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钢笔行书入门教程
【经典行书书法字帖】钢笔行书教程(打印方便)

经典教程钢笔行书教程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硬笔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笔画粗壮、结体骨力、升降有节奏感。
下面是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一、硬筋状况的准备
在使用硬笔之前,需要在水中泡软笔尖,然后挤干水分,插入笔柄,以达到插入密码的目的。
插入密码的深浅度可以根据个人使用习惯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不要过深,并留出一定空间。
二、理解笔画基础
硬笔行书,其笔画一般分为“撇折钩捺平”,这四种基本笔画是构成硬笔行书的基础。
在书写之前,需要对这些笔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书写常用字
学习硬笔行书,最好从简单的字开始,如“人、山、水、日、月”等。
通过书写这些字,可以适应硬笔行书的笔画特点,并
逐步熟悉笔画的运用。
四、掌握正确的姿势
在使用硬笔行书进行书写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
一般来说,右手握笔,手指扣住笔柄,笔柄与手掌成30度的角度,用力
适中,不要过于紧握。
五、练习字形
练习硬笔行书,需要不断重复相同的字形,将其反复书写,直到心中有数。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逐渐掌握硬笔行书的字形。
六、模仿名家作品
模仿名家作品是学习硬笔行书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模仿,可以更好地体会硬笔行书的精髓和风格,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以上是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学习硬笔行书的朋友有所帮助。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硬笔行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流派,其特点是笔画刚健、结构严整、布局严谨,以直中带弯的线条、多变的笔力和气势磅礴的气韵为特色。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硬笔行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笔杆握持硬笔行书常用的笔杆是中锋不尖的自来水笔或者硬笔,笔杆直径约为5mm左右,长度在12cm左右。
拿笔时要将笔杆握在中部,手臂放松,以肘为主轴来控制笔杆的上下左右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手指过度用力,否则会降低书写的可持续时间和精度。
2. 基本笔画硬笔行书的笔画种类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横、竖、撇、捺以及钩、折、提等。
横、竖、撇、捺为基本笔画,其余为构成其他字形的辅助笔画。
一般情况下,书写时需要按照笔画顺序进行,以保证字形规整、结构清晰。
3. 字形构成硬笔行书的字形以线条为主,韵味在于线条的粗细、快慢、方圆,以及线条之间的变化和相互配合。
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构成,初学者需要通过模仿、练习和观察名家作品,感受其特点和美感。
4. 书写规范书写的规范化是学习硬笔行书的必备条件。
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方向、长度、粗细、间距等,保持规范统一,以达到字形连贯、优美的效果。
同时也需要掌握书写基本常识,如开头与结尾的处理、竖行字的上下衔接、字体左右平衡等等。
5. 练字方法学习硬笔行书需要不断练习,这是掌握一种书法技能的基本途径。
练字时需要注意用笔有力、动作有节奏、提笔有高低、点画有调度,保持练字纪律和耐心。
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练习方法,如撇捺练习、横竖练习等,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和水平。
总之,学习和掌握硬笔行书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练习,同时也需要注重基本功的打磨和规范的书写,最终才能达到技艺精湛、情感饱满的书法境界。
硬笔行书常用字教程

硬笔行书常用字教程
硬笔行书是指利用硬笔书写的一种字体风格。
它追求结构稳定、筆画骨骼明确、笔画之间的关系清晰,给人以庄重、稳重的感觉。
下面是硬笔行书常用字的教程:
1. 横:横向写出,筆画平直、稍微向上略有弧度。
2. 竖:竖向写出,筆画平直、笔尖略微向右偏。
3. 撇:由左上向右下方向写出,筆画简洁、笔尖略微向右偏。
4. 捺:由左下向右上方向写出,筆画简洁、笔尖略微向右偏。
5. 点:用笔尖轻点纸面,形成小圆点,用于标点符号等。
6. 捺撇结合:将捺和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笔画结构。
7. 提:在横、竖、撇、捺的基础上,向上延伸一段,形成一种向上的朝气。
8. 撇点结合:将撇和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笔画结构。
9. 弯钩:在竖的基础上,向右下方弯曲,形成一种勾状的笔画。
10. 捺提结合:将捺和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笔画结构。
以上是硬笔行书常用字的教程,通过不断练习这些字形结构,可以逐渐掌握硬笔行书的技巧和风格。
钢笔书法之行书的学习方法介绍(ppt 52页)

第五节 钢笔行书结构变 化
第五节 钢笔行书结构变 化
第五节 钢笔行书结构变 化
第五节 钢笔行书结构变 化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 法
捺画
第二节 钢笔行书笔画变 化
钩画——在楷书中是一种收笔方式,行书中形 态变化较大。第一种写法是竖钩变竖撇;第二种写 法是省略;第三种写法是变成平钩;此外,还有大 小、长短的变化。
点画——第一种写法是独立点相连;第二种写 法是省略;第三种写法是点变横。
钩画
点画
第三节 钢笔行书笔顺变化
1.变楷书笔顺中的“先横后竖”为“先竖后 横”。
第一节 钢笔行书概述
二、学习钢笔行书的方法和途径
(一)练钢笔楷书和练钢笔行书的关系 如果既想把字写得符合工作、学习要求,又比较美观、
大方,最好是先练楷书后练行书。 楷书、行书之所以能成为独立的字体,主要是它们各有
特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写好行书光凭楷书的基础 还是不够的,应该学习和掌握行书固有的技法和规律。
第七章 钢笔
