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全球能源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情况。

随后,文章将分析中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包括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的加强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能源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中国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利用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目前,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导能源,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

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石油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近年来在中国的利用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已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亮点。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网络,为未来的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中国能源利用现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仍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支持,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能源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能源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我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清洁能源比例相对较低。

2. 能源消耗高效率低:由于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能源消耗量较大,导致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环境污染严重:传统能源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能源行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

3.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减少能源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论
我国能源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通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行业有望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与环保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2024年中国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能源行业也备受关注。

在2024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稳步增长,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
对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能源生产概况
2024年,中国的能源产量稳步增长,全国累计发电量达到65.5万亿
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

分省分布,山东、江苏、河北累计发电量分
别占比13.2%、12.1%、10.6%,三者累计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6.9%。

石油、煤炭、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四大能源均有所增长,石油产量677.2万吨、
煤炭产量4021.1亿吨、液化石油气产量614.3万吨、天然气产量3700亿
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3%、0.7%、6.3%和5.1%。

二、能源消费概况
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7.45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2%。

其中,煤炭消费4.25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汽油消费2.5万亿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3%;液化石油气消费1709.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
长6.2%;天然气消费1571.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8%。

三、能源价格
2024年,中国石油产品价格比2024年均有所上涨,其中,汽油、柴
油和天然气价格分别涨了6.5%、3.3%和9.2%,液化石油气价格涨了4.6%。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引言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

2. 能源资源概况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核能则是指核电。

2.1 化石能源2.1.1 煤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优质煤矿资源。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正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1.2 石油和天然气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大了对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采购。

2.2 可再生能源2.2.1 水力发电我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发电国。

水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2.2 风力发电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

风能资源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具有巨大潜力。

2.2.3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我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

2.3 核能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我国在核电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已建设了多个核电厂。

未来,核能将继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3. 能源资源利用现状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其中煤炭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也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燃气、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能源发展趋势4.1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2023年中国能源结构报告

2023年中国能源结构报告

2023年中国能源结构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一直致力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能源结构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但煤炭资源有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2023年,中国能源结构应该朝着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方向发展。

1.1 煤炭能源尽管中国已经开始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但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在2023年,我们应该继续提高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并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监控和控制,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1.2 油气能源目前,中国对外依赖度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中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和开发,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

1.3 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2023年,中国应加大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同时,要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二、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当然,在优化能源结构的道路上,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2.1 可再生能源开发难题尽管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技术难题和经济成本高等问题。

未来,我们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2.2 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能源供应的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2023年,我们需要加强能源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

2.3 能源节约与效率能源节约与效率是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环节。

在2023年,我们应加强对能源的管理和调控,推动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能源利用现状与分析

能源利用现状与分析

能源利用现状与分析能源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能源的利用现状和分析对于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和能源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能源现状、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源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能源现状(一)能源供应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主要能源供应靠进口。

据统计,2019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总量为5510万吨,天然气进口总量为9792亿立方米,煤炭进口总量为32609万吨。

目前,中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对外能源依赖度高。

(二)能源消费中国能源消费量居全球第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能源消费强度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

石油和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来源,但其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能源结构中国能源结构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组成。

但目前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其碳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

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能源利用状况(一)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能源的重要利用领域。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煤炭发电,但煤炭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应用于电力行业,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领域交通领域是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之一。

目前,交通领域主要依赖于石油。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流,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仍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充电设施的建设和推广。

(三)工业领域工业领域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

目前,工业领域主要依赖于煤炭和石油。

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工业领域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型,并推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三、能源发展趋势(一)清洁能源发展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目标,如《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意见》等。

清洁能源的利用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浅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四、总结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 主导方向。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 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推动我国 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 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更是迅猛。本次演示将对我国新 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和规划。例如,2009年启动的“十城千辆”工程,计划在10年内推广100万辆新 能源汽车。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在于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为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熟。国 内企业如比亚迪、吉利等纷纷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并在市场 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的主要市场之一。
3、水能:水能资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水能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 能源之一,未来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水能市场的开发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 综合利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等 方面的工作,降低水能发电的制造成本。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各种新能源形式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然而,也存在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 方面的工作,以推动新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
5、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 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总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政策支持、产业规模、技术 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 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全球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 献。

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一、现状分析1.1 煤炭占主导地位我国传统能源以煤炭为主,但由于煤炭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

