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赏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1、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他虽出身于声势显赫的封建大家族,却是个封建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他鄙弃功名利禄,能够平等待人。
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
2、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她率直却不鲁莽,做事谨慎。
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高。
她内心敏感,情感脆弱。
3、薛宝钗:薛宝钗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
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
薛宝钗宽厚随和、豁达大度。
宝钗人缘好,才智高,才思敏捷,但却是典型的“女夫子”。
4、王熙凤: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她是个能说会道,又会见风使舵的人。
她敢想敢干,有谋略,有胆识,有魅力。
5、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
红楼梦全部人物深度解析

红楼梦全部人物深度解析红楼梦全部人物深度解析共11个1、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
林黛玉泪尽而逝。
2、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
《红楼梦》人物形象评析

《红楼梦》人物形象评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个性特点。
以下是对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评析:
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要男主角,是贾府的小公子,容貌出众、聪明伶俐。
他具有感性、纤细、独特的个性特点。
他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爱情的痴迷使他成为故事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
然而,他内心复杂,常受到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感到痛苦。
林黛玉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女主角。
她是一个聪明、敏感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形象。
她对于社会等级和封建礼教的厌恶使她成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女性典型。
她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和独立的意识形态,但也因为她的敏感而常常身心疲惫。
薛宝钗
薛宝钗是贾府的另一个女主角,是一个典型的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
她美丽、机智、聪明,行事稳重。
她以稳定和成熟的特点与林黛玉形成鲜明对比。
她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的期待和赞美。
贾母
贾母是贾府的家长,体察周全、睿智聪明,扮演着家庭的决策者和财产管理者的角色。
她以慈爱和睿智为特征,为贾府带来了和谐与幸福。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评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红楼梦》人物赏析

《红楼梦》人物赏析《红楼梦》人物赏析《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人物赏析,欢迎阅读。
一、贾宝玉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红楼梦人物简析及读后感。
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
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
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
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
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
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
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
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
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
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
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他们的相爱使曹雪芹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
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
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
她的个性是泼辣的,在文中表现的十分鲜明,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
红楼梦主要人物分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分析红楼梦有主要人物特点很分明,来分析一下吧。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红楼梦主要人物分析,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主要人物分析篇1: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
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
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
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
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
在卷首,我们通过冷子兴之口对她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
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
”这样对她已有了一点印象,但这些印象毕竟比较淡漠。
但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
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
”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
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我们却和黛玉一样,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
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
因为忙,她迟到了。
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
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待客之道。
因为红所以才敢这亲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
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
在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1.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是贾府的公子,深受宠爱。
贾宝玉天生聪明才智,但性格多变,喜怒无常。
他对美丽事物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同时又受制于家族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
