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萌出顺序
婴幼儿出牙顺序是怎样的

婴幼儿出牙顺序是怎样的当宝宝开始长出第一颗牙齿时,这无疑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了解婴幼儿出牙的顺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关注宝宝的口腔健康,还能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乳牙萌出是有一定规律的。
大多数宝宝会在 6 个月左右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牙,但也有一些宝宝可能早在 4 个月或者晚至 10 个月才开始出牙,这都属于正常的个体差异。
宝宝最先长出的通常是下颌的两颗中切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门牙。
这两颗小牙齿一般会在 6 10 个月之间萌出。
当它们破土而出时,宝宝可能会流口水增多,喜欢咬东西,甚至会有些烦躁不安。
接下来,大约在 8 12 个月的时候,上颌的两颗中切牙,即上门牙也会相继长出。
这时候宝宝的笑容会变得更加可爱,四颗门牙一起为宝宝的咀嚼和发音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在 9 13 个月时,上颌的侧切牙会慢慢出现。
侧切牙位于中切牙的两侧,它们的萌出会让宝宝的牙齿排列更加完整。
差不多在 10 16 个月期间,下颌的侧切牙也会萌出。
这时候宝宝的牙齿数量逐渐增多,咀嚼能力也有所提高。
到了 13 19 个月,宝宝的第一乳磨牙开始长出来。
乳磨牙位于口腔的后方,它们的出现对于宝宝咀嚼较硬的食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 16 22 个月时,下颌的第二乳磨牙会长出。
然后在 17 23 个月,上颌的第二乳磨牙也会相继萌出。
至此,宝宝的 20 颗乳牙就基本出齐了。
这整个出牙的过程通常会持续到 2 岁半至 3 岁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出牙时间和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些宝宝可能会跳过某个牙齿的萌出顺序,或者同时长出几颗牙齿,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问题。
但如果宝宝到了 18 个月还没有出牙,或者出牙的顺序明显异常,就需要及时咨询医生,以排除可能存在的疾病,比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在宝宝出牙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
比如给宝宝准备一些干净的牙胶或者磨牙棒,让他们咬一咬,以减轻牙龈的肿胀和疼痛。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出牙时间及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描述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及顺序

描述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及顺序
牙萌是儿童时期牙齿生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1岁之间,标志着第一颗乳牙开始长出来。
在牙萌期间,婴儿的生理特点和顺序如下:
1. 婴儿开始流口水,咀嚼手指和其他物品。
这表明他们正在探索自己的口腔和嚼东西的感觉。
2. 牙龈开始发红、肿胀和疼痛。
这是由于牙齿在牙龈下方生长的压力导致的。
3. 第一颗乳牙开始突破牙龈,通常是下颚的两颗中央门牙。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和哭闹,但这是正常的。
4. 接下来的几个月,其他的乳牙会陆续长出来,包括四颗上门牙和四颗侧门牙。
5. 最后,婴儿的第一扇门牙和第二扇门牙开始生长。
通常这发生在1岁左右。
在牙萌期间,家长应该给婴儿提供安全的咀嚼玩具,以帮助缓解婴儿的不适和疼痛感。
同时,家长还应该为婴儿提供健康的饮食,以保持口腔健康和牙齿健康的发展。
- 1 -。
儿童换牙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
其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
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
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
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其五,教育换牙期的孩子特别注意牙齿保健。
宝宝长牙的顺序

