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本化”的教师管理机制
以教师为本,创新教师管理机制

、
Hale Waihona Puke 起着决定作用 , 因此 , 师 管 理 历 来 是 学 校 必 须 长 抓 的 重 要 课 题 之 一 。 而 受 , 作 量 激 增 , 理 负 担 加 大 。 第 一 , 校 管 理 中 , 结 合 学 校 的 实 际 , 教 工 心 学 可 通 今 天 的 教 师 管 理 就 要 以 和 谐 为 目标 ,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教 师 的 思 想 到 行 为 , 过 主 体 性 的教 育 实 践 , 学 生 成 为 主 体 性 的 学 习 者 , 教 师 成 为 主 体 性 的 从 使 使 从 教 师 的语 言 到 行 动 , 予 无 微 不 至 的 关 爱 , 正 做 到 以人 为 本 , 给 真 以教 师 的 自我 劳 动 价 值 的 创 造 者 。 实现 这 一转 换 , 了 在 理 性 上 提 升 教 师 和 学 生 自 除 个 人 需 要 为本 , 教 师 的 发 展 为 本 , 分 调 动 教 师 的 积 极 性 和 潜 能 。 以 充 我认识之外 , 操作上还可明晰“ 谁 而学 , 谁 而干 ”只有这 样 , 能进 在 为 为 , 才
,
前 言 务 是 为教 师 的发 展 搭 台铺 路 。 作 为 校 长 , 应 该 要 引 领 团队 致 力于 建 构 以 就 学校 , 是一个 以培养人 为 目的的社会组 织 , 教师作 为学校的发展 之基 、 教 师发展 为本 的服务机制 , 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的根本。在教育改 革的背 竞争之本 、 提高之源 , 对学校 的发展进 程、 学水 平、 办 综合 实力 和竞争 能力 景 下 , 改革 中 常会 有 从 上 而 下 , 多 过 滥 的 现 象产 生 , 得 教 师 只 能 被 动 接 过 使
有些 学 校 是相 对 比较 偏 僻 比 较 落 后 的农 村 学 校 , 师 队 伍 明 显 弱化 , 能 建 设 出 具 有 独 特 文 化 的特 色 校 园 。 教
谈谈教师、学生的人本化管理

谈谈教师、学生的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管理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协调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人本化管理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尊重人的权益,重视人的发展,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人性,发挥人的力量,营造优越、宽松的学校环境,为每一位教师、学生提供平等的成功平台,调动每一个师生个体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们对人本化管理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
一、人本化学生管理1.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必须改变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从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上下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平等的首席”,要求教师一视同仁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要求教师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
在教师素质中,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
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才能沟通师生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灵感受。
3.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特长、意志、情感等方面存在不同,各具特色。
正因为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教育者在教育目标的确定上必须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类别性,在教育手段上必须注意多样性,在教育评价上必须具有多元性、全面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
4.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真正的主体。
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

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一、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的意义1. 重视人的尊重和关爱。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地方,学生是学校的根本。
人本化管理制度重视每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和认可。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本化管理制度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发挥各自的特长和创造力。
3.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化管理制度注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责任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本化管理制度强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二、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内容1. 尊重和关爱:学校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尊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激励和肯定:学校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激励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3. 参与和决策:学校应该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让他们参与决策,共同打造美好的学校。
4. 发展和培训:学校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和谐与沟通:学校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加强沟通和交流,解决矛盾和问题。
三、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1. 建立健全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2. 定期评估:学校应该定期对人本化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培训和培养: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师生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4. 激励和奖励:学校应该设置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管理和建设。
5. 创造和谐环境:学校应该创造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四、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方案1. 影响:人本化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增强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整体实力。
2. 问题: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存在着管理理念不同、资源分配不公、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第2 8卷 第 5{ l I
20 0 6年 I 月 O
宁 波 大 学 报 ( 育 科 学 版 ) 教
J OURNAL OF NI NGB UNI O VERSTY fE I DLC ATI) (NAL S ENC CI E)
Vo . 8 N 5 1 2 0.
