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合集下载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媒介生物监测
对可能传播鼠疫的媒介生物(如跳蚤)进行监测 ,了解其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
3
环境因素调查
收集与鼠疫传播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如气候、 地形、植被等,以评估其对鼠疫传播的影响。
数据整理、分析与解释
数据清洗与整理
统计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 误或不完整的信息,使数据具备一致性和 可比性。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调查设计与实施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调查结果呈现与评估 • 鼠疫防控策略建议 • 附录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鼠疫概述
鼠疫定义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和它 们的寄生昆虫(如跳蚤)传播给人类。
历史背景
鼠疫有多次大流行历史,其中黑死病是最为著名的一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 重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
控制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是鼠疫防控的重要手段,能够迅速发现疫情,追踪感染来源,为采 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保护公众健康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及时了解疫情传播情况,评估风险,制定并调整防控策 略,以保护公众免受鼠疫威胁。
调查目标和期望结果
调查目标:确定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影响范围以及高危人群,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 通制定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调查过程中使用的表格、图表等附录
流程图1: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流 程图
• 此流程图详细描绘了鼠疫流行 病学调查的各个环节,包括病 例报告、现场调查、样本采集 、实验室检测等。
• 通过流程图,调查人员可以清 晰了解调查步骤和流程,确保 调查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
对可能传播鼠疫的媒介生物(如跳蚤)进行监测 ,了解其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
3
环境因素调查
收集与鼠疫传播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如气候、 地形、植被等,以评估其对鼠疫传播的影响。
数据整理、分析与解释
数据清洗与整理
统计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 误或不完整的信息,使数据具备一致性和 可比性。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调查设计与实施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调查结果呈现与评估 • 鼠疫防控策略建议 • 附录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鼠疫概述
鼠疫定义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和它 们的寄生昆虫(如跳蚤)传播给人类。
历史背景
鼠疫有多次大流行历史,其中黑死病是最为著名的一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 重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
控制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是鼠疫防控的重要手段,能够迅速发现疫情,追踪感染来源,为采 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保护公众健康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及时了解疫情传播情况,评估风险,制定并调整防控策 略,以保护公众免受鼠疫威胁。
调查目标和期望结果
调查目标:确定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影响范围以及高危人群,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 通制定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调查过程中使用的表格、图表等附录
流程图1: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流 程图
• 此流程图详细描绘了鼠疫流行 病学调查的各个环节,包括病 例报告、现场调查、样本采集 、实验室检测等。
• 通过流程图,调查人员可以清 晰了解调查步骤和流程,确保 调查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
鼠疫的症状及流行病学研究

谢谢大家
研究方法
观察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在时间、空间和人群间的分布情况,为研究 和控制疾病提供线索,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分析性研究 通过观察和询问,对可能的疾病相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性研究主要包括病 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和世代研究(cohort study)(也叫定群研 究或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一组患某病的人(病例),再选取另一组没有患某病的另 一组人(对照),收集两个组人中某一或某几个因素存在的情况,再以统计 学方法来确定某一因素是否和该疾病有关及其关联的程度如何。 世代研究则是选取一组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人和另一组不暴露于该因素的人,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以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人患某病的情况(如肺癌),以确 定某因素是否和某病有关。 一般来说,世代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的结论较可靠,但世代研究耗时很长 (如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要数十年的时间),需要更多的资源。
发病原因
1.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
→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 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 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包括监测、观察、假设检验、分析研
究以及实验等。“分布”涉及被研究人群的时间、地 区、不同人群的分析。“决定因素”指影响健康的所 有物理、生物、社会、文化以及行为因素。“健康状 况”包括疾病、死因、行为如吸烟、对于预防措施的 反应以及健康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情况。“特定人群” 指的是那些有某些特征的人群,即研究所关注的人群。 “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指明了流行病学的研究目 的——促进、保护、恢复健康。流行病学曾经有过许 多定义。过去50年中,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从早期 仅研究传染病扩展到研究与人群健有关的所有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和实验法两大类:
