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茶禅世界创意建筑概念性设计

合集下载

与众不同的西双版纳Anantara设计之旅

与众不同的西双版纳Anantara设计之旅

与众不同的西双版纳Anantara设计之旅成功酒店设计不仅是满足其使用的功能需要、设计新颖,更重要的是具备不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傣族文化与东南亚民居文化在西双版纳Anantara酒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并探讨了酒店室内设计、家具摆设、景观设计等方面设计理念,以期为类似的酒店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标签:酒店的设计理念;傣族民居与东南亚民居文化理念运用;村寨设计理念;建筑的装饰艺术前言2009年10月,我院——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参与了西双版纳Anantara酒店的建筑设计,而我也有幸来到了这个由多个分项设计组组成的团队之中,一次独特的本土民族建筑与现代豪华酒店理念相交融的设计之旅就此展开。

西双版纳Anantara度假酒店是由云南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新建的品牌酒店,它是亚洲顶级的MINOR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奢华度假酒店品牌。

Anantara度假村在世界各地依托于当地的民俗风情,营造出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度假酒店,向世人展现了Anantara独特的品牌文化。

版纳Anantara度假酒店位于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勐仑镇,是一个半山区乡镇,兼具山区和坝区的地貌特点,项目占地92474.03m2,距州府景洪73km,用地四周仍保留445亩的“基本农田”作为酒店的缓冲区。

地块呈长矩形,自北向南延伸于罗梭江西岸,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隔江相望,是版纳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之一。

距基地北部边缘不远处是植物园主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

另有南哈河由东流向项目地块的南端,汇入罗梭江。

南哈河以南的城子寨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傣族原生村落。

1 西双版纳Anantara度假酒店的设计理念项目所在地西双版纳州是傣族人民世代聚居地,傣族人民滨水而居,他们爱水、崇水,在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中,蕴育并传承了独特的水文化,成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Anantara”的寓意为“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一看似偶然的巧合意味着品牌理念完全可以与傣族圣洁的水文化有机地进行交融结合。

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空间创意设计和表达

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空间创意设计和表达

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空间创意设计和表达西双版纳傣族文化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话题,它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傣族的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音乐舞蹈、民俗习惯等等。

以下是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空间创意设计和表达的一些想法:1. 建筑风格:傣族的建筑风格以“竹楼”和“塔尖”为主要特征,具有热带雨林的风格。

在空间创意设计上,可以用竹材和木材等自然材料来打造一个充满傣族文化氛围的环境,例如建造一个傣族风格的吊脚楼,或者在室内空间中设置一些傣族风格的装饰元素,如挂毯、壁画等。

2. 服饰文化:傣族的服饰文化有着丰富的变化和样式,既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时尚感。

在空间创意设计上,可以将傣族服饰的元素运用到空间中的装饰和陈设上,例如用傣族刺绣来装饰墙壁或沙发,或者在空间中放置一些傣族特色的饰品和工艺品。

3. 饮食文化:傣族的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如酸爽可口的傣味鱼、香辣可口的傣味火锅等。

在空间创意设计上,可以将傣族饮食文化元素运用到空间设计中,例如在餐厅中营造傣族的风情格调,或者设置一些傣族特色菜品的展示区域,供人们欣赏和品尝。

4. 音乐舞蹈:傣族的音乐舞蹈也非常有特色,如优美的孔雀舞、轻盈的竹竿舞等。

在空间创意设计上,可以将傣族音乐舞蹈元素运用到空间中,例如设置一些傣族音乐的背景音乐,或者在空间中播放一些傣族舞蹈的视频,营造出一个充满傣族文化氛围的环境。

5. 民俗习惯:傣族的民俗习惯也非常有趣,如泼水节、龙舟赛等。

在空间创意设计上,可以将这些民俗习惯元素运用到空间中,例如在空间中设置一些民俗习惯的相关陈设和装饰,或者举办一些傣族民俗活动的体验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傣族文化。

总之,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空间创意设计和表达,可以通过将傣族文化的元素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营造出一个充满傣族文化氛围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西双版纳度假村设计理念

西双版纳度假村设计理念

西双版纳度假村设计理念西双版纳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设计西双版纳度假村的理念中,应该充分考虑并融入这些特点,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度假村。

首先,在设计理念中应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山水景观、植物和动物资源来打造度假村的自然环境。

建筑物的外观应模仿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营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水系、花草树木等元素,打造出一个自然而美丽的景观。

