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高负荷燃烧不稳原因分析与对策
浅谈医院燃煤锅炉燃烧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浅谈医院燃煤锅炉燃烧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摘要:医院锅炉作为医疗耗材和器械的灭菌消毒、为医院洗衣房的洗涤机和烘干机提供蒸汽,用于供暖和卫生热水等作用。
是医院重要基础设备,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医院锅炉运行近8年,近年一直存在锅炉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医院锅炉燃煤燃烧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医院;锅炉;燃煤燃烧不稳定;原因;解决方法汉江医院现有两台武汉锅炉厂生产的1吨DZL单锅筒纵置式燃煤蒸汽锅炉,锅炉为单炉膛型锅炉,煤炭粉末燃烧器是直流摆动式,锅炉是中间加热、亚临界、自然循环、固态排渣型锅炉。
具体参数如下表示:额定蒸发量:1t/h(每小时生产出1吨蒸汽)额定工作压力:1.0MPa(工作压力为10公斤)额定蒸汽温度:183℃给水温度:20℃锅炉受热面积:57.47㎡炉排受热面积:2.7㎡锅炉热效率:80.42%锅炉水容积:4.5m³排烟温度:120.7℃设计燃料:II烟煤锅炉近年一直存在锅炉燃烧不稳定、时常会出现灭火的问题。
医院锅炉燃烧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结合医院的两台锅炉实际工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煤质、燃烧器及锅炉运行方式等特征,提出解决燃烧不稳定方法,从而提高燃煤效率。
1.影响因素分析燃烧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性,即锅炉是否稳定持续的燃烧是关系燃烧安全的重要因素。
锅炉燃烧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既反映了过来着火的难易程度又体现了着垢的燃烧状况。
合理的燃烧工况应该是迅速着火,快速的火焰转播,强力的燃烧和充分的燃尽。
着火阶段是整个燃烧过程的关键。
要使燃烧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必须强化着火过程,即要保证着火过程能够稳定迅速的进行。
稳定的着火是燃烧过程良好的开端,而充分燃烧且燃尽是实现锅炉稳定经济燃烧所必须的。
要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其标志就是尽量接近完全燃烧。
保证燃烧在炉膛内完全燃烧的条件是:着火要及时稳定;适合的燃烧速度并使燃烧完全。
一、锅炉燃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锅炉本身原因,锅炉的燃煤来源以原煤为主,煤质上和颗粒度方面很难与燃煤锅炉的设计用煤相匹配,这要求燃煤锅炉有更好的适应性,但我国燃煤锅炉主要以层燃燃烧为主,这种特点使其很难适应国内燃煤的供应现状,导致锅炉燃煤燃烧不稳定。
锅炉连续高负荷运行状态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锅炉连续高负荷运行状态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17-10-18T18:27:06.5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范志远张桂兰[导读] 摘要:锅炉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主、再气温升高,从而导致减温水量持续增加,给水量持续增大,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将接近或超过额定值,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本文以浙江能源集团滨海热电#1、2炉的运行状态为例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浙江能源集团滨海热电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2000;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摘要:锅炉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主、再气温升高,从而导致减温水量持续增加,给水量持续增大,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将接近或超过额定值,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本文以浙江能源集团滨海热电#1、2炉的运行状态为例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锅炉;高负荷;主、再蒸汽温度;减温水;给水量一、长期高负荷运行对锅炉的影响浙江能源集团滨海热电厂地处印染工业区,随着工业区印染企业持续增加,供热量需求持续增加,#1、2炉始终保持在高负荷运行,低压和中压供热量最大时在850t/h,供热量最小时在750t/h左右,其中中压供热流量基本保持在260~300 t/h左右,两台机组给水流量更是接近1000t/h,锅炉总燃料量也经常突破130 t/h,综合从以上数据分析,在供热量较大时锅炉均已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
