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1 (1)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测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和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测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6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3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 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5.视觉感受野位于 A.外侧膝状体 B.额叶 C.视网膜 D.视觉皮层6.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 Hz 以下 B.1 000-5 000 HzC.5 000-l0 000 Hz D.10 000 Hz 以上7.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8.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
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 B.颉颃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9.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10.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11.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形象编码1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1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14.“音乐家必须去创作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最新版

2023年心理学真题2023年全国硕士硕士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终一种中转站是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旳部位依次是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旳敏感区域位于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4.“甜蜜旳嗓音”、“温暖旳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后像D.联觉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状况下不太轻易想起旳事情,能解释此现象旳是A.层次网络模型B.逆行性遗忘C.编码特异性原理D.激活扩散模型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获得最佳旳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旳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旳时间应在识记后A.1小时内B.2-12小时C.13-24小时D.24小时后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旳想象功能是A.再造B.补充C.替代D.预见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旳结论。
这重要体现旳思维特性是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理解性9.可以独立体现比较完整语义旳语言构造单位是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10.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旳关系时,必须阐明A.任务难度B.任务参与C.被试年龄D.被试性别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一样旳人会产生不一样旳情绪体验。
如在极度缺水旳状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尚有半杯水,很快乐”;乙觉得“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
这一现象反应旳情绪特性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12.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旳重要问题是A.情绪旳产生与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情绪与否具有动机功能C.情绪和认知与否互相独立D.基本面部表情与否具有跨文化旳一致性13.某小朋友智力测验旳原始分数为130,其所属年龄组旳平均分为100,原则差为15,他旳智商是A.100B.115C.130D.14514.高尔顿研究了遗传原因对智力发展旳影响,其研究措施是A.家谱分析B.动物试验C.心理测验D.社会实践调查15.小张喜欢做新奇和有价值旳事情,并且常常可以提出某些与众不一样旳观点。
2023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3专业基础综合

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3(专业基础综合)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音响的物理学基础是( )A.振幅B.频率C.频谱D.相位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3、在斯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呈( )A.反比关系B.等比关系C.对数关系D.乘方正比关系4、当声音频率大于5000赫兹时,( )是唯一可行的理论解释A.频率理论B.共鸣理论C.行波理论D.神经齐射理论5、普肯耶现象是由( )变化引起的A.明度B.颜色C.空间分布D.持续时间6、下列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的是(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看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7、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 )A.无足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8、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觉( )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A.肯定感受性B.肯定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9、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 )的现象A.不变B.降低C.提高D.消逝10、( )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A.听觉频率理论B.听觉共鸣理论C.听觉行波理论D.听觉神经齐射理论11、外部刺激物的温度等于皮肤的生理零度,会( )温度觉A.不产生B.产生C.降低D.增加12、味觉的感受器分布于舌面上的各种味蕾,其中舌尖对( )味敏感A.甜B.苦C.酸D.咸13、色觉的三色理论能很好地说明( )A.颜色混合B.颜色对比C.色盲D.后像14、由于( )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A.明暗对比B.视敏度C.视觉感受野D.侧抑制15、( )是比较简洁的心理过程A.思维B.心情C.力量D.感觉16、听觉的相宜刺激是( )范围内的空气振动A.16~20000赫兹B.20~5000赫兹C.1000~4000赫兹D.200~20000赫兹17、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相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18、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A.感觉阈限B.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肯定感觉阈限19、联觉是指( )A.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临时保留的一种感觉印象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一种现象20、痛觉感受器( )A.分布在全身全部的组织中B.只存在于皮肤中C.只存在于外部感觉中D.不存在于内脏器官中21、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A.不引起内脏感觉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C.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二、多选题1、眼睛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 )A.晶体B.房水C.玻璃体D.角膜2、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同样具有( )等特征侦察器 A.边界B.直线C.运动D.方向3、在声音掩蔽中会消失的现象是(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D.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掩盖的频率范围也较小4、色光基本的颜色叫原色,三原色主要是指( )A.