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行书入门教程

合集下载

行书钢笔字练字方法技巧

行书钢笔字练字方法技巧

行书钢笔字练字方法技巧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是由草书演化而来的。

它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书体,也是最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书体之一。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粗重有力,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给人以豪迈、奔放的感觉。

而钢笔字则是现代书法中的一种书写方式,它是利用钢笔书写的字体,具有书写速度快、颜色丰富、线条流畅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书钢笔字的练字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练习前的准备1.选择好的钢笔和纸张练习行书钢笔字,首先需要准备一支好的钢笔和一些适合练习的纸张。

选择钢笔时,要注意笔尖的材质和硬度,不同的钢笔笔尖材质和硬度会影响到字迹的效果。

选择纸张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厚重的纸张,这样可以减少纸张的弯曲和渗透现象,使字迹更加清晰。

2.调整好写字的姿势写字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姿势可以使手腕和手指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避免手部疲劳和伤害。

一般来说,写字时应该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手臂放在桌面上,手腕和手指自然放松,笔杆应该握在中间位置,不要握得过紧或过松。

3.选择适当的字帖练习行书钢笔字,需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字帖进行练习。

字帖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字体的结构和笔画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书写的节奏和速度。

二、练字技巧1.掌握好笔画的结构和特点行书钢笔字的笔画粗重有力,需要掌握好笔画的结构和特点,才能写出好的字。

一般来说,行书的笔画主要有横、竖、撇、捺、点等,每种笔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结构。

在练习时,要注意每种笔画的起笔、落笔和转折的位置和方式,同时也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力度。

2.注意字形的平衡和整体性行书钢笔字的字形要求平衡和整体性,每个笔画的长度、粗细和方向都要符合整体的要求。

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好每个笔画的长度和粗细,尽量让每个笔画之间的距离均匀,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协调。

3.掌握好书写的节奏和速度行书钢笔字的书写节奏和速度非常重要,要求书写的速度快、流畅,同时也要注意书写的节奏和韵律。

硬笔书法行书怎么练

硬笔书法行书怎么练

硬笔书法行书怎么练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非真非草的书体。

它不仅活泼天真、形式美观,而且结构灵活、多法并存。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硬笔书法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硬笔书法行书欣赏如何习练硬笔书法君不见,诸多终日提笔的朋友,写出来的字依然是章法凌乱不成体统的。

这正是因为他们写字尚未得法,又把不恰当的书写方法重复重复再重复,最终无非是将不恰当的方法,固化成自己的书写陋习而已。

1 书写工具要先写好字,首先还是应该了解清楚你所使用的书写工具的。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硬笔书法书写工具就是钢笔和铅笔了。

其次还有因电脑阅卷普及而流行起来的中性笔,以及书写性能不尽如人意,行将就木的圆珠笔。

接下来,我简单地从这几种的特性入手,比较几种笔的性能和使用上的差异吧。

1.1 铅笔——初学者利器,笔画粗细表现力极强铅笔笔芯主要原料是石墨和粘土。

其中,石墨含量越高的笔芯越软,写出来的字颜色越深;粘土含量越高的笔芯硬度则越大,写出来的字颜色越浅。

根据笔芯材质和书写性能特点作区分,厂商从硬度(H)和黑度(B)两个维度对笔芯进行了分类。

不同类型的笔芯对应的视觉效果如下图:在实际书写中,常用的笔芯则应该是HB、B与2B三种了。

在硬笔书法书写过程中,铅笔的最大特点在于表现力强。

哪怕是同一支铅笔,用力不同,写出来的线条颜色深浅程度也不同。

换句话来说,它除了能够表现出笔画的粗细变化,还能表现出色泽的深浅变化。

因此,铅笔的笔触层次感更强,所能表现的肌理远比其它同类书写工具丰富。

但与之相对的,其缺陷也相当明显。

因为书写过程中,笔迹是通过石墨粘附在纸上所形成的,不能像钢笔一样,写字的时候能把墨吃进纸里。

所以非常容易掉色,不便保存。

在应用铅笔进行书写的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书写效果,建议可以使用水粉纸等表面相对略为粗糙的纸来进行硬笔书法创作,以便充分发挥铅笔的特性。

选择使用自动铅笔,则相当不推荐。

因为木杆铅笔笔尖是锥形的,便于书写时发力,能够把力度灌注于锥尖、即笔尖上;而自动铅笔笔芯是柱形的,笔尖实际上是一个平面,而没有一个真正把力灌注进去的笔尖。

全套硬笔书法培训教程(完整版)