而机组长期高负荷运行也对锅炉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锅炉的长期高负荷或超负荷运行对锅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锅炉主、再汽温的影响本厂低压供热抽汽来自于四抽位置,中压供热系统分为热再至中压供热和冷再至中压供热两个系统,冷再至中压供热系统是将高压缸的排汽直接作为中压供热汽源的一个系统,而热再至中压供热系统是将再热器出口的蒸汽作为中压供热汽源的一个系统,供热量的日益增加使锅炉负荷始终处于较高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给水流量长时间高位运行,而供热量的持续增加又使凝结水补水量持续增大,再热器的事故喷水调节阀开度经常大于50%,最高时会达到全开位(特别是中压供热量较大或者辅汽由本机组供时),因此就显得调节手段不足。
濮阳热电#1炉燃烧不稳、飞灰大原因分析

关于对濮阳热电#1炉燃烧不稳、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及建议在国电河南分公司杨总的带领下,对濮阳热电目前#1炉存在燃烧不稳、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经过对现场设备和运行参数的了解,并同运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后,对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如下:一、锅炉燃烧不稳定的原因及分析1、首先入炉煤质偏离设计煤种过大,挥发份、热值过低直接导致锅炉燃烧不稳。
2、制粉系统启停频繁,给煤机经常断煤,使得三次风压变化过大,由于三次风速高,达到50米/秒以上,严重影响锅炉的燃烧工况,使得燃烧恶化,尤其在低负荷或者降负荷过程中,三次风速、风压的不稳定会加重燃烧工况的恶化,严重时导致锅炉灭火。
3、由于运行中采取的是均等配风,使得炉膛分层燃烧想象较为突出,再加上燃烧器布置分为上下两组,两组之间距离较大,使得炉膛热负荷过于分散,炉温低,抗干扰性差,一旦在负荷变动过快时,易于发生风粉比例失调,使得燃烧恶化,造成燃烧不稳。
4、关于燃烧调整方面,在降负荷过程中,应采用先降风量,然后再减给粉量。
尤其在快速降负荷过程中和入炉煤质较差时,更要注意。
因为此时炉膛本身热负荷是一个降低的过程,此时如果先减给粉量,更加重了短时的风粉比例失调,加上部分喷燃器本身风粉浓度就比较低,这样会造成局部燃烧大幅度减弱,会迅速导致锅炉燃烧不稳,进而造成锅炉灭火。
5、B、C层喷燃器之间的二次风开度过大,在煤质有保证时,对燃烧影响不大。
但是在燃用劣质煤时,B、C层之间的二次风过大,会导致锅炉燃烧不集中,大幅度降低炉膛温度,使得燃烧不稳。
6、给粉机下粉不均匀,一次风煤粉浓度不均衡,喷燃器出粉量差别大,部分一次风管风压高,一发生间断堵管,造成喷嘴间断出粉,使得局部区域燃烧强弱变化过大,在自动控制下,势必引起其余喷燃器出力也大幅度变化。
表现在给粉机平均转速大幅波动,氧量波动2-3%。
这种扰动如果不能解决,将导致锅炉一直在一种非稳定、强扰动工况下运行,使得锅炉燃烧抗干扰能力大为降低。
电厂锅炉燃烧不稳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 锅 炉投 入 使用后 出现燃烧 不 稳现 象
这种 情 况 下 , 主 蒸 汽 的 温度 就 种, 所 使 用 的煤 中含 有 大量 矸 石 , 具 体 表 现 为基 灰 分 严 重 是 烟 气 挡板 进 行 自动调 节 , 导 致 低 温 再热 器 的 入 口汽 湿 也 非 常低 , 如 果人 口 偏大, 锅炉 灭 火频 繁 时 , 一 年可 灭 火 6 、 7次 , 并 且 负荷都 很 会 很 低 , 从 高, 几 次都达 到 了 3 0 0 MW 负荷 。 对于 锅炉 出现燃 烧 不稳 汽 湿较 低 ,低 温再 热器 的烟 气 挡板 就 会达 到 全开状 态 , 低 温 过热器 经过 的烟 气就 会 大大减 少 。 与此 同时 , 由于各 定现象 , 发 电厂公 司 分 别联 系 了 当地 的 电力 研 究所 、 热 工
行 方式 等 特 征 , 提 出避 免 锅 炉 灭 火 的 方 法 , 有效稳定锅炉燃烧。 关 键词 : 电厂 锅 炉 燃烧不稳定 原 因
1 概述 淮 北 电力 有 限公 司 先 后将 两 台不 同类 型 锅炉 投 入 生
缺陷, 燃烧 器 不 仅 切 圆直 径 很 小 , 而 且 各个 燃 烧器 相 距 很 产, 两 台锅 炉 都 由 东 方锅炉 厂所 制 造 , 锅 炉 都 是 单炉 膛 型 远, 很难 对其进 行 改造 。 锅炉 的炉 膛也 不是 正 方形 , 四角燃 锅炉 , 煤炭 粉 末燃 烧 壁 夹 角各 不相 同 , 导致 部 分角 火焰 置 钝 体 的燃 烧 器 与船 型稳 燃 器 , 也 是 一 次 中 间加 热 、 亚 临 容 易增加水 冷 壁 的放 热 。 一号 角和 三号 角 的一 次风 管进至 界、 自然循 环 、 固 态排 渣型 的锅 炉 , 锅炉 使 用 四角切 圆进 行 燃 烧 器 以前 有离 心作 用 , 导致 较 浓测 的煤 粉 会 向外切 圆方
浅谈煤质因素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

浅谈煤质因素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由于近年来国内电力需求旺盛,电煤耗用量持续增长,全国电煤供应全面告急,大多数电厂电煤库存远低于警戒线,甚至出现了部分电厂停机待煤的尴尬境地。
煤炭资源的供需平衡遭到破坏。
发电企业电煤供应日趋多元化,质量波动幅度较大,已远远偏离设计煤种,严重威胁了锅炉的稳定燃烧。
1、煤质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因素燃煤电站锅炉一般燃用经过磨制的煤粉,煤粉颗粒由挥发份、固定碳、水份和灰份4部分组成,由于挥发份能在较低温度下析出和燃烧,随着燃烧放热,焦碳粒的温度迅速提高,为其着火和燃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挥发份的析出还增大了焦碳颗粒的内部空隙和外部反应面积,有利于提高焦碳的燃烧速度。