红B.橙C.蓝D.绿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锥体细胞含有昼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能辨别颜色,故而是昼视觉和颜色视觉的器官B.神经节细胞只与较少锥体细胞相连,因此有对物体细节的精确辨别力量C.棒体细胞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紫红质,故而是夜视器官,但不能辨别颜色D.棒体细胞含有昼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能辨别颜色,故而是昼视觉和颜色视觉的器官6、下列关于听觉的频率理论,描述正确的有( )A.它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德提出的B.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C.由于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D.声音的振动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7、下列关于听觉的行波理论,描述的正确的有( )A.该理论是由闻名生理学家冯.贝克西提出来的B.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C.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头,渐渐向蜗顶推动,振动的幅度也随之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逝D.随着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8、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后像的是( )A.抬头仰视太阳后,闭上眼睛,眼前会消失一个光明的圆饼状,位于黑色背景之上B.凝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四周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都在向上飞升C.在空旷的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楼D.凝视一个红色方块,移开视线后,会看到一个绿色方块9、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ABDBA6~10DBDCA11~21点击下载查看答案【二、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CD5ABC 6~9点击下载查看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分数:2.00)A.认知√B.动机C.情绪D.意志解析:解析: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人们的所有心理活动都离不开认知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因此本题选A。
3.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感觉是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B.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感觉的简单相加√C.知觉过程中人们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D.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始于感觉和知觉解析:解析: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其加工过程完全依赖于外界信息,是纯粹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其加工过程不仅依赖外界信息,还依赖人的知识经验,因此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知觉不是对感觉的简单相加,有超越感觉成分的独特属性。
因此本题选B。
4.人们对生物进化规律的认识主要凭借的认知过程是(分数:2.00)A.记忆B.知觉C.注意D.思维√解析:解析: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人们对生物进化规律的认识需要做各种推理和判断,因此主要依赖思维。
因此本题选D。
5.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是(分数:2.00)A.心理过程B.心理结构√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的环境基础解析:解析: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这是心理过程。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经过一整夜的复习,小明记住了笔记中的内容并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成功回答了试卷中的题目。
小明回答题目依靠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解析: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是0.25秒~2秒。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是5秒一2分钟。
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最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故本题选D。
3.存储容量最低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长时记忆解析: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单位,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登记)的容量大于短时记忆。
感觉记忆的信息在向短时记忆转换时丢掉了很多,因此短时记忆的存储容量最小。
因此本题选B。
4.晚上复习数学时,小明想起了数学老师上课时的音容笑貌,也回忆起当天学过的数学公式。
根据图尔文(Tulving)对长时记忆的分类,小明的两种记忆分别是(分数:2.00)A.情景记忆;工作记忆B.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C.情景记忆;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解析: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因此本题选C。
5.某个病人每次见到他的医生都不能认出,医生都需要向他重新介绍自己。
有一次,医生在和他握手时用针扎了一下这个病人。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1(专业基础综合)

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1(专业基础综合)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1、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动作记忆2、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的是( )A.工作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程序记忆3、( )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语义记忆4、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叫( )A.再认B.回忆C.联想D.再现5、记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6、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叫(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7、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即(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8、按照动作要领,经过练习形成运动技能的记忆就是(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9、( )提出了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A.拉什利B.布洛卡C.图尔文D.艾克尔斯10、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位都有关系的记忆理论是( )A.整合说或非定位说B.定位说C.SPI理论D.突触结构说11、下列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的记忆理论是( )A.反响回路说B.定位说C.SPI理论D.突触结构说12、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的复述称为( )A.机械复述B.精细复述C.联想D.回忆13、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如阅读理解、词汇学习、逻辑推理等)有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14、( )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15、( )能够解释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16、为了要记住“桌子一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语,使它成为诸如“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易记语句,这种记忆策略的运用是(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复述策略D.