全套硬笔书法培训教程(完整版)
硬笔书法特点
线条流畅、结构严谨、章法自然 、气韵生动。与毛笔书法相比, 硬笔书法更加实用、简便,易于 学习和掌握。
工具与材料选择
书写工具
钢笔、铅笔、圆珠笔等,建议选择质 量较好、书写流畅的笔具。
纸张选择
墨水与笔芯
钢笔墨水一般选择颜色纯正、流动性 好的墨水;铅笔和圆珠笔则可选择不 同硬度和颜色的笔芯,以满足不同书 写需求。

钩画不能单独成为笔画,必须附属于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钩画的种类很多,根据 钩的方向可分为左钩、右钩、上钩、下钩;根据钩画的形态可分为直钩、弯钩、斜钩、卧 钩等。无论哪一种钩画,都要写得短促有力,尖锐锋利。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 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草书基本符号和连笔方法
基本符号
草书中的基本符号包括点、横、竖、 撇、捺等。这些符号在草书中常常以 简化的形式出现,并通过连笔和组合 形成各种复杂的字形。
连笔方法
草书中的连笔方法主要有实连、虚连 和意连三种。实连是指笔画之间直接 相连,虚连则是通过笔画的呼应关系 形成连接,意连则是通过笔画的走势 和意态来表现连接关系。
章法布局和创作实践
章法布局的原则
气脉贯通、疏密有致、计白当黑、首尾呼应。
创作实践的步骤
确定内容、选择字体、设计章法、书写正文、落款钤印。
创作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字距行距的协调统一、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追求整体效 果的和谐美观。
05 硬笔行书入门与 进阶
行书特点及风格介绍
行书的基本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 体,既有楷书的端庄,又有草书的流 畅。其笔画简练,结构灵活,书写便 捷。

(行书)硬笔书法教程-第1-9章

(行书)硬笔书法教程-第1-9章
行楷教程
实用硬笔书法教程
(


章数

字 练
谈习
书法ຫໍສະໝຸດ ), ,学习目标
数方法能了 字法的的解 和练书起中 中习写源国 文书标认汉 大写准识字 写阿和硬书 数拉学笔写 字伯习书技 。
一 文字书写的起源
最初人们写字完全是出于实用 的需要,或抄写一篇文章,或 书写一个标志等,文字是一种 记录性的符号,是记事的工具, 目的是记录事件、表达思想。
倒 梯
六 角
汉字中的独体字,只是占汉字中的一部分。 在实用中,呈现梯形和六角形的独体字比 较少,为了方便学习,便于记忆,只须把 独体字归结成方形、扁形、长形、斜形四 大类,而梯形和六角形的独体字常用数量 不多,而且外形也很接近方形,因此都把 它们归类在方形独体字中学习。
(1)方形独体字例
方 形 字
从上到下,挺拔而不僵直。
垂露竖
一、基本笔画学习
3.竖
悬针竖
②竖的变化:
竖画的变化有两种: 垂露和悬针,垂露不 出锋而悬针出锋。
短竖 长竖
一、基本笔画学习
4.撇和捺
①撇和捺的基本写法
撇的中部保持稍粗, 末尾果断撇出。
捺在下笔后稍作波动, 末尾捺出不必过急。
一、基本笔画学习
4.撇和捺 撇
的 变 化
(2)横、竖连笔
2.横竖连笔、点横竖连笔
(3)点、横、竖连笔
①横 ②竖 ③、④、⑤横
2.横竖连笔、点横竖连笔
(3)点、横、竖连笔
点 横 连
点 横 竖
3.撇捺连笔、横竖撇捺连笔
(1)撇捺连笔
楷书笔顺
连笔写法,中间不断开
3.撇捺连笔、横竖撇捺连笔
(1)撇捺连笔

(完整版)钢笔行书入门教程

(完整版)钢笔行书入门教程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

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

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

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

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

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

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

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

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

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

钢笔行书教程(整理)及庞中华字帖

钢笔行书教程(整理)及庞中华字帖

精心整理钢笔行书教程一、钢笔行书的特征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省去了五画;二 1.短勾,连,(2)改变书写笔顺 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更加便于书写。

如“秋有戎半”四宇,每组中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

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如果随意胡来,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混乱。

三 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有时可以这样写,有时也可以那样写,不大受约束。

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四1(2(3收笔。

如撇和捺,头为落笔,中为行笔,尾为收笔。

落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2、提笔按笔行书的用笔很讲究提按,这起到点画粗细变化和节奏的轻重作用。