因此,挥发份含量越大,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越少,煤粉容易燃尽;挥发份析出产生的空隙多,增大反应表面积,使燃烧反应加快。
挥发份含量降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也随着增大,着火困难,达到着火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燃烧稳定性降低,火焰中心上移,炉膛辐射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减少,对流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增加,容易造成末级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甚至爆管。
同时尾部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
燃料中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能放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
因此,灰份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燃烧温度显著降低,煤的燃尽度变差,造成飞灰可燃物高。
灰份含量增大,碳粒可能被灰层包裹,碳粒表面燃烧速率减少,火焰的传播速度降低,造成燃烧不良;另外飞灰浓度越高,对锅炉受热面,特别是尾部的省煤器、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的磨损加剧。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平均灰份若从13%上升到18%,锅炉强迫停运率将从1.3%上升到7.5%。
排灰量增加,使得除尘费用及厂用电上升,同时飞灰和炉渣的热物理损失变大,从而降低了锅炉的效率。
煤中的分析基水份在一定的含量限度内与挥发份对燃煤的着火特性影响一致,少量水分对煤粉着火有利。
从燃烧动力学的角度看,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过程具有有效的催化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汽化和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及其氢氧根又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
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文章分析电厂燃气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回火或脱火,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维护管理,运行监视调整等各方面原因,提出了响应的预防措施,用以提高燃气锅炉安全运行控制水平,确保正常运行。
1、燃气锅炉的回火,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影响回火、脱火的根本原因有:燃气的流速,燃气压力的高低,燃烧配置状况,结合各电厂燃气锅炉燃烧运行中回火或脱火,从实际可以看出,回火或脱火大多数是调节燃气流速,燃气压力判断不准确及燃烧设备配置状况差别。
下面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回火或脱火的原因1.1回火将燃烧器烧坏,严重时还会在燃烧管道内发生燃气爆炸,脱火能使燃烧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单只燃烧器或炉膛熄火。
气体燃料燃烧时有一定的速度,当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燃烧极限浓度范围内,且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向燃料来源的方向传播而产生回火。
炉温越高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快,则越产生回火。
反之,当可燃气体在燃烧器的流速高于燃烧速度时,会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而产生脱火,低负荷运行时炉温偏低,更易产生脱火。
例如2#燃气炉,炉膛内压力不稳定,忽大忽小,烟气中CO2和O2的表计指示有显著变化,火焰的长度及颜色均有变化,并且还有一只燃烧器烧坏,说明有回火或脱火现象,影响安全运行,气体燃料的速度时由压力转变而来的,如若气体管道压力突然变化或调压站的调压器及锅炉的燃气调节阀的特性不佳,便会使入炉的压力忽高忽低,以及当风量调节不当等均有可能造成燃烧器出口气流的不稳定,而引起回火或脱火,经以上分析可知,我们采取控制燃气的压力,保持在规定的数值内,为防止回火或脱火在燃气管上装了阻火器,当压过低时未能及时发现,采取防火器,可使火焰自动熄灭,得到很好效果。
1.2在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或脱火,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2.1首先应检查燃气压力正常与否,若压力过低,应对整个燃气管道进行检查,若锅炉房内总供气管道压力降低,先检查调节站内调压器的进气压力,发现降低时及时与供气站联系,要求提高供气的压力;若进气压力不正常,则应检查调节器是否有故障,并及时加以排除,同时可以投入备用调压器并开启旁通阀。