对偶策略17、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18、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B.第二天C.第三天D.第二周19、暂时性遗忘是因干扰原因而产生的( )A.储存性障碍B.生理性障碍C.心理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20、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A.注意B.感觉C.知觉D.思维2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22、在启动效应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 A.词汇确定B.词的确认C.词干或词段补笔D.词的回忆23、人们按语义关系将不同的单词分别纳入不同的类别之中,以此来提高记忆效果的编码方式是( )A.按语义类别编码B.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C.主观组织D.分类法二、多选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1、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 )A.程序记忆系统B.知觉表征系统C.语义记忆系统D.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2、斯腾伯格预测,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可能的方式主要有( )A.平行扫描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视听扫描3、根据遗忘的规律和了解到影响长时记忆效果的因素后,合理组织复习应该注意( )A.复习要及时B.正确分配复习时间C.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D.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4、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 )A.暂时性遗忘B.舌尖现象C.抑制现象D.压制现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DADAB6~10BDBCA11~23【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性别认同: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征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标准是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嗚訝摈。
23.个体出生后,身体发育的两个高峰期分别是
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6.下列关于能力发展与知识获得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能力发展慢,知识获得慢B.能力发展慢,知识获得快
c.能力发展快,知识获得快D.能力发展快,知识获得慢
【答案】B
【解析】心理学导论-普心-能力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能帮助个体完成活动,但并不是知识一旦进入个体的头脑就有助于个体完成活动,那些经过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获得知识较快,能力发展较慢。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鼉。
最新2021年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真题(附带参考答案)

2021年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 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3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诊断和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个体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是) 。
A.积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临床心理学D.变态心理学【正确答案】C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另一个是(.A.实验生理学B.心理化学C.近代生物学D.近代遗传学【正确答案】A3.被称为记忆之门的脑组织是 )。
A.延髓B.中脑C.海马D.下丘脑【正确答案】C4.损伤边缘系统最有可能影响的机能是()A.听觉B.运动C.情绪D.睡眠【正确答案】C5.视觉加工"“what 通路”是指() 。
A.枕叶到顶叶通路B.枕叶到颞叶通路C.枕叶到额叶通路D.枕叶到颞叶到额叶通路【正确答案】B6.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 。
A.闪光融合B.视觉后效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正确答案】D7.下列现象中,支持格式塔学派的观点的是() 。
A.动景运动B.真正运动.C.自发运动D.运动后效【正确答案】A8.下列有关睡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度睡眠时期的脑电波主要是δ波B.深度睡眠的时间前半夜多于后半夜C.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D.深度睡眠阶段后马上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正确答案】D9.医生一边询问患者病情,一边书写病历,医生书写病历借助的记忆类型是()。
A.内隐记忆B.情景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正确答案】D10.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主要是()。
A.命题编码B.语音编码C.数字顺序D.物理特征【正确答案】D11.沃森(P.C.Wason)的“四卡片选择作业”通常用来研究() 。
A.气氛效应B.证实倾向C.概念形成D.问题解决策略【正确答案】B12.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中,70 名是教育学考生,30 名是心理学的考生,老师遇见王丽,他猜测有 90%的可能性是心理学的考生,因为他穿着印有弗洛伊德的T 恤,该老师的判断基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病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体现的是( )。
(分数:2.00)A.外抑制B.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解析:3.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 )。
(分数:2.00)A.机能系统说B.颅相说√C.整体说D.机能模块说解析:4.( )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分数:2.00)A.生理学的观点B.精神分析的观点√C.认知观点D.生态学理论解析: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分数:2.00)A.差别感受性B.差别阈限√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解析:6.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 )。
(分数:2.00)A.闪光融合B.视觉对比C.后像√D.联觉解析:7.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
(分数:2.00)A.似动知觉B.动景知觉C.真动知觉√D.自主知觉解析:8.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
(分数:2.00)A.视觉编码B.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形象编码解析:9.( )在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围。
(分数:2.00)A.归纳推理B.三段论推理C.条件推理D.演绎推理√解析:10.儿童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分数:2.00)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解析:11.当获悉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
(分数:2.00)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解析:12.军事指挥员、飞机驾驶员及汽车司机的当机立断,能及时排除险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们的表现属于意志的品质中的( )。
(分数:2.00)A.独立性B.果断性√C.坚定性D.自制性解析:13.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 )。
(分数:2.00)A.能力就是知识和技能B.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C.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D.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解析:14.( )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
