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罐区事故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范本LNG(液化天然气)是一种高压、低温的危险品,其道路运输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是一个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草案,供参考:1. 事故现场处理:- 立即通知相关执法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阻止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确认事故原因和事故规模,评估可能的后果,及时调配救援力量;- 与事故现场周边单位和居民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其安全疏散。

2. 人员救援:- 确认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按照救援优先级,有序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避免人员进入事故区域,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3. 环境保护:- 利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事故现场泄漏源的控制;- 阻止泄漏物进入水体、土地和下水道系统,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及时报告监测结果,进行环境污染的评估和防控。

4. 消防救援:- 针对LNG事故特点,提前完善消防设备和装备;- 针对LNG泄漏和火灾,采取相应的灭火和控制措施;- 对周边建筑和设施进行防护,避免火势蔓延和扩大。

5. 社会应对:- 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事故后的应对和应急处置;- 进行事故后的救助、慰问和赔偿工作;- 组织事故后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以上是一个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草案,具体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要强调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二)一、前言本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LNG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本预案适用于LNG危险品道路运输,目的是规范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行动。

二、应急组织1. 应急指挥部:(1) 组成:由当地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组成。

(2)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指挥调度救援工作。

罐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罐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罐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罐区内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罐区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伤员救治、消防灭火等工作。

(2)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3)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的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消防灭火等。

(2)警戒疏散组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警戒,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3.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如发现环境污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2)确保救援人员及伤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5.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2)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五、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2. 各工作组按照指挥部指令,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3. 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罐区事故专项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现场救援、环境监测、后勤保障、信息宣传等方面。

LNG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LNG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目录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2)1.1 事故类型 (2)1.2 危险程度分析 (2)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3. 组织机构及职责 (2)3.1 应急组织体系 (2)3.2 组织机构及职责 (3)4. 预防与预警 (5)4.1 危险源(LNG)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5)4.2 预防措施 (6)4.3 预警行动 (7)5. 信息报告与处置 (7)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7)5.2 信息上报 (7)6. 应急响应 (8)6.1 响应分级 (8)6.2 响应程序 (8)6.3 处理措施 (9)6.4 应急结束 (16)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6)7.1 应急电源、照明 (16)7.2 消防器材 (16)7.3 应急救援物资 (18)7.4 医疗救援装备 (19)液化天然气(LNG)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LNG储罐可能发生的灾害大致为LNG泄漏、火灾、爆炸等。

⑴第一阶段:生产过程中发生轻微泄漏,现场可以处理。

⑵第二阶段:LNG发生少量泄漏或危险位置发生火灾,影响围小,公司部可以迅速控制处理。

⑶第三阶段:LNG大量泄漏或危险位置发生爆炸或大规模火灾,影响到公司外。

1.2危险程度分析LNG为低温液体(-162℃),人体接触会引起严重冻伤,气体泄漏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火灾、爆炸。

液体少量泄漏会迅速汽化,易发生火灾、爆炸。

大量泄漏最初会猛烈沸腾蒸发,然后蒸发率会迅速衰减至固定值,蒸发气会形成可见的云团,易发生火灾、爆炸。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2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设在生产运营部.3.2.1.应急指挥中心组成人员总指挥:徐东(总经理)副总指挥:王二平(副总经理)敬建怀(副总工)成员:王晓博马千里军秋鹏周新安路绳治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通知指挥部所有成员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lng储罐区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lng储罐区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LNG储罐区泄漏应急处置方案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高压、超低温的危险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LNG储罐区泄漏事故,提出应急处置方案。

一、应急响应体系1.领导责任制确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明确各个岗位责任,制定具体实行方案;同时做好必要的过程控制和指挥调度。

2.预案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预案适用性。

预案明确LNG储罐区域响应分级体系、各级响应级别、应急调度流程、抢险救援方案等详细内容。

并且保证预案能与当地公共应急预案协同运行。

3.应急指挥中心设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通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应急资源储备设备等,通过监控、通讯等方式,及时护理处置信息及资源的调配、指挥和协调。

二、处置流程1.事故发现储罐区遇有泄漏现象时,首先应当及时发现,快速报警,及时出发应急抢险人员。

2.事故评估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当开始对事故进行评估,通过现场勘探,确定事故部位及泄漏剂量、性质等相关情况。

同时进行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保证官方和群众的人平安。

3.现场隔离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泄漏扩散,穿戴标准防护服,针对不同的泄漏现象,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保证人员安全。

4.事故应急处置针对不同的泄漏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如撑起防护岛控制泄漏、利用水雾控制泄漏火灾等。

5.事故抢险结束当事故处置结束和清理后,应当完善问题汇报和事故分析报告,评估事故损失和善后,记录载于企业备案中。

三、应急资源准备1.物资准备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如压缩空气泵、送排水泵、泄漏防范材料、防护装置、抢险用超高压泵、突击泄漏器、钳工工具等。

