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当量计算

合集下载

tnt当量

tnt当量

标准TNT取的是,1克TNT释放4184焦耳* 1.0 x 10^02 J: 鞭炮1.47x 10^02 J: 人类平均屁能提供的能量* 1.4 x 10^03 J: 900 m/s射出的3.5克AK-74子弹动能* 3.3 x 10^03 J: 838 m/s射出的9.33克北约步枪弹动能* 4.184 x 10^03 J: 1克TNT当量* 1.3 x 10^05 J: 反人员地雷(31克TNT装药)* 2.1 x 10^05 J: A-10攻击机的GAU-8机炮射出一发贫铀穿甲弹= 50克TNT当量* 8.4 x 10^05 J: 1块TNT炸药(200克)* 9.5 x 10^05 J: 手榴弹(226克TNT装药)1.1 x 10^06 J: HALO星盟等离子手枪1.5 x 10^06 J: STARTERK联邦星际舰队相位步枪1.7 x 10^06 J: HALO星盟等离子步枪3.1 x 10^06 J: 超载模式星盟等离子手枪* 4.184 x 10^06 J: 1千克TNT当量4.7 x 10^06 J: STARTERK卡达西人相位干扰步枪* 6.1 x 10^06 J: 120mm坦克炮弹(KEW-A1) = 1.4千克TNT当量* 2.1 x 10^07 J: 反坦克地雷(5公斤TNT装药)* 3.9 x 10^07 J: 美国海军64兆焦电磁轨道炮弹头动能* 1.2 x 10^08 J: 1加仑汽油= 28千克TNT当量* 1.8 x 10^08 J: 1微克反物质+1微克正物质= 43千克TNT当量* 5.3 x 10^08 J: 衣阿华战列舰16寸炮炮弹(54公斤高爆炸药)= 127千克TNT当量* 1.9 x 10^09 J: 战斧式巡航导弹(TLAM-C) = 454 千克TNT当量* 4.184 x 10^09 J: 1吨TNT当量* 8.4 x 10^09 J: 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 0.002 千吨= 2吨TNT当量* 2.0 x 10^10 J: 平均水平闪电= 4.8吨TNT当量* 3.6 x 10^10 J: 平均水平龙卷风= 8.6吨TNT当量* 4.2 x 10^10 J: 戴维小型战术核武器= 0.01千吨= 10吨TNT当量* 5.0 x 10^10 J: MOAB巨型燃料空气炸弹,最强大的非核常规武器= 12吨TNT 8.0 x 10^10 J: STARTERK 22世纪联邦星舰相位炮阵列每秒功率* 1.8 x 10^11 J: 1毫克反物质+1毫克正物质= 43吨TNT当量* 4.184 x 10^12 J: 1 千吨TNT当量5.0 x 10^12 J: STARTERK 地球星舰NX-01进取号相位炮最大输出极限* 3.6 x 10^13 J: 平均雷暴天气= 0.9万吨* 4.6 x 10^13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75%真空光速= 1.1万吨* 6.3 x 10^13 J: 广岛原子弹“小男孩”= 1.5 万吨* 8.8 x 10^13 J: 长崎原子弹“胖子”= 2.1 万吨* 1.2 x 10^14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0%真空光速= 2.9 万吨* 1.8 x 10^14 J: 1克反物质+1克正物质= 4.3 万吨* 4.2 x 10^14 J: W76 核弹头= 10 万吨* 5.5 x 10^14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9.25%真空光速= 13.2 万吨* 6.0 x 10^14 J: 平均水平飓风1秒内释放的能量= 14.3 万吨/sec* 1.3 x 10^15 J: W87 核弹头= 30 万吨* 1.4 x 10^15 J: 里氏6.9 级地震= 33.8 万吨* 1.9 x 10^15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9.9%真空光速= 45.4 万吨* 2.0 x 10^15 J: W88 核弹头= 47.5 万吨* 2.0 x 10^15 J: 里氏7.0 级地震= 47.7 万吨* 2.1 x 10^15 J: 常青藤-金,最强大的核裂变装置= 50 万吨* 4.184 x 10^15 J: 1百万吨= 67个广岛原子弹* 5.0 x 10^15 J: B83 核弹头= 高达1.2 百万吨美国现役最强核弹头* 6.3 x 10^15 J: 相对论武器:1 克物质99.99%真空光速= 1.5 百万吨* 1.5 x 10^16 J: 1颗巴林杰陨石(直径可能100米,美国巴林杰陨石坑直径1.2km)= 3.5 百万吨* 3.8 x 10^16 J: B53 核弹头= 9 百万吨美国最强核弹头,已退役* 4.4 x 10^16 J: 埃尼威托克环礁核试验= 10.4 百万吨* 4.6 x 10^16 J: 相对论武器:1千克物质75%真空光速= 11 百万吨* 6.3 x 10^16 J: 比基尼环礁核试验= 15 百万吨美国最大核试验* 6.3 x 10^16 J: 通古斯大爆炸= 15 百万吨= 4.3颗巴林杰陨石* 6.3 x 10^16 J: 里氏8.0 级地震= 15 百万吨* 1.1 x 10^17 J: 1个“城市杀手”= 25 百万吨* 1.1 x 10^17 J: B41 核炸弹= 25 百万吨美国最强核炸弹,已退役* 1.1 x 10^17 J: 圣海伦火山喷发= 25 百万吨= 1.6个通古斯大爆炸* 1.2 x 10^17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at 90%真空光速= 29 百万吨* 1.3 x 10^17 J: 平均水平飓风1天内释放的能量= 31 百万吨每天* 1.7 x 10^17 J: 地球一秒内接受的来自太阳的能量= 42 百万吨每秒* 1.8 x 10^17 J: 1千克反物质+1千克正物质= 43 百万吨* 2.1 x 10^17 J: 沙皇炸弹= 50百万吨苏联爆炸的世界上最强大核炸弹* 2.7 x 10^17 J: 星际旅行中的光子鱼雷= 1.5千克反物质+1.5千克正物质= 64.3百万吨* 3.6 x 10^17 J: 里氏8.5 级地震= 85百万吨* 5.0 x 10^17 J: 里氏8.6 级地震= 120 百万吨5.4 x 10^17 J: 星际旅行中的量子鱼雷* 5.5 x 10^17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物质99%真空光速= 