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857考研经验分享
2020考研成功考上浙大经济学经验分享

/?fromcode=9822
2020考研成功考上浙大经济学经验分享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7月份末了,自己去年也是7月中这样子才开始复习,觉得时间少不能走太多弯路,很迷茫,幸运最后成功考上浙大的经济学,所以想来给各位师弟师妹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我们专业的专业课官方通知是两本参考书,但是我找到的历年真题都是考一本的内容,所以我着手复习一本书。
8月中旬开始粗略过一边书,以清楚参考书大概框架。
第二遍开始配合做笔记,自己总结重点,期间不懂的问题多跟同学和科任老师讨论,也配合以前的书来一起复习,不过主要还是以参考书目为主。
然后我把目标院校从2007年的真题开始做,做了两遍,这时候大概就理解了各大知识点了,然后就是重点复习难点。
一定要好好吃透历年真题,重复率很高,忘了介绍,我做的是研途宝的《浙江大学经济学综合2007-2014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只要好好理解好认真去背,分数不会低!
想清楚考研的目的,想清楚考研失败了最坏的后果是什么,认清楚自己的基础,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毅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做好学习计划,相信自己,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坚持下去,用时间去证明自己吧!。
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

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今年是全日制与非全第一年统考,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但总的来说是好事。
无论是为了要个文凭学历还是真的想提升自己,毕竟双证对我们来说还是挺难得的。
本人觉得统考还是挺好的,一方面是促进自己学习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双证,含金量也比以前的单证高。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小年轻们,国家给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
刚出来政策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毕业时候就有这种政策多好。
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让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既能拿到双证又能提升自己的机会。
我是抱着珍惜和感激的态度来准备考试的,也真的是想学东西提高自己。
今年的分数线,无论是34所自主划线还是国家线都低了很多,也是对非全的照顾。
所以,不管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都反思总结下自己的原因,不要一味抱怨。
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国家的政策,那就管理好自己,摆正心态,做最好的准备,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吧。
本人从十月一开始准备考研,总共差不多三个月时间,初试成绩还不错,报了辅导班考研派。
期间学姐很用心,还给了我很多材料,帮我写大纲,可以说是非常负责的,本人在备考过程中,完全靠摸索,网上的资源和信息太少了。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帮助,别像我当初一样想找份前辈的经验都找不到。
我的目标学校本来是华东师大,但是准备的太晚了,华师大的参考书目跟往年没有变化,别人可能暑假或者之前就在准备,所以本人改变了目标学校,因为浙大参考书出的晚,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不算劣势。
希望大家不要鄙视我。
也希望18年想考试的朋友们早做准备。
教育综合333浙大给了两本参考书,我的经验是好好看参考书。
可以结合Lucky 学姐的教育学原理笔记看书。
对,只看笔记的教育学原理部分就可以了。
在准备333上我是走了不少弯路。
浙大333和其他学校也不一样,其他学校333用的是333大纲,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个部分,而浙大只给出了两本参考书(这也是我选浙大的另一个原因,我看见教育史就头疼,不想背)。
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有效的学习方法

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有效的学习方法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下面凯程浙江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一、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知识和理解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浙大855环境学考研经验及公共课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考研经验考研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二专业课(855环境学)初试经验&复习书推荐政治:肖秀荣全套政治的考研辅导书很多,令人眼花缭乱,大家只要跟着一个老师的书,从头开始一步一步的复习下去就可以了,不用贪多,我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书,出一本买一本,肖秀荣的考研政治书一整套已经足够进行很系统的政治复习了。
《知识点精讲精练》和《命题人1000题》是用来打基础的,必须要过一遍,是对付选择题的利器,先分章节通读《知识点精讲精练》,再合上书,凭记忆做《命题人1000题》的相关章节,实在没记住的再去翻《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样可以加深对书本上知识的印象,帮助记忆。