行书的学习
第一节 钢笔行书概述 第二节 钢笔行书笔画变化 第三节 钢笔行书笔顺变化 第四节 钢笔行书偏旁部首写法 第五节 钢笔行书结构变化 第六节 用钢笔临习行书毛笔字帖
硬笔行书基本笔划

5.撇点:落笔重顿,随后向左下撇出,要短促有 力,撇点多用于右侧上部。
6.相向点:由右点和撇点组成,呈上开下合之势, 多用于字顶部或中部。
7.相背点:由撇点和右点组成,呈上合下开势, 左右对称。
8.上下点:首点下俯启带下点,形断意连,下点, 出锋启带下笔。
9.横三点:由两个右点和一个撇点组成,多用于 顶部,呈上开下合之势。
1.横构:多用于宝盖,起笔承上笔之势,行 笔向右略上,转角圆中带方,刚柔相济,出
钩干脆有力,锋指下笔起笔处。
2.竖钩:起笔承上笔之势,向下行笔宜直而挺腹, 使竖画挺拔有力,出钩略顿后左上挑出,也可水 平略下出钩。
3.曲钩:起笔轻落,重笔下行,略弓背,然后顿 笔出钩,锋势与下笔呼应。
4.斜钩:顿笔向右下行,中部笔画略细,下部折 笔向右上出钩。由于呼应关系,也可不出钩,而 是回锋收笔。
10.聚四点:由左点、挑点、撇点、右点组成, 注意左右对称,相互萦带,聚向中心。
11.四点底:首点启带三点连写,首点向左,其 余三点向右,行草中四点常用横代。
二、 横的写法
• 横竖者,字之骨骼也。行书横画较之 楷书更自由随便,长短不一,形态各 异,应根据字形需要去处理。写横画 技巧,既要注意避免将楷书横法硬搬 入行书,使笔画呆板;又要注意一个 字中横画的连带程度及连带方式要有 所变化,以免显得乏味。
8.撇点:撇宜直,撇至末端折笔向右下写点,注 意夹角的大小要因字而已。
9.竖弯:起笔如竖画,转折处不停顿快速圆 转,收笔时回锋或出钩。
10.横折折撇:先写横斜折,再写横折撇,上收 下放,应为斜体。
11.横折折钩:写此笔画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 折角的关系,上折宜方,下折宜圆,刚柔相济。
12.横折竖弯:先写短横,至末端折角向下,然 后向左下行笔写竖弯。注意弯曲自然,收笔回带 写下笔。
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第一部分:行书硬笔书法概述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行书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和气势的字体。
相较于楷书、草书等传统字体,行书更显个性和生动。
行书硬笔书法结合了毛笔书法的韵律美和硬笔书法的规范性,是一种适合初学者练习的书法形式。
本教程将为您介绍行书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和练习方法。
第二部分:行书硬笔书法的基础工具行书硬笔书法的基础工具主要包括硬笔、墨水、纸张。
硬笔是书写行书的主要工具,一般采用金属笔尖,适合于书写细致清晰的字体。
墨水则需具备流畅、不晕染的特点,以保证字迹清晰。
在选择纸张时,应选择光滑细腻的书法练习纸,有利于展现书写效果。
第三部分:基础笔画顺序和技巧行书硬笔书法的基础在于掌握基本笔画的顺序和技巧。
首先是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顺序,需要按照规范逐步书写,保持笔画连贯性。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提拔笔、压笔等技巧,使每一笔都有起承转合之美。
第四部分:常见行书字体练习通过反复练习行书硬笔书法的常见字体,可以提高对笔画的把握和书写技巧。
常见的“人、心、山、水”等汉字是行书书法学习的基础字体,通过练习这些字体,可以逐渐掌握行书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第五部分:进阶技巧与练习方法在掌握基础笔画和常见字体之后,学习者可以尝试挑战更复杂的行书组字和篆书练习。
通过模仿大师作品,加深对行书美感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练习书写速度和书写风格的变化,打破传统的束缚,创造个人的行书风格。
结语行书硬笔书法是一门让人陶冶情操、陶冶性情的艺术。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希望您能够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与乐趣。
以上是关于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学习愉快!。
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它是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书写形式。
因为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字形较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气势、流畅和美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运用。
以下是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1. 首先,我们需要具备正确的姿势和笔持方法。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坐直身体,双脚放平,双肩放松,双手平放,耳朵和肩膀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笔持方法应该是:用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食指和中指控制笔杆,大拇指搭在食指上,保持笔的稳定性。
2. 接下来,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
行书通常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书写的。
在写笔画时,应该先写直线,再写横线,最后写弯曲的横折线。
3. 在掌握基本笔画的顺序后,我们可以开始练习一些基本的组合笔画。
例如:“橫”、“竖”、“撇”、“捺”、“提”等。
4. 行书的字形通常比较“顿挫”,线条粗细变化大,弯度较大,所以写行书要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练习时,可以采用“左右分行”的写法,即先写完一行的左半部分,再写右半部分。
5. 行书的笔画要求透彻、流畅,所以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筆勢。
例如:书写时必须要先起笔后落笔,落笔时要有一定的力度,但不宜过重,否则会影响笔画的连续性和滑润感。
6. 最后,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
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练习材料,例如:练习用纸和毛笔。
