. 促进文化交流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通过学习汉语,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中外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还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2. 推动经济发展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掌握汉语的人将更容易与中国进行商务交流和合作。
此外,汉语国际教育也为中国的留学生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
四、问题与挑战1. 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不足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师资队伍的不足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的汉语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建议与展望1. 制定更优质的教材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制定更优质的教材。
这些教材应该既有足够的难度,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材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汉语。
2.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对学生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论证和审核,是高校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目:二语习得理论促进中国外语教学的完善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二语习得理论在全球内蓬勃发展。
但我国的外语教学仍是外语课堂教学,并非二语教学。
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外语教师仍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不屑一顾,以致课堂教学呆板传统,学生积极性不高。
本课题通过提出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指导原则与意义,以此为我国教师提供外语教学实践活动的灵感和启示,改革创新外语教学方法,促使我国外语教学日趋完善。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近十年来,国外二语习得研究原著不时出版,国内学者将该领域与中国外语教学相结合撰写了许多关于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研究专著,还通过论文或书评形式将有关专著完善与传承下去,研究领域日益拓宽,队伍日益强大。
2002年,杜文捷提出:外语教学应借助于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指导,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即让学生沉浸于教师创设的目标语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
另外,周平、张吉生在2003年指出: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教学应遵循这一规律,同时希望我国的外语教师充分了解二语习得过程,将二语习得研究结果及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
国外学者在关于二语习得的领域中也相继提出独特的见解。
2001年,Richards和Rodgers提出两个领域:过程导向和条件导向。
语言学习过程导向论和条件导向论影响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应用。
2003年,Doughty和Long认为,广义的二语习得研究涵盖了儿童和成人在自然或教学环境中习得的现象。
纵观国内外学者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们强调学习者应沉浸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愉快地学习。
所以,我国的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真实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自然习得的机会。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开题报告.doc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开题报告随着不断推进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汉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在与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价值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最近几年,汉语热在全球席卷,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拉越多。
其中包括:外国人、来华留学生、海外华人和我国少数民族。
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回避的使命。
(二)选题意义通过实践分析和理论研究,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知识教学方面,、强化对外汉字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结合等方面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人的课题。
(三)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现在采用汉字知识教学方法。
所以有必要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汉字知识教学的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四)预期结果(五)、研究进度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题目20xx年xx月19日第二阶段:撰写阶段撰写20xx年xx月19日~20xx年2月18日。
撰写初稿20xx年2月18日~20xx年3月25日。
撰写定稿20xx年3月25日~20xx年4月22日。
第三阶段:毕业阶段20xx年5月30日三、(一)综述(二)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三)小结及启示四、[1]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J].渤海大学学报。
2007(2).[2]刘丽萍.笔画数与结构方式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J ].语言教学与研究,21308(1).[6]郝美玲.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7(1).[7]郝美玲,范慧琴.部件特征与结构类型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10]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4).[12]江新.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问关系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15]吴门吉。
高定国,肖晓云,等.欧美韩日学生汉字认读与汉字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6).[18]江新,柳燕梅.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1).[21]马明艳.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0).[24]施正宇.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
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

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篇首引言】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重要地位,对外汉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逐渐受到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我将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前人研究”材料综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有许多前人的研究,例如XXX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注重文化传授的理念;XXX从话语语体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将进一步研究XXX。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XXX,研究目标是XXX。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对外汉语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篇中说明】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XXX。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我将分析XXX,得出结论。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本研究的意义在于XXX。
