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教科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6神奇的眼睛 同步测试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6神奇的眼睛同步测试D. ③④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是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 . 图中所示是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 图中所示是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 . 图中所示是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6.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7.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这物体不一定是光源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C. 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8.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9.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10.下列图片中模拟了人眼球成像的是()A.B.C.D.1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_______(选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13.如果一束平行光经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__镜矫正。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含解析)-解析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含解析)-解析【答案】1.A2.C3.B4.C5.C6.B7.C8.C9.C10.D11.A12.C13.A14.D15.C16.B17.B18.D19.BC20.AC D21.近视;凹22.近视;薄23.正;凹24.凸透镜;会聚25.前方;凹26.近视眼;乙;凹;发散27.靠近;C;A28.光屏;凹透29.发散;凹30.远;乙;凹31.甲;凹透镜32.凸;后;①33.前;凹34.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35.乙;凹36.11.0;远视眼37.小;前;凹38.漫;近39.(1)等大倒立的实像10(2)照相机发散前端(3)右变大40.乙;f丙>f甲>f;凸41.解: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正。
如图所示:42.近视【解析】1.解:由图可知,物体经眼镜成像在了视网膜后面,因此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如此像能够成在视网膜上。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定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的把握情形,明确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是关键。
2.解:A、远视眼成因: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
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故A正确;B、池底的光线从池底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正确。
C、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而不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C。
(1)依照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分析。
(2)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
(3)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引起的。
(4)当光照耀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2020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4.6《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上《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2.有关眼睛病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近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扁,使焦距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B.“远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凸,使焦距变短,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C.“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D.“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3.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张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张老师是近视眼C.张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张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4.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
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Ⅱ7.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9.小明做“研究近视眼的矫正”实验中,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同步课堂【含答案】新版教科版

4.6神奇的眼睛1.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①,②相当于光屏(胶卷)。
(1)眼睛的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③,④的⑤,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⑥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⑦,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⑧调节,所以近视镜是凹透镜。
(3)远视眼看不清⑨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⑩,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11)调节,所以远视镜(花镜)是凸透镜。
2.人眼的调节功能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
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主要是因为眼睛的调节作用。
①眼睛的调节:主要借助于水晶体的作用。
因为晶状体本身是有弹性的,可以靠周围肌肉的运动改变它的表面的弯曲程度,在观看远方物体时,晶状体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表面弯曲程度最小,这时眼睛的焦距最大。
在观看较近处物体时,也是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变大,焦距缩短。
因此,正常眼无论是看远处物体还是看较近处物体,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
可见眼睛是精巧的变(12)系统,当物距改变时,它能靠改变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眼睛的焦距。
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
②远点:眼睛的调节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眼睛的焦距最大,人眼能看到的最远点,成为眼睛的远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13)处。
③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眼睛的焦距最小,人眼能看到的最近点,成为眼睛的近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4)cm处。
也就是说靠眼睛的调节作用,正常眼睛看清物体的范围是从离眼10cm处到无穷远。
④明视距离:在适当的照明下,通常的眼观察眼前25cm处的物体是不费力的,而且能看清楚物体的细节。
通常把(15)cm称为明视距离。
3.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 神奇的眼睛 练习(有答案)

4.6 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2.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
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3.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凸透镜处在如图所示位置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无法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C.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将光屏适当右移,光屏上可再次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4.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5.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5%,但有很多人过分依赖手机,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因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发病率提高。
要矫正近视眼,需佩戴近视眼镜,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表示成功矫正近视眼的是A.B.C.D.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8.下列对与光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人离平面镜越近,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C.树叶显示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绿光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发射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实像D.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10.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作业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4.6神奇的眼睛一、选择题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答案】A。
【解析】甲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故选A 。
2.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答案】B。
【解析】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距小于焦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故A正确。
在2f>u>f,情况下,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无法再屏幕上接收下来,故B错误。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
所以,说法错误的是B,答案是B。
3.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答案】A。
【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说法正确。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设备,照相机成像在胶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此说法错误。
如果幻灯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虚像,就不可能在屏幕上接收到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此说法错误。
放大镜在使用时,物都在焦距以内,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此说法错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时同步练 第四章 6.神奇的眼睛

[第四章 6.神奇的眼睛]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所示是光通过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光路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C.图甲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2.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眼睛能()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如图所示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4.如图所示是小壮爷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6.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眼睛的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将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平板玻璃7.小壮和外公的视力都不正常,小壮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壮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8.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成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成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成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同步训练新版教科版word版本

第6节神奇的眼睛同步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有缺陷的眼球成像的示意图。
这种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需要配戴的透镜分别是()A. 远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C. 近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 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D.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3.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 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D. 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5. 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患有远视眼。
参照下面两图,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 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B. 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C. 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 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6.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成正立、缩小的实像7. 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光现象,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C. 小芳站在穿衣镜前,当她后退时,镜中的像变小D.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眼,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8. 下列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 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A. 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B. 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C. 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D. 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10. 对下列图中的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利用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B. 图乙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三棱镜将太阳光由一种色光转变为多种色光D. 图丁中,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11.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2.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是()A. B.C.D.13. 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14. 下列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15. 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如果想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视力,应该配戴如下哪种镜片做成的眼镜()A. 凸透镜B. 凸面镜C. 凹透镜D. 凹面镜16.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C. 人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 显微镜的物镜如同矫正远视眼17. 符姐姐利用凸透镜模拟人的晶状体,光屏模拟视网膜,设计模拟某种眼病的实验,其步骤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神奇的眼睛
一、选择题
1.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点睛】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2.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成像图示显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陈大爷的眼睛是远视眼;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凸透镜,
3.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C、D错误.故选A。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矫正后,像后移到视网膜上.由题意可知: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像后移落到光屏上,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前移,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你仍落在光屏上,则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故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B、D.
5.如图是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
A.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B.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C.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D.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图中光路可知,甲图中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说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即近视镜;乙图中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说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即远视镜。
故选C。
6.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可知,此透镜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所以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应选C.7.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把眼睛片靠近眼睛时,发现眼睛被放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选B.
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
法.
9.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详解】
激光矫正近视,是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不符合题意;
图B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图C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
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
由此可知,该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所以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故D正确为答案。
11.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暗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答案】C
【解析】
A、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是远视眼睛, A错误;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B错误;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即能使得光线发散,所以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C正确;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D错误.
故选C.
点睛: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较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这四种方法比较常用.
二、实验题
12.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2)如图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___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
(3)如图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或“远视”).
【答案】10.0倒立、放大B远视
【解析】
【分析】
【详解】
(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40cm-30cm=10cm;(2)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 刻度线处,则物距u=16cm-10cm=6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在图中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像距变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该眼镜是凸透镜,是远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