1.2 新能源快速增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水电、太阳能和风电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中国在全球碳排放量中占比超过30%。

1.3 政府政策与规划支持中国政府始终将清洁能源作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规划措施,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来。

二、发展方向2.1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目前,我国存在新能源消纳不足的问题。

要通过加强输电网络建设、优化电力市场体系等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2.2 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应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绿色能源的效益和竞争力。

2.3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实现清洁电力交通和分布式供电的关键基础设施。

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供电网络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为扩大绿色能源消纳提供支持。

2.4 发展多元化的绿色能源体系只有建立多元化、均衡优质的绿色能源体系,才能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需求。

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海洋风电、地热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供给质量。

2.5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绿色能源发展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需要共同努力。

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在经验分享、技术交流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的全球发展。

三、结论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力度,以创新思维和举措推动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等途径,中国的绿色能源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推进绿色能源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中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对中国能源发
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prospect the trends in Chinese energ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关键词:能源现状;新能源;发展趋势
Key Words:energy Situation ;new energy;trends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截止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当年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0.3%。

而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其它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也成为了国家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将要持续面临的问题。

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尽快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
1.能源的年消耗量巨大
中国是世界是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2.09亿吨,天然气产量1170.5亿立方米,发电量53975.9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方面,2013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7.5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

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原油消费量同比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7.5%。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1/5。

能源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的支撑。

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是必然的。

2.能源的结构失衡
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其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

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

其次是石油,我国原油生产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基本是12%左右的水平。

而在二次能源中,无论消费结构还是生产结构,基本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为主导能源。

总体上,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
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已超过3万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于世界第三位。

并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现状是不会改变。

而另一方面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

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

近几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进口量又在2013年再创新高。

中国原油进口量呈跳跃式增长。

2009年全年原油进口量突破2亿吨关口,2011年突破2.5亿吨,到2013年已达到2.82亿吨。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尚不足1000亿美元,到2011年上涨至1966.6亿美元,到2013年已达到2196.5亿美元。

实际上,在我国,原油严重依赖进口广受诟病。

据悉,2009年起,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

仅两年时间,到2011年,原油进口依存度就攀升到55.7%,两年内攀升了5.7%。

而我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依存度将不断攀升,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在国内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已经是迫在眉睫应须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

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012年电力来源中清洁能源占五分之一,清洁能源中水电超过八成,核电、风电各一成,太阳能千分三。

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5.4亿千瓦,风能资源近40亿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2/3,大片的戈壁和沙漠都将可以建设太阳能电站,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4亿多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都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尚不足10%,吸能宁愿的发展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目前能源趋势分析
1.新能源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
我国在新能源方面先后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等政策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处在发展初期的新能源建设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保障,改善了我国由之前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根据政策法规鼓励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可再生能源研究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研发,鼓励试点新能源工程。

而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有关人士在中国能源革命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对国家能源布局进行优化。

在能源生产布局方面,将从“十二五”规划的“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升级为“五基二带”布局。

加大油气开发力度和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构建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提出提高国内能源产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战略任务。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发展
在我国以矿物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开发利用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造
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现阶段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利用高代价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放缓经济增加速度,减少消耗能源的同时,能源的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改变能源消费的模式,一方面对于一次能源采取新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减少整体能源消费给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并且在《节约能源法》、《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政策法规汇都能看出国家在未来对于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坚持这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始终坚定在发展经济,增加能源消费的同时,保证环境得以改善。

3.新能源仍然是未来能源发展主力方向
在未来一段时间风力发电产业、光伏产业、潮汐能、生物质能仍是中国国内能源产业建设重点。

以中国目前的光伏产业为例,光伏产业原料以从多晶硅提取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光伏发电技术、风光系统技术及为推动光伏的电网设施建设等都有可能成为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

中国近些年的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将会是新能源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时,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新能源的技术实力。

在政府能源部门鼓励和企业不断努力下,新能源也定将取代传统能源,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4.结语
中国能源的发展正处在战略过度期间,能源的发展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能源总量需要控制,能源结构需要调节。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要改变现阶段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摆脱那种低效、粗放、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模式,逐步转型发展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洁净、高效、节能新式能源结构体系。

同时积极发展再生能源和石油、天然气能源,提高其利用技术使之能高效、洁净地燃烧用以改善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