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流程
中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中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背景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暴露在过度热量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应对中暑紧急情况,制定中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1. 中暑风险评估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的岗位应当进行中暑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或活动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情况;- 工作或活动岗位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 工作或活动时间的长短;- 工作或活动者的身体状况,如有慢性疾病等。
2. 中暑应急设备准备为了快速处理中暑紧急情况,应提前准备以下应急设备:- 中暑急救包:包括冷却剂、止痛药、补液盐等;- 中暑急救设备:包括体温计、冷却毛巾、急救夹等。
3. 中暑预警机制建立建立中暑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工作或活动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处理流程1. 中暑急救流程概述中暑急救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识别中暑症状;2. 迁移到阴凉通风处;3. 静卧休息;4.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5. 使用冷却设备散热;6. 就医处理。
2. 中暑症状识别中暑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简单中暑:头晕、乏力、恶心、出汗等;- 中度中暑:高体温、皮肤潮红、脉搏快速等;- 重度中暑:体温过高、意识丧失、抽搐等。
3. 急救措施根据中暑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简单中暑:迁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 中度中暑:迁移到阴凉通风处躺下,补充水分,用冷却毛巾帮助降温;- 重度中暑:立即就医,同时迁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4. 紧急救护呼叫如果中暑情况严重,及时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告知相关信息,如病情描述、位置等。
四、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员工对中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的认知和掌握能力,应定期开展中暑应急处理培训,并通过宣传栏、宣传海报等方式宣传中暑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
中暑应急处理流程

中暑应急处理流程
一、
1、首先要脱离高危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让患者平卧,保持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的患者神志清醒,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或绿豆汤等起到降温和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人工散热,可采用吹风扇的散热方法。
4、冰敷,可以使头部冷敷,或者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还可以用冷水或者酒精擦浴。
二、
1、先兆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休息后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除口服淡盐水和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外,对有循环功能紊乱者可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速度不能太快,密切观察,直至恢复;
3、重症中暑:应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必要时可补充血浆,可使用电风扇、空调降温,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同时给予吸氧。
体外降温可采用冰帽,或用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侧颈动脉处及双侧腹股沟处降温,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擦拭皮肤,同时快速送往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中暑的急救流程图

中暑的急救流程图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疾病。
中暑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因此,及时进行急救非常重要。
以下是中暑急救的标准流程图:1. 判断中暑程度:- 轻度中暑:出现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等症状。
- 中度中暑: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湿冷等症状。
- 重度中暑: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症状。
2. 紧急处理:-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 让患者平卧,抬高双腿,保持呼吸道通畅。
- 松开患者的衣服,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颈部和大腿内侧,帮助散热。
- 给患者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盐水、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3. 轻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继续进行紧急处理,保持患者的体温下降。
-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恶化或持续超过30分钟,应及时就医。
4. 中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继续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尽快就医。
-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医生参考。
5. 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继续进行紧急处理,立即就医。
-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并及时呼叫急救车辆。
-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记录相关数据,及时向医生提供。
6. 就医后的处理:- 就医后,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进行输液、给予退热药物等治疗措施。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是否需要住院观察或进一步治疗。
请注意,以上流程图仅为中暑急救的一般标准流程,具体急救措施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在进行急救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及时呼叫急救车辆或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同时,预防中暑也非常重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注意适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剧烈运动等。
(2023最新版)中暑抢救知识及应急处置流程

(2023最新版)中暑抢救知识及应急处置流
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暑抢救知识及应急处置流程的最新版本,以帮助读者快速而正确地处理中暑情况。
中暑的定义
中暑是指人体在极端高温环境下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过快,引起热应激和体内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症。
中暑的症状
- 体温升高(超过37.5摄氏度)
- 皮肤热、湿
- 头晕、头痛
- 恶心、呕吐
-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 神志丧失(严重时)
中暑的应急处置流程
1.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
2. 帮助中暑者脱去多余衣物,并用湿毛巾或冷水冲洗身体。
3. 给中暑者补充足够的水分,最好是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4. 如中暑者有意识,可以让其平躺,抬高双腿。
5. 若中暑者意识不清或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中暑的预防措施
- 避免在高温天气长时间暴露在户外阳光下。
- 适度增加水分摄入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及帽子、太阳镜等防晒措施。
- 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请注意:本文档只提供基本的中暑抢救知识及应急处置流程,并不代表专业医疗建议。
在处理中暑情况时,请始终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
中暑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中暑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
应急预案
目录
程序
中暑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内热量 过度积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 系统功能障碍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 吐、心跳加快、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 能出现热衰竭、热痉挛等
以下是一份中暑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4
日下
如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
5
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
20XX
THANK YOU
UpSpace PowerPoint Template
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2
程序
程序
1
观察病情
• 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 肌肉痉挛等。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热衰竭、热痉挛等严重症状
2
急救措施
• 如患者症状较轻,可采取以下措施
程序
3
总之,中暑的应急处理重在预防和及时救治
在高温天气下要防中暑的最好方法是避免在高温、高湿度、通风不良 的环境下长时间停留或进行高强度活动。在炎热的天气下,应减少 户外活动,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并注意补充水分
及时发现:如有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移 至阴凉、通风处,并让其平躺。同时,注意观察其症状是否严 重,如出现热衰竭、热痉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中暑应急处理流程