鼠疫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鼠疫的防治——疫点消毒
鼠疫的防治——投放预防药
鼠疫的防治——鼠疫尸体焚烧处理
直接接触者:是指在无有效防护状态下与疑似、确诊病例或
相关病例尸体近距离接触且有可能感染鼠疫的人。应对直接接 触者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
鼠疫的防治——个人保护
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人员,应采取加强防护。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防护
眼镜、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鞋套等。
斧形盖蚤、 谢氏山蚤
谢氏山蚤
谢氏山蚤、 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
蒙、冀、宁、陕 青、甘、藏、疆、川
疆 疆
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
宁、甘
原双蚤田野亚种 光亮额蚤指名亚种
蒙
谢氏山蚤
蒙
特新蚤指名亚种
滇
印鼠客蚤
细钩黄鼠蚤、 直缘双蚤指名亚种 臀突客蚤、簇鬃客蚤
滇、闽、粤、桂、黔、赣、 浙
川、青
疆
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染源
1994年印度苏拉特爆发鼠疫,官方统计两周之内 就诊患者多达4780人,30万人逃疫。
2017年,马达加斯加爆发鼠疫疫情,累计报告病 人1297例,其中肺鼠疫846例,死亡102例。
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中国鼠疫流行动态
中国鼠疫可谓历史悠久。据伍连德考证,公元前 5世纪至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鼠疫的流行。
我国鼠疫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年代是1644年,山西 省潞安(长治)曾有鼠疫发生。
1644~1949年,在全国20个省区,549个县,流 行鼠疫179年次,共发生鼠疫病例2598794人,死 亡2399400人;
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中国鼠疫流行动态
2018年全国动物鼠疫疫情地区分布
鼠疫人间流行病学——自然疫源地分布图
鼠疫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传染期:鼠疫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传染性最强。传染期通常持续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或死亡 后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患者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病原体。
以上是关于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的详细描述。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有效防治鼠疫、减少其传播和 危害至关重要。在继续探讨鼠疫的防治策略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流行病学特点,以制定 更全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鼠疫的历史背景
鼠疫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死病”,在中世纪欧洲曾导致数百 万人死亡。
自19世纪末以来,鼠疫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一 些地区仍时有发生。
鼠疫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多种抗 生素敏感。
传播途径
动物源性传播:人类通过接触感染鼠疫的啮齿类动物(如 鼠、兔等)或其排泄物而感染。
如基因测序、遥感监测等,以实现更快速、准确的疫情预警和应对。
02
多元化防治策略
未来防治工作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策略,包括生态、生物、医学等多种方
法的综合运用,从源头上遏制鼠疫的传播。
03
强化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治格局。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疫情监测与预警
跳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感染鼠疫后,再次叮咬人类时, 可将病原体传入人体。这是鼠疫在人际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
人际传播:在防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鼠疫可通过飞沫 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在人际间传播。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在面对鼠疫等疫情时 ,务必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和指导。
02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症状治疗
针对鼠疫患者的症状,如高热、疼痛等,采取相应的对症 治疗措施,如解热镇痛药、止痛药等,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
以上是关于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的详细描述。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有效防治鼠疫、减少其传播和 危害至关重要。在继续探讨鼠疫的防治策略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流行病学特点,以制定 更全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鼠疫的历史背景
鼠疫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死病”,在中世纪欧洲曾导致数百 万人死亡。
自19世纪末以来,鼠疫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一 些地区仍时有发生。
鼠疫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多种抗 生素敏感。
传播途径
动物源性传播:人类通过接触感染鼠疫的啮齿类动物(如 鼠、兔等)或其排泄物而感染。
如基因测序、遥感监测等,以实现更快速、准确的疫情预警和应对。
02
多元化防治策略
未来防治工作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策略,包括生态、生物、医学等多种方
法的综合运用,从源头上遏制鼠疫的传播。
03
强化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治格局。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疫情监测与预警
跳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感染鼠疫后,再次叮咬人类时, 可将病原体传入人体。这是鼠疫在人际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