(1)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

提笔要轻,笔迹要细;(2)按笔:就是笔在纸上按下。

按笔要重,笔迹要粗。

如:“毛”字的短撇和“领”字的斜撇,右上粗,左下细,都是先按后提;如“拉”字的平挑和“钢”字的斜挑,左下粗,右上细,也是先按后提。

提笔与按笔,在用笔上总是结合着使用的。

3、翻笔折笔不论翻笔还是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有力。

(1)翻笔:翻笔一般向上取逆势,如“几”字的浮鹅勾、“十”字的上挑横;(2)折笔:折笔一般向下取顺势,如“口”字的横竖折、“山”字的竖横折,都是用折笔写成。

456"字的中竖,"个78、回锋露锋(1)回峰:行书的用笔强调回锋,回锋一般是指在原笔迹上来回。

回锋是锋芒毕露,显得很有精神。

如"之"字的平捺,"走"字的反捺的起笔部分。

钢笔字帖行书入门练字

钢笔字帖行书入门练字

钢笔字帖行书入门练字笔法练习:1、“横钩”横折钩,起笔向右,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向右上折;2、“竖钩”竖折钩,起笔向上,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向右延伸出一弧形钩;3、“横折钩”起笔向右,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向右上折,再向下延伸一点,形成一小弯曲;4、“竖折钩”起笔向上,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向右延伸一点,向下折曲;5、“点”起笔要轻,落笔要重,能形成一定的黑度,且有点相连的效果。

练习篇一、随意练习直线和弯线1、横线:起笔由左向右,慢慢向右平行移动,练习粗细及速度掌握。

2、竖线:起笔由上向下,由粗到细,结束时也由细到粗,逐渐掌握压弯角度,以及细节处的锤炼。

3、横折线:起笔由左向右,然后向上折曲,尾部向下稍稍延伸一点,慢慢掌握动作。

4、竖折线:起笔由上向下,向右延伸一定的长度,然后向下折曲,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折曲处的力度。

5、圆弧:起笔由下向上,逆时针方向绘制。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弧度大小和笔头在转弯时的摆动情况。

6、椭圆:椭圆的练习需要时刻调节承笔角度和持笔姿势。

建议用比较温暖的色调,不用紧贴一线,可以将练习张加大一些,从而减少练习次数。

二、练习文字行书,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书体之一,虽然笔划纷繁,但却使人醉心。

下面我们分别练习行书中的“欢迎光临”、“客人用餐愉快”、“暖心服务”三个短语,加强对行书笔画的掌握和感性认识。

1、欢迎光临:起笔由“欢”字的左上方开始,先画出“欢”字的横折与竖弯,下面再连着百分之一点图形,右边还要有一束尾巴的“钩”,并且逐渐压弯,成为勾状,左上角的“光临”则绘制成圆弧形,可以练习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变动。

2、客人用餐愉快:起笔可以从“客”字的左边开始,由右向左绘制一条横线,再向右上方弯曲,变成“口”字之后,向右下方继续延伸,连接短语“用餐愉快”,注意掌握字间的间距和协调。

3、暖心服务:起笔可以从“心”字的横线处开始,画出羽毛状的笔画往上下左右四面散开,再往上游一点画出“暖”字,左门后绘制“心”字,注意寻找感觉,掌握力道。

行书钢笔字帖练字

行书钢笔字帖练字

行书钢笔字帖练字学写字是非常基础的技能,而且一旦掌握了好的写字技巧,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受益。

行书是汉字书写中的一种字体,其刚劲有力的线条和简洁大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钢笔则是练习行书的工具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行书钢笔字帖进行练字。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练习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我们需要一支行书钢笔,可以购买专门的练字用钢笔;其次,选择一本好字帖,推荐初学者使用的是《欧阳询行书字帖》,字迹清晰,版式简洁,非常适合练习。

步骤二:熟悉字帖在练习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字帖内容。

首先,观察字帖中的字体和结构,了解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及运笔方式,对每个字都进行逐笔描摹和比对,达到心中有数的状态。

步骤三:练习基本笔画行书的基本笔画为横、竖、撇、捺、点五个,这五个基本笔画组合起来能够构成所有汉字。

在练习之初,我们应该注重这五个基本笔画的练习,要求线条要精细、匀称,不断反复进行,直到掌握为止。

步骤四:按字帖练习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按字帖进行练习。

在练习之前,我们可以先练习页面中的基本笔画,再逐个按顺序练习每个字。

在逐字练习时,可以先在空白的纸上进行一遍模仿,再在字帖上进行练习。

在字帖上练习时,要求按照笔画顺序进行,每个字都要练习多次,直到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止。

步骤五:持之以恒练习字体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收效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在日常生活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每天坚持练习,把这项技能不断提升。

练习行书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要从基础练起,从笔画开展,然后逐渐练习笔画组合,熟悉整个字体的结构和特点,最终能够准确、流畅地写出优美的行书汉字。

通过行书钢笔字帖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写字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写字变得更加地工整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笔行书的特征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