通过对XXX的研究,我将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此外,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XXX。
【篇末结尾】六、预期结果和研究进展安排预期结果是XXX。
研究进展安排为XXX。
七、可能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XXX。
我将采取XXX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八、参考文献[1] XXXX. XXXX[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1-5.[2] XXXX. XXXX[J]. 对外汉语学习,2012(3): 10-15.以上是对外汉语开题报告的一个模板,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您,实际的开题报告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对外汉语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对外汉语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写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及讲述初步构思的实验思路,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对外汉语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对泰小学生汉语综合课《我病了》教学设计——以清迈府Watweruwan学校为例一、选题背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随着“两带一路”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中国与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洲周边等57个国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交流关系。
继本世纪初在世界各地兴起的“汉语热”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已成为多数国家的第一或者第二大外语,仅美国就有数百万人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遍布美国48个州。
据国家汉语办公室统计,目前海外有1亿多人在学习汉语,以笔者所任教的国家——泰国为例,从2003至今,汉语爱好者人数已由原来的几万人增加到近百万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汉语学习者数量急剧增加,而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
以泰国为例,参与汉语教学工作的主要为通过我国国家汉办派出的公派教师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但数量有限。
因此,多数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普遍存在缺少汉语教师的情况。
“学生多、教师少”造成大部分汉语教师志愿者课时多、课堂任务繁重,极大地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如何从汉语课堂出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吕必松(1986)提到“语言教学好比一项建筑工程,而且是更复杂的工程。
语言教学没有总体设计,就好比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没有工程设计。
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普通的语文教学课堂设计不同,在对外汉语课堂设计中,教师除了考虑学生的母语习惯以及文化、社会背景以外,还应充分考虑到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并以对外汉语课堂设计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合理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含提纲)》

本文将《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1、2 两册(共44 篇课文)、《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两册(共30 篇课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文本、词语、注释、练习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目的是描述和说明现状,并为今后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因素的选择和整理提供一些建议。
赵金铭(2004)指出,教材中中国文化项目不能盲目传播和灌输者,而是学习者自然应该认同中国文化,这些文化内容的内化。 赵金铭(2009)还指出,语文教科书的主要标准是区域化和类型化,二级标准是多样化、多样化、本土化和个性化。他认为,我们需要考虑教学的环境因素来评价教材,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语言环境、教学语文与语文的相似性都会影响教材的编写。
四、选题的创新性
本文首先界定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根据学者的分类使传统文化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出现在教材根据各处理的分类和统计;传统文化因素和出现次数的形式,并计算比。教科书也是如此。
五、写作纲要பைடு நூலகம்
一、前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项目的界定
(二)文化项目的分类
三、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排分析
(一)系统性分析
Ur(2000)制定了教材评价标准。具体而言,教材的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培养目标语言和交际能力,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语言是否真实、教材编排、教材配套设施等。
国内对第二语言教材的评价主要针对英语教材,致力于评价教材是否符合大纲,是否符合教学目的。许多专家对教材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材编写原则,赵贤州(1988)提出教材编写应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性、实用性、兴趣性和科学性。束定芳、庄智象(1996)提出,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真理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现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教材评价标准,程晓堂(2002)指出,教材评价的两个原则是效果原则和效率原则。其中,效果原则指的是教材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效率原则是指与其他教材相比,教材是否能更有效地满足学习需要,达到学习效果。同时,李泉(2005)还指出,教材评价也应遵循信度和效度原则。
工作报告之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篇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二、课题研究的背景赵元任先生说过:“一个语言里头最任意的部分就是它的词汇。
”正是由于这个“最任意”,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也是词汇。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词汇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
因此,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
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要留学生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词的用法以及词语背后所涉及的文化意义。
所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外国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境教学,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词语的附加色彩,在运用过程中不符合语体或者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有的违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的不符合中国人的礼貌。
这样一来,留学生的表达不但让人听起来感觉别扭,甚至有时会闹出笑话,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是词汇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第二语言教学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言结构上,直到70年代才把词汇放到较重要的位置上。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于教学方法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
目前词汇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词本位教学法和句本位教学法。
