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分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课题(3篇)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长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课题旨在探究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为提高家校共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升家长教育理念:通过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让家长了解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 增强家庭教育能力: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可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3. 促进家校合作:家长学校教研活动为家校双方搭建沟通桥梁,增进彼此了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4.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有助于学校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现状分析(1)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2)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策略(1)优化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组织形式(2)丰富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内容(3)创新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方法3.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效果评价(1)家长满意度调查(2)学生成长变化分析4.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案例分享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和家庭教育研究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现状及家长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

4. 实验研究法:针对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制定研究计划。

2. 调查阶段: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学校教研活动相关资料。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范文)第一篇: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范文)《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

因为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小学教育已经很难顺利进行。

但家长也很委屈的说:为了孩子的学习,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爱好,有的甚至是工作。

是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老师的工作,成了“助教”。

可相当一部分家长又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们仍旧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责任感不强,意志力不强,任性,自私,与家长产生隔阂等等。

把家长推到这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家长强烈的参教意识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

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还要帮助父母了解如何去科学的帮助他们的孩子。

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发挥资源优势,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关注每一家庭状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家”字上做文章,在“联”字上下功夫,以提高家长育人素养为重点,努力加强家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在家长、学生、教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全面落实“亲子共成长工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加强家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牵手两代人,亲子共成长,至关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学校首先要求教师注意师表形象,还要求教师注重提高素质,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家教指导能力和水平。

用“五少五多”人性化的方法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少一点固执,多一点学习;少一点不负责任,多一点平常心态;少一点命令语气,多一点研究气氛;少一点抽象说教,多一点就事论事;少一点不良影响,多一点正面示范)。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总结(3篇)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加强家校沟通,我校于XX年XX月XX日举办了家长学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XXX教授,为家长们作了一场题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XXX教授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误区、如何与孩子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2. 互动交流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环节,就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

专家针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3. 家校合作经验分享为了加强家校沟通,我校邀请了部分优秀家长代表,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

这些家长代表分享了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4. 家校共建活动为了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本次活动还安排了家校共建活动。

家长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园环境,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并与老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三、活动成果1.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家校沟通活动期间,家校之间的沟通得到了有效加强,为今后的家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3. 促进家校共建本次活动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家校共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活动不足与改进措施1. 活动不足本次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部分家长对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等。

2. 改进措施(1)提高活动宣传力度,让更多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提高参与度。

(2)合理调整活动时间,确保家长能够积极参与。

家长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家长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家长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家长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家长学校是指通过教育机构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台。

为了解家长学校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范围涵盖本地区各级学校,并针对不同学段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 家长学校的意识和参与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调查家长对家长学校有一定的了解,但仅有少数家长能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原因主要包括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参与动力、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等。

2. 家长对家庭教育需求的认知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惑和不足。

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方法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3. 家长学校的建设需求在受访的家长中,超过80%的人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家长学校,并提供相关培训课程和工作坊。

此外,他们还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并加强家校合作和互动。

4. 学校对家长学校建设的认识和态度对于学校来说,近半数调查学校表示对于家长学校的认同度较高,但是也有学校表示缺乏相关的组织和管理经验,设施设备不足,以及一些教师认为家长学校可能会侵犯教育权限的担忧。

四、调研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家长学校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需求和困难。

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他们的育儿方式和家庭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参与度较低。

学校对家长学校的认同度较高,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担忧。

五、建议和对策1. 学校应加强家长学校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相关机构和岗位,并完善设施设备的支持。

2.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为家长提供培训课程和讲座,并鼓励教师参与其中,提高家长学校的水平和实用性。

3. 学校可以开设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中学家长学校教研总结(3篇)

中学家长学校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于本学期开展了家长学校教研活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家长学校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总结如下:二、教研目标1. 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研内容1. 家长教育理念的培养通过组织家长参加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2. 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如亲子沟通、情绪管理、学习辅导等,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 家校沟通与合作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解决教育问题。

四、教研方法1. 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代表等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

2. 研讨会组织家长围绕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 实地考察组织家长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

4. 家访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五、教研成果1. 家长教育理念明显提升通过家长学校教研活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

2. 家长教育能力显著提高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 家校沟通与合作更加紧密家长学校教研活动为家校沟通搭建了桥梁,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家长学校教研活动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总结

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总结

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总结1. 项目背景本次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旨在提供给家长们一种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研究成长。

