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第98讲_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三)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原则折算汇率 的选择确定各外币账户的期末记账本位币应有余额根据应有余额与现有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汇兑损益关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 似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初始确认 确定各外币账户的期末报告价值 确认汇兑损益期末调账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外币1、外币兑换业务企业卖出外币时——实际收入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付出的外币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实收的金额(买入价)按即期汇率 折算的金额差额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企业买入外币时——实际付出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收取的外币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外币按即期汇率 折算的金额支付的金额 (卖出价)差额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12200 财务费用 200贷:银行存款——美元 124001、外币兑换业务例题1银行存款——美元12400银行存款——人民币12200财务费用 200甲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3月20日将其所持有的2 000美元卖给银行,当天银行美元买入价为$1= ¥6.10;公司实收人民币12 200元。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US$1/1 100 6.4 640 US$当日即期汇率] ① 1/10 200 63 1260 ③期末调整40② 1/31 300 6“860 令 期末即XX 外币账户财务费用等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1. 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左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例如,库存现 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英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 券、长期应付款等。
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 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期末调整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 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一一汇兑差额”等科目:【提示】期末调整汇兑差额的计算思路:① 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二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② 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二期末外币余额X 期末即期汇率③ 汇兑差额二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银行存款一美元汇兑揚失“XX 外币资产”汇兑损失二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X 期末即期汇率) “XX 外币负债”汇兑损失二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X 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财务费用等XX 外币账户. 汇兑收益 ,“XX外帀资产”汇兑收益二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X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XX外币负债”汇兑收益二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X期末即期汇率)(2)结算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一一汇兑差额”科目。
【提示】结算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外币“应付利息”科目产生的汇兑差额记入“在建工程”等科目。
2019中级会计实务98讲第73讲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例16-9】沿用【例16-4】(发生时:短期借款,200 000英磅,汇率9.83,期限6个月,年利率5%)假定2×13年2月28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9.75人民币元。
则对该笔交易产生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短期借款——××银行(英镑)”采用期末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 950 000人民币元(200 000×9.75),与其原记账本位币之差额16 000人民币元计入当期损益。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答案】借:短期借款——××银行(英镑)16 00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6 000调整后的短期借款金额=1 966 000(200 000×9.83)-16 000=1 950 000(人民币元)2×13年8月4日以人民币归还所借英镑,当日银行的英镑卖出价为1英镑=11.27人民币元。
假定借款利息在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则当日应归还银行借款利息5 000英镑(200 000×5%×6/12),按当日英镑卖出价折算为人民币为56 350元(5 000×11.27)。
假定2×13年7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9.75人民币元。
(与2×13年2月28日相同)甲公司账务处理为:借:短期借款——××银行(英镑) 1 950 000财务费用——汇兑差额304 000贷: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元) 2 254 000(200 000×11.27)借:财务费用——利息费用56 350(5 000×11.27)贷: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元)56 350【补充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涉及外币业务的账户中,企业因汇率变动需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记账本位币余额进行调整的有()。
外币交易的会计账务处理

外币交易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外币统账制也称为“记账本位币制”,是以记账本位币作为统一记账金额的记账方法。
在这种记账方法下,所有外币的收支,都应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进行反映,外币金额只在账上作为补充资料进行反映。
外币统账制适用于涉及外币种类较少,而且外币收支业务不多的企业。
我国企业一般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所以,在外币统账制下,当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一般按人民币统一设账,统一记录,外币业务的金额均要换算为人民币金额后入账反映,同时要设立不同外币种类的二级辅助账户,反映外币资金和外币债权、债务的增减情况。
(二)汇率
(三)外币交易的账务处理1.外币交易核算的基本程序
企业借入外币资金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3.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1)外币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等。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外币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的跨国经营需求,方便企业进行国际经济活动。
外币交易的种类
购销业务
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商品或劳 务购销业务,如进口原材料、出
口商品等。
投融资业务
企业对外投资、吸收外部投资、对 外借款或对外担保等金融业务。
其他业务
除购销和投融资业务之外的其他外 币交易,如外币租赁、外币兑换等。
缺点
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历史成 本原则无法反映其真实价值,
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公允价值原则
公允价值原则
外币交易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 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 算,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
适用范围
公允价值原则适用于金融资产和负债。
优点
公允价值原则能够反映金融资产和负 债的真实价值,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 策。
缺点