二者的分歧点在于是看重整体还是看重部分。
诚然,一个词的句法功能只有在实际的句子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不能孤立地以词解词,而是要把词放在句子中,放到课文中去理解;同时解释一个词也不能忽略词本身的词音、词形和词义。
除上述两种教学法以外,还有一种语素教学法。
语素教学法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其本身也有很大的缺陷。
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学法的优点,规避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对学生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论证和审核,是高校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目:二语习得理论促进中国外语教学的完善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二语习得理论在全球内蓬勃发展。
但我国的外语教学仍是外语课堂教学,并非二语教学。
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外语教师仍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不屑一顾,以致课堂教学呆板传统,学生积极性不高。
本课题通过提出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指导原则与意义,以此为我国教师提供外语教学实践活动的灵感和启示,改革创新外语教学方法,促使我国外语教学日趋完善。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国外二语习得研究原著不时出版,国内学者将该领域与中国外语教学相结合撰写了许多关于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研究专著,还通过论文或书评形式将有关专著完善与传承下去,研究领域日益拓宽,队伍日益强大。
2002年,杜文捷提出:外语教学应借助于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指导,来提高外语教学
质量,即让学生沉浸于教师创设的目标语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
另外,周平、张吉生在2003年指出: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教学应遵循这一规律,同时希望我国的外语教师充分了解二语习得过程,将二语习得研究结果及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
国外学者在关于二语习得的领域中也相继提出独特的见解。
2001年,Richards和Rodgers提出两个领域:过程导向和条件导向。
语言学习过程导向论和条件导向论影响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应用。
2003年,Doughty和Long认为,广义的二语习得研究涵盖了
儿童和成人在自然或教学环境中习得的现象。
纵观国内外学者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们强调学习者应沉浸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愉快地学习。
所以,我国的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真实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自然习得的机会。
在我看来,突破传统并非是完全抛弃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通过反复练习使正确的外语形式内化,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适用性。
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等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可以语法翻译法为基础,结合交际法、人文主义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具交际功能的教学法,灵活运用,完善教学。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二语习得理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发与指导,引导中国教师正视二语习得理论成果,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首先拟介绍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史,分析二语习得理论引入我国所带来的重大意义;
2、拟分析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史,分析中国外语教学的现状、不足及原因;
3、拟分析二语习得理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发与指导意义,结合我国的教学实情,
分析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的方案,提出论文的主题;
4、拟分析中国外语教师如何根据二语习得的原则与规律,突破传统教学,根据教学
内容、学生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借用自然的语言环境促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系统、正规的学习语言;
5、拟结合前面的综合论述,进行总结,同时重申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对未来中国外
语教学的展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大量阅读关于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方面的文献,总结该论题相关的研究进程。
2、描述性研究法
通过描述中国外语教学现状,揭示中国外语教学的不足处,提出改善方案。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发和指导,提出完善我国外语教学方法,提出各种解决对策。
理论依据:
1、 Ellis的普遍假说、监察理论、文化迁移模式、文化适应模式、话语理论、多语言能力理论;
2、 Richards﹠Rodgers的过程导向论与条件导向论;
3、 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查阅书籍,做好相关笔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相关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度:
搜集材料、开题阶段:20XX年10月初到12月底
初稿写作阶段:20XX年3月初
论文修改:20XX年3月中旬
定稿阶段:20XX年3月底至4月中旬
预期效果:
能对课题进行系统阐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启发中国外语教师完善外语教学。
5.已查阅:
[1]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Cohen ,A.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Doughty ,C.J.&M.H. Long(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Oxford: Blackwell ,2003
[4]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48-306
[5]Foster-Cohen ,S. Relevance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Behavior [J]. Second Research ,2004[20]:189-192
[6]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7]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1981b
[8]Larsen-Freeman ,D.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2nd edition) Oxford: OUP,2001
[9]Littlewood ,W.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Littlewood ,W.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From Past Prescriptions to Present Principles [J]. Foreign Teaching in Schools ,2008,31(4)
[11]Richards ,J.C.& Rodgers ,T.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2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戴炜栋,周大军.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J].外国语,2005(6):62-70
[13]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4]杜文捷.论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法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54-55
[15]田贵森.导读: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6]乐眉云。
二语习得研究的多学科前景[J].外语研究,2001,(4)
[17]文秋芳.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2004,(4)
[18]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