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一
游黄河 (山西省)第一湾的作文

游黄河 (山西省)第一湾的作文黄河,那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厚重。
而在山西省,黄河第一湾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我一直对黄河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终于有机会亲身前往黄河第一湾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
一路奔波,当我逐渐靠近黄河第一湾,远远地,就听到了那低沉而雄浑的咆哮声。
那声音仿佛是从大地深处传来,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
黄河水在这里一改平日里汹涌澎湃的模样,变得温和而婉转。
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黄色绸带,悠然地在山峦之间蜿蜒流淌。
河水的颜色是那种深沉的黄,仿佛是大地的肤色,又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色彩。
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金子在跳跃。
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岸边,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在风中摇曳。
靠近河边,能清晰地看到河水在缓缓流动,水面上偶尔会飘过几片落叶,随着水流起伏,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旅程。
岸边有几块大石头,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想要更近距离地感受黄河的气息。
当我坐下,微风拂过脸庞,带来了河水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
我静静地看着河水,思绪也随之飘荡。
我看到远处有一艘小船,船夫熟练地划着桨,船头劈开河水,留下一道道涟漪。
船上的游客们欢声笑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人们欢乐和幸福的源泉。
再往远处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那些山峰有的陡峭,有的平缓,与黄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给山峦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在山与河的交界处,有一片白色的沙滩,细细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沿着河岸漫步,脚下的路并不平坦,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
河边有一些小小的水洼,里面有小鱼小虾在欢快地游动。
我蹲下身子,想要伸手去抓,可它们却机灵地一闪而过,让我扑了个空。
“哎呀,这些小家伙,还真不好抓!”我忍不住嘟囔着。
走着走着,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人。
他坐在岸边,抽着烟袋,眼神中透着一种悠然和淡定。
《黄河》诗词

《黄河》诗词《黄河》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衍生注释:“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出黄河奔腾远去,仿佛与白云相接的壮观景象。
“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七尺或八尺,“万仞山”极言山之高峻。
“羌笛”是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在这里指的是《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听到这首曲子往往会引起离愁别绪。
“玉门关”是古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展现出黄河奔腾向远方、直入云霄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紧接着将一座“孤城”置于万仞高山之间,更显其孤危。
后两句借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出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同时“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暗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连春风都无法到达,这种对比更加深了征人的愁苦哀怨。
整体诗境壮阔而又不失哀怨之情,将边塞风光与戍边者的心理巧妙融合。
三、作者介绍: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他的诗作留存下来的并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品,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四、运用片段:我站在黄河边,望着那滔滔河水,不禁想起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这黄河水啊,就像一条巨龙,向着远方呼啸而去,那气势,仿佛要冲破天际。
那远处的山峦啊,就像守护着黄河的卫士,默默矗立着。
我想,当年那些戍边的战士,看到这黄河水,心中该是多么的复杂啊,就像诗里说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们远离家乡,这黄河水是否也会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呢?哎,这黄河见证了太多的故事。
《黄河》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衍生注释:“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傍晚的太阳。
“依”是靠着的意思,描绘出太阳渐渐西沉,依靠着山峦的画面。
“黄河入海流”直观地写出黄河奔腾不息,最终流入大海的壮阔场景。
“欲穷千里目”里的“穷”为尽、使达到极点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上一层楼”表示要再登上一层楼,才能看得更远。
描写黄河的一段话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描写黄河的一段话描写黄河的一段话1、凝望着滔滔的黄河水,凝望着滔滔的黄河水泛起的簇簇浅黄的浪花,我忘情地沿着河岸走着,走着,我觉得自己仿佛成了黄河里的一朵浪花,拉着黄河的手,永不停息地奔流,永不停息地向前。
2、滔滔黄河水,从高高的崖上直泻下来,酱黄酱黄的,还不时腾起簇簇浅黄的浪花。
它们翻滚着,咆哮着,簇涌着,撕扯着,仿佛聚集了自己所有的仇恨,狠狠地、毫不畏惧地向坚硬的岩石撞去,继而以极大的反推力,以极高的水墙重又扑入大河的怀抱……3、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向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你如同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
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伫立在壶口瀑布前,目睹着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你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被你那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折服;被你那前赴后继的壮举所感染……,你的壮观,你的美丽,你的气魄,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4、在我的心中,“母亲”林涛萧萧,我常坐在母亲河边,呆呆的望着她,黄河水纵横交错,密如蛛网。
春天,风儿吹在河面上,河面被吹皱了,显出绿色的生机。
太阳从云层探出头来,向河面撒下金光。
每天清晨,这儿总是先从寂静中解脱出来,河水开始晃动,船儿开始出发,农民开始耕作。
那滚滚的黄河水与人们的笑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交响曲。
5、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气魄,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里川流不息。
栩栩如生,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6、黄河,是人类的母亲。
从远古时代起,便开始无私地向人类施洒她的爱。
黄河,是多么美丽的景观,成千上万的人们慕名前往,只为一睹她的风采。
黄河,是多么奇妙的名字。
让人联想到她的气贯长虹、她的九曲回肠、她的百折不挠、她的一泻千里……7、我心目中的黄河,是伟大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众多儿女。
黄河介绍1

黄河介绍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就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
黄河长达6300千米,流域面积将近752443平方公里,与上千条支流和溪川相连,犹如无数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黄河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的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
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就黄河的具体源头是卡日曲,玛曲还是扎曲,历来有所争议。
但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定玛曲为河源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最出名的一首诗

