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利酮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依那普利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zH AN G i o q o g1 X I M i X a — in E n
[ src] jcie T0c mp r h feto a t pi i rame tofh p re so 1 Abtat Obetv : o a et eefc fcp o r nte t n y etn in .M eh d l to s:86csso y etn iep te t r a d ml a e fh p re sv ainsweern o y
发 展 中国家 自杀 服毒 的院 内死 亡 率在 1 ~ 2 , 毒性 的 有机 磷 O O 高 农 药 的致死 率高 达 5 ~7 [ 阿 托品为 M 受 体阻 断药 , 0 O 临床常 用于 解 救有 机磷 中毒 的患者 , 阿托 品过量 症状 易 与有 机磷 中 毒症 状混 淆 , 文 有 献 对有 机磷 中毒 患者 阿托 品 的用 量使 用 估 算方 法 0 , 文使 用 反 相高 效 ]本
一
参 考文献
2 1 降压 效 果 : 疗 后 , 察 组 显 效 2 . 治 观 5例 ( 8 1 ) 有 效 l 5. , 1例 ( 5 6 ) 无 效 7例 ( 6 3 ) 总 有 效 率 8 . 。 对 照 组 显 效 1 2. , 1. , 37 8 ( 4 . ) 有 效 8(8 6 ) 18 , 1 . % ,无 效 1 7例 ( 9 5 ) 总 有效 率 6 . 3. , 0 4 。观察 组明显 优 于对照 组 , 两组 比较 差异 有显 著性 意义 ( P<O 0 ) .5。 2 2 不 良反 应 : . 观察 组恶 心 2例 , 咳 3例 , 千 总不 良反应 率 1 . , 16 但 能坚 持服 药 ; 照组恶 心 2例 , 咳 4 , 对 干 例 味觉 障症处 理后 坚持 服药 。 3 讨 论
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 在 2 0 1 3年 1 月一2 0 1 4年 1月期 间应用 依那 普利 治
疗原发性轻 中度高 血压 患者 4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
下。
1 对象与方法
制激肽 酶 , 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嘲 , 从而 扩张血管 , 起到 降压作用 。 该 类药物起效 缓慢 , 3 周 4 周时才 达最大 降压作用 , 平 稳 降
表1 依拉普利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比较( ;±s , mm H g)
[ 4 】 王道年 , 张 承顺 . 甘精胰岛素联合 口服降糖 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 及安全性叨. 医学 信息 , 2 0 1 4 , 2 7 ( 1 ) : 3 1 3 . 【 5 ] 宁彩云 . 甘精胰岛素联合 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 的疗效观察叨冲 外健 康文摘 , 2 0 1 3 , 1 0 ( 6 ) : 1 5 6 .
压。单独使用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若 与利尿
剂或钙离 子拮抗剂联合 使用可迅 速起效或作 用增强 口 】 , 可用 于
1 . 1 对象
本组 4 4例 患者选 自门诊 病例 ,诊 断均符 合
WH O 1 9 9 9 年高血压的血压分类和标准1 】 o 其中男 2 1 例, 女2 3 例;
治疗 原 发 性 轻 中度 高血 压 疗 效 好 , 副血压 , 原发性高血压是
目前 中老年人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长期血 压升高可 导致动脉 粥
【 关键词】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样硬化 ,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因素之一 。为 了预 防心脑血管
一 嘧露目霞略
保健营养( 下旬 刊 ) , 2 0 1 4, 2 4 ( 7 ) : 3 9 1 1 .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治疗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其中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药物的安全性角度出发,对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依那普利是一种AT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降低血压。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尿液分泌,降低血容量,继而降低血压。
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通常会联合使用,以达到更佳的降压效果。
而对于氢氯噻嗪来说,其利尿作用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
长期使用氢氯噻嗪还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在使用氢氯噻嗪时,应避免过度利尿,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在联合使用时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如依那普利可能增加氢氯噻嗪对钾的排泄,从而增加低钾血症的风险;而氢氯噻嗪可能减少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增加血压控制不良的风险。
在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联合应用的原则,以减少相互影响导致的不良反应。
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使用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定期监测不良反应和相关指标。
患者在服药期间也要密切关注自身体感受,及时向医生反映不适,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测。
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注重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依普利酮质量标准

依普利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等。
关于依普利酮的质量标准,以下几点进行简要介绍:
1. 药品标准:依普利酮片质量标准可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国药典》或其他相关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性状、含量、杂质、崩解时限等。
2. 制备工艺标准:制备依普利酮片应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纯度和活性。
相关工艺标准可参考GB/T 16313-2009《药物制剂制备与质量控制》等。
3. 安全性评价标准:依普利酮片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进行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标准可参考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指南》等。
4. 有效性评价标准:针对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需对依普利酮片进行有效性评价。
有效性评价标准可参考GB/T 18606-2009《罗茨真空泵》等。
5. 临床试验标准: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遵循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指南》等标准。
同时,试验过程需符合伦理规范,确保受试者安全。
6. 产品储存和运输标准:依普利酮片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 14743-2006《药品包装玻璃瓶》、GB/T 1940-2009《金属材料硬度试验布氏硬度试验》等。
7. 标签和说明书标准:依普利酮片的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GB/T 19630-2015《有机产品》等。