《命题人讲真题》有时间的可以做做选择题,看一看往年的论述题答案,这本书我复习的时候没有作为重点,没有多看,所以不作评价。
9月份开始肖秀荣会陆续出一些书,如《形势与政策》、《考点预测》等,有时间的就都看一看。
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老师出的《8套卷》和《4套卷》必做,大题必背,这两套试卷中的选择题可以拿来查漏补缺,有哪部分知识点没有记牢的赶紧翻书多看看;试卷中的大题则要用心背,一是要通过这些题总结出政治论述题的答题规律技巧,二是记下很多东西用政治的语言去如何表述,三是这些论述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考试很可能会出到的点,所以用心背总没错,要是临近考试没有那么多时间,则以背诵《4套卷》为主。
英语一:《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绿皮),张剑黄皮书系列,《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英语的复习,开始的时候要放在英语词汇上,单词关要过,《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这本书很厚,一共50个list,囊括的考研词汇绝对是够的,对于英语基础还不错的同学,一天背一个list没有问题,这样50天单词就可以过一轮,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可以3天2个list,要是还觉得接受不到那么快,可以再放慢一点,打基础的时候急不得,每天或者每周,抽时间把之前的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再温习一遍,加深记忆。
150天考研奋战逆袭浙大经验分享

150天考研奋战逆袭浙大经验分享前两天,收到了浙江大学的调档函和政审表,当我将政审表寄回学校的那一刻,我悬着八个月的心终于掉下来了,我自认分数不够高,经验有限,但是还是想将我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与君分享。
楼主是学环工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专业十年前就是朝阳产业,现在依然是朝阳产业,工作好找,但待遇普遍偏差,所以一个专业六十人一半以上决定考研,总的来说,全国高校范围内,环工环科以及生态学都是考研比例相当高的专业。
★选择专业与学校上文说到环工找工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我也有过要转专业考研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我扼杀了,原因一是所有的专业基本都像围城,外边的人想进去,但是里边的人却想出来。
我问过我的许多同学,不管是学机械的还是自动化或者计算机的,都想换专业;原因二则是环工考的是数二,像其他的比较热门的专业一般都是数一,这也是让我放弃跨专业考研的重要原因。
考完之后我也接触到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得出的结论就是:初试的时候一般没什么问题(我会在后边的专业课复习讲到),但复试的时候压力比较大,而且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在这里奉劝各位学弟学妹们,跨专业考有风险,决定须谨慎。
然后就是选择学校的问题,我当时选择浙江大学的想法是很单纯的,一是因为浙江大学是我高中时候就觉得很不错的学校,高考失利所以考研准备弥补回来;二是因为本身是北方人嘛,读大学更是在北方,所以想趁读研去南方体验一下生活;三是因为浙江大学环工专业确实排名挺靠前的。
就是这三个原因,我也没考虑什么推免率,什么歧不歧视之类的。
毕竟二本出身嘛,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对我的想法都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我也不知道当时因为什么坚持了下来。
现在我想起我当时的想法觉得是很庆幸的,如果我当时考虑太多的话,很有可能在我没考之前就把自己吓住了。
既然有理想,那就要风雨兼程!这里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报考名校的一般都是不咋地的学校出身,顶多能有个普通985,因为名校的学生想读研的话也是保送,所以说你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最新】「最新考研经验贴」浙江大学三本的逆袭之路

「考研经验贴」浙江大学——三本的逆袭之路前言首先,感谢张叔这一年来对我的教导与帮助,没有他的辛苦付出,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上岸。
当张叔来找我写考验心得时我是很惊讶的,自己觉得并没有考的很好,特别是专业课,对不住张叔。
想之前准备考研时也是翻遍了学长学姐们的考验心得,跟着他们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框架。
现在能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分享给大家,也算给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择校我从大二开始就决心考研,觉得本科学到的技能实在有限,想更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
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做好永不回头,永不放弃的准备。
考研的过程十分艰难,但只要想到录取后的喜悦,便还能再熬一熬多刷几道题。
考研初期最困扰我的便是择校,一个双非三本院校,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自己以后想在哪个地区发展,擅长的方向是什么,报考院校的考试科目是什么等等。
选好了就不要动摇,不要患得患失,完成当前的任务就够了。
就我而言,因为是浙江人,不想跑的太远,因此决定在江浙沪的院校内选。
一开始便野心勃勃地想报考江南大学,想着本来考研本来就是块跳板,何不再跳的高一点,但后来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建议,还是觉得谨慎点好。
选择很重要,不同的选择结果千差万别。