(分数:2.00)A.双生子研究√B.自传体研究C.环境分析D.母婴对话分析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5.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研究在某些应用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领域包括( )。
(分数:2.00)A.程序学习√B.脑功能的定位C.行为治疗√D.生物反馈√解析:16.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分数:2.00)A.吃面包分泌唾液B.闻到面包的香味分泌唾液√C.看到面包分泌唾液√D.谈到面包分泌唾液√E.面包不小心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解析:17.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即( )和( )。
(分数:2.00)A.无意识加工B.自动化加工√C.受意识控制的加工√D.选择性加工解析:18.知觉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形式,下列关于自上而下加工的描述有( )。
(分数:2.00)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多,需要越少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E.也称之为概念驱动加工√解析:19.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的编码形式分为( )。
(分数:2.00)A.按语义类别编码√B.主观组织√C.听觉编码D.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解析:20.思维的过程包括( )。
(分数:2.00)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与概括√解析:21.情绪和情感( )。
(分数:2.00)A.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方式进行反映的√B.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D.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解析:22.生理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
以下属于生理动机的是( )。
(分数:2.00)A.饥饿√B.渴√C.性√D.睡眠√解析:23.智力的PASS模型中的认知过程包括( )。
(分数:2.00)A.注意√B.计划√C.同时性加工√D.继时性加工√解析:2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即( )。
这三者在意识、无意识活动的机制下,在内驱力发展的关系中形成起来。
(分数:2.00)A.本我√B.自我√C.超我√D.理想我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哪些?(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1)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①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
视网膜中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②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这些结构加上眼球前端的角膜,组成眼睛的屈光系统。
③眼球外还有三对眼外肌,它们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支配,使眼球能向不同的方向运动。
(2)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其中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第二层含有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含有神经节细胞。
①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
棒体细胞长,呈棒状;锥体细胞粗短,呈锥形。
②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在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没有棒体,这是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
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急剧增加,在网膜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
③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功能也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④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细胞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所释放的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视觉的传导机制。
①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极为视神经节细胞,第三极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②视觉系统的侧抑制是指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
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4)视觉的中枢机制。
①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②视觉感受野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范围。
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③视觉系统存在两条通路:一条是大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运动和深度;另一条是小细胞通路,其功能为分析颜色和形状。
(5)视觉的反馈性调节。
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
由感受器输入的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将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视觉器官的活动,使视觉器官更有效地感知外部世界。
)解析:26.简述思维的种类。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①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②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形象来解决问题。
③逻辑思维。
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①经验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②理论思维。
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①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②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①辐合思维。
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②发散思维。
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①常规思维。
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②创造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活动。
)解析:27.简述书面言语的特点。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书面言语的特点:(1)随意性。
书面言语是一种“随意性”的言语形式。
书面言语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阅读别人写出的东西时,它允许反复阅读难懂的地方,直到弄懂为止。
(2)开展性。
书面言语要求用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和严密的逻辑进行陈述,既要避免不达意,又要力戒“言过其实”和“空话连篇”。
这是因为,在运用书面言语时,使用者远离了自己的交际对象,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馈,没有情境因素的帮助,因此,只有凭借结构手段向读者提供语境线索。
书面言语是一种自我反馈的言语,它通过自己的批评,从而影响随后的言语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用开展的形式系统阐明自己的思想仍是十分必要的。
(3)计划性。
书面言语和独白言语一样,也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
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这一特点,书面言语和独白一样,往往要有较长的酝酿时间。
)解析:28.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形式。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双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