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指的是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的心跳进行监测,并对其评分以判断胎儿的情况。
这种评分标准一般是根据Apgar评分的原则来制定的。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胎心基线:正常胎心基线在110-160次/分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示胎儿存在某种情况。
2. 变异:变异表示胎儿心率在基线上或下浮动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可以有一定的变异,但如果变异太大或太频繁,则可能预示着胎儿出现了某种异常。
3. 加速:加速是指胎儿心率突然增加,并且维持较长时间。
这种现象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在胎儿处于应激状态、缺氧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下,就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最高得分为2分,最低得分为0分,总分为10分。
得分越高,代表着胎儿的情况越好,反之则越差。
评分如下:
1. 胎心基线:2分:110-160次/分;1分:<110或>160次/分;0分:无数据或不稳定。
2. 变异:2分:正常;1分:轻度异常(<25%);0分:重度异常(≥ 25%)。
3. 加速:2分:正常;1分:提前或推迟;0分:缺乏。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对于胎儿健康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胎心监护报告合格标准

胎心监护报告合格标准
胎心监护报告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胎心基线:在20分钟内,胎心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线,通常在120〜160次/分钟之间。
2.胎心率变化:胎儿至少有2次在活动时胎心率加快,比胎心基线每分钟至少快15下,并且每次持续应保持在15秒以上。
3.胎心加速:胎心率的加速变化应该是稳定的,没有减速或者是偶发的变异减速,但持续时间短于30秒。
4.评分:满分为10分的胎心监护报告表示胎儿无缺氧的指征。
若分数在7分以上则为合格,代表有轻微缺氧;如果分数在7分以下,则表示胎儿宫内缺氧,需要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侧卧吸氧30分钟。
在做胎心监护前孕妇要吃点食物,因为胎儿一般在用餐后会比较活跃,有利于检查。
如果偶尔出现胎心监护不合格的情况,孕妇可以通过充足休息、营养均衡、调节心理状态等方法进行改善。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操作规范而有所不同。
如果对胎心监护结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胎心监护评分标准是指通过对胎儿胎心监护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方法。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基本原则。
1.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符合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以保障胎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首要目标。
2.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结合临床实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指南,经过专家讨论和实践验证,科学合理地确定评分标准。
二、评分指标。
1. 胎心基线,胎心基线是指胎心率的基本水平,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钟。
评分标准应包括胎心基线的变化范围和持续时间。
2. 胎心变异,胎心变异是指胎心率在基线上下波动的情况,包括加速、减速和周期性变异。
评分标准应包括变异的幅度、持续时间和出现的频率。
3. 胎心周期,胎心周期是指胎心率在基线上下波动的周期,评分标准应包括周期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与胎儿健康状况的关系。
4. 胎心杂音,胎心杂音是指胎心监护图形上出现的异常声音,评分标准应包括杂音的类型、持续时间和出现的频率。
5. 胎心反应,胎心反应是指胎心率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评分标准应包括反应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
三、评分标准的确定。
1.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确定应结合临床实际和科学依据,经过专家讨论和实践验证,科学合理地确定评分标准的内容和分值。
2. 评分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不同胎儿的生理特点和监护图形的变化。