人际传播:在防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鼠疫可通过飞沫 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在人际间传播。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在面对鼠疫等疫情时 ,务必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和指导。
02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症状治疗
针对鼠疫患者的症状,如高热、疼痛等,采取相应的对症 治疗措施,如解热镇痛药、止痛药等,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根据调查报告使用对 象和撰写目的的不同, 调查报告可以分为:
行政报告 业务总结 医学论文 新闻通稿 简报(通报)等。
(二)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现场调查报告对时效性、实用性的要求 较高,特别对于发生报告和进程报告的撰 写,必须做到迅速、及时,并有较强的针 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有关当局和领导 做出正确决策,为该起事件的深入研究和 及时、有效的反应提供重要依据。
9、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 断:在不能排除鼠疫的情况下,首先确定为疑 似鼠疫。
10.疫情一旦确定,应立即采取初步隔 离措施,同时上报县、市(区)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和上级业务机构,由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疫 情处理。
11.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调查,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留验观察,外出 者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就地隔离留验。
用、采样与实验室检测结果) • 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 建议 • 小结 • 报告单位和报告日期
医学论文类调查报告提纲
题名 作者及单位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4.认真填写《鼠疫病人个案调查表》和 《鼠疫病人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并向卫生行 政部门、业务部门报告、备案。
15.根据疫情调查进展,随时作出订正报 告。
16.写出全面调查报告。
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现场调查报告类型
1、根据调查工作进 展的不同阶段所撰写 的调查报告可以分为:
发生报告 进程报告 阶段报告 结案报告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是鼠疫预防控制的 关键措施。为了迅速扑灭疫情,防止扩大蔓 延,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医 疗卫生人员必须十分重视和熟悉鼠疫流行病 学调查方法和程序,并随时作好应对紧急鼠 疫疫情的各项准备,一旦有鼠疫疫情发生, 能够迅速赶赴现场,对疫情做出准确的调查 和判断,为及时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1、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 目前仍然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疫源地,这些 疫源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许多 国家。鼠疫菌( Yersinia pestis )是引起鼠疫的 病原体,它长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啮齿动物宿 主种群中循环繁衍。 鼠疫是一种野生和∕或家栖啮齿类动物的疾病, 主要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互相咬食或可能污染的 土壤在啮齿类动物中传播,也可通过染疫跳蚤叮咬 或处理(剥皮、切肉等)染疫动物传染给人。野鼠 鼠疫可不依赖于人类及其活动而在其自然疫源地中 独立存在,而家鼠鼠疫由于与人的密切关系,在动 物鼠疫流行时往往发生人间鼠疫流行。
0
1981-2003年世界鼠疫流行动态
世界各洲鼠疫流行趋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81 84 87 90 93 96 99 2
非 洲 美 洲 亚 洲
世界各洲鼠疫流行比例图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1 3
美国鼠疫疫源地—中西部17个州
欧洲:欧洲仅俄罗斯存在鼠疫疫源地,分 布于里海低地和高加索东麓,欧亚交接区域的 伏尔加河、顿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地区。欧洲东 部的疫源地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并且由草原 延续至森林草原区。这些疫源地分布在俄罗斯 等国家,有里海西北部疫源地、伏尔加河和乌 拉尔河之间的山地疫源地、乌拉尔河左岸疫源 地和外高加索高山疫源地。
1906
1126
1055
2956 2242
1901 1911 1921 1931 1941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2001
1000
2000
鼠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 目前仍然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疫源地,这些 疫源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许多 国家。鼠疫菌( Yersinia pestis )是引起鼠疫的 病原体,它长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啮齿动物宿 主种群中循环繁衍。 鼠疫是一种野生和∕或家栖啮齿类动物的疾病, 主要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互相咬食或可能污染的 土壤在啮齿类动物中传播,也可通过染疫跳蚤叮咬 或处理(剥皮、切肉等)染疫动物传染给人。野鼠 鼠疫可不依赖于人类及其活动而在其自然疫源地中 独立存在,而家鼠鼠疫由于与人的密切关系,在动 物鼠疫流行时往往发生人间鼠疫流行。
0
1981-2003年世界鼠疫流行动态
世界各洲鼠疫流行趋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81 84 87 90 93 96 99 2
非 洲 美 洲 亚 洲
世界各洲鼠疫流行比例图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1 3
美国鼠疫疫源地—中西部17个州
欧洲:欧洲仅俄罗斯存在鼠疫疫源地,分 布于里海低地和高加索东麓,欧亚交接区域的 伏尔加河、顿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地区。欧洲东 部的疫源地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并且由草原 延续至森林草原区。这些疫源地分布在俄罗斯 等国家,有里海西北部疫源地、伏尔加河和乌 拉尔河之间的山地疫源地、乌拉尔河左岸疫源 地和外高加索高山疫源地。
1906
1126
1055
2956 2242
1901 1911 1921 1931 1941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2001
1000
2000
鼠疫流行病学及防治

病例分析(2)
• 细菌学检验结果:第1次咽拭子和痰中检出 鼠疫杆菌。第6、12日痰检鼠疫杆菌阴性。 每次均有采血查鼠疫杆菌阴性。
• 最后诊断:原发性肺鼠疫。
三、临床表现
• 其他类型鼠疫 • (1)皮肤鼠疫 出现疼痛性红斑点,数小时
后发展成水疱、脓疱,表面有黑色痂皮, 基底为坚硬溃疡,周围有暗红色浸润,颇 似皮肤炭疽。 • (2)脑膜脑炎型 多继发于腺型或其他型鼠 疫。出现脑膜脑炎症状时,脑脊液为脓性 ,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耶尔森菌。
抗原结构及毒力因子