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 确定性,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折算汇率的选择
选择折算汇率的原则
折算汇率应当选择在报表日可得到的最接近公允价值的汇率。
折算汇率的确定方法
折算汇率可以通过市场汇率、历史汇率、预期汇率、加权平均汇率等多种方法确定。
折算汇率的选择对报表的影响
折算汇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外币交易的折算结果,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 此,企业应当谨慎选择折算汇率,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03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单一汇率法
总结词
该方法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在记账时直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详细描述
在单一汇率法下,企业在进行外币交易时,会按照即期汇率将外币资产或负债直 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忽略了汇率波动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
双重汇率法
第二十章外币折算-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知识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 详细描述:期末,企业应当分为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1.货币性项目(钱、债权、债务) 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
注意:货币性项目不包括预付账款(买东西)和预收账款(卖东西)。
期末或结算货币性项目时,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该项目初始入账时或前一期末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如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比如例2中固定资产金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1.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甲公司12月20日进口一批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原材料成本为8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
12月31日,美元户银行存款余额为1000万美元,按年末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为7020万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一)外币交易的概念外币交易,是指企业发生的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二)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1.将外币金额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确认为汇兑差额。
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计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外币人民币买入价卖出价US$100 640 650中间价$1=¥6.45(即期汇率)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初始确认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教材【例20-3】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选择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3月12日,从美国乙公司购入某种工业原料500吨,每吨价格为4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 520 000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2 842 4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存款支付。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汇交易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已经成为各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财务活动。
因此,高级财务会计必须掌握财务报告和税务规定中有关外汇交易的法规,同时了解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
这篇文章将探讨高级财务会计在外汇交易中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什么是外汇交易外汇交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买卖交易。
在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外汇交易可以使企业或个人获得额外的利润或避免损失。
但是,在外汇交易中存在的汇率风险要求企业或个人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二、外汇交易的会计处理外汇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币账户的处理如果企业在外币账户上持有外币,则需要根据当地货币的汇率将其转换成本地货币。
这个过程需要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录外币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并根据当地货币的汇率重新计算。
决定汇率的两个因素是交易日的汇率和会计期末日的汇率。
2.货币兑换成本的确认在外汇交易中,企业需要支付货币转换成本。
这个成本需要被确认并计入交易的成本中。
这个成本通常是直接计入交易金额中,并体现在交易凭证中。
3.外币汇率差异的处理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外币汇率差异需进行会计处理。
因此,在每个会计期末,企业需要计算外币币种的当前汇率与以前的汇率之间的差异,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这个差异增加或减少了企业的收入或费用,依据其性质进行归类。
4.外汇现金交易的处理如果企业进行了外汇现金交易,则会计处理方式是将该交易计入公司的现金账户,并按照货币转换成本将其转换成本地货币。
企业需要将外币现金交易金额记录在外币现金账户中,并根据当天汇率计算出本地货币的交易金额。
5.外汇远期合同的处理远期合同是指企业购买或出售外汇的协议。
如远期外汇买卖,公司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汇率购买或出售一方的外汇,这其中则存在肩负着未来价格波动的风险。
因此,公司需要根据未来汇率对交易对手签署远期合同进行汇率管理。
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将远期合同视为公司资产或负债,并在资产负债表上陈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1.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期末调整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提示】期末调整汇兑差额的计算思路:①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②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③汇兑差额=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XX外币资产”汇兑损失=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XX外币负债”汇兑损失=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XX外币资产”汇兑收益=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XX外币负债”汇兑收益=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2)结算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提示】结算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外币“应付利息”科目产生的汇兑差额记入“在建工程”等科目。
以“应收账款——美元”结算为例,其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真题·多选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17年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1)外币美元资本投入,合同约定的折算汇率与投入美元资本当日的即期汇率不同;(2)支付应付美元货款,支付当日的即期汇率与应付美元货款的账面汇率不同;(3)年末折算汇率与交易发生时的账面汇率不同。
不考虑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17年上述外币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7年)A.偿还美元货款时按偿还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B.收到外币美元资本投入时按合同约定的折算汇率折算的人民币记账C.外币美元资本于年末按年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调整其账面价值D.各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年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其账面人民币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答案】AD【解析】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选项B和C不正确。
