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1
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几何非线性问题

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几何非线性问题
李敏(契);耿少波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7(033)023
【摘要】介绍了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分析方法,针对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静动力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页数】2页(P327-328)
【作者】李敏(契);耿少波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7
【相关文献】
1.大跨度桥梁中的几何非线性问题 [J], 刘星庚;伍小平
2.具有初始几何缺陷壳体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基本方程 [J], 童丽萍;万虹
3.几何控制法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误差调整中的应用 [J], 朱小刚
4.弹性介质中几何和运动非线性问题的类孤波解 [J], 张瑞萍;孙家驹
5.基面力单元法在空间几何非线性问题中的应用 [J], 龚琳琦;陈曦昀;郭庆;彭一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变形和受力状态的影响

论文THESIS102 China Highway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斜拉桥不断的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
近几年,斜拉桥的建造跨度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斜拉桥的跨度和体量越大,索的长度和截面积也会相应增大,斜拉索的垂度效应会更加明显;需要更多数量及更大索力的斜拉索来提供主梁的弯矩,主梁和主塔所受的轴力更大,梁柱效应对桥梁的影响相应会更加突出;结构的变形也会相应增大,大位移效应更加突出。
本文结合某桥梁工程为背景,对该桥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桥梁在3种不同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作用下,效果显著,超过了10%。
所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几何非线性。
工程概况某大桥全长2200m,主跨1200m,边跨200m+300m,边跨设置辅助墩,主梁梁宽35m,梁高16m,斜拉索主梁上间距14m,塔上间距2.8m 至6.1m,每塔立面布置36对斜拉索。
有限元分析方法平面分析方法及局限性一般用于初步设计中、上、下桥面系的刚度分别合并到上、下弦杆,横向分布的多索面和多主桁也合并成为单索面和单主桁。
采用平面梁单元模拟弦杆、主桁和主塔,桁架单元模拟斜拉索。
平面有限元分析方法具有模型简单、计算量小等特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准确得到桥梁在横向不对称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以及桥面系横桥向的应力分布,亦不能完全得出桥梁各个杆件的受力状况,因此,平面有限元方法一般适用于桥梁的初步设计。
空间分析方法及局限性全空间板壳法是将全桥的所有杆件都采用板壳单元来模拟,它精准地反映桥梁各构件力学特性,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但是采用全空间板壳法时,节点和单元的数量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变形和受力状态的影响文/新疆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陈明生惊人,计算量十分庞大,很难应用到复杂大型桥梁的整体分析中,一般适用于局部分析。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使用Midas/Civil 2015建立大桥稳定分析有限元模型,按该桥的结构设计要求,在构件连接处、主要施工荷载作用处设置空间节点。
3.3 Nonlinear

1.1.2 几何非线性 结论:结构的刚度是与受力有关的。 瞬变体系不是不能作为结构来承载,只是不能按 线性理论分析,而是要应用几何非线性理论分析。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1.1.2 几何非线性 随着变位的增加,刚度增大。
结构的特性,随着受力和变形,是“此一时,彼一时”。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对非线性系统
y kx
2 1
2
y1 kx
y2 kx
2 2 2
2 2
y k ( x1 x2 )
2 1
kx kx 2kx1 x2 y1 y2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1.1.3 状态非线性
P
当自由端位移较小,没 有和柱接触时,结构是 一个悬臂梁。一旦接触 了,就变成一个超静定 梁了。变成了另外一个 结构。其结构特性发生 突变。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总之,结构的非线性问题的共同特点: 受力状态不同,结构本身也是不同的。换言之,结构随着荷载的变化而 发生变化。 直接导致:不同的荷载下,不能使用同一的结构参数。计算时,每增加 一步荷载,就要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计算和应用新的结构特性。
1. 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1.1.1 材料非线性 线性-弹性-各向异性材料 任意各向异性的本构关系中,有21个独立的材料常 数,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材料。如果材料具有弹性对称 面,则本构关系可以得到简化,独立的弹性常数可以减 少。 如果材料内每一点都存在一个平面,与该平面对称 的两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弹性,则该平面称为材料的弹 性对称面。而垂直于弹性对称面的方向,称为弹性主方 向或材料主方向。