贾宝玉的形象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性审美观念,也体现了社会局限对个人发展的困扰。
2.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
她是一个文才出众、性格独立的女性角色。
林黛玉具有敏感和多情的性格,她痛苦于自己的命运和家族的束缚。
她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权力和自由的限制,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挣扎和反抗。
3.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府的亲戚关系,是一个文静、贤淑的女子。
她和贾宝玉有着特殊的感情,但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与贾宝玉无法成为真正的伴侣。
薛宝钗的形象展现了传统社会对女性婚姻的重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4. 王熙凤王熙凤是贾府中的一个强势女性角色,她精明能干、机智过人。
她善于掌控和操纵权力,对家族的事务有着深入的了解。
王熙凤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女性通过掌握家族内部权力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
5. 贾母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贾府的家长。
她是一个典型的贤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道德观念和权威。
贾母在家族内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她关心家人,注重家庭的兴衰。
贾母的形象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角色。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
《红楼梦》四大主要人物分析

《红楼梦》四大主要人物分析
1. 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也是故事中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
他天生聪明机智,却也容易情感用事,对待女性也存在着复杂的心理。
贾宝玉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诗词才华,但由于身处富贵之家,他不得不应对琐碎的家庭事务和人际关系的纷争,这给他带来了痛苦和烦恼。
同时,他还经历了许多劫难和挫折,成功地走向了成熟和自我认知。
2. 薛宝钗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是美丽、聪慧、善良、高尚、敏锐和勇敢的化身。
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粗暴和恶意无法动摇她的正义和善良。
薛宝钗在故事中的角色得到了完美的塑造,她作为母亲、女儿、妻子和朋友,每一个角色都兼备着高尚的道德和睿智的思想,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为成功的女性角色之一。
3. 史湘云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反叛者和独立魅力的代表。
她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又活泼的女孩,对礼教、婚姻、家族和权力这些规定的抗拒,让她成为了故事中的叛逆者和知识分子,也是清朝早期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
4. 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女主角,她是一个敏感、脆弱、理想化和自我中心的人物。
她的性格特点为她带来了痛苦和悲伤,也成为了她所处的世界中一股新风。
她深爱着宝玉,但由于阻力和命运的捉弄,他们无法在一起。
林黛玉最终病逝,象征着《红楼梦》中一种朦胧的美和毁灭的主题,也成为了这一代文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
林黛玉:林黛玉是小说中的女主角之一,是一个极富才华和情感深度的角色。
她有一种深邃的感性和细腻的情感,对自己和他人的感情非常敏锐。
她是一个独立、自由的女性,但她也有一种内心的脆弱和孤独。
她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求,但最终却只能以死来了结。
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中的男主角之一,是一个敏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对美感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对诗词、音乐和绘画都很有兴趣。
他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满足,但却显得更加纯粹和珍贵。
薛宝钗:薛宝钗是小说中的另一个女主角,是一个聪明、冷静和理智的人。
她在家族中地位崇高,但她的性格中却缺乏一种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深度。
她对自己的丈夫贾探春并不是很热情,更多的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
贾母:贾母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贾家家族的掌权人。
她是一个非常仁慈、有智慧、有权威的女性,对自己的子孙非常关心,但她也有一些迷信和保守的思想,比如她对于女性自由的限制和她对于红楼的崇拜等等。
综上所述,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和复杂,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生命历程。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小说中的描写和叙述,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人物赏析
在薛王史贾四大家族这一特殊环境下,注定了薛蟠有其公子哥的一面:凶残,好色,粗俗,无能。
但因其本性纯朴,他的性格里也有直爽,讲义气,重感情的一面。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先生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古今石头记,天地大观园”。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更承载了作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人生感悟,它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阶级根源的挖掘、对情感的深刻体会、对人生的感叹,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扼腕。
曹雪芹先生塑造人物的绝妙笔力,让人钦佩叹服。
一本红楼塑造了众多人物鲜活个性鲜明的角色,这其中薛蟠便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中刻画的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在曹雪芹先生的笔下,薛蟠是个为人,好色无知,又没有心机,被贾府之人称为呆霸王的浑人。
笔者认为,薛蟠的坏很明显,不用多言,但是确不能一言蔽之,他的性格有其复杂的一面。
薛蟠骄横荒淫凶残粗俗无能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性格在其出场时就直接借他人之口做了总结。
而他的出场可以说是很不堪的。
一上来就强抢民女,打死人命。
之后,又说自从其父死后,薛蟠并没有经商理家之才能,更不上心,导致家里的商号伙计吃里爬外、浑水摸鱼,把薛家搞得渐渐的破败起来。
这也就基本奠定了薛蟠此人的基调。
紧接着,来到贾府,不堪的事情一出接着一出。
先是在贾府公学里胡作非为,不读书也就罢了,居然大搞同性恋,也就是“龙阳之兴”。
且玩一个丢一个,搞出来很多痴男怨男来。
后来,和贾珍、贾琏、贾蓉等人混在一起,斗鸡跑马,胡作非为。
此人之粗俗,在与贾宝玉、冯紫英、蒋玉菡以及妓女云儿的聚会中尤为突出,居然做出了“女儿乐,一根X往里戳”这样龌龊的词句来。
而且,一见林黛玉,立时便“酥”了。
其凶残、无能、好色可见一斑。
后来,居然想调戏柳湘莲,被痛打了一顿。
娶亲之后,他更是对可怜的香菱大打出手,成为夏金桂残害香菱的帮凶。
这样的人已经不是一个坏字能概括的了了。
薛蟠抢香菱事件则体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就是直爽。
不藏着掖着,做坏事也是大摇大摆的。
在他打死冯渊之后,有一句话说得十分到位:“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世上哪见过这样的人,打死了人,不跑、不躲,而且堂而皇之的带着母亲妹妹浩浩荡荡的上京城投亲访友的?