足。因此 , 教师管理制度应 当产生于教师 自身的需求 。
二、 以人为本 是教 师 管 理 制 度 建 设 的 根 本
要求
一
弥合教师与制度 的裂痕 。比如我 们在办公室公 约中有 “ 们的办公桌和作业 架 , 中也有 自然之美 , 我 乱 但显然 还是摆得 整整齐齐更 适合 我们 的整体 环境 , 团和杂 纸 物 就 不 随手 丢 在 地 上 和桌 面 , 而 破坏 我 们 的 和 从
般来说 , 教师 管理 制度 建设 的价 值取 向有 两种 :
一
是工具性价值 , 要指 管理制 度所 要达 j 的首 要 目 主 : 1
收 稿 日期 :0 6— 8— 0 20 0 2 作 者 简 介 : 国 荣 ( 9 6一) 男 , 江 亍 波 人 , 波 市 江北 区庄 桥 中 心 小 学 中 学 高 级 教 师 。 苏 16 , 浙 宁
发 点 应 当是 为 了让 教 师 的 身 心 的 需 求 能 得 到 更 好 的 满
的制定 和设计 。使管理制度 能充分体现 广大教师 的利
益, 提高教师对管理制度 的认可 度 , 这样 的制度也容 易
内 化 为 一 的 行 动 。 二是 突 出 权 利 意 识 。特 别 强 调 教 上 师 师 具有 教 学 的 权 利 、 择 教 学 手 段 的 权 利 、 研 的 权 选 科
根本 出发 点
教师人员管理制度

教师人员管理制度教师人员管理制度是指对学校教师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个高效的教师人员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培训发展、师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教师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校的影响。
1. 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教师人员管理的核心,通过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质量问题,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考核评价,可以识别和激励优秀教师,培养和发现潜力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2. 职称评审职称评审是评价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依据,通过评审可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研究成果。
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对于教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职称评审中,应该注重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培训发展教师的培训发展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可以补充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培训应该注重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 师德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教师人员管理的基础,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机制,加强师德培训和教育,强调教师的诚信、正直、责任和爱心等素质,提高教师的师范意识。
5. 平等与公平教师人员管理制度应该保障教师的平等和公平,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都不应该存在。
教师人员管理应该依法依规进行,遵循公正的原则,保障教师的权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6. 多元化发展教师人员管理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多元化发展,包括教学研究、科研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策支持,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7. 建立互信与合作教师人员管理制度应该建立起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关系。
学校应该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和专业发展需求,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规划,实现教师与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
教育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作者:王晓斌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第16期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管理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所谓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人视做能动性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的。
管理者在管理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互补性为出发点,使管理对象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同时,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然而,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如果教师以人本理念去审视,则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关键词:管理理念;教育;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5一、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人本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