【真题·单选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甲公司12月20日进口一批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原材料成本为8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
12月31日,美元户银行存款余额为1 000万美元,按年末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为7 020万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2012年)A.-220万元B.-496万元C.-520万元D.-544万元【答案】B【解析】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80×6.8-80×6.5)+(1 000×6.5-7 020)=-496(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发生应收账款500万欧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0元人民币。
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28元人民币;6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2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5元人民币。
7月10日收到该应收账款,当日市场汇率为1欧元=8.34元人民币。
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为()万元人民币。
A.-10B.15C.25D.35【答案】D【解析】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500×(8.35-8.28)=35(万元人民币)。
【教材例21-5】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2×15年1月1日,为建造某固定资产专门借入长期借款20 000美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每年年初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2×15年1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45元人民币,2×15年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2×15年12月31日,该公司计提当年利息应作以下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6 200 (20000×5%×6.2)贷:应付利息——美元 6 2002×15年12月31日,该公司美元借款本金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差额,应作以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借款——美元 5 000[20 000×(6.45-6.2)]贷:在建工程 5 0002×16年1月1日,该公司支付2×15年利息,该利息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2×16年1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2元人民币,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利息——美元 6 200(20 000×5%×6.20)在建工程20贷:银行存款 6 220(20 000×5%×6.22)2.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提示】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和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即不产生汇兑差额)。
【真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外币折算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9年)A.期末外币预收账款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并将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D.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答案】C【解析】预收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期末不调整汇兑损益,选项A错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财务费用,选项B错误;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选项D错误。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教材例21-6】P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15年11月2日,从英国W公司采购国内市场尚无的A商品10 000件,每件价格为1 000英镑,当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10元人民币。
2×15年12月31日,尚有1 000件A商品未销售出去,国内市场仍无A商品供应,A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降至900英镑。
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是1英镑=9.7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本例中,由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因此,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该公司应作会计分录如下:11月2日,购入A商品:借:库存商品——A 100 000 000(10 000×1 000×10)贷:银行存款——英镑 100 000 000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1 27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1 270 0001 000×1 000×10-1 000×900×9.7=1 270 000(元人民币)(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教材例21-7】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15年12月10日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B股1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美元=6.3元人民币,款项已付。
2×15年12月31日,由于市价变动,购入的乙公司B股的市价变为每股1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2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2×15年12月10日,该公司对上述交易应作以下处理: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94 500(1.5×10 000×6.3)贷:银行存款——美元94 500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格计量。
由于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外币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仅应考虑股票市价的变动,还应一并考虑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汇率变动的影响,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人民币金额为62 000元(即1×10 000×6.2),与原账面价值94 500元的差额为-32 500元人民币,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 5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32 50032 500元人民币既包含甲公司所购入乙公司B股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又包含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率变动的影响。
2×16年1月10日,甲公司所购入乙公司B股股票按当日市价每股1.2美元全部售出,所得价款为12 000美元,按当日汇率1美元=6.25元人民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为75 000元,与其原账面价值人民币金额62 000元的差额为13 000元人民币,对于汇率的变动和股票市价的变动不进行区分,均作为投资收益进行处理。
因此,售出当日,甲公司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美元75 000(1.2×10 000×6.25)贷:交易性金融资产62 000(94 500-32 500)投资收益13 000(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外币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