其次,在设计理念中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体现。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度假村的设计中,可以用当地的文化符号和传统建筑元素来设计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和装饰。

例如,用上色彩鲜艳的织物作为窗帘、地毯和壁饰,或者在公共区域摆放一些由当地手工艺人制作的传统工艺品,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此外,在设计理念中应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体验。

度假村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丰富的娱乐设施以及贴心的服务。

度假村应该提供各种类型的客房,包括单间、双人间和家庭套房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按摩中心等,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如瑜伽课程、民俗表演等,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度假的乐趣。

最后,在设计理念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西双版纳是中国的热带雨林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需要保护起来。

在度假村的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能源利用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度假村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如探险和生态教育,以增强游客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设计西双版纳度假村的理念应注重与自然的融合、民族文化的体现、游客需求的满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通过这些理念的融入,可以打造一个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度假村,让游客在这里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体验。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项目背景—前言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纳境内;这里各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傣族的“泼水节”更是闻名中外;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从西双版纳出境,浩浩荡荡流经亚洲各国。

在中国旅游业如火如荼的今天,西双版纳凭借其神奇的热带雨林风光,丰富的地方特产和淳朴的民族风情成为南中国的首屈一指旅游热点之一。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周围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作为普洱茶的发源地,景洪高迫切需要一处能展示弘扬普洱茶文化的窗口,同时提升景洪的旅游形象,为泼水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和市民日常休闲、娱乐、购物提供场所,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本规划设计工作自2006年初开始启动,融合了国内外多家设计团队的精华,历经州、市组织的多次评审,得到州、市主要领导和专家们的多次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设计方案进行过十余次修改和完善,最终由美国兴方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提交的《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整体规划及设计》概念方案于2007年7月获得州规委批准通过(详见西规办(2007)60号文)。

本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获得通过的规划概念方案为基础,以《景洪市中心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州规委的历次修改意见为指导,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通过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地块详细的建设要素的设计,使本区的开发建筑按照规划顺利实施,保证经济、社区、环境效益的统一。

项目背景——现状一.现状概况(一)规划位置与规划范围项目位于景洪市中心城区东南侧,规划范围东至澜沧江,南至流沙河,西至勐海路,北至西双版纳大桥,南北长1430米,东西最宽430米,总用地面积39.75公顷。

(二)周边概况现状规划区西侧主要是一些沿街商业、宾馆、州一小、曼景兰村、州人民医院、州政府、勐海路西侧商业种类繁杂,城市形象不突出,需要改造更新。

茶文化规划方案

茶文化规划方案

茶文化规划方案茶文化产业园是茶产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茶文化推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规划方案,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规划方案1新疆茶文化产业园的规划报告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疆茶文化产业园承建单位:新疆坦洋茶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地址:乌鲁木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投资: 6.5亿元人民币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功能区分为茶产品交易市场区、茶产品深加工区、茶文化展示交流区。

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新疆坦洋茶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由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王建波等股东共同出资组建。

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和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坦洋工夫”红茶专业生产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是福安市人民政府首家授权“坦洋工夫”品牌特许经营和唯一参与起草、制定“坦洋工夫”国家标准企业。

目前已通过ISO9000、14000、18000、22000和HACCP等国际体系认证和有机转换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公司主打品牌“茗红”及其产品分别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

公司产品先后获得中国鼎尖名茶、福建省名茶、第五、六、七届“闽茶杯”金奖茶王、中国十大红茶品牌奖、金芽奖和福建二十强茶企等殊荣。

湄潭茶文化产业园的规划报告一、湄潭茶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湄潭民间茶文化丰富,茶俗茶礼普及。

湄潭县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是湄潭县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湄潭产茶、饮茶历史悠久,各种民间茶俗文化也源远流长。

逢年过节或结婚喜庆,普遍以茶、酒为礼。

无论在城乡,“客来敬茶”已成为普遍的礼仪,各种与茶有关的习俗丰富多彩。

比如在湄潭县至今还流传着喝“油茶汤”、吃“油茶稀饭“”油茶汤圆”等与古人“饮茗粥“”擂茶”相同的饮茶习俗。

茶文化研究成果初成,文化氛围渐浓。

进入21世纪以来,湄潭县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会,针对湄潭茶叶发展历史和茶文化资源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并编撰出版了茶文化专题图书《茶的途程》《茶国行吟》等,引起社会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傣族建筑方案分析案例

傣族建筑方案分析案例

傣族建筑方案分析案例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他们的建筑方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以下是一个傣族建筑方案分析案例。