(4)内毒素 主要成分脂多糖,耐热,较其 他G-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和中毒 性休克。 (5)鼠疫菌素(pesticin I,杀菌素) 单聚体 蛋白质,体外可水解各种细菌的胞壁脂蛋白, 杀死其他菌,有助于细菌侵袭扩散。
鼠疫耶尔森菌毒力有关抗原的编码基因
抗原结构及毒力因子
三、临床表现
(3)肠炎型 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 黏液血样便或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 ,粪便可检出病菌。 (4)轻型 又称小鼠疫,有低热,患者局部 淋巴结可肿大,轻度压痛。血培养有时阳 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
三、临床表现
败血型鼠疫 • 原发者病情险恶,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
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大。 皮肤黏膜出血、呕血、鼻衄、便血或血尿 ;极易发生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 h内死亡。病死率几乎高达100%。 • 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 疫,症状轻重不一。
三、临床表现
肺鼠疫
性渗出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曾预防接种者可延 至12天。
• 除其他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 致相似,表现为寒战、高热伴头痛、头晕 及消化道症状,50%以上的腺型、败血型 鼠疫患者有呕吐、腹泻,重者很快陷入极 度虚弱状态,早期出现意识不清、烦躁不 安、谵语及步态蹒跚。
鼠疫流行病学

35
(2)报告内容
①鼠疫病人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内容
➢ 疫情登记与责任报告人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 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 写报告卡。
➢ 县(区)级鼠疫防治机构对辖区内上报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负责及时组织对人间鼠疫进 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报《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表》。
➢ 县(区)级鼠疫防治机构对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现,隔 离、诊断、治疗,转归,疫区处理等情况及时进行网 络直报,并最终写出完整报告进行网络直报。
精选可编辑ppt
36
②动物鼠疫疫情报告内容
➢ 各县(区)级鼠疫防治机构负责填写并上报《鼠疫细菌 学检验报告卡》及《鼠疫血清学检验报告卡》。
➢ 各县(区)级鼠疫防治机构负责组织对动物鼠疫及时进 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并将流行病调查结果、疫 区处理等情况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最终写出完整报告进 行网络直报。
2动物间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疫情1980198020002000年我国在青海西藏新年我国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云南宁夏河北吉疆甘肃内蒙古云南宁夏河北吉林陕西四川等陕西四川等1111省区的省区的620620个县旗市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平均每年旗市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平均每年有有295295个县次发生动物鼠疫个县次发生动物鼠疫171996199620002000年全国发生动物鼠疫流行的年全国发生动物鼠疫流行的旗县区旗县区505863534610203040506070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旗县区18近5年全国新增鼠疫疫源县63个2000年全国有11个省区46个县发生动物鼠疫疫点310个分离鼠疫菌588株
30000
28253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鼠疫流行史调 查和发生鼠疫疫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前者是 对历史上鼠疫流行的追溯,解放后在全国曾开 展了大规模调查,资料编纂成《中国鼠疫流行 史》上下两册。后者即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发生鼠疫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完全符合现场流 行病学概念和要求。
现场流行病学概念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是鼠疫预 防控制的关键措施。为了迅速扑灭 疫情,防止扩大蔓延,确保人民生 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医疗卫生 人员必须十分重视和熟悉鼠疫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和程序,并随时作好 应对紧急鼠疫疫情的各项准备,一 旦有鼠疫疫情发生,能够迅速赶赴
(一)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核实诊断;
.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确定疫区范围和传染关系; .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并
采取隔离措施; .查明鼠疫发生和蔓延的条 件是否继续存在,提出疫情控制措
(一)有关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 所承担的鼠疫防治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承担鼠防任务的各级人民政府应设 立鼠疫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疫情信息 收集、上报以及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实 施等。
、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断: 在不能排除鼠疫的情况下,首先确定为疑似鼠 疫。
.疫情一旦确定,应立即采取初步隔离措施, 同时上报县、市(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 机构,由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疫情处理。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留验观察,外出者立即通知当地政 府就地隔离留验。
()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特别注意 有无皮下出血、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有无胸痛、咳嗽、 咳血痰;有无感染中毒表现等;
()了解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去向;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确定病型并作相应取材。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 病例编码□□□□
附表
.一情况:
姓名:
身份证号码: □□□□□□□□□□□□□□□□□□
美国流行病学者 •编著的《现场流行病学》 认为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下列情形下的 应用:
①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 ②必须尽快对该问题做出反应; ③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亲赴现场调查; ④必须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现场流行病学概念
•编写的《流行病学词典》对现场流行病学 给出的定义是:
①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 和社区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主要解决如何进 行流行和暴发调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公众 健康问题;
、进入病室前首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消毒药品、诊断器具(体温表、血压计 等)以及取材器械等。
、进入病室时对患者所在房间门前通 道、门口到整个房间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必要时房间地面、炕面喷撒杀虫剂进行初 步灭蚤。
、诊察患者
()询问发病前日内接触染疫动物情况,是否去过 鼠疫疫区,是否进入过鼠疫实验室,发病情况及症状;
性别:
⑴男 □
⑵女
年龄: □□
、如病人已死亡,应在当地政府配合下尽 量说服家属进行尸体解剖,解剖后观察病理变 化并取材进行病原学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走出病室后进行体表 喷雾消毒,然后按规定顺序脱去防护服,并及 时放入消毒液中;手及皮肤暴露部位用酒精擦 拭消毒,检查器具等用酒精擦拭消毒,带出病 室的记录纸等须经消毒液浸泡。
、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根据与鼠疫病例接触的具体环境、方式, 区分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对密切接触 者和一般接触者的相关情况,都应详细调查 填表登记。
、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对患者感染或可能感染地区的啮齿类动 物种群、数量、分布,媒介昆虫,有无自毙 动物等进行调查,取材做细菌学、血清学检 验,证实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
②现场流行病学面对应急性问题,必须立即作 出反应,还要结合应急性问题的解决,对公共卫生 措施作出评价;
③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必须考虑调查结果接受者 如政府部门、公众等的需求,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的任务不仅是及时提交调查结果,还必须采取措施 改进人群健康。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除符合上述概念的要求 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必须严格遵循《传染病防 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鼠疫应 急控制预案》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②现场流行病 学调查是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系统的一部分,必须 在当地政府或《鼠疫疫情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 开展调查工作;③流行病学调查必须以及时高效控制 疫情为最高目标,首要任务是尽早确定是否为鼠疫疫 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调查内容按照轻重缓急 进行,有些项目可在疫情控制过程中进行补充调查; ④调查结果和疫情信息的发布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不得擅自向媒体和无关人员透露。
四、调查程序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接到鼠疫疫情报告后,必须在小 时内派出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专 业人员赶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
员人员应在二人以上。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达 现场后首先向疫情报告人、当地领 导及知情人核实疫情报告内容,初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接触病人、尸 体之前必须按照鼠疫防护要求严密着装, 作好个人防护,防止自身感染。必要时服 用预防药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成立有鼠疫 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参加的鼠疫应急处理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灵活机动的疫情处 理箱,储备足够的疫情处理物资,保证流行病学调查 及疫情处理工作迅速有序的开展。
、乡(镇)、村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疫情报 告后,必须在小时内出发,县(区)以上专业机构接 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小时内出发,乘快速交通工具 赶赴现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熟悉和掌握鼠疫现场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调查结果力求全面、客观,准 确无误。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掌握防护、隔离、消毒 原则和方法。
(三)调查内容
、鼠疫病例的个案调查 患者在发病前日是否去过鼠疫疫 区,是否接触过疫源动物、动物制品 或鼠疫病人,是否进入过鼠疫实验室 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患者的临床 表现、治疗经过,发病后接触的人员 等,调查要详实、准确,作好记录, 填写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鼠疫流行史调 查和发生鼠疫疫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前者是 对历史上鼠疫流行的追溯,解放后在全国曾开 展了大规模调查,资料编纂成《中国鼠疫流行 史》上下两册。后者即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发生鼠疫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完全符合现场流 行病学概念和要求。
现场流行病学概念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是鼠疫预 防控制的关键措施。为了迅速扑灭 疫情,防止扩大蔓延,确保人民生 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医疗卫生 人员必须十分重视和熟悉鼠疫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和程序,并随时作好 应对紧急鼠疫疫情的各项准备,一 旦有鼠疫疫情发生,能够迅速赶赴
(一)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核实诊断;
.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确定疫区范围和传染关系; .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并
采取隔离措施; .查明鼠疫发生和蔓延的条 件是否继续存在,提出疫情控制措
(一)有关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 所承担的鼠疫防治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承担鼠防任务的各级人民政府应设 立鼠疫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疫情信息 收集、上报以及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实 施等。