3. 评分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捷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避免出现过于复杂和繁琐的情况。
四、评分标准的应用。
1. 胎心监护评分标准的应用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
2. 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对于评分结果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胎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胎心监护仪使用方法

胎心监护仪使用方法
胎心监护仪使用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确保仪器的电源充足并打开设备。
检查传感器和线缆是否正常连接。
2. 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贴在孕妇的腹部,通常在胎儿最活跃的位置。
确保传感器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皱褶或空气泡。
3. 调整音量和灵敏度:根据需要调整胎心监护仪的音量和灵敏度,以确保获得清晰的胎心声和准确的胎儿心率。
4. 开始监测:按下开始按钮,启动胎心监护仪的监测功能。
仪器将开始记录胎心声和胎儿心率。
5. 监测过程中:在监测过程中,注意观察孕妇的舒适度和胎儿的心率变化。
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如胎儿的胎动情况和胎儿心率。
6. 完成监测:监测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停止胎心监护仪的操作。
关闭电源并清理传感器和线缆。
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监护仪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说明和指导,以确保正确定位和操作,并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异常情况,
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一、胎心监护的目的和意义
1. 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胎心率,可以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脏功能、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情况等。
2. 及时发现问题: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胎位异常、
胎盘功能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指导产程管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耐受能力,指导产程
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和流程
1. 产前胎心监护:通常在产检时,医生会使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监护仪对宝宝的心跳进行
观测。
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产程中的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的心跳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三、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 安全性:胎心监护是一项安全无害的检查项目,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受到不正规操作的影响。
2. 胎心率异常:如果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需要及时就诊,以排
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 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产后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
能存在的问题。
2. 注意事项:产后胎心监护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胎心监护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
时向我咨询。
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胎心的调节和控制十分复杂,一方面,胎儿心脏内部的传导系统。
如窦房结、房室结的起搏点以及各自的传导系统,使心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心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胎儿大脑皮质皮、皮质下和脑干的心脏调解中心、血中的儿茶酚胺水平、酸碱改变、血压的变化能,均可通过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对直接支配心脏活动的交叉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起作用而影响心率。