这个案例是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个传统傣族村落的建筑方案。

这个村落位于一个热带雨林的山脚下,周围被茂密的森林和多条山涧环绕。

这个村落建筑方案以融合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理念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傣族人民的居住需求。

该村落的建筑方案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房屋、庭院和公共建筑。

房屋是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一般呈独立的矮屋形式,采用木结构和竹节建造。

这种建造方式可以适应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保持室内的通风和凉爽。

房屋的外墙一般采用木板或竹条,而屋顶则以茅草覆盖,既能保护房屋免受阳光和雨水侵蚀,又能透过屋顶的小孔让阳光和雨水滋养居住者。

庭院是傣族人民休闲和社交的场所,也是村落中重要的集会地点。

庭院一般呈方形,被高墙围绕,可以提供隐私和安全。

四周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庭院中间一般有一个小池塘或水井,供居民取水和娱乐。

庭院的地面铺有鹅卵石,既美观又耐用。

庭院的布局和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公共建筑是傣族村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寺庙、学校、议事堂等。

这些建筑一般坐落在村落的中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宗教、教育和社交功能。

公共建筑的建筑风格和村落其他建筑一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寺庙是傣族人民信仰的中心,一般呈木结构,以鲜艳的彩绘和华丽的装饰。

学校是傣族人民接受教育的地方,一般呈独立的多层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和教师。

总的来说,这个傣族村落的建筑方案充分展示了傣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依赖。

他们通过木结构、竹节和茅草的运用,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

这个建筑方案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传承了傣族人民的文化传统。

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是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注重感官体验与身心平衡。

首先,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选址上,我选择了一个山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段,以与茶文化的精神相协调。

建筑的外观保持了朴素自然的特点,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木材结构,使茶室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给人以贴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建筑的布局也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不仅在视觉上融入自然山水,而且在室内外流线上与景观相衔接,打造出一个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空间。

其次,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注重感官体验。

茶室应该是一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地方,因此在空间规划上,我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在室内,我设计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茶室主厅,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自然光线,让人们在品茗时感受到自然的温暖和舒适。

同时,我还设置了一个静心区域,供人们冥想和放松身心。

在室外,我设计了一个花园露台,供人们欣赏花草和欣赏远山近水。

这些不同的功能区域能够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满足人们对于和谐舒适环境的追求。

最后,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强调身心平衡。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忙碌、压力和焦虑,因此设计一个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宁静的茶室尤为重要。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我尽量减少了花哨和繁复的元素,选择了简洁而自然的材料和色彩,让人们能够在这个空间中感受到平静与安宁。

此外,我还设置了一个带有连廊的健身区域,供人们锻炼身体。

身体的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和焦虑,从而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总之,茶室建筑方案设计理念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感官体验与追求身心平衡,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的茶文化空间。

无论是享受茶香、聆听自然声音,还是与他人交流、放松身心,这个茶室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与人文的追求,带给人们身心的平衡与放松。

茶室建筑方案不仅是一个建筑的设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体验。

设计西双版纳和普洱旅游的设计理念

设计西双版纳和普洱旅游的设计理念

设计西双版纳和普洱旅游的设计理念
西双版纳和普洱是云南省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拥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自然风光。

为了设计出与其特点相符的旅游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设计理念:
1. 自然与生态保护:西双版纳和普洱都是生态环境非常优美的地方,设计理念可以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旅游活动可以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鼓励游客参与环保行动,例如参观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等。

2. 文化交流与体验:西双版纳和普洱的地方文化丰富多样,设计理念可以促进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互动。

旅游活动可以包括参观民族村庄、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尝当地美食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3. 冒险与户外探索:西双版纳和普洱都拥有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设计理念可以突出冒险与户外体验。

旅游活动可以包括徒步旅行、骑行、划船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温泉与养生:西双版纳和普洱都有温泉资源,设计理念可以突出健康养生的主题。

旅游活动可以包括泡温泉、享受按摩SPA等,让游客在旅途中放松身心,体验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茶文化体验:普洱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设计理念可以强调茶文化的体验。

旅游活动可以包括参观茶园、品茶、学习茶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普洱茶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以上的设计理念只是一些可能的方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目标客户群体来进一步细化和创新。

设计师应该密切关注旅游市场的趋势和变化,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西双版纳茶禅世界创意建筑概念性设计
Tea and Zen World Architecture Design in Xishuangbanna, Yunnan
项目时间
2010年-2011年
委托单位
云南大益集团
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典范,边境民族团结的榜样
世代居住于勐海的傣族,对生态有着简单而又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