132 百万吨* 6.3 x 10^17 J: 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发= 150 百万吨= 6个圣海伦火山* 7.1 x 10^17 J: 里氏8.7 级地震= 120 百万吨* 1.0 x 10^18 J: 里氏8.8 级地震= 239 百万吨* 1.9 x 10^18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物质99.9%真空光速= 454 百万吨* 2.0 x 10^18 J: 里氏9.0 级地震= 477 百万吨* 2.5 x 10^18 J: 希腊米诺斯火山= 600 百万吨= 6个喀拉喀托火山* 2.8 x 10^18 J: 里氏9.1 级地震= 674 百万吨* 4.0 x 10^18 J: 里氏9.2 级地震= 952 百万吨* 4.0 x 10^18 J: 2004年引发印度洋海啸的地震(里氏9.1到9.3)* 4.184 x 10^18 J: 10亿吨TNT = 1000 百万吨* 6.3 x 10^18 J: 相对论武器:1千克物质99.99%真空光速= 15亿吨* 1.1 x 10^19 J: 里氏9.5 级地震= 30 亿吨* 1.8 x 10^20 J: 1吨反物质+1吨正物质= 430 亿吨* 4.184 x 10^21 J: 1万亿吨= 10,000 亿吨= 1e6 百万吨* 1.5 x 10^22 J: 太阳每天提供给地球的能量= 4 万亿吨每天* 2.5 x 10^22 J: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6 万亿吨= 10,000个米诺斯火山* 2.0 x 10^23 J: 太阳耀斑= 48 万亿吨* 3.4 x 10^23 J: 恐龙杀手= 8e7 百万吨= 800,000 亿吨= 80 万亿吨= 13个苏梅克·列维彗星* 5.0 x 10^23 J: 希克苏鲁伯陨石(可能直径10km,墨西哥湾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60km)= 120 万亿吨= 20个苏梅克·列维彗星* 3.0 x 10^24 J: 威尔克斯陨石(南极威尔克斯地陨石坑500km)= 720 万亿吨= 6个希克苏鲁伯陨石* 4.184 x 10^24 J: 1 千万亿吨TNT当量= 1000 万亿吨* 5.5 x 10^24 J: 太阳每年提供给地球的能量= 1 千万亿吨每年* 3.2 x 10^26 J: 轰掉地球大气层= 77 千万亿吨s* 3.9 x 10^26 J: 太阳每秒散发的能量= 92 千万亿吨每秒* 6.6 x 10^26 J: 加热烧沸地球的海洋= 158 千万亿吨* 4.184 x 10^27 J: 1 百亿亿吨= 1000 千万亿吨* 4.5 x 10^27 J: 加热蒸发地球的海洋= 1 百亿亿吨* 7.0 x 10^27 J: 加热蒸发地球的海洋和烤干所有地面= 2 百亿亿吨* 2.9 x 10^28 J: 加热融化地球表面(烧玻璃球?)= 7 百亿亿吨* 1.0 x 10^29 J: 炸飞地球海洋= 24 百亿亿吨* 2.1 x 10^29 J: 地球转动能量= 50 百亿亿吨* 1.5 x 10^30 J: 炸飞全球表面= 359 百亿亿吨* 4.184 x 1030 J: 1 十万亿亿吨= 1000 百亿亿吨* 2.9 x 10^31 J: 轰掉地球(残骸留在原轨道上)= 7 十万亿亿吨* 3.3 x 10^31 J: 太阳每天散发的能量= 8 十万亿亿吨/day* 5.9 x 10^31 J: 轰掉地球(残骸飞出轨道)= 14 十万亿亿吨* 2.9 x 10^32 J: 轰掉地球(残骸飞出太阳系)= 69 十万亿亿吨* 4.184 x 10^33 J: 1 亿亿亿吨TNT当量= 1000 十万亿亿吨* 1.2 x 10^34 J: 太阳每年散发的能量= 3 亿亿亿吨每年* 4.184 x 10^36 J: 1 x 10^27吨TNT当量= 1000 亿亿亿吨* 6.0 x 10^37 J: 英仙座超新星爆发= 1.4 x 10^28吨* 1.2 x 10^38 J: 太阳一万年内散发的能量= 2.9 x 10^28吨每十万年* 4.184 x 10^39 J: 1 x 10^30吨= 1,000,000 亿亿亿吨* 1.0 x 10^40 J: 类星体每秒散发的能量= 2.0 x 10^30吨每秒* 1.0 x 10^42 J: I型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0.01 foe = 2.7 x 10^32吨* 4.184 x 10^42 J: 1 x 10^33吨= 1,000,000,000 亿亿亿吨* 3.0 x 10^43 J: 在宇宙中炸出本地泡的超新星Geminga爆发(太阳已经在本地泡内运行了300万年)= 0.3 foe = 7.0 x 10^33吨* 1.0 x 10^44 J: 1 Foe (10~51尔格超新星爆发残骸强度)* 1.0 x 10^44 J: I型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1 foe = 2.4 x 10^34吨* 1.3 x 1044 J: 太阳一生散发的能量(100亿年)= 3.1 x 10^34吨每太阳生命* 3.0 x 1044 J: II型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1.3 foes = 7.2 x 10^34吨* 1.0 x 10^45 J: 伽马射线爆= 10 foes = 2.4 x 10^35吨* 4.184 x 10^45 J: 1 x 10^36吨= 1,000,000,000,000 亿亿亿吨s = 41.84 foes* 1.0 x 10^46 J: 极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100 foes = 2.0 x 10^36吨* 3.0 x 10^46 J: II型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300 foes = 7.0 x 10^36吨* 1.0 x 10^48 J: 极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10,000 foes = 2.4 x 10^38吨* 4.184 x 10^48 J: 1 x 10^39吨= 1,000,000,000,000,000 亿亿亿吨s = 41,840 foes* 3.0 x 10^69 J: 大爆炸词条标签:军事知识。