最新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1

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1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摘要: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文首先对三种非线性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对斜拉桥、悬索桥和拱桥等受非线性影响较为明显的三种桥梁进行了非线性分析。
文章的最后介绍了目前通用的七种有限元程序对于非线性问题的考虑程度。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引言桥梁(指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源于四个方面:1、恒载初始内力;2、斜缆垂度效应;3、梁一柱效应;4、大变形效应。
普通的结构计算位移和内力时并不需要考虑自重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两种桥梁,恒载作用下,在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从而对结构的位移、内力有影响,解决方法是:在刚度矩阵中考虑几何刚度项。
单元初内力对单元刚度矩阵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是指单元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有时也考虑弯矩对轴向刚度的影响,常通过引入稳定函数或单元几何刚度矩阵的方法来考虑。
在大跨径桥梁结构分析中遇到的初应力(或初应变)问题,就是结构现有内力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对本期荷载响应的影响问题。
[1]关于缆索的垂度效应,它也是一种大变形效应,目前,一般都采用厄恩斯特(Ernst)公式来修正单元的弹性模量,用一等效的杆单元来模拟斜缆索;也有采用多根直连杆或曲线单元来模拟,曲线单元精度较高,但较复杂。
关于粱一柱效应,较精确的方法是用稳定函数法,它能考虑弯矩对轴力、轴力对弯矩、弯矩对扭转、剪力对轴力等影响。
通常计人几何刚度的方法是稳定函数法的一阶近似。
关于大变形效应,采用T.L.法或U.L.法。
对桥梁的材料非线性动力问题研究得较多,但是对几何非线性的动力问题研究得较少且不成熟。
[2][3]目前,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动力问题的处理。
只限于恒载初始内力和缆索垂度效应,即考虑恒载产生的初始内力对刚度项的修正后,其它仍按线性分析计算。
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1、计算简单,动力问题的时程分析可以看作有限多个静力问题的集合,如果每个静力问题都按非线性处理,计算量将非常大;2、精度较好,恒载在结构外荷载中所占比例较大,桥梁在恒载作用下,缆索已被拉紧,再产生大的变形可能性较小。
大跨径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简述

大跨径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简述摘要: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大,结构的柔性越来越显著,大跨度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针对悬索桥的非线性特点,论述非线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计算方法。
关键词: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0 引言悬索桥又称吊桥,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
在有限元线性分析中假设:节点位移为无限小量;材料为线弹性,即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满足广义虎克定律;加载时边界条件的性质保持不变。
当这三条假设中任意一条不能满足时,则必须考虑结构非线性。
在受力本质上悬索桥属于柔性索悬挂体系,在正常设计荷载作用下,即使材料应力没有超过弹性范围,其荷载也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所以在悬索桥设计计算中必须考虑非线性影响。
1 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从有限位移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悬索桥的非线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大位移这是作为柔索结构的最主要的非线性影响因素。
悬索桥在受外荷载作用时,不仅缆索及加劲梁发生下挠,而且吊杆也将伸长,索塔会压缩,吊杆还将发生倾斜,节点还有水平位移,凡此种种,都对悬索桥内力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力的平衡方程应依据变形后结构的几何位置来建立。
力与变形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2)缆索自重垂度的影响在有限元法分析时,缆索单元常取为直杆单元,而实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缆索具有一定的垂度缆索在受力后发生的变形是由弹性变形及垂度变化的非线性变形两部分组成,其变形值将比为直杆大。
(3)缆索初始内力的影响缆索在恒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初应力,使其可以维持一定的几何形状。
当后续荷载作用时,缆索形状发生改变,而初应力对后续状态的变形存在着抗力,反映了缆索的几何非线性性质。
2 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及求解悬索桥的分析理论,主要有不计几何非线性影响的线弹性理论,计及恒载初内力和结构竖向位移影响的挠度理论和充分考虑各种非线性影响的有限位移理论。
有限位移理论是目前悬索桥结构分析中,理论上最严密精确和适用性好的较为完善的理论。
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意义大跨度桥梁是传统桥梁中的难点工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目前,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建造技术也越来越复杂。