、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断: 在不能排除鼠疫的情况下,首先确定为疑似鼠 疫。
.疫情一旦确定,应立即采取初步隔离措施, 同时上报县、市(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 机构,由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疫情处理。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留验观察,外出者立即通知当地政 府就地隔离留验。
()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特别注意 有无皮下出血、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有无胸痛、咳嗽、 咳血痰;有无感染中毒表现等;
()了解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去向;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确定病型并作相应取材。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 病例编码□□□□
附表
.一情况:
姓名:
身份证号码: □□□□□□□□□□□□□□□□□□
美国流行病学者 •编著的《现场流行病学》 认为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下列情形下的 应用:
①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 ②必须尽快对该问题做出反应; ③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亲赴现场调查; ④必须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现场流行病学概念
•编写的《流行病学词典》对现场流行病学 给出的定义是:
①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 和社区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主要解决如何进 行流行和暴发调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公众 健康问题;
、进入病室前首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消毒药品、诊断器具(体温表、血压计 等)以及取材器械等。
、进入病室时对患者所在房间门前通 道、门口到整个房间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必要时房间地面、炕面喷撒杀虫剂进行初 步灭蚤。
、诊察患者
()询问发病前日内接触染疫动物情况,是否去过 鼠疫疫区,是否进入过鼠疫实验室,发病情况及症状;
性别:
⑴男 □
⑵女
年龄: □□
、如病人已死亡,应在当地政府配合下尽 量说服家属进行尸体解剖,解剖后观察病理变 化并取材进行病原学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走出病室后进行体表 喷雾消毒,然后按规定顺序脱去防护服,并及 时放入消毒液中;手及皮肤暴露部位用酒精擦 拭消毒,检查器具等用酒精擦拭消毒,带出病 室的记录纸等须经消毒液浸泡。
、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根据与鼠疫病例接触的具体环境、方式, 区分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对密切接触 者和一般接触者的相关情况,都应详细调查 填表登记。
、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对患者感染或可能感染地区的啮齿类动 物种群、数量、分布,媒介昆虫,有无自毙 动物等进行调查,取材做细菌学、血清学检 验,证实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
②现场流行病学面对应急性问题,必须立即作 出反应,还要结合应急性问题的解决,对公共卫生 措施作出评价;
③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必须考虑调查结果接受者 如政府部门、公众等的需求,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的任务不仅是及时提交调查结果,还必须采取措施 改进人群健康。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
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除符合上述概念的要求 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必须严格遵循《传染病防 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鼠疫应 急控制预案》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②现场流行病 学调查是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系统的一部分,必须 在当地政府或《鼠疫疫情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 开展调查工作;③流行病学调查必须以及时高效控制 疫情为最高目标,首要任务是尽早确定是否为鼠疫疫 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调查内容按照轻重缓急 进行,有些项目可在疫情控制过程中进行补充调查; ④调查结果和疫情信息的发布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不得擅自向媒体和无关人员透露。
四、调查程序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接到鼠疫疫情报告后,必须在小 时内派出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专 业人员赶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
员人员应在二人以上。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达 现场后首先向疫情报告人、当地领 导及知情人核实疫情报告内容,初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接触病人、尸 体之前必须按照鼠疫防护要求严密着装, 作好个人防护,防止自身感染。必要时服 用预防药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成立有鼠疫 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参加的鼠疫应急处理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灵活机动的疫情处 理箱,储备足够的疫情处理物资,保证流行病学调查 及疫情处理工作迅速有序的开展。
、乡(镇)、村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疫情报 告后,必须在小时内出发,县(区)以上专业机构接 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小时内出发,乘快速交通工具 赶赴现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熟悉和掌握鼠疫现场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调查结果力求全面、客观,准 确无误。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掌握防护、隔离、消毒 原则和方法。
(三)调查内容
、鼠疫病例的个案调查 患者在发病前日是否去过鼠疫疫 区,是否接触过疫源动物、动物制品 或鼠疫病人,是否进入过鼠疫实验室 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患者的临床 表现、治疗经过,发病后接触的人员 等,调查要详实、准确,作好记录, 填写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