由此可见薛蟠心里,他就没把这事当回事,他认为这就是他的“特权”。
他这种特权思想无疑是薛家的教育给他的,至少是无意之中给他的。
同样在第四回,我们看到对薛蟠的介绍是这样的:“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
”也就是说,薛蟠的凶残、好色、粗俗、无能,都是薛姨妈给惯出来的。
这薛姨妈是是王家的大小姐,九省都检点王
子腾的妹妹。
娘家也是硬得很的人物。
这样的纵容,也和薛姨妈的家庭出身相当有关.薛蟠是一个自小就被灌输了“特权”思想的人。
他认为,他就是可以随便打人、抢人,这就是他的生活,很正常的生活,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一个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还能期望他什么呢?我们只能质问导致他成为今天这样的根源。
因为,从某种角度讲,薛蟠也是受害者,也是值得同情的。
在《红楼梦》中,薛蟠还是小说中少有的几个有义气之人之一。
薛蟠当初出外做生意,原为被柳湘莲所打,但因在路上受他救命之恩,回到家后,听说柳湘莲定了亲事,便打算替他买房治家伙为他择吉迎娶.在听说柳湘莲不知去向后,”就连忙带了小厮各处寻找。
” 看作者写道:…薛蟠自外而入,眼中尚有泪痕,一进门来,便向他母亲拍手说道:“这是一个男人真正的伤心啊!城里城外,哪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像往日高兴…”这样一个公子哥儿,为朋友的的离去如此伤情,也算得重情重义之人了.贾宝玉和柳湘莲那么要好也只是出点银子要别人来出力罢了,还说什么身不由已!薛蟠在这点上是要强于贾宝玉的。
对于此事,相比于薛蟠,薛宝钗薛姨妈的冷漠更显得薛蟠重情义。
宝钗的反应非常冷淡:“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
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
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人命关天的大事,她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是同情。
面对别人的不幸,完全无动于衷,这种麻木就是残忍。
由此可见,薛蟠之“哭”,不是作秀,是为失去知己朋友而难过。
宝钗的“冷”,衬托了他的“热”,薛蟠虽然背着两条命案,但是,他不是坏得一无是处,也有善良的一面,看重朋友之间的感情,并为失去这个朋友而痛苦,是个“性情中人”。
薛蟠作为家中独子,对待母亲妹妹是关爱与尊重的。
我们看宝玉挨打一事,宝钗误信由于他的犯告,而引起的风波。
“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又是宝钗劝他不要逛去;她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闹的,早已急得乱跳,赌神发誓得分辨。
但是当薛蟠认识到自己伤了母亲妹妹的心,妹妹哭了的时候,便知自己冒撞。
薛蟠又和向妈妈和宝钗赔不是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必烦恼,从今以后我在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薛蟠又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碎我,在叫我“畜生”,如何?何苦来,为我一个叫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妈,多疼妹妹,反叫娘因子生气,妹妹烦恼,连个畜生不如了!口里说着,眼睛里禁不住也滚下泪来.只这一段字,薛蟠的整个心灵,都在这里。
他心底本是纯良,然因任性,成了“呆霸王”。
薛蟠的一切行为,主由“任性”而来。
溺爱又富有,目然养成了任性;加以宝玉二府是他的亲戚,在社会上任意胡为,法律又无可奈何,因此,造成了公子哥儿薛蟠的典型。
在《红楼梦论赞·薛蟠赞》中对薛蟠有一个评语:“薛蟠粗枝大叶,风流自喜,而实花柳之门外汉,风月之假斯文,真堪绝倒也。
然天真烂漫,纯任自然,伦类中复时时有可歌可泣之处,血性中人也,脱亦世之所希者与?晋其爵曰王,假之威曰霸,美之谊曰逸呆,讥之乎?予之也。
”看来,曹雪芹果然不简单,笔下
竟有这般力气,使薛蟠这个人物,避免了扁平化、单一化,人物性格更加丰富起来。
总之,薛蟠的性格是复杂的,有其良善的一面:对朋友义气重情,对家人关心维护;然而因为身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成了他的性格里又有其暴戾的一面:杀人,好色,不学无术。
这即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他所处在的那个封建时代的悲剧,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最后悲惨的结局,他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也是这个悲剧的承受者。
恶哉呆霸王,惜哉薛文举!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2]《红楼梦论赞·薛蟠赞》. 涂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