大跨度桥梁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面临的挑战也更加艰巨。
对于大跨度桥梁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工作,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应对实际工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非线性问题,进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的研究意义在于解决桥梁结构在荷载下产生的非线性问题,实现对桥梁集中作用的综合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建模方法和应用技巧,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具体思路如下:(1)综述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在荷载下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建立适合的非线性模型。
(3)研究大跨度桥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位移变形,探究其在实用工作中的应用。
(4)在研究桥梁的非线性问题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于实际工程题目设置好求解算法,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并进行结果分析。
(5)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工程,根据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
三、研究预期目标(1)深入了解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
(2)掌握大跨度桥梁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模拟分析技术。
(3)运用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大跨度桥梁进行分析,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并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四、研究工作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综述。
简要介绍关于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二阶段:大跨度桥梁非线性分析数值模拟研究。
针对桥梁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建立非线性模型,设置求解算法和计算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并进行分析。
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软件开发

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软件开发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软件开发悬索桥是一种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经济效益的桥梁结构,其采用了悬挂于主塔上的主悬索来支撑桥面。
这种桥梁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空间几何非线性效应,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相关的软件开发。
空间几何非线性是指悬索桥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几何形态的变化。
由于主悬索的自重和荷载引起的变形,桥面会产生弧形,这会影响桥梁的整体刚度和载荷分布。
因此,对大跨度悬索桥进行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桥梁模型。
传统的方法是基于线性弹性理论,但这种方法无法考虑非线性效应。
因此,为了准确地描述悬索桥的行为,需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是一种计算力学方法,用于解决非线性问题。
在大跨度悬索桥的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中,首先需要对桥梁进行离散化,将其划分为许多小单元。
然后,采用合适的材料模型和几何非线性理论,将每个单元的行为描述为非线性效应。
最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求解整个桥梁的响应。
在实际的悬索桥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荷载,包括自重、流体动压力、风荷载、温度变化等。
这些荷载会导致桥梁的非线性变形和应力分布,因此,必须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
为了有效地进行大跨度悬索桥的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
通过利用计算机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计算。
此外,软件开发还可以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直观的可视化效果,使工程师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桥梁设计和优化。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通常遵循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需求和目标,明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然后,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确定软件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根据模块的功能需求,设计和实现相应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最后,进行软件测试和优化,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几何非线性分析的软件开发中,还需要考虑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之间的权衡。