孕妇的血压变化及使用药物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心率,因此在判断胎心率的意义时,应分析影响因素、区分生理或病理变化,不至于过度干预。
1.胎心听诊法用筒状听诊仪、听诊器或多普勒胎心听诊仪听取胎心,判断胎儿状况仍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我国多年来规定正常足月胎心率为120—160/min。
事实上,胎心率随孕周而有所下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定义,28周以后胎心率正常范围为110—150/min,此定义的缺点是不能反映胎心的动态变化。
听诊时间由原来的15s、30s延至1min,有意识地听取胎动时的胎心率,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代替胎心听筒听诊,可获得宫缩时的胎心音,但胎心率细微的变化仍难以发现。
直到1958年,EdwardHon首次报道了电子胎心监护技术,使胎心率的监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胎心电子监护电子胎心监护是利用超声多普勒原理和胎儿心动电流变化的原理,连续动态监测胎心,显示胎心与胎动、宫缩的关系和分辨瞬时胎心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胎儿心动情况。
电子胎心监护分为腹壁外监护及宫腔内监护2种,临床上常用胎心电子外监护。
(1)胎心率图型:通过监护仪描记的胎心率图是一条波动起伏的带状曲线,曲线中央的一条假想线是胎心率基线水平,即胎心率基线。
胎心率基线是指在无胎动、无宫缩影响时,10min以上的胎心率的平均值。
从每分钟心搏次数(b p m)及胎儿心率(fetal heartrafe,FHR)变异两方面对胎心率基线加以估计。
FHR <160/min或<120/min,历时10min,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胎心监护课件(共35张PPT)可编辑全文

一、胎心监护的重要意义
1.可以较客观的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给 临床提供正确的决策。
2.在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必须提供更 多辅助依据举证处理的正确,而胎心监护图 在产科就是最重要且最常见的证据之一。
二、几个基本定义
1.胎心率基线:是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 心率平均值。
、姓名、床号、孕周及诊断; ❖ 查清胎方位,确定胎心位置; ❖ 打开监护仪电源,用涂有耦合剂的多普勒探头确认
胎心位置,用具有弹性的腹带固定;
❖ 将宫缩探头固定在易于记录胎动的胎儿臀部;
❖ 让孕妇拿着记录胎动的手动按钮,并教会在感到 胎动时应立即用手指按一下;
❖ 调定走纸速度为3cm/min,以便观察LTV; ❖ 连续记录20′为一单位,如20′内无胎动,再延长
----胎心率的摆动幅度:是指胎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度,其变动幅度 正常值为10-25bpm。
----胎心率的摆动频率:是指1分钟内胎心波动的次数,正常为≥6次。
2、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后, 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和减慢,随后又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
。分为加速和减速两种情况,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NST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应列为NST可疑型: ①在20分钟内仅有1次或1次以上伴胎心率
加速的胎动; ②胎心加速幅度<15bpm,持续<15秒; ③基线变异减弱; ④胎心率基线水平异常(>160bpm或<120bpm) ⑤存在自发性变异减速。
临床意义及处理
(1)反应型
提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良好,99%以上的胎儿在一周内是较安全
④胎心率基线长期变异振幅6-25bpm,周期3-6bpm。
胎心监护知识

• 标准:①变异正常:>5bpm
②变异缺乏:<3 bpm ③变异减少:3-5bpm
• 成分: STV/LTV
变异的成分(一)
• 短变异(short term variability,STV) 即跳-跳变异,单位: ms
是计算机测量的R-R间隔的结果 是胎心率的真实变异
特点: STV存在: 曲线崎岖,粗糙 STV缺失: 曲线平滑
提供了条件; • 上世纪70- 80年代胎儿监护仪在各国迅速普
及。
• 目前,胎儿监护仪的发展日新月异,仪器的 结构,形式及体现功能方面,各国产品均有 独特之处。
• 1958年美籍华裔Edward,Hon发表了著名的《电子 胎心率评估》一文,首次阐明并确立了用电子仪 器记录瞬时胎心率及子宫收缩对产时胎儿窒息评 估的重要地位。以此为基础,随着胎心电生理学 的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技术、胎心拾取技术的 进步,胎心电子监护已经发展为相对成熟的技术。
胎心监护 cardiotocography
email:
内容
• 1.胎心监护的历史 •Fra bibliotek2.胎心电子监护仪的组成 • 3. EFM基本概念及相关应用 • 4.胎心监护相关试验 • 5.产程中的胎心监护和