电厂锅炉燃烧不稳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改善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水平以外,还对提高曲轴自身耐磨性有重要价值,由此也有效延长了曲轴的使用寿命,综合效益确切。
3.3氧氮化工艺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从化学处理的角度上来说,在球墨铸铁曲轴的制造生产工艺中,通过对曲轴进行氧氮化处理的方式,能够使曲轴表面获得具有高氮特点的化合物层,同时还可形成具有饱和特点的氧扩散层。
受到氧成分以及氮成分渗入的影响,使得球墨铸铁曲轴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显微结构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趋势,曲轴整体耏的耐磨性能以及疲劳性能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经过氧氮化处理的球墨铸铁曲轴而言,其抗疲劳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氧化层扩散水平的影响,在氮化处理后快速冷却,并在扩散层中形成饱和固溶体,或是形成高水平的残余压应力都能够促进疲劳强度的提高。
正是由于在氧氮化工艺处理下,曲轴表面能够形成较深的扩散层,故而对延长球墨铸铁使用寿命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4结束语结合本文以上分析认为:对于球墨铸铁曲轴而言,断裂是其运行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失效形式。
解决并最大限度避免曲轴失效问题的方法在于弥补铸造缺陷,同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合理改进。
本次研究中重点从铸造缺陷以及热处理工艺这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以上因素对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指出可以通过弥补铸造缺陷,同时合理应用正火、中频表面淬火、等温淬火以及氧氮化处理的方式,促进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水平的提升,同时改善曲轴的耐磨性,延长球墨铸铁曲轴的使用寿命,发挥更加确切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1]徐定辉,张煜盛,徐波,等.6BT高强度球铁曲轴试验与计算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9):12-14.[2]徐中明,牟笑静,彭旭阳,等.基于有限元法的发动机曲轴静强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9):977-981.[3]陈鹭滨,徐英.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的早期断裂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5(4):10-13.[4]杨兴华,汤小东,薛茂权,等.球墨铸铁曲轴表面强化处理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1):151-153.[5]贾非,张宝昌,亚斌,等.微合金化等温淬火球铁(ADI)曲轴的开发[A]//第五届全国等温淬火球团(ADI)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168-173.摘要:发电厂锅炉燃烧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结合淮北电力有限公司的两台锅炉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煤质、燃烧器及锅炉运行方式等特征,提出避免锅炉灭火的方法,有效稳定锅炉燃烧。
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分析与改善方法探讨

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分析与改善方法探讨在电力工业中,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产生蒸汽以驱动涡轮机发电。
然而,在低压电站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燃烧稳定性问题一直存在。
不稳定的燃烧可能导致能源浪费、污染物排放超标以及设备损坏等问题。
因此,分析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并提出改善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
锅炉燃烧过程包括燃烧器的点火、燃料的供应、燃料的氧化和热能的释放。
在理想情况下,燃烧应该是稳定、均匀、完全的。
然而,实际运行中存在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燃烧的不稳定,例如燃烧器的设计不合理、燃料质量差、燃烧室内的湍流运动等。
为了分析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燃烧器的设计。
燃烧器是控制燃烧过程的关键部件。
我们需要分析燃烧器的结构、燃料喷射方式以及气流配比等因素。
通过优化燃烧器设计,可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