张怀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

后汉刘德升所造也。

既正书之小伪。

务从简易,相间流行。

帮谓之行书。

在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

从行书的产生。

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

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

行书无法却有体。

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

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

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

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

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

另外,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

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

行书为要”。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

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

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

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

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

元至明中叶。

无论是赵孟还是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明代晚期限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

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

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

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

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

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

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

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

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

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

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

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

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

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

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

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二、钢笔行书的偏旁写法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单人旁 落笔稍三点水 落笔轻,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左耳旁 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右耳旁 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

竖心旁 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爿字旁 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提手旁 落笔写宝盖头 轻落笔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趯土旁 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直刀旁 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

如"徐"字。

反犬旁 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王字旁 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

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

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

如"理"字。

广字旁 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

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

如"店"字。

(未完待续)钢笔行书的用笔行书的用笔的特点是:起笔如楷,运笔如草,点画应接,笔断气连,主笔沉着,连笔轻细。

1、落笔 行笔 收笔 行书书写时,的每一笔点画都有落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1) 落笔:指的是开始书写点画时的起笔;(2) 行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的中间运笔;(3) 收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结束时的用笔。

如横画,左为落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

如竖画,上为落笔,中为行笔,下为收笔。

如撇和捺,头为落笔,中为行笔,尾为收笔。

落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2、提笔 按笔 行书的用笔很讲究提按,这起到点画粗细变化和节奏的轻重作用。

(1)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

提笔要轻,笔迹要细;(2)按笔:就是笔在纸上按下。

按笔要重,笔迹要粗。

如:“毛”字的短撇和“领”字的斜撇,右上粗,左下细,都是先按后提;如“拉”字的平挑和“钢”字的斜挑,左下粗,右上细,也是先按后提。

提笔与按笔,在用笔上总是结合着使用的。

3、翻笔 折笔 不论翻笔还是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有力。

(1)翻笔:翻笔一般向上取逆势,如“几”字的浮鹅勾、“十”字的上挑横; (2)折笔:折笔一般向下取顺势,如“口”字的横竖折、“山”字的竖横折,都是用折笔写成。

4、连写笔 连写笔就是点画连写不断,中间用牵丝相连。

用连写笔写出来的字,意态活泼,带有动态。

如:“乎”字的平两点、“易”字的两撇、“冬”字的下两点、“思”字的心字点,都是用连写笔写成。

5、另起笔 另起笔就是点画不连写,而是另 起笔写;中间只有势相贯,而无笔相连。

用另起笔写出来的字,用笔简洁平和而有静趣。

如“力”字的撇画、“未”和“文”字的反捺、“生”字的第二横画,都是用另起笔写成。

6、侧笔 侧笔就是侧锋落笔的简称。

侧笔主要是取字的姿态,笔致比较方折,显得很刚劲。

侧笔的用笔是偏倒一方,竖画横落笔,横画直落笔。

如"五"字的长横,"广"字的侧点,"志"字的中竖,"个"字的斜撇,都是侧笔写成.7、顿笔 顿笔与按笔相似,但用笔要更重而有力。

一般顿笔用在点画收笔的勾挑上。

如"民家木元"等字的勾挑,都是顿笔写成。

8、回锋露锋(1)回峰:行书的用笔强调回锋,回锋一般是指在原笔迹上来回。

回锋是锋芒毕露,显得很有精神。

如"之"字的平捺,"走"字的反捺的起笔部分。

(2)露锋:露锋是锋尖落笔或出锋收笔,使锋尖露出。

露锋时落笔要轻.收笔要快。

如"之"字的侧点,"井"字的上横;出锋收笔如"井"字的右竖,"天"字的撇捺。

9、撇出挑出无论撇出还是挑出,用笔都要干脆、迅速、有力。

撇出是自上而下,挑出是自下而上,用笔都是由重而轻提笔出锋。

(1)撇出用笔撇锋而出叫撇出。

如“会”字的斜撇,“月”字的竖撇。

(2)挑出用笔挑修而出叫挑出。

如“红”字的挑画,“孙”字的挑画。

10、勾出用笔勾锋而出叫勾出。

凡勾出处,必须先顿笔一下,然后提笔勾出。

勾出可以由下而上,如"周"字的竖勾;也可以由上而下,如"空"字的横勾。

在行书中,有的点画的勾出,是为了书写流利而一笔带出来的,如"却"字的右竖,"大"字的反捺。

11、顺势顺着笔势而书写成画叫顺势。

由于顺势用笔,行书才获得生命,点画之间递相映带,有情有态,神完气足,显得特别空灵流动。

如果点画相连,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连写笔,如“春”字的三横、“火”字的点捺;如果点画相断,那么顺势的用笔则成了另起笔,如“上”字的横与竖、“下”字的竖与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