项目以家长参与教研活动为主线,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讲座、小组讨论和观摩课程等活动,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以实现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标。

2. 活动内容与成果2.1 教育讲座我们组织了多场教育专家的讲座,涵盖了多个教育领域的知识与经验分享。

这些讲座内容丰富,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亲子关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家长们通过参与这些讲座,深入了解了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研究方法,提高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认知和能力。

2.2 小组讨论我们组织了定期的小组讨论活动,家长们在小组中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问题。

通过交流和互相倾听,他们汲取了彼此的经验和智慧,找到了解决问题和改进教育方式的途径。

这些小组讨论活动不仅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还为他们提供了互相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2.3 观摩课程我们邀请了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观摩课程,让家长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优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氛围。

在观摩课程中,家长们可以时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研究情况,同时也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研究问题和成长方向。

3. 效果评估与展望通过本次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 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学生的教育。

- 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 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注重培养家长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教育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尝试搭建在线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更多在线研究资源和交流机会,推动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4. 结论通过家长学校教研项目,我们有效促进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

该项目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资源,并为今后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家长学校课题研究

家长学校课题研究

家长学校课题研究第一篇:家长学校课题研究家长学校课题研究一、研究目标:1、让家长认识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使家长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

二、研究方案:1、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培训学习,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

1)发挥学校师德监督员的作用,定期通过例会、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师德反馈,为学校培养学生的良好师德师风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给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自身职责所在,组织家长委员会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3)发挥学校家长志愿者的作用,继续在学生上、下学时间维护学生的入校安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

2、通过多渠道进行家校联系,为家长了解、支持学校工作提供平台,从而促进学校养成教育的实施。

1)通过座谈、下发调查问卷、家长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精心开展家长学校联系制度。

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育子知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以及学校实施动态等内容。

使家长时刻了解学校的发展,支持学校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教水平。

①开学典礼,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希望以此为平台,加深家校联系,也为家长自己的教育提供一些启示,明确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②开展“我最感动的事”家长征文评选。

号召家长写出老师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并请家长参与到评选中去,以此传播老师的日常工作,通过教师的事迹,辐射学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进行“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学校校刊上,并分为学校、老师和学生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然后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介绍到其他家长中去,相互分享,增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④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学校的特色活动,使家长能够了解学校工作的重点,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从而更加了解教师、理解教师,愿意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家长学校课题调研报告范文

家长学校课题调研报告范文

家长学校课题调研报告范文英文回答:Introduction.Parent school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a way to provide par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raise healthy, happy children. These programs typically offer a variety of educational sessions on topics such as child development, positive parenting, and nutrition.Research Question.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arent school program in improving paren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Methods.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ram. Par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 were compared to a control group of parents who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Both groups of parents completed a survey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to assess their paren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Resul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par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their paren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n par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improvements were maintained at a follow-up assessment six months after the program ended.Discus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parent school programs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paren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se programs can provide parentswith the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they need to raise healthy,happy children.Conclusion.Parent school program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parents. These programs can help parents to improve their paren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ch can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for children.中文回答:引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分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家长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单位:青州市郑母初级中学负责人和撰写人:赵永华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提高家长素质是现代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驱动,家庭的主流格局逐渐趋同,独生子女已成为新一代人的主体。

随着改善生活条件的步伐加快,不同家庭居住环境相对封闭而信息渠道相对开放的框架也趋于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的形成,更使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子女未来的期望,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认识加强子女教育的价值。

人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经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于自己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也愈来愈关心了。

但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行动存在反差,物质投入与精神投入存在反差,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存在反差,这是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矛盾,同时也是许多家长产生极大困惑甚至痛苦的原因。

因此,这一代自身难于积累教育子女经验的父母,对分别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子女,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养育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希望得到科学的回答。

因此,理论与实验都在呼唤与时俱进的当代家长,从而引导家庭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

(二)建立家长学校是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而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家长学校的建立对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现在尚处于无规划、无体系的阶段。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了要抓住家长教育的课程建设核心,在课程理论体系、课程标准、内容规划、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行动研究,通过对家长学校课程建设体系研究和家长教育的实验,总结出成功的家长学校教育经验,广泛进行推广,构建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家长需要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以引导规范我国的家长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从而振兴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事业。

这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针对家长教育的行动研究在我校已有一定基础第一,我校从建校起,就格外重视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始终保持校长、班主任与每一个家长的零距离接触。