TNT当量计算

TNT当量计算

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方法:爆炸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

它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

从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来看,爆炸就是物质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

物质运动急剧增速,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

一般说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一般将爆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质的能量以一定的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第二阶段强压缩能急剧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引起作用介质变形、移动和破坏。

按爆炸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

例如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气体或液化气体钢瓶的超压爆炸。

化学爆炸就是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例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发生过程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爆炸的能源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化学爆炸有3个要素: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和生成气体产物。

从工厂爆炸事故来看,有以下几种化学爆炸类型:(1)蒸气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是在无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2)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3)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造成压力容器爆炸;(4)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

总之,发生化学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能,爆炸影响范围较大,而物理爆炸仅释放出机械能,其影响范围较小。

1 物理爆炸的能量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破裂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即爆破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有关。

tnt爆炸当量法

tnt爆炸当量法

TNT爆炸当量法是一种计算爆炸威力的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不同爆炸物质在相同质量下的爆炸能量。

其计算公式为:E=mL+mO,其中E表示爆炸总能量,m表示质量,L表示炸药的爆热,O表示爆炸产物的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炸药的爆炸威力,例如TNT是一种常用的炸药,其爆炸当量通常被设定为1。

其他炸药的爆炸当量可以根据其与TNT的爆炸威力比较来确定。

例如,黑索金炸药的爆炸当量是TNT的1.25倍,而铝热剂的爆炸当量是TNT的2.5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爆炸当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此外,炸药的爆炸当量越高,其爆炸威力也就越大,但也意味着它可能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

TNT当量建模计算方法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TNT当量建模计算方法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TNT 当量建模计算方法1、TNT 当量法的当量系数难以确定,可变性大(0.02%-15.9%)。

TNT 当量法关键模型:W TNT =aWQ/Q TNT (2-1)z = R/(W TNT )1/3(2-2)P i = (3.9/z 1.85) + (0.5/z) (2-3)W TNT ,kg ;a 为LPG 蒸气云当量系数(统计平均值为0.04,占统计的60%);W 为蒸气云中LPG 质量,kg ;Q 为LPG 的燃烧热,J/kg; Q TNT 为TNT 的爆炸热,J/kg ; z 为R 处的爆炸特征长度;P i 为R 处的爆炸超压峰值。

由式(2-1)计算出对气云爆炸有贡献的爆炸物的当量,由式(2-2)可以确定目标R 处的爆炸特征距离,再由式(2-3)计算出目标R 处的爆炸超压峰值。

2、UVCE 灾害模拟评价模型根据上述对蒸气云爆炸模型的对比分析,本文将采用修正TNT 模型来对UVCE 进行灾害模拟与预测。

蒸气云爆炸主要因冲击波造成伤害,因而按超压-冲量准则确定人员伤亡区域及财产损失区域。

冲击波超压破坏准则[25],见表2.5。

表2.5 冲击波超压破坏、伤害准则爆炸总能量:E=1.8aWQ (2-10)E 为LPG 的爆炸总能量,J ;式中1.8为地面爆炸系数爆炸伤害半径R : R=C(NE)1/3(2-11)C 为爆炸实验常数,取值;0.03~0.4;N 为有限空间内爆炸发生系数,取10%爆炸冲击波正相最大超压ΔP [25]:ln(ΔP/P 0)=-0.9216-1.5058ln(R 、)+0.167 ln 2(R 、)-0.0320 ln 3(R 、) (2-12)R 、=D/(E/P 0)1/3(2-13)R 、无量纲距离;D 为目标到蒸气云中心距离,m ;P 0为大气压死亡半径指人在冲击波作用下头部撞击致死半径,由下式确定: R 1=(2-14)W P 为LPG 蒸气云的丙烷当量(kg)重伤半径指人在冲击波作用下耳鼓膜50%破裂半径,由下式确定:R 2=9.187W P 1/3(2-15)轻伤半径指人在冲击波作用下耳鼓膜1%破裂半径,由下式确定:R 3=17.87W P 1/3(2-16)财产损失半径指在冲击波作用下建筑物三级破坏半径,由下式确定:R 4=K III W TNT 1/3/(1+(3175/W TNT )2)1/6(2-17)K III 建筑物三级破坏系数; 若知道LPG 罐区的人员密度和财产密度,即可评价确定人员的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大小。