这一理念贯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它在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具体模式,如情感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等。
目前,中学教育管理存在很多有违人本理念的问题。
1. 见物不见人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首先,升学制度催生的“应试教育”观替代了“素质教育”观,使高分低能现象相当普遍。
由于缺乏较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偏差程度。
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活动,不管活动是否合理都无形中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及家长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而那些在升学考试的独木桥上被挤下来的青少年因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而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总之,总体现状仍在恶化;其次,教育理论缺失,实用主义盛行。
认为只要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就是办学成绩。
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盲目地追求高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举措变得冠冕堂皇,甚至作为经验相传;最后,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教学效率相对低下。
理论的失落必然导致手段的畸形,由于考试是第一位的,成绩高低决定教师水平高低这一逆循环“定理”的成立,使许多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
人本思想下的教师“人性化”管理

程 。其 目的在 于 充分 挖 掘 学校 人 力资 源 的潜力 ,使 人 力 、物力和师生经 常保持最 佳 比例 ,力求取得 学校 人力 资源的最佳使刚效益 ,提高学校 的办学效 能。 I ,在我 国的学校 管理实 践中 ,将 “ j { 『 人作 为第一
资 源 ”还 处 在 概 念 层 面 。学 校 教 师 管 理 仍 采 取 传 统 的 管
格 , 尊重 教 师 的 工 作 与 劳 动 成 果 , 从 而 增 强 教 师 为 学校 发 展 而 奋 斗 的 责 任感 与 事 业 心 。
关 键 词 :人 本 思 想 ;教 育 人 力 资 源 ; 人 性 化 管理
中 图 分 类号 : 9 2 C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7 4 ( 0 9 0 — 0 6 0 10 — 3 62 0 )6 0 7 — 3
本 ,充 分 尊 重 教 师 的 人 格 、 价 值 干 合 理 利 益 ,提 供 教 师 ¨ 展 示 个 性 的 机 会 , 促 使 他 们 实 现 自我 价 值 ,最 终 达 到 实 现学校发展 的 目的。其核 心是 强调管 理必 须尊重 教师 ,
对 教师 实施 “ 性化 ”管 理能提高教 师的主观能动 人 性 。教 育是一项人文性 与创造性 结合 的艺 术,教师群体 作 为一个特殊群体, 希望得剑 理解 和尊重 ,喜欢说服 ,追 求独 立人格 和 白由,讨厌压制 、管制 ,渴颦弹 性的工作
理模 式 ,偏 重 性倾 向,缺 乏 灵活 的 柔性人 才管 理机 制 。学 校 管 理 者 习 惯 于 行 政 方 式 来 管 理 学 校 , 形成 了 以行政约束为主 导的管理机制 。现行 管理机制对教师管 理层层施 压 ,备利 任 务 、各类检 查 ,使老 师疲于应付 ,
对教师人本化管理

浅谈对教师的人本化管理在学校的所有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重中之重,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化的教师管理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在这个背景下,对教师的人本管理就成了时代对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而“教师是教育之本”,“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
学校管理的特征和策略更需要集中体现人本管理的色彩,对教师实施人本管理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符合教师群体特点。
“人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来实现尊重人、塑造人、开发人、凝聚人和发展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注定了现代教育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就是凭借“人本”的手段,实践“人本”的理念,实现“人本”的目的。
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意义是: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教育创新创造条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幸福人生搭建平台。
教师人本化管理应遵循全员互动性原则、全程开放性原则、全面发展性原则。