产科处理
• 胎心心音听诊是产科最早的胎儿监护常规方法之 一,在预防和减少死产、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 亡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缺乏原因
交感N占优势而基线值增加 延髓抑制(无脑儿) 中枢N抑制药物的作用(安定/ 杜冷丁,etc.)
处理:评估母儿状况:生命体征,酸中毒,宫内缺氧
• 增加 除非缺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变异的成分(二)
• 长变异(Long-Term Variability, LTV) 基线上肉眼可分辨的慢而振幅差别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正弦波
•
• • • •
基线: 通 常 在 正 常 值 范 围 内 。
短变异: 存 在 。 长变异: 通 常 最 小 ( 3 -5bpm ) 到 中 度 ( 11 -25bpm ) 加 速 : 正 弦 型 基 线 前 后 存 在 。 减速 : 可 能 出 现 。
•
持 续 : 短 期 。 在 给 予 麻 醉 后 早 到 5-10 分钟 。 可 持 续 47分 钟 ~ 4 小 时 之 久 。 静 脉 给予 哌替啶( 度 冷 丁 ) 后 持 续 时 间 最 长 。
胎心率变异
胎心率基线上重复而快速的变化小波称胎心率基线细变异。 STV:每相邻两格胎心率之间的振幅差异。如前后两跳胎心 率分别为142bpm和148bpm,他们的STV为6bpm LTV:曲线最高点和最低点各画一条横线,两横线间的振幅 差为LTV。
胎心率变异
1、微小变异/无变异:是指<5bpm,持续>80
不推荐
• NST无反应时补充葡萄糖 • NST无反应时推胎头(无统计学意义) • 在临床上常规使用胎心监护波形分析 • NST无反应时进食
产前胎心率试验-无负荷试验
一、无负荷试验(Non-stress test简称NST) 1. 基本原理 观察无宫缩时,胎动和胎心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以了解胎盘功能及胎儿的储备能力 2. 适应症 其为非侵犯试验,适用于怀孕 32 周后的所有孕 妇 3. 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II类胎监图形包括
• 加速-胎儿刺激以后无法诱导出加速 • 周期的或者间歇性的减速 • 频繁的变异减速伴随最少的或者适量的基线变异 • 延长的减速≥2 min 但是<10 min) • 频繁的晚期减速,伴有适量的基线变异 • 变异减速伴有其他的表现如缓慢的回升到基线或者“肩 征”
胎监结果的解释
• II类图形是不确定的 • II类图形并不能预示异常的胎儿酸碱状态, 不过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将其划归到I类或
胎心率基线
定义: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 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 正常值:110-160次/分 小于11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大于16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
该图可见最初为150-160bpm 偏高的正常心率,平均变异。 继而,可见有 多个加速融合 , 在加速中短变异减少, 同时有小的V型可变减 。 在加 速中有小的可变减提示脐带受压,可认为是健康胎儿对缺氧的应激反应 。 该图基线只在最初阶段较易辨认。而连续融合的加速之间是无法找出 基的。在这种情况下,易将接近200bPm的加速误判为基线
重度变异减速
按振幅下降数值尚未达到重度变异减速的指标,但考 虑到减速频率和持续时间长,可认为是重度,是胎儿 缺氧的表现
正弦波
定义:在无胎动反应的基础上,基线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规律的摆动, 其振幅变化一般在5bpm~15bpm,周期2~5bpm,短变异消失,故基线 显得圆滑一致。 早 期 文 献 认 为 , 正 弦 型 胎 心 率 图 是 一 种 不 祥 之 兆 图。 常 发生在Rh 同种 免 疫胎儿 、 胎-母 输血及重度贫血等高危人群中, 也 有报道与镇痛剂使 用有关 。 据文献记载,发生率仅为0.3%- 1.7%。 大 约 有 50%-75% 的胎 儿 死 亡 率 。 但 是 , 近 年 来 , 临 床 上 发 现 更 多 的 情 况 下 并 无 胎 儿 不 良 结 果 的 病 例 , 尤 其 是产 母用镇痛剂时亦有正弦型图出现。一些出现正弦型图的 胎 儿 已 不 完 全 受 到 严 重 威 胁 。 现已 知 , 正 弦 型 图 有 良 性 正 弦 图和 病 理 性 正 弦 型 图。 对 那 些 振 幅 大 、 持 续存 在 的 正 弦 型 图 应 作 为 危 险 信 号 , 应 积 极 处 理 和 认 真 对 待 。而那 些 小 的 正 弦 波 、 短 暂 出 现者 , 则 可 在 严 密 观 察 中 证 实 其 发 展 , 通 常 可 以 放 心 。 因 此 , 临 床 上 正 确 了 解良 性 和 病 理 性 正弦图的 区 别, 避 免 过 度 干 涉 或 过 度保 守。
III类
• II类图形需评估,并继续监测后再评估,同
时要综合考虑临床的其他因素
III类胎监图形包括
• 基线变异消失并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 – 频繁的晚期减速 – 频繁的变异减速 – 心动过缓
• 正弦波形
胎监结果的解释