大跨度斜拉桥梁塔几何非线性耦合分析

[5] *+,-. 8 9 [6] <+0=0>+ ?
# ’ 7"" $ :: ; $" :: ; !# :: ; 7" :: ; 7( % $6 ; :" $5 ; )# $5 ; 5" $5 ; (# & 76 ; $" #" ; 7$ #" ; !" #" ; !5 $ !$ ; 6" !$ ; $$ !$ ; 5" !$ ; 6!
(!)
式中: — — , 时刻对于参考构形" 的第二类 - # ! 应力张量; # $% — — — , B , C !, 时刻的名义应力张量; !# $% — — — , 时刻的体力; )$ —
&""! # "% #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陈星烨 (!$)@—) , 男, 长沙交通学院讲师 ,
)
第,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星烨等:大跨度斜拉桥梁塔几何非线性耦合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1大跨度桥梁中几何非线性综述摘要: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文首先对三种非线性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对斜拉桥、悬索桥和拱桥等受非线性影响较为明显的三种桥梁进行了非线性分析。
文章的最后介绍了目前通用的七种有限元程序对于非线性问题的考虑程度。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引言桥梁(指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源于四个方面:1、恒载初始内力;2、斜缆垂度效应;3、梁一柱效应;4、大变形效应。
普通的结构计算位移和内力时并不需要考虑自重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两种桥梁,恒载作用下,在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从而对结构的位移、内力有影响,解决方法是:在刚度矩阵中考虑几何刚度项。
单元初内力对单元刚度矩阵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是指单元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有时也考虑弯矩对轴向刚度的影响,常通过引入稳定函数或单元几何刚度矩阵的方法来考虑。
在大跨径桥梁结构分析中遇到的初应力(或初应变)问题,就是结构现有内力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对本期荷载响应的影响问题。
[1]关于缆索的垂度效应,它也是一种大变形效应,目前,一般都采用厄恩斯特(Ernst)公式来修正单元的弹性模量,用一等效的杆单元来模拟斜缆索;也有采用多根直连杆或曲线单元来模拟,曲线单元精度较高,但较复杂。
关于粱一柱效应,较精确的方法是用稳定函数法,它能考虑弯矩对轴力、轴力对弯矩、弯矩对扭转、剪力对轴力等影响。
通常计人几何刚度的方法是稳定函数法的一阶近似。
关于大变形效应,采用T.L.法或U.L.法。
对桥梁的材料非线性动力问题研究得较多,但是对几何非线性的动力问题研究得较少且不成熟。
[2][3]目前,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动力问题的处理。
只限于恒载初始内力和缆索垂度效应,即考虑恒载产生的初始内力对刚度项的修正后,其它仍按线性分析计算。
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1、计算简单,动力问题的时程分析可以看作有限多个静力问题的集合,如果每个静力问题都按非线性处理,计算量将非常大;2、精度较好,恒载在结构外荷载中所占比例较大,桥梁在恒载作用下,缆索已被拉紧,再产生大的变形可能性较小。
但是,随着跨度的增加,结构柔性的增大,这种近似的处理方法有可能出现问题。
如在进行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时,悬索桥考虑其恒载初始内力的影响,而斜拉桥则不考虑,但是当斜拉桥跨度超过500m 时,若其主梁采用混凝土材料,结构自重将在桥塔内产生非常大的轴压力,忽略其影响,将可能造成对结构抗震验算很重要的前几阶频率产生较大的误差。
目前对于缆索非线性采用等效弹性模量法,随着缆索长度的增大,误差也会越来越大。
另外,在时程分析中,忽略大变形的影响,将造成误差累计,最终计算结果可能偏离很大。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4]1. 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一般采用有限位移理论,在建立以杆系结构有限位移理论为基础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平衡方程时,一般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几何非线性效应:(1)杆端初内力对单元刚度矩阵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是指单元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有时也考虑弯矩对轴向刚度的影响,常通过引入稳定函数或单元几何刚度矩阵的方法来考虑。
结构分析中的初应力(或初应变)问题,就是结构现有内力引起的刚度变化对本期荷载响应的影响问题。
(2)大位移对建立结构平衡方程的影响。
此问题有两种考虑办法,一是将参考坐标选在未变形的结构上,通过引入大位移单元刚度矩阵来考虑大位移问题,称为T.L 列式法;另一种是以将参考坐标选在变形后的位置上,让节点坐标跟随结构一起变化,从而使平衡方程直接建立在变形后的位置上,称为U.L 列式法。
(3)索垂度效应对单元刚度的影响。
此问题亦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引入Ernst 公式,通过等效模量法来近似修正垂度效应,而用杆单元近似模拟索类构件;另一种是直接导出索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2]2. 杆端初内力对单元刚度矩阵的影响。