TNT当量计算

TNT当量计算

F5.2 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F5.2.1 爆炸性危险化学品质量及相当于TNT的摩尔量
建设项目涉及的爆炸性危险化学品有:乙酸酐、乙醇、乙酸、甲缩醛、2-甲基-2-丁烯、2-苯基丙烯、1,2-环氧丙烷(其中2-甲基-2-丁烯、2-苯基丙烯缺燃烧热资料,不作分析)。

爆炸性化学品的TNT当量的公式:
W TNT=1.8×
TNT f
f Q Q
AW
式中:A——蒸气云爆炸的效率因子,取值范围为3~4%;
W TNT——蒸气云的TNT当量,kg;
W f——蒸气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
Q f——燃料的燃烧热值,kJ/kg;
Q TNT——TNT的爆热,取Q TNT=4520kJ/kg;
1.8——地面爆炸系数。

相当于TNT的摩尔量
N TNT=
M
W TNT
式中:M——爆炸性化学品物质的分子量(TNT的分子量取227.15);
N——爆炸性化学品相当于TNT的摩尔量。

⑴乙酸酐的燃烧热Q f=1804.5kJ/mol=17.68×103kJ/kg;设乙酸酐100%蒸发为气体,则燃料的总质量W f=172×103kg;取A=4%;Q TNT=4520kJ/kg;乙酸酐的分子量M=102.1。

W TNT=1.8×
TNT f
f Q Q
AW=4.84×104(kg)
N TNT=
M
W TNT=2.13×105(mol)
1。

关于TNT计算

关于TNT计算

关于TNT计算关于爆炸性化学品TNT摩尔量计算问题的质疑和探讨在新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安全评价细则》中,第4章中有“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第3节“通过下列计算,定量分析建设项⽬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有“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

这⾥指的爆炸性化学品是否包括我们常见的易燃液体和可燃⽓体,如果包括,那么计算TNT摩尔量的公式⽤下⾯哪种?1.蒸汽云爆炸模型⾥的TNT当量法计算WTNT=α* Wf* Qf / QTNT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α——蒸汽云当量系数,统计平均值为0.04;Qf——蒸汽的燃烧热,J/kg;QTNT——TNT的爆炸热, 4.52MJ/kg;2.WTNT=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燃烧热/TNT的爆热这2种计算⽅法的区别在于第⼀种⽅法蒸汽云模型⾥对物质取了0.04的当量系数,这样计算出的TNT当量要⼩。

第⼆种⽅法只是简单的把物质的燃烧总热量除以TNT的爆热,这样计算的TNT当量要数量⽐较⼤。

在我接触的安评报告中,这2种计算⽅法都见过,还有⼀种说法,这⾥所指的爆炸物质的TNT摩尔量不应该包括可燃⽓体和液体。

请各位专家和同⾏探讨⼀下,哪种⽅法更合理,更科学。

⼀般我们危化易燃液体是⽤第⼀个公式,带地⾯爆炸系数1.8和蒸汽云当量0.04。

你说的第⼆个公式我不知道出⾃哪⾥,也许是计算固体爆炸物的TNT当量吧。

这个爆炸性⽓体的TNT当量计算,个⼈认为总局没有具体明确。

爆炸性⽓体蒸汽云计算的定量取值怎么取,都应有个明确说法。

“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我觉得只适⽤于有些物质,不是所有物质都要算的,⽐如你做⼀个硫酸⼚,不⼀定就要计算这个TNT当量的,⽽且⼀般计算我采⽤的是第⼀公式。

第⼀:易燃液体、⽓体,第⼆:固体.⼄炔蒸汽云爆炸模型⾥的TNT当量法计算;WTNT=α* Wf* Qf / QTNT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α——α为蒸⽓云爆炸的效率因⼦,表明参与爆炸的可燃⽓体的分数(爆炸涉及的总能量中只有⼀⼩部分真正对爆炸有贡献,这⼀分数称为效率因⼦),⼄炔的效率因⼦为19%;Qf——蒸汽的燃烧热,J/kg;⼄炔的燃烧热为48.10MJ/kg QTNT——TNT的爆炸热, 4.52MJ/kg;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是指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相当于GB50058⾥的爆炸性⽓体危险环境的概念。