黄河最出名的一首诗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
前句写黄河的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犹如出自云端,比喻之中有夸张,构成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远景;后句则是近景特写。
两句都采用了由下向上仰视的视角,有力地凸显了黄河河源之辽远,所守之城之孤危。
二、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出自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依微,依稀,仿佛。
明灭,忽明忽暗。
此二句写诗人舟行黄河之中所见深秋之景。
前句写远景,突显的是冬日天高地远、风寒树枯的静景。
后句写近景,呈现的是夕阳西下、余晖在水、或明或暗的动景。
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唐·王维《使至塞上》。
前句先以一个“大”字写出了沙漠之广大无边。
后句先以一个“长”字写出了没有山峦、没有林木、一望无际、无遮无挡的大漠之上横贯而过的黄河之绵长,再以一个“圆”字写出了落日的温暖、亲切、苍茫之感。
由此,不仅将塞外大漠的奇特壮丽的风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而且以其开阔的画面、雄浑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四、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出自唐·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前句写落日、写河水,表现的是一种动态之美;后句写山脉、写关塞,表现的是一种静态之美。
如此动静结合,就将秋日边塞夕阳西下、大河奔流、静山固塞之景如同一幅山水画般地描摹出来了,别有一种苍凉的凄美之感。
五、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出自唐·李白《北风行》。
裁,指消除。
诗句描写思妇对于丈夫战死沙场而不得归的恨怨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
前句是夸张表达,意在以不可能的前提(黄河捧土可塞)与“恨难裁”对比,强调其恨怨之深。
六、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出自宋·寇准《阳光引》。
诗句描写塞草连天、一望如烟,渭河涨水、涛急有声的景象。
七、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出自唐·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黄河九曲第一弯

黄河九曲第一弯
一、地点
“黄河九曲第一湾”,也叫“九曲黄河第一弯”,是指我国黄河上游其中一个河段的名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为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隔河与甘肃省相望,是黄河在四川的唯一一段。
现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景点。
二、得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镇与白河汇合,黄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回湾,被称为“黄河九曲第一湾”。
再者,黄河上游多为藏族居住地,藏语里称“河”为“曲”,藏族人民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藏族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玛曲、河曲、九曲等,其中,“玛曲”在藏语里就是指黄河,所以黄河首曲所在地玛曲县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
唐朝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为“九曲”。
三、特点
“黄河九曲第一湾”是黄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在此处可以看到黄河与其支流白河交汇并转弯,十分壮观。
有“塞外西湖”的美称。
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九曲黄河第一弯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1。
黄河源头在哪里

黄河源头在哪里黄河源头在哪里黄河是一条奔涌的大河,属于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最宽的两岸间距有20公里左右,最窄的两岸间距十多米,有“母亲河”的称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源头在哪里,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黄河源头区域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
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
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黄河源头寻找历史根据我国学者的考证,“黄河”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所写的《汉书·地理志》中,而在这之前,许多名著中也有有关黄河的记载,比如在《尔雅·释水》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从这里也可以得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认为黄河是来源于昆仑山,而他们已经大概的知道了黄河所流经的地方和轮廓,认为黄河主要分为两段,第1部分的河流是清澈的',数千条河流汇集到一处之后就变得浑浊,颜色主要为黄色。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对于历史和人文意义来说,它蕴育和代表着中华文明;对于黄河沿线的农业种植来说,人们依靠它来完成农业的生产。
据有关的地理数据检测显示,黄河主要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部的约古宗列盆地。
在人们找到泉眼之前,有关黄河的源头的说法,一直停留于笼统的数据。
比如,黄河的源头是处在某一个片区之内,或者是由某一条河流发展而来。
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从河流的总流量和支干去解释的,它的流域总面积约为79.5万平方公里,水面的落差高达4480米,河流的全长是5464公里。
而河流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形成,根据地质演变史的考证,它在距今115万年前尚未形成。
当时,原黄河的河道仅是几条互不相通的湖泊,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陆水系。
随着西部高原逐渐抬升,各内陆水系用时105万年进行侵蚀和夺袭,最终在距今10万至1万年期间互相联系起来,形成如今河流的雏形。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

2。
3滔滔黄河一、河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3、注入海洋:渤海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一)上游: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二)中游: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三、河流开发利用: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一)断流(P57阅读材料)1、发生河段:下游2、断流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3、防治措施: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二)凌汛(P59活动三)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防治措施:破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 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 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 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 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 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支流分布
• 黄河左、右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而且沿 程汇入疏密不均,流域面积沿河长的增长 速率差别很大。黄河左岸流域面积为29.3 万平方公里,右岸流域面积为45.9万平方 公里,分别占全河集流面积39%和61%。大 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左岸96条,流 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右岸124条,流域面 积39.7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
•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
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 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 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 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 (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 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Biblioteka 黄河入海口黄河流域图
黄河上游
• 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 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 3471.6公里,流域面积42.8 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 积的53.8%。
黄河中游
• 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 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 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 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 7.4‱。
第一小组
壶口瀑布
黄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 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 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 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 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下游
• 黄河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流域面积2.3 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 长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缓, 平均1.11‱。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大 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河道总面积4240平 方公里。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 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 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 著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水 系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