[1]2.1 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压杆的内力和位移为正,其挠曲平衡微分方程为:i i i x y N lx M l x M y El )(1α-+-⎪⎭⎫ ⎝⎛-=''- (2-1)方程的解为:x lx N M l x N M l x k A l x k A y j i α++⎪⎭⎫ ⎝⎛--+=1cos sin 21 (2-2) 引入边界条件:l y y l x x α====,00NM A k N kM M A i i j =+=21,sin cos x l x k l x k N M l x k l x k N M y i i α+⎪⎪⎪⎪⎭⎫ ⎝⎛--⎪⎪⎪⎪⎭⎫⎝⎛+-⎪⎭⎫ ⎝⎛-=sin sin 1sin 1sin (2-3) 于是 l x j j x i i y y =='=+='=+=αϕθαϕθ,0 EI sM cM l j i i )(-=ϕ EI cM sM l j i j )(-=ϕ (2-5)EI N l k =⎪⎪⎩⎪⎪⎨⎧⎪⎭⎫ ⎝⎛-=⎪⎪⎭⎫ ⎝⎛-=1sin 1tg 1122k k k s k k k c (2-6) 如果轴力为拉力,则:⎪⎪⎩⎪⎪⎨⎧⎪⎭⎫ ⎝⎛-=⎪⎭⎫ ⎝⎛-=k k k s k k k c sh 111th 122(2-7) c 和s 为轴力影响下,杆端单位力矩引起的杆端角形变形,c 为力矩作用端的角变形,s 为另一端的角变形。
最后,可导出有初轴力的杆单元刚度方程为:[][][]⎪⎪⎪⎪⎩⎪⎪⎪⎪⎨⎧=-+-++=+-+=+-+=i j j i i i j j j i i Q Q k s c s c l EI Q s c s c l EI M s c s c l EI M αθθαθθαθθ)22())(()()(22 (2-8) ()⎪⎪⎭⎪⎪⎬⎫⎪⎪⎩⎪⎪⎨⎧⎥⎥⎥⎥⎥⎥⎥⎥⎦⎤⎢⎢⎢⎢⎢⎢⎢⎢⎣⎡+-+++-++-+=⎪⎪⎭⎪⎪⎬⎫⎪⎪⎩⎪⎪⎨⎧j j i i j j i i u u C l S C l k S C S l S C C l S C l k S C l S C l k S C l EI M Q M Q θθ - 22 - )22(- 22222222对称 (2-9) 其中:2222,sc s S s c c C -=-=是轴力N 的函数,称为稳定函数,其值随k 的变化而变化。
以稳定函数表达的刚度系数k 包含了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相当于切线刚度阵中弹性刚度系数与几何刚度系数之和。
2.2 弯矩对轴向刚度的影响杆单元的弯曲将引起杆件计算长度(杆件两端节点的距离)的改变,从而影响杆件的轴向刚度。
在杆件微段上,弯曲引起的杆件轴线计算长度的改变量δd 为:Nx x y x s d d d d d d 22-+=-=δ (2-10)22)(211)(1d /d y y x '≈-'+=δ x y d )(2121 0'=⎰δ 在外力作用下,杆件总的缩短量为:⎰'+=∆l x y EA Nl 02d )(21)/( (2-11)∆=βlEA N (2-12) ⎪⎭⎫ ⎝⎛-+⎪⎭⎫ ⎝⎛-+-=k l kx l x NM l x k l x k N M y j i sin /sin 1sin )/1(sin (2-13) NlM M l kx n l k N M l kx l k k N M k M y j i i j i ++-+='si cos sin cos (2-14) 将上面两式代入积分公式中得到:())(4/(1123M l N EA ϕβ-=) 当0>N (压杆)时:)coth 1(h csc 2)(2)h csc )(coth ()(2222k k M kM k M M k k k M M k M j i j i j i +++-++=ϕ(2-15)当0<N (拉杆)时:)cot 1(csc 2)(2)csc )(cot ()(222k k M kM k M M k k k M M k M j i j i j i +++-++=ϕ(2-16)3. 大位移对建立结构平衡方程的影响[2]~[5]几何非线性理论将平衡方程建立在结构变形后的位置上。
事实上,任何结构的平衡只有再起变形后的位置上满足,材质真实意义上平衡的。
线性理论之所以能得以广泛应用,是因为一般结构受力状态不因变形而发生明显改变,而有些问题则不然,以桥梁结构为例,由于桥跨的长大化和柔性结构的应用,桥梁在荷载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几何位置变化显著,从有限元的角度来说,结点坐标随荷载的增量变化较大,各单元的长度、倾角等几何特性也相应产生较大的改变,结构的刚度矩阵成为几何变形的函数,因此平衡方程{F}=[K]{δ}不再是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中的叠加原理不再适用。
解决方法是在计算应力及反力时计入结构位移的影响,即位移理论。
平衡条件是根据变形后的几何位置给出的,荷载与位移不再成线性关系,内力与外荷载之间的正比关系也不再存在,由于结构大变位的存在产生了与荷载增量不成正比的附加应力。
大位移对建立平衡方程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
目前流行的T.L列式法和U.L列式法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前者将参考坐标选在未变形的结构上,通过引入大位移单元刚度矩阵来考虑大位移问题;后者将参考坐标选在变形后的位置上,让节点坐标跟随结构一起变化,从而使平衡方程直接建立在变形后的位置上。
任何变形体在空间都占据一定的区域,构成一定的形状,这种几何形状简称为构形。
物体在问题求解开始的构形称为初始构形,在任一瞬时的构形称为现时构形,物体位移的改变叫运动。
3.1 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以t=0时的构形作为参考,且参考位形保持不变,这种列式称为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
对于任意应力—应变关系与几何运动方程,杆系单元的平衡方程可由虚功原理推导得到:(3-1)式中:——单元的应力向量;——单元杆端力向量;——单元体积分域,对T.L列式,是变形前的单元体积域;——应变矩阵,是单元应变与节点位移的关系矩阵,即:(3-2)——杆端位移向量。
在有限位移情况下是位移的函数。
后面将看到,矩阵可分解为与杆端位移无关的部分和与杆端位移有关的部分两部分,即:(3-3)直接按式(3-1)建立单元刚度方程并建立结构有限元列式,称为全量列式法。
在几何非线性分析中,按全量列式法得到的单元刚度阵和结构刚度阵往往是非对称的,对求解不利,因此多采用增量列式法。
将(3-1)写成微分形式:(3-4)或(3-5)根据式(11-3)和(11-5)等式左边第一项可写成:(3-6)另一方面,单元的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可表示成:(3-7)式中:——弹性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