新生入学前,我校召开家长会,把班主任的手机向新生家长公布,并承诺早6点以后到晚10点以前全程开通,随时接受家长的电话咨询。

这一措施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关注。

第二,我们经常为家长进行关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的辅导培训。

如: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培养问题、安全问题、网吧问题等,用不定期地订阅报纸、给家长发公开信等形式,对家长如何处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提供科学、正确、切实可行的参考。

第三,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步前进,才能在学生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在以上背景下,我们申报“家长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的课题,有利于学生家长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为基础,以提高每一个家庭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当代家庭教育新理念为主线:家长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帮助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做到“互相尊重、配合默契”,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子女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家长的素质,使他们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这是当代的家长所必须做到的。

只有在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孩子的素质,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家长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对家长实行再教育,教学的重点就是传播现代家庭教育新观念,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使家长树立科学家庭观念,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的建立切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

“亲子共成长工程”是构建和谐校园,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百万家长上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的活动,广泛进行家长课程教育的宣传,普及家长课程教育的知识,推广家长课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来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提高他们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以学生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中心,传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合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业余学校。

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

本课题指的是以学生家长为培养对象,传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合格家长而采用的教学方法。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研究新时代学生特点,积累建立家长学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使家长课程教育按计划学完相关家教课程,充分发掘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家长学校的内涵,延伸家庭教育的外延,保证家长课程教育的连续性、持久性和协调性。

3.寻找系列化的科学对策,使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得到科学诊断与有效诊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除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后顾之忧。

4.使青少年获得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家庭教育之中。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很多学生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忽略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忽略孩子如何做人的导向。

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家长群和社区视为自己的左臂右膀,用完成自身核心教育工作的热情去发展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一切工作,尤其是家长学校的工作。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庭教育充满爱意、充满温馨。

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明确家庭教育职责,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共同培育一代新人。

1.结合家长会讲课。

我校聘请本校有家教经验的老师,讲课内容抓住家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及家长平时教育子女比较薄弱的环节,如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进行了题为《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专题教育报告。

我校要求老师讲课内容尽是做到既有理论性又切合实际,让家长们听得进,学得来,做得到,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2.我们突出“引导家长逐步学会科学育人”这一主题,结合宣讲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家长家教方法指导。

不少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学习,懂得了对孩子灵活的教育方法。

3.为了使家长们掌握子女的最基本知识,研究并开发一套以各种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的家长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和技巧。

4.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一个当代好家长。

5.举办独生子女家教研讨会。

随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我校召开独生子女家长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研讨当前中学独生子女农村教育状况。

通过这次座谈一致认为形成独生子女某些心理弱点的原因,是由后天人为的独特环境和家长教养心理偏差以及教育不当所造成的。

为了使独生子女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家校的教育必须一致,老师要家访,家长要校访,学校在“家长学校”中传授家长教育知识,家长积极参加,了解学校对孩子的要求。

这样家校同步进行,家校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要求一致,方法、态度也一致,使各方面的教育因素汇成一支强大的教育力量,共同教育独生子女,让他们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1.研究成员全员化家长也是德育工作者,也要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子女品行不好,主要的责任应该是父母、家庭、全社会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与舆论,强化家长和家庭在教育中的责任心。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与之接触的或擦肩而过的都在无意有意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都在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教育”着我们的学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成员的队伍是十分庞大的。

因此,全社会的家长都应该树立“大教育观”的理念,为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友善、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2.研究过程全程化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要一以贯之,有一个全程化观念,不可以出现年级断层,更不可以出现低年级和高年级前后矛盾,前后不一的教育要求。

全程化的又一个意思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要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成人后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奠基。

3.研究目标具体化我们的教育往往太高太大太远,学生听不懂看不到摸不着,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往往收效甚微。

家庭教育目标具体化,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出发,把做人的道理,爱国的道理,细化为具体要求,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目标评价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指通过同学互评,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家长参评,引导学生在家庭的良好表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家长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和主动教育;通过社区参评,引导学生如何做个好公民,促进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养成,促进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责任感等等。

所以,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机制,对于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一)学习提高法学校不定期地聘请社会及校内的一些热心家庭教育事业,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修养的专家、老师为家长上课。

通过学习,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及时解决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良行为,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组织家长围绕本课题,认真学习有关当代家长的新理念、新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调查研究法1.开展调研(1)向教师调研①设计《郑母初中家长学校课堂教学问卷》,广泛征求教师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