中暑应急处理流程
移动:将中暑的患者迅速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使其平躺,解开他(她)的衣领裤带,以利其呼吸和散热。
擦拭:用冷水或者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亦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来帮助患者散热。
服药: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一些淡盐水,来补充流失的体液。
穴位按压:若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和合谷等穴位。
就医: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若再次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起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中暑一旦不及时治疗,是相当危险的。
如有人晕倒或者昏迷,可以采取本文中暑的急救措施,在简单的急救措施之后,还要赶紧拨打120及时就医。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前言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温升高、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的急性疾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高温中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高温天气条件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救援、伤员救治、人员疏散等工作。
(2)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供应、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赔偿等工作。
四、高温中暑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严格执行高温作业制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 提供充足的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等。
4. 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降温和防暑措施。
5. 定期开展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五、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事故(1)现场人员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现场救援组。
(2)现场救援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判断,确认事故情况。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如提供清凉饮料、降温措施等;- 将中暑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如中暑症状严重,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并联系后勤保障组进行伤员转运。
(2)后勤保障组根据现场救援组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
3. 伤员救治(1)伤员转运至医院后,由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2)信息宣传组负责与医院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4. 后续处理(1)善后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中暑的急救流程

中暑的急救流程
首先,当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同时,解开患者的衣物,尤其是头部和颈部的衣物,以便散热。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给患者扇风或使用风扇降低周围的温度。
其次,需要给患者喝清凉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
但要注意,不要强制患者饮用过冷的水,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可以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处,帮助降低体温。
另外,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9摄氏度,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温。
可以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或者用冰袋敷在腋窝和大腿内侧,帮助降低体温。
同时,可以用冷水擦拭患者的身体,促进散热。
最后,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总之,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高温天气中,我们应该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中暑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中暑的急救流程,做好相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当尿液偏酸时,静脉应用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使尿pH值大于6.5 甚至大于7.5,可减少亚 铁血红素的生成从而减轻肌红蛋白肾毒性 。 甘露醇可有效促进肌红蛋白中Fe2 +的释放,减 少它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和管型的形成,并通过 利尿作用促进肌红蛋白的排泄,但大量使用碳酸 氢钠可加重低钙血症,甘露醇用量过大可诱发和 加重肾损害。一旦发现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给 予血液净化治疗。如果血肌酐和尿素氮逐渐升高 或出现严重高钾血症,即使尿量无明显减少,也 应给予血液净化治疗。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并发症处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
持续肾透析(CRRT)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克赛 0.4IU皮下注射
脑水肿
20%甘露醇250ml静滴
休克
扩容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高温综合症
热射病
热衰竭
热痉挛
由于大量失水和失 盐引起的肌肉疼痛 性痉挛
由于严重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引起的周 围循环容量不足而 发生虚脱,病情轻 而短暂者成为热昏 厥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症状处理
低钠血症
补充等渗生理盐水或高渗(3%)盐水,维 持血浆钠平衡,3%氯化钠100ml = 0.9%氯 化钠77 ml + 10%氯化钠23 ml
低钙血症
一般补液后自行缓解,如不缓解可静推葡 萄糖酸钙1克或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 滴
肌肉痉挛
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补液充分的情况下,安 定1~2毫克/公斤静注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症
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 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 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引起内 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 合征。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主要是热痉挛后的肌肉疼痛、肿胀、压痛、 肌无力,全身表现主要包括全身不适、乏力、发热、 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横纹肌溶解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肌痛、乏力和深 色尿。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 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 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 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 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 主的综合征。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研究表明
1.当气温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 2.老年人多见。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 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 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 趋势。 4.至2011年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 20%~70%。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重症中暑的治疗原则