TNT当量

TNT当量

TNT当量TNT当量是计算爆炸威力的一种标准,一般用于描述核弹威力。

标准TNT取的是,1克TNT释放4184焦耳1.0 x 10^02 J: 鞭炮1.47x 10^02 J: 人类平均屁能提供的能量1.4 x 10^03 J: 900 m/s射出的3.5克AK-74子弹动能3.3 x 10^03 J: 838 m/s射出的9.33克北约步枪弹动能4.184 x 10^03 J: 1克TNT当量1.3 x 10^05 J: 反人员地雷(31克TNT装药)2.1 x 10^05 J: A-10攻击机的GAU-8机炮射出一发贫铀穿甲弹= 50克TNT 当量8.4 x 10^05 J: 1块TNT炸药(200克)9.5 x 10^05 J: 手榴弹(226克TNT装药)1.1 x 10^06 J: HALO星盟等离子手枪1.5 x 10^06 J: STARTERK联邦星际舰队相位步枪1.7 x 10^06 J: HALO星盟等离子步枪3.1 x 10^06 J: 超载模式星盟等离子手枪4.184 x 10^06 J: 1千克TNT当量4.7 x 10^06 J: STARTERK卡达西人相位干扰步枪6.1 x 10^06 J: 120mm坦克炮弹(KEW-A1) = 1.4千克TNT当量2.1 x 10^07 J: 反坦克地雷(5公斤TNT装药)3.9 x 10^07 J: 美国海军64兆焦电磁轨道炮弹头动能1.2 x 10^08 J: 1加仑汽油= 28千克TNT当量1.8 x 10^08 J: 1微克反物质+1微克正物质= 43千克TNT当量5.3 x 10^08 J: 衣阿华战列舰16寸炮炮弹(54公斤高爆炸药)= 127千克TNT当量1.9 x 10^09 J: 战斧式巡航导弹(TLAM-C) = 454 千克TNT当量4.184 x 10^09 J: 1吨TNT当量8.4 x 10^09 J: 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 0.002 千吨= 2吨TNT当量2.0 x 10^10 J: 平均水平闪电= 4.8吨TNT当量3.6 x 10^10 J: 平均水平龙卷风= 8.6吨TNT当量4.2 x 10^10 J: 戴维小型战术核武器= 0.01千吨= 10吨TNT当量5.0 x 10^10 J: MOAB巨型燃料空气炸弹,最强大的非核常规武器= 12吨TNT8.0 x 10^10 J: STARTERK 22世纪联邦星舰相位炮阵列每秒功率1.8 x 10^11 J: 1毫克反物质+1毫克正物质= 43吨TNT当量4.184 x 10^12 J: 1 千吨TNT当量5.0 x 10^12 J: STARTERK 地球星舰NX-01进取号相位炮最大输出极限3.6 x 10^13 J: 平均雷暴天气= 0.9万吨4.6 x 10^13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75%真空光速= 1.1万吨6.3 x 10^13 J: 广岛原子弹“小男孩”= 1.5 万吨8.8 x 10^13 J: 长崎原子弹“胖子”= 2.1 万吨1.2 x 10^14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0%真空光速=2.9 万吨1.8 x 10^14 J: 1克反物质+1克正物质= 4.3 万吨4.2 x 10^14 J: W76 核弹头= 10 万吨5.5 x 10^14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9%真空光速= 13.2 万吨6.0 x 10^14 J: 平均水平飓风1秒内释放的能量= 14.3 万吨/sec1.3 x 10^15 J: W87 核弹头= 30 万吨1.4 x 10^15 J: 里氏6.9 级地震= 33.8 万吨1.9 x 10^15 J: 相对论武器:1克物质99.9%真空光速= 45.4 万吨2.0 x 10^15 J: W88 核弹头= 47.5 万吨2.0 x 10^15 J: 里氏7.0 级地震= 47.7 万吨2.1 x 10^15 J: 常青藤-金,最强大的核裂变装置= 50 万吨4.184 x 10^15 J: 1百万吨= 67个广岛原子弹5.0 x 10^15 J: B83 核弹头= 高达1.2 百万吨美国现役最强核弹头6.3 x 10^15 J: 相对论武器:1 克物质99.99%真空光速= 1.5 百万吨1.5 x 10^16 J: 1颗巴林杰陨石(直径可能100米,美国巴林杰陨石坑直径1.2km)= 3.5 百万吨3.8 x 10^16 J: B53 核弹头= 9 百万吨美国最强核弹头,已退役4.4 x 10^16 J: 埃尼威托克环礁核试验= 10.4 百万吨4.6 x 10^16 J: 相对论武器:1千克物质75%真空光速= 11 百万吨6.3 x 10^16 J: 比基尼环礁核试验= 15 百万吨美国最大核试验6.3 x 10^16 J: 通古斯大爆炸= 15 百万吨= 4.3颗巴林杰陨石6.3 x 10^16 J: 里氏8.0 级地震= 15 百万吨1.1 x 10^17 J: 1个“城市杀手”= 25 百万吨1.1 x 10^17 J: B41 核炸弹= 25 百万吨美国最强核炸弹,已退役1.1 x 10^17 J: 圣海伦火山喷发= 25 百万吨= 1.6个通古斯大爆炸1.2 x 10^17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at 90%真空光速= 29 百万吨1.3 x 10^17 J: 平均水平飓风1天内释放的能量= 31 百万吨每天1.7 x 10^17 J: 地球一秒内接受的来自太阳的能量= 42 百万吨每秒1.8 x 10^17 J: 1千克反物质+1千克正物质= 43 百万吨2.1 x 10^17 J: 沙皇炸弹= 50百万吨苏联爆炸的世界上最强大核炸弹2.7 x 10^17 J: 星际旅行中的光子鱼雷= 1.5千克反物质+1.5千克正物质= 64.3百万吨3.6 x 10^17 J: 里氏8.5 级地震= 85百万吨5.0 x 10^17 J: 里氏8.6 级地震= 120 百万吨5.4 x 10^17 J: 星际旅行中的量子鱼雷5.5 x 