• III类图形是异常的 • III类图形预示着异常的胎儿酸碱状态 • III类图形需及时的评估,并根据临床情况采取 措施迅速改善这种异常的图形,包括但不限于
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
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 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 的主要检测手段。
正常胎心图
正常胎心图分析指标
1、胎心率基线为110-160次/分。 2、变异范围在5-15次/分。 3、宫缩或胎动时,可以有或没有加速。 4、没有减速。
②基线变异性减小或消失
③20分钟内无胎动或少于二次胎动 ④胎动后无加速或加速的幅度 <15bpm ,持续时间 <15" ⑤经各种刺激后仍无胎动或无胎心率基线的明显加速
产前胎心率试验-有负荷试验
1.基本原理
当宫缩时,胎儿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将胎儿暴露于 缺氧条件下,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 ,预测胎儿能否耐受临产过程 2.适应症 ①所有可影响胎儿胎盘功能的高危妊娠 ②NST无反应型 3.禁忌症 各种原因不适合阴道分娩者
• 病人当晚就复查了胎心监护,是下午门 诊的病人就收进来了,复查结果是好的. 最后沟通给她三个方案:1、继续观察, 注意胎动,定期胎心监护2、人工破膜, 看羊水情况,阴道试产3、剖宫产终止妊 娠,患者及家属商量后选择了剖宫产, 羊水清,评分好,绕颈一周,胎盘正常 ,考虑脐带绕颈可能
病理性正弦波
:母体供氧,停止刺激,纠正母体的低血压
对FHR监测图形的进一步解释
• 在变异降低的时候,如有反复出现的加速,应该认为是 可靠的。 • 单一的标准的早期减速较少见,通常是良性的,因此没 有很特别的意义。
• 在产时发生的减速很多时候可能是变异减速。
• 如果胎儿心动过缓的时间超过3分钟,紧急的医学处理 包括紧急分娩胎儿的准备,这要求如果9分钟内胎心不 恢复,应将孕妇送入手术室,如果胎心在9分钟内恢复 了,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再次评估分娩方式。
变异缺 乏的濒 死 图 。 基 线 变 异 缺 乏, 胎 心 率 正 常 偏 低 , 有 浅 的 晚 减 。 一 些 学 者 认 为 , 由于缺 氧 一 些 胎 心 率 可 能一直到 死 之 前 均 可 维 持 正 常 范 围 。 而 晚 减 可 见 到 亦 可 见 不 到 , 这 是由 于 进 行 性 心 肌 抑 制 和 缺 氧延长,而不足以在宫缩后引起胎心率进一步明 显 改 变 。 此患者急 做 剖 宫 产,发 现 大 量 胎 便 ,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Apgar 评 分 0 / 0 , 虽经复苏而失败死亡。尸检证明 为围产期缺氧症。
胎心加速
• 定义 增加≥15bpm 持续≥15秒以上 • 存在时说明胎儿情况良好 • 缺少时 低危患者可能通常是假阳性结果 需要进一步评估(BPP,CST)
胎心减速
1、早期减速:早期减速形状比较一致,与宫缩同时出现(多
因宫缩时胎致,发生在每次宫缩之后,
心率最低点发生在收缩峰值后15秒以上。
产前胎心率试验-无负荷试验
1)NST有反应型 ①胎心率基线正常、稳定。
②有正常的变异性。
③20分钟内有三次或以上伴有胎心率加速的胎动。 ④加速的幅度≥15bpm,持续时间≥15"。 ⑤胎儿醒睡周期明显,约20—40分钟间隔交替。 这样的结果提示胎儿宫内生长情况良好。
产前胎心率试验-无负荷试验
2)NST无反应型 ①胎心率基线在正常范围
• I类图形为正常胎监 • I类图形预示胎儿正常的酸碱状态 • I类图形只需常规处理,不需要特殊的干预
II类胎监图形包括
• II类图形包括所有不能划分在I或者III类中的 ,是临床处理中遇到的主要部分 • 胎心基线 –心动过速 • 基线变异 –最小的基线变异(<5bpm) –基线变异消失但不伴频繁减速 –显著的基线变异(>25bpm)
产前胎心率试验-有负荷试验
4.结果评定 ①阴性:十分钟内有三次持续40秒以上,适当强度的 宫缩,而不出现胎心率的晚期减速。 ②阳性:由自然或催产素引起的大部分宫缩时出现胎 心率的晚期减速。 ③可疑:虽有晚减出现,但不经常 (<50 % ) 需在 24 小 时后重复试验。 ④不满意:虽有宫缩,但其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未 达到试验标准,应于24小时后重复试验。
• 基线:110-180bpm,可能不稳定,基线正弦型可能间断,也可 能心动过速,但罕见心动过缓。 • 短变异:如缺氧则减少,如代谢性酸中毒或窒息则缺乏 • 长变异:振幅5-40bpm,有些周期像“V”型悬吊在基线下。 • 加速:无 • 减速 : 变异减速或 晚 减 , 但绝不 出 现 早 减 。 • 持 续 时间: 当 胎 儿 失 代 偿 时 , 常 间 断 出 现 并 伴 平 滑 基 线 。 如 胎 儿 缺 氧 和 贫 血 , 胎 动 明 显 减少,如 胎 儿 已处于窒息状态,则胎动缺乏。如供氧后胎动可 触 及 , 胎 儿 更 象 贫 血 和 缺 氧 ,而 不 是 已 窒 息 。 胎 动 是 胎 儿 情况 好 的 唯 一 体 征 。
亦 是一 幅 加 速 融 合 使 基 线 判 别 困 难的 图 型 。 该 图 可 见一串 外 形 特 征 相 似 的“波动”, 这 些 波 动 既 可 认 为 是 160 -170bpm 基 线 的 加 速 , 也 可 认为是基线率 > 200bmm 的 减速。这 时应结 合宫缩分析 ,可见每次宫缩上记录的胎动与胎心曲线暂时性增加同步。 而且,符合 加 速 外 形特 征 , 而不象任何一种减速。因此,有更充分 的理由判定基线率是 160-170bPm,伴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