四月份便和同学参观了上海和杭州的院校,当我看到浙大软院良渚校区时,被那里深深的设计氛围所吸引了。
当时便热血澎湃的说:“就是这里了,不改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后因一些波折在报名时选择直接报考非全日制),理由简单粗暴,浙大专业课只考手绘,枯燥的理论书想想都怕。
很多人会质疑,你一个三本院校的考生哪来的信心报考985、211。
我只想说,你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你的终点,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而且很多大学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学历,学历不足那就用努力来凑。
复习进度二月份去张叔那学了手绘,四月份开始复习。
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于是一边上课一边备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研感受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研感受本人22年报考浙大的行政管理初试第四已拟录取。
2018年毕业于一所中下985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一家500强企业做了不到三年的产品企划,个人原因在21年4月份选择辞职考研,属于是大龄、裸辞、三跨各种debuff 叠满的选手。
下面就是我的一些考研方面的经验分享,大家可以结合自己作一下参考。
一、院校选择考研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我选择浙江大学的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无论是浙江大学本身还是浙大的行政管理专业在全国排名都是很靠前的;②浙大行政管理的专业课参考书明确并且数量不多,737政治学只有一本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836管理学综合是罗宾斯的《管理学》和刘军的《管理研究方法:原理与应用》两本。
对比其他的一些985院校,有些学校的专业课参考书比较多,有些则是需要考数学。
结合我自身的情况,本身我就是跨专业而且是从工科到管理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肯定不扎实,并且我也不想考数学,因此我基本就选定了浙江大学。
当然选学校肯定还要结合学校的录取情况,浙大的行政管理专业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官网查到的数据从前几年开始基本上报考人数大概都在250人左右了,录取名额基本上就是十个出头,报录比还是很夸张的。
前两年是公共管理大类的数据放在一起了,但主要还是行政管理的报考人数占大多数,22年行政管理单独报考了,大家到时候可以到浙大的研招网看看数据,在22年报考人数增长80万的大背景下,行政管理的报考人数肯定是只会多不会少的。
同时行政管理的分数线也是比较高的,19年复试线达到了395,20年367,21年385,22年372。
当然重要的还是最终录取的分数,由于每年出题阅卷的情况不同,结合最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比较稳妥总分还是尽量要在390分以上,当然能考到400分以上最好。
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390-400这个区间,最终初试也是考到了391分。
具体到单科,我当时目标是英语和政治双八十,总分160,两门专业课各120,这样总分就是400。
2017浙大电气考研经验

浙大电气考研经验分享——2017.4一、英语1. 情况:英语比较难,尤其是阅读理解,文章偏向学术类不易看懂,单词量较大,选项有很多干扰项。
关键在于提高阅读的分数,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在阅读训练上。
其次注重作文分数,考前一两个月特训作文可以快速提高分数。
然后关注英文翻译中文部分,以及新题型部分。
花最少的时间在完形填空上,因为这个比较难提分,占分数也不多。
2. 书籍推荐: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绿皮书乱序版),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详解及复习指南(新东方),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考研历年真题试卷版(建议一次多买套,尤其是近十年,因为要做很多遍)。
(若有余力,可以买《考研英语阅读理解(PartA)满分技巧全书》贺惠军,作为后期用。
张剑黄皮书作为阅读理解辅助练习)3. 复习过程:a. 准备阶段背诵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
词汇在考研作文中很重要,只有背熟单词书才能看懂文章和意思。
背熟单词书帮助很大,但是很费时。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在做历年真题中,遇到不会的单次记在本子上,每天反复背。
因为考研英语阅读都是来自国外专业杂志,很多词汇反复出现。
所以背下近十年真题中所有单词,即可应付考试。
个别专业名词可以忽略,但也要知道中文意思。
b. 一轮学习(暑假开始)一轮学习重点在阅读部分。
阅读部分要当做考试来做,每次训练要一口气做4篇,做完近十年。
每次限时考试,4篇控制在60~80分钟。
请注意,考研真题很宝贵,尤其是阅读题,出卷老师精心打磨,大家一定要利用好。
我的方法是第一天限时考完4阅读,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遇到不理解的单次查字典并记录在单词本上。
每道题详细解答可以在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书中找到,弄懂为什么这个选项是对的,其他是错的。
第二天将这4篇翻译成中文(这个非常非常有效),将翻译中文写在A4纸上,翻译一篇或一段,就与新东方历年真题详解后面的翻译对照,红笔订正翻译不好的地方。
有时候一句话能看懂意思,但是翻译出来写在纸上,还是有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法:
1,优先级: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
2,对任何考点,不要有侥幸心理!