10^17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物质99%真空光速= 132 百万吨6.3 x 10^17 J: 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发= 150 百万吨= 6个圣海伦火山7.1 x 10^17 J: 里氏8.7 级地震= 120 百万吨1.0 x 10^18 J: 里氏8.8 级地震= 239 百万吨1.9 x 10^18 J: 相对论武器:1 千克物质99.9%真空光速= 454 百万吨2.0 x 10^18 J: 里氏9.0 级地震= 477 百万吨2.5 x 10^18 J: 希腊希拉火山= 600 百万吨= 6个喀拉喀托火山2.8 x 10^18 J: 里氏9.1 级地震= 674 百万吨4.0 x 10^18 J: 里氏9.2 级地震= 952 百万吨4.0 x 10^18 J: 2004年引发印度洋海啸的地震(里氏9.1到9.3)4.184 x 10^18 J: 10亿吨TNT = 1000 百万吨6.3 x 10^18 J: 相对论武器:1千克物质99.99%真空光速= 15亿吨1.1 x 10^19 J: 里氏9.5 级地震= 30 亿吨1.8 x 10^20 J: 1吨反物质+1吨正物质= 430 亿吨4.184 x 10^21 J: 1万亿吨= 10,000 亿吨= 1e6 百万吨1.5 x 10^22 J: 太阳每天提供给地球的能量= 4 万亿吨每天2.5 x 10^22 J: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6 万亿吨= 10,000个希拉火山2.0 x 10^23 J: 太阳耀斑= 48 万亿吨3.4 x 10^23 J: 恐龙杀手= 8e7 百万吨= 800,000 亿吨= 80 万亿吨= 13个苏梅克·列维彗星5.0 x 10^23 J: 希克苏鲁伯陨石(可能直径10km,墨西哥湾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60km)= 120 万亿吨= 20个苏梅克·列维彗星3.0 x 10^24 J: 威尔克斯陨石(南极威尔克斯地陨石坑500km)= 720 万亿吨= 6个希克苏鲁伯陨石4.184 x 10^24 J: 1 千万亿吨TNT当量= 1000 万亿吨5.5 x 10^24 J: 太阳每年提供给地球的能量= 1 千万亿吨每年3.2 x 10^26 J: 轰掉地球大气层= 77 千万亿吨s3.9 x 10^26 J: 太阳每秒散发的能量= 92 千万亿吨每秒6.6 x 10^26 J: 加热烧沸地球的海洋= 158 千万亿吨4.184 x 10^27 J: 1 百亿亿吨= 1000 千万亿吨4.5 x 10^27 J: 加热蒸发地球的海洋= 1 百亿亿吨7.0 x 10^27 J: 加热蒸发地球的海洋和烤干所有地面= 2 百亿亿吨2.9 x 10^28 J: 加热融化地球表面(烧玻璃球?)= 7 百亿亿吨1.0 x 10^29 J: 炸飞地球海洋= 24 百亿亿吨2.1 x 10^29 J: 地球转动能量= 50 百亿亿吨1.5 x 10^30 J: 炸飞全球表面= 359 百亿亿吨4.184 x 1030 J: 1 十万亿亿吨= 1000 百亿亿吨2.9 x 10^31 J: 轰掉地球(残骸留在原轨道上)= 7 十万亿亿吨3.3 x 10^31 J: 太阳每天散发的能量= 8 十万亿亿吨/day5.9 x 10^31 J: 轰掉地球(残骸飞出轨道)= 14 十万亿亿吨2.9 x 10^32 J: 轰掉地球(残骸飞出太阳系)= 69 十万亿亿吨4.184 x 10^33 J: 1 亿亿亿吨TNT当量= 1000 十万亿亿吨1.2 x 10^34 J: 太阳每年散发的能量= 3 亿亿亿吨每年4.184 x 10^36 J: 1 x 10^27吨TNT当量= 1000 亿亿亿吨6.0 x 10^37 J: 英仙座超新星爆发= 1.4 x 10^28吨1.2 x 10^38 J: 太阳一万年内散发的能量=2.9 x 10^28吨每十万年4.184 x 10^39 J: 1 x 10^30吨= 1,000,000 亿亿亿吨1.0 x 104^0 J: 类星体每秒散发的能量=2.0 x 10^30吨每秒1.0 x 10^42 J: I型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0.01 foe =2.7 x 10^32吨4.184 x 10^42 J: 1 x 10^33吨= 1,000,000,000 亿亿亿吨3.0 x 10^43 J: 在宇宙中炸出本地泡的超新星Geminga爆发(太阳已经在本地泡内运行了300万年)= 0.3 foe = 7.0 x 10^33吨1.0 x 10^44 J: 1 Foe (10~51尔格超新星爆发残骸强度)1.0 x 10^44 J: I型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1 foe =2.4 x 10^34吨1.3 x 1044 J: 太阳一生散发的能量(100亿年)=3.1 x 10^34吨每太阳生命3.0 x 1044 J: II型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1.3 foes = 7.2 x 10^34吨1.0 x 10^45 J: 伽马射线爆= 10 foes = 2.4 x 10^35吨4.184 x 10^45 J: 1 x 10^36吨= 1,000,000,000,000 亿亿亿吨s = 41.84 foes1.0 x 10^46 J: 极超新星射出的光子能量= 100 foes =2.0 x 10^36吨3.0 x 10^46 J: II型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300 foes = 7.0 x 10^36吨1.0 x 10^48 J: 极超新星射出的中微子能量= 10,000 foes =2.4 x 10^38吨4.184 x 10^48 J: 1 x 10^39吨= 1,000,000,000,000,000 亿亿亿吨s = 41,840 foes3.0 x 10^69 J: 大爆炸。