2.人员准备组建专业抢险救援队,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和经验。

3.协调准备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对大型特种机械、消防车辆、物资调配等预案中常用设施进行申请、备案,确保救援有效展开。

LNG应急预案

LNG应急预案

LNG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用途。

然而,LNG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或泄漏,可能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制定和实施LNG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范围LNG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LNG事故或泄漏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

本预案适用于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运输单位,包括LNG接收站、储罐区、管道输送系统等。

三、应急组织和责任1. 应急指挥部:由单位领导或指定人员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 应急小组:由各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

3. 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行。

四、应急准备工作1. 应急设施和装备:确保应急设施和装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泄漏检测设备、紧急切断阀门等。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3. 应急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资源储备:储备足够的应急资源,包括灭火器材、防护装备、急救药品等。

五、应急响应措施1. 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措施:a. 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撤离。

b. 尽快切断燃气供应,关闭相应的阀门。

c. 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尽量控制火势扩散。

d. 通知消防部门并请求支援,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2. 泄漏事故应急响应措施:a. 立即启动泄漏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撤离。

b. 尽快切断泄漏源,关闭相应的阀门。

c. 根据泄漏物性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喷雾冷却、建立隔离区等。

d. 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泄漏处理,确保泄漏得到及时控制。

六、应急演练和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lng储罐泄露及火灾应急预案

lng储罐泄露及火灾应急预案

lng储罐泄露及火灾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预案为了应对发生在lng储罐的泄露及火灾等突发事件,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保护环境,规范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lng储罐泄露及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1.3 目标在发生lng储罐泄露及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保护环境。

第二章风险分析2.1 lng储罐泄露的风险lng是一种高压、低温液体,一旦遇到泄漏或火灾,将造成火灾、爆炸、毒气泄露等严重后果,对人员安全、财产及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危害。

2.2 lng储罐火灾的风险lng储罐在火灾时可能会造成爆炸,燃烧产生剧烈热量、火苗和大量有毒烟雾。

火灾持续时间长、难以控制,容易引发次生事故。

第三章应急预案3.1 应急组织(1) lng储罐泄露及火灾应急指挥部(2) 各级应急专班3.2 应急预案的组成(1)应急响应流程及分工(2)应急资源(3)应急保障(4)应急协调(5)应急信息发布(6)应急演练3.3 应急资源(1) 具备应对lng储罐泄露及火灾等情况的应急物资设备及人员。

(2) 确保供水、供电、通讯、照明等基础设施完好。

3.4 应急保障(1)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应急救援能力。

(2) 建立应急预案的有效宣传和培训机制,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

3.5 应急协调(1) 健全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协调机制。

(2) 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6 应急信息发布(1) 建立健全的应急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

(2) 发布及时、准确的应急信息,指导社会公众及相关单位采取应对措施。

3.7 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

(2) 不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第四章应急准备4.1 系统学习培训(1) 组织人员定期参加社会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

LNG应急预案

LNG应急预案

LNG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供暖等领域。

然而,LNG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LNG应急预案显得尤其重要。

二、目的和范围LNG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LNG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环境。

本预案适合于LNG储罐、LNG船舶、LNG加气站等LNG相关设施的应急情况。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 指挥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 指挥部副负责人:协助指挥部负责人工作,代理指挥部负责人职责。

- 监测与预警组:负责监测LNG设施运行情况,及时预警并向指挥部报告。

- 救援与处置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泄漏处置等。

- 通信与联络组:负责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络,协调资源调配。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接到报警:一旦发生LNG事故,相关人员应即将拨打应急电话报警,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即将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事故现场。

3. 现场评估:救援与处置组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评估,确定事故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

4. 人员疏散:根据评估结果,组织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

5. 火灾扑救:同时,救援与处置组展开火灾扑救工作,采取合适的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6. 泄漏处置:对于发生泄漏的LNG,救援与处置组应采取相应措施,封堵泄漏源,降低泄漏风险。

7. 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8.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LNG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023年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023年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023年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概述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高压、高温的危险品,其道路运输事故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LNG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制定本预案,以确保迅速、有序、安全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二、应急响应原则1.迅速响应:事故发生后,各应急处置部门必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快速反应,争取抢救时间。

2.统一指挥:成立由相关应急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指导事故处置工作。

3.科学决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4.协同配合:各应急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事故。

5.安全第一:一切应急处置工作要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没有新的人员伤亡。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由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组成,负责指挥、协调、指导事故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事故现场的处置工作,由现场指挥长负责。

3.设立通讯指挥中心,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

四、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评估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确保事故不会扩大。