运气永远不会再我身边_周杰伦
每门课先预定目标,和得分分布
3,所有的书,第一遍要标记,对自己的难易 第二遍还错的,要写到错题本 4,最后两个月,高分的节奏:
每天仿真一套数学题2.0h (真题>135, 2.5h 模拟题>110,张宇8套卷>90) 每天仿真一套专业课1.8h 英语和政治轮换一天一套题 (英语完成度0.8,有时没写作文) (政治完成度0.8,有时大题只写了要点)
大头分数: 《黄皮书阅读》 6遍 《王江涛作文》 仿写+限时默写 《手写印刷字体》 一个月
其他: 《黄皮书新题型》 1 《唐静翻译》 2 《历年真题套卷》1 限时仿真考场
政治:高效复习,目标75 9月-11月底 《政治大纲解析》高教版 3遍 (第一遍画重点,第二总结知识框架,第三部看重点) 《风中劲草》考题 2 10月中旬,《肖秀荣十年真题》 11月中旬,背诵,仿真考试开始 《肖八》 2遍选择题,看了1遍大题 《市面上的所有预测题》 1选择题 背《风中劲草》核心考点 2 12月,背诵大题,限时默写 《肖四》 背默大题 《米鹏三套卷》预测大题 《米鹏_火线冲刺班》 看预测
3,不会写的题,怎么办?
• 复试时间安排:
7月到8月:教材和配套练习第一遍 《知识点笔记总结》 9月到10月:研究真题和期末试卷 辅导书练习第二遍 《错题本》 11月到12月:仿真考场练习,每天一套题 看错题,写错题
整体时间观念: 前紧后松 80%的时间给模电,模电优先
2018年 得数学者得天下
其他资料大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857模电数电考研真题答案笔记含18试卷 淘宝地址: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0958809314
• 习题的练习方法: 1,挑两本重点做,多写几遍,另外一本辅助 作用。
2,第一遍,写错的要标记 第二遍,写错的要抄到错题本里
浙大857复习建议
专业课857
模电 分值 题量 学习难度 考试难度 8道题 知识点繁杂,原理多 题型时不时变动 难易不定 (2009,2017) 80 6道题 理论简单,设计题难 题型固定,好考 (2009) 数电 70
注意:考纲时间是2012年
教材优先级 1 2 2 1 2
辅导习题优先级 1 1 1 2 1
程度
如何放松: 1知乎,关注考研相关话题,看看大神的世界 2目标院校的群,互相讨论
3微博关注考研相关的博6喜马拉雅考研相关MP3
感谢聆听
祝考试成功!
• 用过的数学书:
• • • • • 《双李全书 》 3 + 结合三本教材 《张宇18讲》+《曹显兵概率》 1 《660》 2 《历年真题》 3 《考研重点概念》 0.8
竞赛级别: 《1000题》 《线代概率500例》 1 《清华奥数指导》 0.9 《高数证明500例》 2 历年奥数试卷 1
英语:一定要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