例如,合理选择喷嘴直径和角度,优化燃料和氧气的混合方式等。
第二,考虑燃料的质量。
燃料的质量对燃烧稳定性至关重要。
低质量的燃料可能含有杂质,导致燃烧不完全和不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优质的燃料,并确保其供应的稳定性和纯净度。
第三,研究燃烧室内的湍流运动。
湍流运动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通过优化燃烧室的结构和尺寸,可以降低湍流运动的强度,从而提高燃烧的稳定性。
例如,合理设置燃烧室的形状和尺寸,安装流场引导装置等。
除了分析燃烧稳定性的因素,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改善方法来提高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稳定性。
首先,采用高效的燃烧器技术。
高效的燃烧器可以提供稳定的燃烧性能,降低排放物的产生,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预混合燃烧技术和燃气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
其次,选择优质的燃料。
优质的燃料具有高热值、低含杂质和低灰分的特点。
通过选择优质燃料,可以降低燃烧不完全和不稳定的风险。
此外,定期对低压电站锅炉进行清洗和维护也是提高燃烧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定期清洗锅炉内部的积灰和沉积物,可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 8192 0. 7655 0. 7706 0. 6759 0. 8542 0. 8576
4 0. 7337 0. 7463 0. 7877 0. 7380 0. 8091 0. 7270
一次风已在冷态试验中调平 ,但由于锅炉在 热态运行时 ,一次风管内流动工质变成气固两相 流 (热空气和煤粉) ,导致一次风阻力和冷态相比 , 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 ,一次风在热态运行时 ,根 据实际情况也进行了微调整 。 2. 2 给粉机出力特性
调整后 ,一 混后风粉速 次风压 p1 度 WΠm·s - 1 34. 91
= 2. 87 kPa
混合前风
温 t = 309°C 喷口速度 混合后一次 WiΠm·s - 1
41. 68
风 速 Wg =
33. 94Π35. 16
Π34. 27Π 31. 6 mΠs
同层偏差 δΠ% 2. 87
34. 71 41. 44 2. 3
33. 69 31. 29 39. 69 40. 23 22. 73 28. 83 - 12. 9 - 9. 06 15. 37
28. 47 38. 17 20. 68 27. 73 - 17. 3 10. 95
29. 01 21. 07 - 6. 7
30. 45 29. 89 34. 99 22. 12 21. 71 25. 41 - 2. 04 - 3. 84 12. 55
Manufacturing Works , Wuhan 430082 , China)
Abstract :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mbustion instability of boilers at high output , primary air adjustment tests in the boiler’s cold and hot state were conduct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lverized coal feeder examined , and high output tests under different modes of operation performed. Causes of the trouble were hereby uncovered , and remedies were taken , which effectively prevented combustion instability in boilers and warrant their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进行多次高负荷试验的目的就是找出各工况 下一次风温波动的原因 ,制定相应的措施 。 2. 4. 1 一次风速配平调整
在习惯性运行方式下 ,分为双磨 、单甲磨 、单 乙磨运行三个工况 ,机组负荷带到 200 MW 左右 时 ,对一次风进行了调平 。一次风调平时 ,一次风 门全开 ,通过调整每一只一次风管上的缩孔实现 。 一次风的配风情况如表 3 。
Πt·h - 1
Π°C
Π°C
1
645
300
209
7. 73
2
598
302
202
8. 54
3
653
302
202
7.4
7. 98
5
550
303
232
5. 06
6
575
301
204
7. 62
7
585
302
203
7. 82
8
596
302
202
7. 55
9
600
303
235
4. 5
10
Combustion Instability of Boilers at High Output ———Causes and Remedies
LIU Zu2guo1 , LIU Guang2hui2 (1. Wuhan Steel & Power Co. Ltd , Wuhan 430082 , China ; 2. Hankou Power Equipment Repair &
34. 48 41. 17 1. 6
31. 65 38. 68 37. 79 46. 19 - 6. 75 10. 01
36. 41Π38. 69
Π34. 41Π 31. 08 mΠs
同层偏差 δΠ% 8. 95
35. 42 37. 96 42. 29 45. 32 - 2. 71 4. 3