遵循以上理念和原则,我们学校对教师实行了人本化管理,并取得了取得了几点经验和大家共享:一、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味,为教师营造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文化立校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一个学校没有文化,就像树林里没有欢唱的小鸟,小河里没有畅游的鱼儿,草原上没有奔跑的牛羊,缺少生机与和谐。
而和谐的校园会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动力与热情,可以使教师工作心情舒畅,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队伍产生不可估量的凝聚力,教师心情舒畅,工作积极主动,有主人翁意识就是和谐环境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们对教师实施人本管理的首要措施就是建设校园文化,尽最大努力为每个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增加 动 力 。同 时 , 学 校还 要 努力 寻 求 和接 受 社
会给予的中肯评价及学生家长反馈 的各种有利信
息, 这样才 能使 学校在激 烈 的竞争 中更好地生存 。 二、 巧 用 赏识 管理 。 做教 师 的知心 人 1 . 要 学会 巧 用 赏识 。金 无 足 赤 , 人无 完人 , 学
校长 也要 注 意 自己的言行 , 用 言行 去感 染 和 激励 学
、
善 用激 励机 制 。 充分调 动教 师 的积 极性
校教 师 。另外 , 校长还 应 具备 豁达 的气度 和 宽广 的 胸怀, 能够接 纳 不 同的价 值取 向 、 个性 风 格 、 爱好 追 求等 , 并 不 断 激 励 教 师 。其 次 , 处理好 利益关 系。
3 . 处理 好 各种 关 系 。首 先 , 正 确处 理 上 下 级关
从 学校 的常规 管理 工作 实践 中我们 发 现 , 如 果 教 师在 贯彻 执行 学校 管理 制度 和 决 策时 能 持 热情 、 主 动负 责 的态度 , 学 校 的办学 理念 就 能 真 正得 以实 现, 同样 学 校 的各 项 教学 工作 也 能最 大 限度 地 获得
成教育任务 、 成就事业的唯一合作者和支持者 , 动
员他 们要 用情 感培 育学 生成 长 , 用人 格 造 就学 生素 养, 用理解 赢 得 学 生 尊敬 , 从 而 建 立 起 良好 的 师 生 关系 , 形成 精 诚 团结 的合作 理念 。 4 . 引 进竞 争机 制 。各个学 校之 间引入竞 争机 制
成 功 。所 以 , 学 校领 导者创 设 各种 条件 , 实行“ 人本 化” 的管 理制 度有 着非 常 重要 的意 义 。
一
系 。在 学校 管 理 的过 程 中校 长 的权 威 性 是 无 可 置 疑的 , 校 长 必须 有 感 召 力 才 能 得 到 教 师 信 任 , 才 能 树 立威 望 。“ 其身正 , 不令而行 , 其身不正 , 虽 令 不 从” , 凡 事 以身 作 则 , 才 能 更 好 地 要 求 教 师 。 同时 ,
2 . 精 神激励 。教 师 的特 点 是 文化 素 养 高 、 独 立
使他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放才能促使 自
己进 步 . 让 教 师 在 团 结 奋 进 的 工 作 氛 围 中获 得 满 足 。最后 。 处 理好 师生 关 系 。师生 关 系是 学 校关 系
中最 基本 的内容 , 教师 要充 分认 识 到学 生 是教 师 完
第3 卷 第2 9期
2 0 1 4 年 1 0月
教育 观察
S u r v e y o f Ed u c a t i o n
Vo l - 3 No . 2 9
0c t . 2 01 4
创造“ 人本化” 的教 师 管 理 机 制
潘 燕 飞
( 贵港 市平南县平南镇第二 小学, 广西贵港 , 5 3 7 3 0 0 )
[ 摘 要 ] 2 1 世 纪 中 国教 育的 主题 是 “ 以人 为本 ” , 它把 人 的 因素放 到 了 中心位 置 , 而 学校要 创 造 人 本 化 的教 师管理 机 制 , 就要 遵循 教 师和 学生 的心理 、 行 为 活动 规 律 和教 育规 律 , 合 理 地 采 用激 励 、 赏识 、 信任 等机 制 , 创 设 良好 的条 件 , 营造 和谐 的 学校 氛 围。 [ 关键 词 ] 人本 化 ; 学校 管理 ; 激励 ; 赏识 ; 信任 [ 中图分 类号 ] G 4 7 1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3 7 1 2 ( 2 0 1 4 ) 2 9 — 0 0 0 5 — 0 2
[ 作者简介 ] 潘燕飞 ( 1 9 7 2 一) , 本科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第二小学教师 , 小学高级 。
5
经 常带着 “ 挑刺” 的 心 态 去对 待教 师 , 可 能 会 深 化 二 者之 间 的矛盾 。领导 与教师 之 间 的摩 擦 、 误 会不 断, 会 给学校 教育事 业带来 麻 烦 。为 了更好 地 激发
校 领导 不能 只看 到教 师 的缺 点与 不 足 . 如果 校领 导
师参 与学 校 的各 项 事务 . 广泛 征 求教 职 工 对学 校 工
作 的意见和建议 . 培养他们在管理 中的合作 意识 。
对于 教师 在工 作 中 的所 取 得 的优 异 成 绩 和 良好 表 现要及 时 给予 肯定 和奖励 。
校长 应 向教师 灌输 “ 水大鱼肥、 根深 叶茂 ” 的 理念 .
1 . 巧设 目标 。 一 个 正 确 而 合 理 的 目标 会 对 人
产 生 巨大 的激励作 用 , 同样 , 在 学 校管 理 中 , 巧设 目 标 能大 大激 发 学校 教 师 的 工作 积极 性 。校 领 导 首 先要 充分 了解 学 校 每 位 教 师 的工 作 性 质 、 内容 、 条 件、 强度 , 了解现 有 目标 设 置 和 期 望 值 激 励 力 量 的 大小 , 然 后再 对 教 师 工 作 提 出具 体 的 要 求 , 帮助 他 们设 定各 阶段 的奋 斗 目标 和总 的奋 斗 目标 . 并创 造 各种 条件 为 教师 实现 个人 目标 打好 基础 。
才能激发 学校 不 断地 修 整 激励 办 法 . 为学 校 的管 理
性强 、 民主意 识 高 。在 工作 上 , 他 们 希 望 有 好 的平
台展 现 自己 ; 在事 业上 , 他 们想领 导 的重视 , 得 到 学 生 的尊 重 , 得 到社会 的认 可 。从某 个方 面来 说 , 教 师 对 其精 神 的需 求 和满 足 较其 对 物 质 的需 要 更 为 重 要 。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