在练习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每个笔画的形态、线的顺序和大小,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技巧。
总之,行书硬笔书法基础入门教程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姿势和笔持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顺序和组合方式,掌握正确的筆勢,进行反复的练习和积累。
只有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书硬笔书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
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
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
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
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
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
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
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
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
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
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二、钢笔行书的偏旁写法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单人旁落笔稍三点水落笔轻,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
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提手旁落笔写宝盖头轻落笔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
如"徐"字。
反犬旁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王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
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
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
如"理"字。
广字旁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
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
如"店"字。
(未完待续)钢笔行书的用笔行书的用笔的特点是:起笔如楷,运笔如草,点画应接,笔断气连,主笔沉着,连笔轻细。
1、落笔行笔收笔行书书写时,的每一笔点画都有落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1)落笔:指的是开始书写点画时的起笔;(2)行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的中间运笔;(3)收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结束时的用笔。
如横画,左为落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
如竖画,上为落笔,中为行笔,下为收笔。
如撇和捺,头为落笔,中为行笔,尾为收笔。
落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2、提笔按笔行书的用笔很讲究提按,这起到点画粗细变化和节奏的轻重作用。
(1)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
提笔要轻,笔迹要细;(2)按笔:就是笔在纸上按下。
按笔要重,笔迹要粗。
如:“毛”字的短撇和“领”字的斜撇,右上粗,左下细,都是先按后提;如“拉”字的平挑和“钢”字的斜挑,左下粗,右上细,也是先按后提。
提笔与按笔,在用笔上总是结合着使用的。
3、翻笔折笔不论翻笔还是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有力。
(1)翻笔:翻笔一般向上取逆势,如“几”字的浮鹅勾、“十”字的上挑横;(2)折笔:折笔一般向下取顺势,如“口”字的横竖折、“山”字的竖横折,都是用折笔写成。
4、连写笔连写笔就是点画连写不断,中间用牵丝相连。
用连写笔写出来的字,意态活泼,带有动态。
如:“乎”字的平两点、“易”字的两撇、“冬”字的下两点、“思”字的心字点,都是用连写笔写成。
5、另起笔另起笔就是点画不连写,而是另起笔写;中间只有势相贯,而无笔相连。
用另起笔写出来的字,用笔简洁平和而有静趣。
如“力”字的撇画、“未”和“文”字的反捺、“生”字的第二横画,都是用另起笔写成。
6、侧笔侧笔就是侧锋落笔的简称。
侧笔主要是取字的姿态,笔致比较方折,显得很刚劲。
侧笔的用笔是偏倒一方,竖画横落笔,横画直落笔。
如"五"字的长横,"广"字的侧点,"志"字的中竖,"个"字的斜撇,都是侧笔写成.7、顿笔顿笔与按笔相似,但用笔要更重而有力。
一般顿笔用在点画收笔的勾挑上。
如"民家木元"等字的勾挑,都是顿笔写成。
8、回锋露锋(1)回峰:行书的用笔强调回锋,回锋一般是指在原笔迹上来回。
回锋是锋芒毕露,显得很有精神。
如"之"字的平捺,"走"字的反捺的起笔部分。
(2)露锋:露锋是锋尖落笔或出锋收笔,使锋尖露出。
露锋时落笔要轻.收笔要快。
如"之"字的侧点,"井"字的上横;出锋收笔如"井"字的右竖,"天"字的撇捺。
9、撇出挑出无论撇出还是挑出,用笔都要干脆、迅速、有力。
撇出是自上而下,挑出是自下而上,用笔都是由重而轻提笔出锋。
(1)撇出用笔撇锋而出叫撇出。
如“会”字的斜撇,“月”字的竖撇。
(2)挑出用笔挑修而出叫挑出。
如“红”字的挑画,“孙”字的挑画。
10、勾出用笔勾锋而出叫勾出。
凡勾出处,必须先顿笔一下,然后提笔勾出。
勾出可以由下而上,如"周"字的竖勾;也可以由上而下,如"空"字的横勾。
在行书中,有的点画的勾出,是为了书写流利而一笔带出来的,如"却"字的右竖,"大"字的反捺。
11、顺势顺着笔势而书写成画叫顺势。
由于顺势用笔,行书才获得生命,点画之间递相映带,有情有态,神完气足,显得特别空灵流动。
如果点画相连,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连写笔,如“春”字的三横、“火”字的点捺;如果点画相断,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另起笔,如“上”字的横与竖、“下”字的竖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