32. 58 41. 44 38. 90 49. 47 - 10. 5 7. 10
39. 13 46. 73 1. 15
40. 49 48. 35 4. 66
1 个火嘴的一次风温开始波动后 ,会引起其 他火嘴的燃烧工况 ,特别是与波动较大的火嘴相 邻的一次风 ,从而加剧了锅炉的燃烧扰动 。
从锅炉燃烧的情况来看 ,高负荷情况下锅炉 的扰动大 ,为此进行了各种试验和检查工作 。 2. 1 一次风冷 、热态调整试验
2003208220 2 号炉发生灭火放炮事故后 ,锅炉 的 2 号角被撕开 ,修复后曾进行过冷态 、热态的空 气动力场试验[2] 。通过对一次风进行冷态和热态 调整试验使 16 根一次风管中的一次风速更加均 衡合理 ,提高一次风送粉的均匀性 ,减少一次风波 动情况 ,更有利于锅炉的燃烧调整 。
Keywords :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boiler ; high output ; combustion instability ; remedy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装机容量 2 ×200 MW ,为武钢双 700 万 t 配套工程 。锅炉为 WGZ2670Π13. 728 型超高压 、自然循环 、固态排渣 、 煤粉煤气混烧炉 ,设计燃用煤种为晋东南贫煤 。2 号炉自 2003208220 发生灭火放炮事故后 ,存在高 负荷时燃烧不稳的现象 。负荷超过 160 MW 后 , 多个火嘴的一次风温发生大幅波动 ,造成燃烧的 急剧扰动 ,被迫投油稳燃 ,而在低负荷时则不存在 此类现象 。为此进行了相关的调整试验 ,制定了 一系列措施 ,实现了锅炉在高负荷时的稳定运行 。
经过对 各 给 粉 机 的 入 口 插 板 开 到 合 适 开 度 后 ,对各给粉机的出力进行了检查 ,因为主要是锅 炉带高负荷不稳 ,所以重点检查了给粉机在最大 出力转速下的下粉情况 ,检查结果如表 2 。
表 2 给粉机出力特性
给粉 给粉机转速 给粉机出力 混合前风温 混合后风温
机号 Πr·min - 1
图 1 双笛形管型一次风测速管示意图
表 1 冷态风量测点标定试验结果
测点
一次风管
三次风管
编号 A 层 B 层 C 层 D 层 甲排 乙排
1 0. 7340 0. 7184 0. 7706 0. 6953 0. 9734 0. 8185
2 0. 7497 0. 7660 0. 7442 0. 7292 0. 9367 0. 8617
表 3 一次风测量及配平试验结果
工况
风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调整前 ,一 混后风粉速 次风压 p1 度 WΠm·s - 1 39. 66
= 2. 99 kPa
混合前风
温 t = 306°C 喷口速度 混合后一次 WiΠm·s - 1
47. 36
风 速 Wg =
620
303
228
5. 32
11
600
302
237
4. 43
12
595
302
229
4. 05
13
615
302
203
7. 74
14
620
302
221
5. 21
15
600
303
204
7. 79
16
595
302
204
8. 20
锅炉高负荷燃烧不稳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电设备( 2006 No. 1)
从试验中的情况来看 ,一次风温出现波动的 情况在 16 台给粉机中很普遍 ,特别是 C 层更加明 显 。多个一次风温出现波动的时候 ,炉膛的负压 也开始波动 。
收稿日期 :2005204228 作者简介 :刘祖国 (1972 - )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电厂锅炉运行和技术管理工作 。
·25 ·
发电设备( 2006 No. 1)
锅炉高负荷燃烧不稳原因分析与对策
2 原因分析
锅炉在低负荷时 ,燃烧工况较为稳定 ,一次风 压 、一次风温的波动不是很明显 ,负荷也较为稳 定[1] 。负荷上升后 ,锅炉的燃烧开始发生变化 ,即 使不作任何调整 ,一次风温也会发生大的变化 ,负 压开始波动 ,负荷的变化幅度达到 20~50 MW ,而 且最紧要的是 ,负荷的调整不在受控范围之内 ,停 运 1 个火嘴时燃烧并没有减弱 ,被迫停运 3 个或 3 个以上火嘴才能控制住上升的势头 ,锅炉的热负 荷惯性很大 。
根据第三层一次风温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重 点对第三层煤粉混合器进行了检查 。根据检查情
况 ,以及中试所的建议 ,我们对第三层的煤粉混合 器进行了更换 ,更换为具有专利技术的一种煤粉 混合器 ,并相应的进行了热态调整 。
从改造后的情况来看 ,更换了新型的煤粉混 合器后 ,一次风温的波动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 2. 4 各工况高负荷试验
检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的一次风测速管的一 次元件是防粉尘靠背管型 ,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 , 但此种型号的测速管仅取一次风管中心点处的动 压值 ,因此一次风速度的读取值波动大 、稳定性 差 、偏差大 ,另外 ,该测速管安装有很长一段时间 , 存在一定的锈蚀 、磨损 、堵塞现象 ,因此造成在对 一次风调平和风速监视时 ,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此外 ,人为因素造成一次风缩孔没有及时恢复原 位 ,造成一定的风速偏差 。而在试验中安装的双 笛形管型一次风测速管 ,具有测量稳定 、准确的优 点 。因此用双笛形管型一次风测速管替换现有的 靠背管型测速管 ,并对一次风进行调整 ,很有必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