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丁进叶;龚斐;吴慧婷;钱成;王扬淦【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08)003【摘要】Objective To review systematical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plerenone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Methods The databases of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NKI, CBM, 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were retrieved with computer for search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of treatment of EH with eplerenone from the time of database establishment up to Sept. 2015. The documents of RCT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data was extracted and quality was reviewed by 2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and a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RevMan5.2 software.Results There were totally 13 documents included involved 3795 cases.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eplerenone reduc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WMD=-8.99 mmHg, 95%CI: -10.62~ -7.37,P<0.00001)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WMD=-4.21 mmHg, 95%CI: -5.07~ -3.34,P<0.00001) compared with placebo. Compared with other anti-hypertension drugs, eplerenone was worse than spirolactone (SBP:WMD=6.40 mmHg,95%CI:6.12~6.68,P<0.00001; DBP:WMD=3.10 mmHg, 95%CI:2.82~3.38,P<0.00001), was similar to enalapril (SBP:WMD=-0.47 mmHg, 95%CI: -3.12~2.18,P=0.73; DBP:WMD=0.79 mmHg, 95%CI: -0.58~2.16,P=0.26), and was better than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SBP:WMD=-3.51 mmHg, 95%CI: -5.20~ -1.82,P<0.0001; DBP:WMD=-2.06 mmHg, 95%CI: -2.97~ -1.14,P<0.0001). The difference in totally incidence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all groups.Conclusion Current evidence shows that eplerenone is relatively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H.%目的:系统评价依普利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原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且没有明确原因的一种疾病。
该病病因复杂,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
据统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每年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为了治疗该疾病,医生常常会用到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此文将就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讨论。
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是一种ACE抑制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缓解心脏负担,有助于心脏的保护和修复。
开展的临床研究表明,依那普利能够显著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咳嗽、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低血压、高钾血症等。
此外,依那普利还有潜在的致乳糜胸作用,因此应该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一些症状,如腹泻、肝胆功能异常等。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通过促进肾脏排钠、减少血容量、扩张血管等方式来降低血压。
尽管氢氯噻嗪有诸多优点,例如价格低廉、快速降压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血症、肝肾功能损害等。
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骼肌、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
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联合使用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标准疗法。
其优点在于两种药物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足够的验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合理使用非常关键。
如果不注意用药剂量、时间、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就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规范的用药。
总结通过对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非常有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时间、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组和氯沙坦组 ,各 4 0例。分别 予依普利 酮片 5 r 、氯沙坦钾片 5 r ,1次/ ,口服 ,疗程 1 0g a 0g a d 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 后主要检测 多项生化指标、2 h动 态血压、记 录不 良反应 。结果 与治疗前 比较 ,两组血压 明显下 降。差异 均有统计 4 学意义 ( 0 0 ) P< .5 ;两组比较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 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 0 ) P> . 5 。两组生化指标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 沙坦 ,1次/ ,服 用 5 。
苏健资科技有 限公司)专人负责操作。测量时室温 2 ℃左右 , 5 患者取坐位,用血压校正器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 3次后 取均值作为校验值 ;预定 自动测量间隔为 3 rn 0 i,设 定夜间状 a 态的时间为 2 :O 6 0,日问状态的时间 为 6 0— 2 2 0— :O :O 2 : 0 ,将动态血压检测器 的传感器活塞置于腕部脉搏跳动最强处 o 后 ,启动血压测量 并明确传 感器 的位置 合适进入 自动测 量程 序 ;2 h 4 后取下检测仪,下载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S 30统 计软 件进 行数 据分 析。 . P S1 . 计量资料以 ( ±8 )表示 ,两组 比较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组 内 比较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以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
l1 ・ 12
P CC VD J l O 2。 V0. 2 N07 J P uy2 l 1 O .