关于TNT计算

关于TNT计算

关于爆炸性化学品TNT摩尔量计算问题的质疑和探讨在新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中,第4章中有“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第3节“通过下列计算,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里面有“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

这里指的爆炸性化学品是否包括我们常见的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如果包括,那么计算TNT摩尔量的公式用下面哪种?1.蒸汽云爆炸模型里的TNT当量法计算WTNT=α* Wf* Qf / QTNT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α——蒸汽云当量系数,统计平均值为0.04;Qf——蒸汽的燃烧热,J/kg;QTNT——TNT的爆炸热, 4.52MJ/kg;2.WTNT=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燃烧热/TNT的爆热这2种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方法蒸汽云模型里对物质取了0.04的当量系数,这样计算出的TNT当量要小。

第二种方法只是简单的把物质的燃烧总热量除以TNT的爆热,这样计算的TNT当量要数量比较大。

在我接触的安评报告中,这2种计算方法都见过,还有一种说法,这里所指的爆炸物质的TNT摩尔量不应该包括可燃气体和液体。

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探讨一下,哪种方法更合理,更科学。

一般我们危化易燃液体是用第一个公式,带地面爆炸系数1.8和蒸汽云当量0.04。

你说的第二个公式我不知道出自哪里,也许是计算固体爆炸物的TNT当量吧。

这个爆炸性气体的TNT当量计算,个人认为总局没有具体明确。

爆炸性气体蒸汽云计算的定量取值怎么取,都应有个明确说法。

“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我觉得只适用于有些物质,不是所有物质都要算的,比如你做一个硫酸厂,不一定就要计算这个TNT当量的,而且一般计算我采用的是第一公式。

第一:易燃液体、气体,第二:固体.乙炔蒸汽云爆炸模型里的TNT当量法计算;WTNT=α* Wf* Qf / QTNT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α——α为蒸气云爆炸的效率因子,表明参与爆炸的可燃气体的分数(爆炸涉及的总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对爆炸有贡献,这一分数称为效率因子),乙炔的效率因子为19%;Qf——蒸汽的燃烧热,J/kg;乙炔的燃烧热为48.10MJ/kg QTNT——TNT的爆炸热, 4.52MJ/kg;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是指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相当于GB50058里的爆炸性气体危险环境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NT当量计算公式如下:WTNT=α* Wf* Qf / QTNT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α——蒸汽云当量系数,统计平均值为0.04;Qf——蒸汽的燃烧热,J/kg;QTNT——TNT的爆炸热, 4.52MJ/kg;对于地面爆炸,由于地面反射使用使爆炸威力几乎加倍,一般应乘以地面爆炸系数1.8。

以异丁烯的库存量18.3吨为例举例说明:不妥之处批评指正异丁烯的计算:(18.3吨,浓度99%)异丁烯分子量为56.111kg异丁烯为1000/56.11 =17.82mol异丁烯燃烧热为2705.3kj/mol= 2705.3×17.82=48208.446kj/kgW异丁烯=0.04×18300×0.99×48208.446÷4520=7729.13kg地面W异丁烯=7729.13×1.8=13912.43kgX=0.3967W1/3TNTexp[3.503-0.7241ln△p+0.0398(ln△p)2]式中X——伤害半径△p——超压Psi (1 Psi =6.9Kpa)死亡半径的△p按90 Kpa (13.04 Psi)重伤半径的△p按44 Kpa (6.377 Psi)轻伤半径的△p按17 Kpa (2.464 Psi)财产损失△p按13.8Kpa(2.00 Psi)这个后面括号里面的数据带入到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直接计算,这个后面的数据是我公司一个老专家通过结果反推回去取的值,因为缺乏编程人员将公式解开,所以采取的这个办法,望大家参考使用。

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方法:爆炸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

它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

从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来看,爆炸就是物质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

物质运动急剧增速,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

一般说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一般将爆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质的能量以一定的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第二阶段强压缩能急剧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引起作用介质变形、移动和破坏。

按爆炸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

例如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气体或液化气体钢瓶的超压爆炸。

化学爆炸就是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例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发生过程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爆炸的能源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化学爆炸有3个要素: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和生成气体产物。

从工厂爆炸事故来看,有以下几种化学爆炸类型:(1)蒸气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是在无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2)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3)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造成压力容器爆炸;(4)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

总之,发生化学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能,爆炸影响范围较大,而物理爆炸仅释放出机械能,其影响范围较小。

1 物理爆炸的能量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破裂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即爆破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有关。

有的介质以气态存在,如空气、氧气、氢气等,有的以液态存在,如液氨、液氯等液化气体、高温饱和水等。

容积与压力相同而相态不同的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产生的爆破能量也不同,爆炸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其能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1.1 压缩气体与水蒸气容器爆破能量当压力容器中介质为压缩气体,即以气态形式存在而发生物理爆炸时,其释放的爆破能量为:(1)式中Eg——气体的爆破能量,kJ;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V——容器的容积,m3;κ——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

常用气体的绝热指数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气体的绝热指数从表1可看出,空气、氮、氧、氢及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绝热指数均为1.4或近似1.4,如用κ=1.4代入式(1)中,得到气体的爆破能量为:(2)Eg=CgV(3)式中Cg——常用压缩气体爆破能量系数,kJ/m3。

压缩气体爆破能量系数Cg是压力p的函数,各种常用压力下的气体爆破能量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常用压力下的气体容器爆破能量系数(κ=1.4时)如将κ=1.135代入式(1),可得干饱和蒸汽容器爆破能量为:(4)用式4计算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没有考虑蒸汽干度的变化和其他一些影响,但可以不用查明蒸汽热力性质而直接计算,对危险性评价可提供参考。