2.迅速疏散事故现场周围的居民和其他人员,保证人员安全。

3.在事故现场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援,包括灭火、抢救被困人员等。

4.尽快地排除事故原因,如关闭泄漏阀门,防止进一步泄漏。

5.组织专业队伍对泄漏区域进行泄漏物收集、转运等工作,防止污染扩散。

6.积极协助医疗救护人员进行伤员救治,保证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7.确保与事故相关的公共设施的安全,如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

8.迅速启动公共危机管理措施,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事故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五、应急资源保障1.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工程抢险队等。

2.调动应急装备和物资,包括消防车辆、救护车辆、泵站等设备。

3.组织事故处置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识别及应急预案
液化天然气(CH4)
二理化性质及危险识别
闪点:-306 °F (-187.8 °C)
自燃点:999 °F (537 °C)
可燃范围:5.0% - 15%
LNG是一种易燃,无色,无味易燃液体。

当LNG气化后与空气混合在浓度超过5.0%时会构成即时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达到使人员迅速窒息浓度的甲烷气体也在其爆炸极限之内。

人员不应进入。

潜在健康危害:
吸入:甲烷本身是无毒的。

然而,它会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对人员健康产生危害。

暴露于缺氧(小于19.5%)环境中会使人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在极度缺氧(小于12%)的环境中,人员通常不会觉察到前述不适症状而迅速昏迷并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在甲烷达到窒息浓度之前就已经超过其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所以会同时导致窒息和爆炸的危险。

皮肤接触LNG,可致严重冻伤。

三削减措施和应急预案
1、急救:
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且搬运是必须轻柔,用温水冲洗冻伤部位,使其尽快恢复。

吸入:转移到新鲜空气中。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伤者呼吸困难,需要吸氧。

尽快安排医疗处理。

2、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泄露处理步骤:撤离受影响的区域。

消除任何可能的点火源,并使用防爆通风设备进行最大限度的通风。

使用使用与甲烷的可燃气体探测仪监测甲烷的浓度。

不要进入甲烷浓度大于1.0%(可燃下限的20 %)的区域。

大气中甲烷浓度超过5.0%时随时会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需要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自给式呼吸器和防火服)。

可能的情况下关闭泄漏源。

隔离泄漏的设备。

惰化置换后进行维修(参照HSE专项程序)。

3、消防措施:
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或水。

灭火指导:从泄漏区疏散所有人员。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关闭甲烷来源,然后根据燃烧材料的类型灭火。

这样才可以避免可燃气体的聚集并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后再次自燃。

大量喷水保持邻近设备的冷却,直到泄漏气体完全燃烧。

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SCBA)。

四应急联系电话
应急电话:5128646 火警:119 急救电话:120
现场负责人及电话:总经理:
生产经理:
H S E副经理:
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Significant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s
1、chemical name
2、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Flash point: -306 °F (-187.8 °C)
Autoignition :999 °F (537 °C)
Flammable range: 5.0% - 15%
LNG is a flammable liquid , colorless, odorless . It poses an immediate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 when LNG gasified and mixed with air at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5.0%. High concentrations that can cause rapid suffocation are within the flammable range and should not be entered.
Acute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Inhalation: Methane is nontoxic. It can, however, reduce the amount of oxygen in the air necessary to support life. Exposure to oxygen-deficient atmospheres (less than 19.5 %) may produce dizziness, nausea, vomiting, loss of consciousness, and death. At very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12 %) unconsciousness and death may occur without warning.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before suffocation could occur, the lower flammable limit for Methane in air will be exceeded; causing both an oxygen deficient and an explosive atmosphere. You will be serious injured by its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if you contact with LNG.
3、Mitigations and Controls
(1)First aid:
Cold burn: The injured person shall be moved away from immediate area gently. Flush the contact point with mild water in order to help the recovery.
Inhalation: Remove person 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administer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administer oxygen. Obtain prompt medical attention.
(2)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Steps to be taken if material is released or spilled: Evacuate immediate area. Eliminate any
possible sources of ignition, and provide maximum explosion-proof ventilation. Use a
flammable gas meter calibrated for Methane to monitor concentration. Never enter an area where Methane concentration is greater than 1.0% (which is 20% of the lower flammable limit). An immediate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 exists when atmospheric Methane concentration exceeds 5.0%. Use appropriate protective equipment (SCBA and fire resistant suit). Shut off source of leak if possible. Isolate any leaking equipments and purge with an inert gas before attempting repairs.(detailed HSE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3)Fire fighting measures:
Extinguishing media: Dry chemical, carbon dioxide, foam or water.
Special fire fighting instructions: Evacuate all personnel from area. If possible, without risk, shut off source of methane, and then fight fire according to types of materials burning. This will avoid possible accumulation and re-ignition of a flammable gas mixture. Keep adjacent equipments cool by spraying with large amounts of water until the fire burns itself out.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CBA) may be required.
4、Emergency Phone Numbers:
CCR:5128646 Fire:119 First aids: 120
Site management team contacts:
General Manager:
Production Manager:
HSE Deputy Manag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