・
论著 ・
依 普 利 酮 与 氯 沙 坦治 疗 高血 压 的疗 效及 安 全 性 比较
文玉萍,黄荣杰
【 要】 目的 摘 比较依普利 酮及氯 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 选患者 8 例 ,随机分为依普利酮 O
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2 月 第 28 卷 第 8 期(总第 186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December,2013,Vol. 28 No.8(Serial No.186)
·高血压研究·
依普利酮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王敏,谭茗月,赵水平
结论:依普利酮能有效平稳降压,且其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高血压;依普利酮;氯沙坦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plerenone for Treating the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NG Min, TAN Ming-yue, ZHAO Shui-p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Middle South University,
Results:With 8 weeks treatment, the average sitting diastolic BP decreased by (13.32±4.57) mmHg in Eplerenone group and decreased by (10.90±5.64) mmHg in Losartan group, P>0.05; the average sitting systolic BP decreased by (23.56±9.39) mmHg in Eplerenone group and decreased by (18.67± 7.00) mmHg in Losartan group, P>0.05. The efficiency rates in Eplerenone and Losartan groups were 88.33% and 91.30%, P>0.05, the positive BP lowering efficiency rates were
摘要 目的:以氯沙坦为参照,评估依普利酮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2 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动态血压组、氯沙坦组、依普利酮组,每组 24 例。氯沙坦组和依普
利酮组采用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分别接受氯沙坦和依普利酮治疗,治疗 4 周后,若血压未达标,药 物剂量加倍后继续治疗 4 周;若血压达标,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 4 周。动态血压组服用依普利酮 25 mg,每日 1 次。
结果:治疗 8 周后较治疗前,依普利酮组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13.32±4.57)mmHg,氯沙坦组下降(10.90±5.64) 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 周后较治疗前,依普利酮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下降(23.56±9.39) mmHg,氯沙坦组下降(18.67±7.00)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平均坐位 血压达标率分别为 83.33% 和 91.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75.0% 和 60.9%,降 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1.7% 和 91.3%,降压有效率及降压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普利酮组治 疗 8 周后较治疗前血糖降低明显(P<0.05)。动态血压组收缩压的整体谷峰比值为 84.83%,舒张压的整体谷峰比值为 97.56%。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的安全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律失常患者;近 3 个月有心肌梗死病史或有不稳定 性心绞痛;I 型糖尿病患者;II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 糖≥ 11.1 mmol/L;II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微蛋白尿 (≥ 30 mg/d);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 1.5 倍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清白蛋白 <3.0 g/dl;血清肌酐:男性 >2.0 mg/dl; 女 性 >1.8 mg/dl;痛 风 患 者;血 钾 <3.5 mmol/L 或 >5.0 mmol/L;体重指数≥ 30 kg/m2。
hypertension (EH) compared with losartan. 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H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into 3 groups, Ambulatory blood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从 2010-03 至 2011-03 于中南大学 湘雅二医院心内科门诊诊疗的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中筛选 72 例进入试验。受试者入选标准:18~75 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为 90~110 mmHg(1 mmHg=0.133 kPa), 同 时 收 缩 压 140~180 mmHg,对于临床试验开始前正在服药者停药 2 周; 动 态 血 压 监 测 受 试 者 入 选 标 准:平 均 坐 位 收 缩 压 ≥ 130 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 80 mmHg。排除 标准: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或应用降血压药 物不能停用者;心力衰竭病史或有记录的左心室射 血分数(LVEF)<40% 或心肌病或瓣膜病;严重的心
treatment in neither Eplerenone group nor Losartan group, P>0.05.
Conclusion:Eplerenone could effectively and steadily lower BP in patients with EH.
Key words Hypertension; Eplerenone; Losartan
Changsha (410011), Hunan,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Ming-yue, Email: tanmingyue2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plerenone for treating the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eplerenone 25 mg/day, Losartan group and Eplerenone group, the patients took adopted double simulation and positive parallel contrast in both groups and treated with either losartan or eplerenone for 4 weeks, if their BP could not reach the standard with the treatment, the dosage would be doubled for next 4 weeks, otherwise the same dosage would maintain for another 4 weeks. n=24 in each group.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年 12 月 第 28 卷 第 8 期(总第 186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December,2013,Vol. 28 No.8(Serial No.186)
591
75.0% and 60.9% and the total positive BP lowering efficiency rates were 91.7% and 91.3%, P>0.05. With 8 weeks treatment,
作者单位: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作者简介:王敏 住院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肌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Email:594103742@ 通讯作者:谭茗月
Email:tanmingyue2003@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14(2013)08-0590-0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3.08.009
Eplerenone group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level of blood sugar, P<0.05. In ABPM group, The whole trough to peak
(T/P) ratios for systolic BP was 84.83%, for diastolic BP was 97.56%. There were no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3,28:590.)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主要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肌 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原发性高血压常 伴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激活 [2] 和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 [3],因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是一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药物 [4]。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是目前使 用广泛的两类抗高血压药物,但这两类药物长期使 用可能造成人体“醛固酮逃逸 ”,进而影响二者的降 压疗效,并增加心血管风险。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可避免或拮抗这种“醛固酮逃逸 ”现象,增强这两类 药物降压效果,减少由此造成心血管事件。依普利 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该药已获 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可单独应 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治疗高血压病 [5],《中国 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也提出将依普利酮作为主要 降压用药之一 [4],但是由于其临床应用的时间不长, 降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明 确。为此,本研究选择常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 氯沙坦作为参照药物,以评估依普利酮在治疗轻中 度高血压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该药在中国人 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