对于常用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容器的爆破能量可按下式计算:Es=CsV(5)式中Es——水蒸气的爆破能量,kJ;V——水蒸气的体积,m3;Cs——干饱和水蒸气爆破能量系数,kJ/m3。

各种常用压力下的干饱和水蒸气容器爆破能量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常用压力下干饱和水蒸气容器爆破能量系数1.2 介质全部为液体时的爆破能量通常用液体加压时所做的功作为常温液体压力容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计算公式如下:(6)式中E L——常温液体压力容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kJ;p——液体的压力(绝),Pa;V——容器的体积,m3;βt——液体在压力卢和温度T下的压缩系数,Pa—1。

1.3 液化气体与高温饱和水的爆破能量液化气体和高温饱和水一般在容器内以气液两态存在,当容器破裂发生爆炸时,除了气体的急剧膨胀做功外,还有过热液体激烈的蒸发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容器内的饱和液体占有容器介质重量的绝大部分,它的爆破能量比饱和气体大得多,一般计算时不考虑气体膨胀做的功。

过热状态下液体在容器破裂时释放出爆破能量可按下式计算:E=[(H1—H2)—(S1—S2)T1]W(7)式中E——过热状态液体的爆破能量,kJ;H1——爆炸前液化液体的焓,kJ/kg;H2——在大气压力下饱和液体的焓,kJ/kg;S1——爆炸前饱和液体的,熵,kJ/(kg·℃);S2——在大气压力下饱和液体的熵,kJ/(kg·℃);T1——介质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W——饱和液体时质量,kg。

饱和水容器的爆破能量按下式计算:Ew=CwV(8)式中Ew——饱和水容器的爆破能量,kJ;V——容器内饱和水所占的容积,m3;Cw——饱和水爆破能量系数,kJ/m3,其值如表4所示。

表4 常用压力下饱和水爆破能量系数2 爆炸冲击波及其伤害-破坏作用2.1 冲击波超压的伤害-破坏作用压力容器爆破时,爆破能量在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3种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介绍,后二者所消耗的能量只占总爆破能量的3%~15%,也就是说大部分能量是产生空气冲击波。

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阵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容器破裂时,容器内的高压气体大量冲出,使它周围的空气受到冲击而发生扰动,使其状态(压力、密度、温度等)发生突跃变化,其传播速度大于扰动介质的声速,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成为冲击波。

在离爆破中心一定距离的地方,空气压力会随时间迅速发生而悬殊的变化。

开始时,压力突然升高,产生一个很大的正压力,接着又迅速衰减,在很短时间内正压降至负压。

如此反复循环数次,压力渐次衰减下去。

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p。

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一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超压△p可以达到数个甚至数十个大气压。

冲击波伤害一破坏作用准则有:超压准则、冲量准则、超压一冲量准则等。

为了便于操作,下面仅介绍超压准则。

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

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表6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2.2 冲击波的超压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与产生冲击波的能量有关,同时也与距离爆炸中心的远近有关。

冲击波的超压与爆炸中心距离的关系:△p∝R—n(9)式中△p——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MPa;R——距爆炸中心的距离,m;n——衰减系数。

衰减系数在空气中随着超压的大小而变化,在爆炸中心附近内为2.5~3;当超压在数个大气压以内时,n=2;小于1atm(0.1MPa)时,n=1.5。

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数量的同类炸药发生爆炸时,如果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R之比与炸药量q三次方根之比相等,则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同,用公式表示如下:如(10) 式中R——目标与爆炸中心距离,m;R0——目标与基准爆炸中心的相当距离,m;q0——基准爆炸能量,TNT,kg;q——爆炸时产生冲击波所消耗的能量,TNT,kg;△p——目标处的超压,MPa;△p0——基准目标处的超压,MPa;α——炸药爆炸试验的模拟比。

式10也可写成为:△p(R)=△p0(R/α)(11)利用式11就可以根据某些已知药量的试验所测得的超压来确定在各种相应距离下任意药量爆炸时的超压。

表7是1 000kgTNT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

表7 1 000k8TNT爆炸时冲击波超压综上所述,计算压力容器爆破时对目标的伤害/破坏作用,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首先根据容器内所装介质的特性,分别选用式2~式8计算出其爆破能量正。

(2)将爆破能量q换算成TNT当量q0,因为1kg 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 kJ /kg~4 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为4 500kJ/kg,故其关系为:q=E/q INT=E/4 500(12)(3)按式10求出爆炸的模拟比α,即:α=(q/q0)1/3=(q/1 000) 1/3=0.1q1/3(13)(4)求出在1 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0,即R0=R/α。

(5)根据R0值在表7中找出距离为R0处的超压△p0(中间值用插入法),此即所求距离为R处的超压。

(6)根据超压△p值,从表5和表6中找出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一破坏作用。

2.3 蒸气云爆炸的冲击波伤害一破坏半径爆炸性气体以液态储存,如果瞬态泄漏后遇到延迟点火或气态储存时泄漏到空气中遇到火源,则可能发生蒸气云爆炸。

导致蒸气云形成的力来自容器内含有的能量或可燃物含有的内能,或两者兼而有之。

“能”主要形式是压缩能、化学能或热能。

一般说来,只有压缩能和热能才能单独导致形成蒸气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