宝宝长牙的顺序宝宝长牙的顺序宝宝长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会让妈妈爸爸们很兴奋,同时也很担心,怕中间会出现其他问题,那么,宝宝长牙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宝宝长牙的顺序【1】一般婴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有时见宝宝一笑,上面或者下面露出两颗小牙,尖尖的,很是可爱。
那么,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是怎样的呢?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以上是小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
宝宝长牙顺序不对按顺序萌牙只是一般规律,但有的宝宝长牙顺序不对出现颠倒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质量好,就没有关系。
宝宝的牙齿快萌出时,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
方法很简单,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
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食的奶瓶入睡。
另外,出牙顺序紊乱是妈妈怀孕时缺钙造成的。
要注意宝宝钙的`补充与吸收,同时补充AD(鱼肝油)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
如果进行母乳喂养,也要注意适当补充钙为好。
建议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营养,选用一些配方奶(进口的比较好),磷钙同补。
如果磷钙比例失调,会造成钙的大量流失。
妈妈可以选择给宝宝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等有利于吸收。
宝宝长牙清洁注意事项【2】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
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
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小孩长牙顺序是什么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孩长牙顺序是什么样的?
导语:对于很多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年轻家长们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锻炼的过程,因为对于孩子生长的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次接触到,比
对于很多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年轻家长们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锻炼的过程,因为对于孩子生长的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次接触到,比较常见的如小孩子长牙的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长牙的顺序都不是很了解,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小孩长牙顺序是什么样?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
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
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
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小孩子长牙的一个顺序了,虽然说这并不是绝对的,但这是大部分小孩子长牙的一个生长顺序,可能不同的宝宝根据其自身生长发育的情况也有一些细小的不同,但是大致的生长方向和速度都是一样的。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长牙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宝宝长牙顺序宝宝长牙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导语:宝宝长牙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宝宝长牙并不是说是随意生长的,那么大家知道宝宝长牙的顺序是什么吗、宝宝长牙的症状是什么呢、宝宝长牙发烧怎
宝宝长牙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宝宝长牙并不是说是随意生长的,那么大家知道宝宝长牙的顺序是什么吗、宝宝长牙的症状是什么呢、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乳牙萌出有顺序
有的孩子会在个别牙齿的生长上出现不同是顺序,但这不是什么大的影响,新父母们不需要过于的担心。
一般来说,乳牙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萌出的:下颌中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宝宝进入快要长牙的月份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牙床(牙龈),看有无肿胀、突起。
如在牙齿萌出期有龈囊肿或龈炎,多半无需干预,不用做任何处理,除非有感染出现。
二、宝宝长牙有预兆
1.咬东西
在宝宝的乳牙刚萌出的时候,宝宝们就非常的喜欢咬东西,比如手指,玩具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的牙龈,使得牙齿顺利的萌出。
2.流口水
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
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3.发烧、拉肚子
生活常识分享。
齿萌出时间

齿萌出时间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
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乳牙萌出一般时间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7.5个月9个月18个月14个月24个月下颌6个月7个月16个月12个月20个月萌牙正常时间范围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5~15个月6~21个月8~29个月8~28个月8~34个月下颌4~17个月6~27个月8~29个月8~27个月8~34个月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1. 遗传因素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
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3. 营养状况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牙齿萌出顺序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长牙时的6种症状2种正常反应1.咬东西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任何不适,但在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
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涎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牙萌出顺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共会长出20颗乳牙,上下颚各10颗。
从出生6个月开始到2岁半,乳牙基本上生长完毕。
特别要注意乳牙生长过程中的龋齿现象,不仅影响恒牙萌出,导致恒牙生长不牢固。
由于龋齿会导致乳牙提早脱落,会使恒牙生长不周正,排列不齐。
另外,还会导致因为咀嚼受限而产生的营养摄入不良情况。
而龋齿的诱因就是牙齿没有彻底刷干净。
因此,关注乳牙萌出的同时,也要做好正确的清洁工作。
当孩子到6-8个月的时候,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这时候可以用指刷帮孩子轻轻地刷,一定要小心。
当孩子8-12个月的时候,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这个阶段,还是继续用指刷。
到了12-16个月的时候,孩子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这时候孩子的牙齿也比原来坚固了,饮食也比以前更为丰富。
此时很多含糖量高的食物残渣、口腔内的繁殖细菌,都有可能让齿质脆弱的乳牙发生龋齿现象。
此时想要将孩子的牙齿彻底刷干净,就可以开始使用儿童声波震动电动牙刷来刷牙,这时候孩子的牙齿比较脆弱,所以选择电动牙刷时一定要选择有品质保障的、对孩子牙刷不会造成伤害的,例如,飞利浦之类的。
16-20个月,上下齿槽先后长出犬牙。
这时候牙缝隙变小,两牙邻接面的接触部位开始不容易清洁。
到了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孩子口中的大牙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窝沟,容易积聚导致龋齿的细菌,而牙釉质与牙龈交接的牙颈部位也容易滞留食物产生细菌。
这时候就要更加注意乳牙的清洁,只有用高速震动带动液体产生冲力,将缝隙间的残留和牙菌斑冲出来才能防止龋齿,例如声波震动牙刷。
但孩子通常只在一两个部位来回刷,无法彻底净齿,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培养孩子刷
牙的习惯,需要挑选一把合适的儿童电动牙刷。
比如飞利浦儿童牙刷,不但有音乐提示刷牙顺序,还有手柄贴纸等奖励机制和寓教于乐的刷牙APP,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