西双版纳茶禅世界的规划与建设,充分传承傣家的传统生态理念,把森林、水源、农田是当作生命般爱惜与尊重,并将这些生态理念与经验发展推广,传播予世界;充分尊重与保护当地傣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提升当地社区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使这里宗教更和睦、民族更团结、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创造一种生态与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世界典范!
中国茶主题休闲与旅游的新标杆
作为茶原产地的中国,千年百年来对中国的茶对世界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运兴则茶运兴”,在中国和平崛起之际,中国茶道和茶文化正迎来全新时代。

在此历史机遇下,西双版纳茶禅世界将立足于勐海深厚的禅茶底蕴,在各级政府、大益茶业集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为中国与世界奉献一个禅茶一味的精品休闲旅游区,创造中国茶主题休闲与旅游的新标杆!
方案简介
“西双版纳茶禅世界”项目,位于世界普洱茶圣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

该项目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和创建西南边境多民族和谐社区为使命,旨在建立一个以“茶”、“禅”为主题的品茗、听经、静修、养心、明道的茶禅世界,实现南传佛教圣地、世界茶禅胜境、傣家和谐社区三大发展目标。

独特背景
(1)边境民族地区
项目位于中缅边境的多民族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山川同脉、江河同流、民族同宗、文化同源”,适逢中国面向西南开放、云南建
功能创新:贝叶宫为茶禅世界的中心建筑,是世界禅茶大会的永久会址,同时也是西双版纳新的文化地标和旅游亮点。

设计创新:以贝叶和茶为设计元素、以光影为表现手法,承佛茶精髓,立禅茶意境、开现代傣式建筑光影时代。

设桥头堡之际,该项目对于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深厚茶禅底蕴
——勐海县是世界普洱茶圣地,拥有1700年的世界茶树王;勐海也是我国普洱茶第一县:截止2009年底,勐海拥有茶园35.15万亩,645家叶初制所,114家茶叶精制厂,勐海普洱茶的产量和品质让勐海稳居我国普洱茶生产的第一大县和强县。

——勐海境内佛寺林立、高僧辈出、民心虔诚。

全县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279座,佛爷570名,傣族、布朗族信仰南传佛教的群众达
到14万余人,占到总人口的95%以上。

勐海自古高僧辈出,当代更是高僧名贤灿若群星,在任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有两位都是勐海人。

项目亮点
(1)贝叶宫
低碳创新:在能源、采光、通风、建筑材料选用等方面充分运用和融合傣家传统建筑生态智慧和最新低碳环保技术。

(2)傣寨社区
将新项目建设与当地社区发展充分结合,在原有傣族村寨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傣寨社区,拥有游客中心、特色商业街、多种类型食宿设施,使其成为整个茶禅世界的游客服务与集散中心,创造一个山环水绕、傣风和畅、生态低碳、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充分体现主客共享、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树立边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

(2)南传佛学院
在西双版纳茶禅世界建立中国第一所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圆中国南传佛教僧众的百年梦想,补中国南传佛学高等教育的空白,使其成为面向东南亚的文化纽带、世界三大语系佛教文化的交流中心。

(3)茶禅会所
茶禅意境、多种主题的会所,包括禅院、精舍、傣式温泉会所、茶
禅高尔夫会所等,营造修身养心与文化交流的空间。

独特意义
(1)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典范,边境民族团结的榜样
世代居住于勐海的傣族,对生态有着简单而又深刻的理解,他们认
为:“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
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

西双版纳茶禅世界的规划与建设,充分传承傣家的传统生态理念,把森林、水源、农田是当作生命般
爱惜与尊重,并将这些生态理念与经验发展推广,传播予世界;充
分尊重与保护当地傣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为当地创造就业
机会的同时提升当地社区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使这里宗教更和
睦、民族更团结、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创造一种生态与文化
保护与发展的世界典范!
(1)中国茶主题休闲与旅游的新标杆
作为茶原产地的中国,千年百年来对中国的茶对世界经济、文化和
生活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运兴则茶运兴”,在中国
和平崛起之际,中国茶道和茶文化正迎来全新时代。

在此历史机遇
下,西双版纳茶禅世界将立足于勐海深厚的禅茶底蕴,在各级政府、大益茶业集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为中国与世界奉献一个禅
茶一味的精品休闲旅游区,创造中国茶主题休闲与旅游的新标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