四早一支持 (1)早期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酒 精擦浴结合冬眠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正常; (2)早期快速扩溶: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 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 研究显示低钠血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高达50% 一 80%。 (3)早期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1 次/12h,连续7d。 (4)早期改善微循环。 (5)积极支持脏器功能。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
1995年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规定采用每天连续24小时或接近 24小时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的净化方式即为连续 性肾脏替代治疗。通过两种方式即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目的,将动 脉血或静脉血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半透膜滤过器中,血浆内的水分和溶于 其中的中小分子量的溶质以对流的方式被清除,亦即靠半透膜两侧的压力梯 度(跨膜压力)达到清除水分及溶质的目的。小于滤过膜孔的物质被滤出 (包括机体需要的物质与不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以置换液的形式将机体需 要的物质输入体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中暑急救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zhou
Dr. Yougoodbright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死亡的认识
低钙
横纹肌溶解
低钠
休克、DIC、心衰、 脑水肿、MODS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中暑指南
1. 中暑判定 2. 先兆中暑 3. 轻型中暑 4. 重型中暑 5.中暑并发症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低钙血症的处理
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钠离子丢失,胞内钠 离子出细胞,而钙离子被交换入胞,从而血 钙降低,骨骼肌收缩。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 血清钙<2.2mmol/L(8.5mg /dl),称为低钙 血症。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 抽搐、低血压、心电图示Q-T间期ST段延长伴 或不伴心律失常等,应予立即处理。一般采 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含Ca2+90mg)稀释后静 脉注射(大于10min),注射后立即起作用,必 要时可重复使用以控制症状。注射过程中应 密切监测心率,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低钠血症的处理
急性低钠血症是指在48h内发生的低钠血症。对 这些病人应迅速治疗,否则会引发脑水肿,甚至 死亡。治疗目标为每小时使血[Na+]升高2mmol/L。 可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滴速为1~ 2ml/(kg/h)。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症状(如 抽搐或昏迷等),可加快滴速到4~6ml/(kg/h), 甚至采用29.2%氯化钠溶液50ml滴注,但应严密 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口服补液盐
ORS
每日不得超过3000毫升
加水1000ml
氯化钠3.5克
碳酸氢钠2.5克
氯化钾1.5克
葡萄糖20克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药制剂
清热解毒
清开灵注射液 40ml或醒脑静注 射液20ml加入生 理盐水500ml静滴 ,具有抗脑缺血 损伤作用,减轻 结脑缺血再灌注 。 生脉注射液 40~60ml加入生理 盐水500ml中静脉 滴注,维持有效 周围血容量,预 防休克发生。
醒脑静 生脉 清开灵
防暑降温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降温细则
1、降温 A 冰水、酒精敷擦:在头、颈、腋窝、肘部、腹股沟、用加入少量酒精 (5%---10%)的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皮肤。 上肢擦拭顺序为: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 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为:自颈下至臀部。 膝关节后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 下肢擦拭顺序为: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足内 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腘窝至足跟。 B 冰水浸浴:病人采用半坐卧位,浸于含有碎冰块,水温在15---16度的 冷水中,水面不超过病人的乳头平面。并随时控制水温,保持在15---16 度;浸浴每10---15分钟应将病人抬离水面,测肛温一次,一般可在20分 钟内体温下降2---4度,如肛温下降到38度时,即停止浸浴。 下降的温度又回升至39度以上时,可再行浸浴。 C 体内降温: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病人胃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给病人灌肠。 D 药物降温:采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或消炎痛栓一枚肛塞。
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 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 正常。
重症中暑 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 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毫米汞柱以下),呼吸浅快, 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 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继 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 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 死亡。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症 治疗
横纹肌溶解本身的治疗主要是及时、 积极地补液、充分水化,维持生命体 征和内环境的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 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 要时行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肾脏替 代、器官支持治疗。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治疗
应早期输注大量晶体液,补液量可达10 ~12 L/24 h,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改善肾缺血,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保持尿量在200~300 mL/h,患者多存在高血钾,故应注意避免经 验性补钾。低钙血症可自行缓解,除非出现严重 的症状,一般不补充钙,盲目补钙可能加重横纹 肌溶解。
因高温引起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出 现高热,严重生理 和生化异常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重症中暑并发症
1
肝功能受损
转氨酶升高 谷丙 升高可达2000以 上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水肿 脑干损伤 植物状态 脑死亡
3
横纹肌溶解
CK可升至20000以 上,但CK-MB相 对升高较少,血小 板急剧下降,低至 30以下,肌酐升高 (早期灌注不足)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原因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风速小。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自身因素
产热增加 热适应差 散热障碍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按症状轻重分类
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 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 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鉴别诊断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 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 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 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 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 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 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 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 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 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 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 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 肺水肿、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