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原子中的电子习题解答
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

《原子结构》作业参考解析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因此p 电子沿“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B. 主量子数为2时,电子层有2s 和2p 两个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核外只有一个原子轨道D. 电子云是 |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D 】A :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只是在核外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小,因此p 电子不是沿着“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的;B :主量子数为2时,有2s 和2p 两种轨道,而其中2p 有3个简并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是却远远不止1个轨道,当这个电子位于1s 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而当这个电子位于其它高能级轨道时,氢原子处于激发态;D :电子云是用小黑点密集程度的变化情况来形象化的描述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而|ψ|2的物理意义是核外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因此说电子云是|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2. 下列原子轨道不存在的是A. 8sB. 3fC. 4dD. 7p【B 】根据量子数的取值要求,主量子数n 只能取1,2,3…等非零正整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的取值受n 的限制,只能取0,1,2,…,(n -1),共取n 个值;磁量子数m 的取值又受l 的限制,只能取0,±1,±2…±l ,共取2l +1个值。
据此,当n 为3时,l 最大只能取值为2,当l 为2时是d 轨道,所以不可能出现3f 轨道。
3.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为A. n ,l ,m ,sB. n ,l mC. n ,lD. n【C 】主量子数n 的大小决定了核外电子离核的远近,由于电子离核越近,受原子核吸引越强,因此能量越低,而离核越远,受原子核吸引越小,因此能量越高,所以主量子数也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外,还收到其它电子对其的排斥作用,我们主要考虑内层和同层电子对其的屏蔽作用,因此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同时还与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有关;而磁量子数m 的取值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所以与电子和轨道的能量无关;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体现了电子的自旋运动,也与其能量无关,因此对于多电子原子而言,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主要受到n 和l 的影响。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n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2p 3d 4s 4f 5s【解答】 2p 主量子数2,角量子数1,轨道数33d 主量子数3,角量子数2,轨道数54s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0,轨道数14f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3,轨道数75s 主量子数5,角量子数0,轨道数1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Ψn,l,m 表示出来。
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解答】当n=4时,可能有n2=16条原子轨道。
n l M4 01230,±10,±1,±20,±1,±2,±3Ψ4,0,0,Ψ4,1,0,Ψ4,1,1,Ψ4,1,-1,Ψ4,2,0,Ψ4,2,1,Ψ4,2,-1,Ψ4,2,2,Ψ4,2,-2,Ψ4,3,0,Ψ4,3,1,Ψ4,3,-1,Ψ4,3,2,Ψ4,3,-2,Ψ4,3,3,Ψ4,3,-3 每条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16条原子轨道,电子可能处于32种运动状态。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l=2,m=0,ms=±1/2(2)n=2,l= ,m=0,ms=±1/2(3)n=4,l=2,m= ,ms=-1/2(4)n=3,l=2,m=2,m=s=-1/2(5)n=2,l= ,m=-1,ms=+1/2(6)n=5,l=0,m= ,ms【解答】(1) 3,4,5,……,正整数;(2) 0,1(3) 0,±1,±2(4) +1/2,-1/2(5) 1(6) 04.填上n、l、m、m s等相应的量子数:量子数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取决于量子数。
【解答】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s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doc

第7章习题解答②一、是非题1.原子核外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系第五周期有50 种元素。
.()解:错2.原子序数为37的元素,其原子中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应为5, 0, 0, +|(或-专)。
.()解:对3.对多电子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E(ns)<E(np)<E(nd)<E(nf)o .() 解:对4.鲍林(Pauling)能级图表明了原子能级随原子序数而发生的变化。
.() 解:错5.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级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
因为E(ls)<E(2s),所以任何时候Is电子比2s电子靠近原子核。
.()解:错6.对氢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ls<2s<2p<3s<3p<4s<3d。
.( )解:错7.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核外M亚层的电子数是23。
() 解:错& 某元素的原子处在基态时,3d亚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o . ()解:对二、选择题1.下列各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属于基态的是.()。
(A^shs^p1;(B)l?2/2j733?;(C)l?2?2/3?4?;(D)l?2?2p63?3p64?…解:D2.39号元素令乙原子的电子排布应是()。
(A) 1 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 l5s2;(B) 1 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p1;(C)l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5s2;(D) 1 s-2s22p63s23p63d l04s-4p65s25d l。
解:A3.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l?2?2/;(B)l?2/2p33?;(C)1522?2/3?3/3J54? ;(D)l?2?2p63?3p63J34?o解: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某一多电子原子的3p亚层上仅有两个电子,它们必然自旋相反。
初中化学 原子的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结构是()A. 细胞B. 粒子C. 分子D. 质子答案:C2. 原子中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什么都不是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行B. 质子和中子分别带正电和负电C. 原子核中的粒子数目不固定D. 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大于中子答案:A4. 原子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 原子核和电子云B. 原子核和质子C. 原子核和中子D. 电子云和质子答案:A5. 原子核中所含的质子数决定了()。
A. 元素的化学性质B. 元素的物理性质C. 元素的放射性D. 元素的熔点答案:A6.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直径是电子云的数千倍B.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C.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相等D. 原子核是由正电质子组成的答案:B二、判断题1.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答案:错2.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的直径的万分之一。
答案:对3. 原子核的电子云中没含有电子。
答案:错4.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对5. 原子核内质子的质量大于中子。
答案:错三、填空题1.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2.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________。
答案:10^-15米3. 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的数量差异称为________。
答案:中子过剩4. 原子的质子数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答案:原子序数,Z5. 电子绕行的区域称为________。
答案:电子云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原子核的构成和性质。
答案: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原子中占据着非常小的体积空间,约占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倍。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质子的质量略大于中子。
此外,原子核还具有放射性。
2. 原子的质子数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答案:元素的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什么是原子和电子

什么是原子和电子一、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础。
在化学和物理学中,原子被认为是最小的粒子,它在化学反应中保持其身份和性质。
二、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电子带负电。
三、原子的性质1.原子是电中性的,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2.原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种类和电子排布决定。
3.原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化合物。
四、电子的概念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带有负电荷的粒子。
电子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运动,距离原子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五、电子的作用1.电子参与化学反应,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使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
2.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3.电子的能级分布和跃迁决定了原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六、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电子首先填满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依次填充能量更高的轨道。
原子的电子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七、原子的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相同的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但质量数不同(即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八、原子的应用原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核能发电、核医学、原子钟、材料科学等。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具有电中性、化学性质和一定的结构。
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围绕原子核运动,参与化学反应和形成化学键。
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同位素对其性质和应用有重要影响。
习题及方法:1.习题:什么是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我们知道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电子。
答案:电子。
2.习题:原子由哪两部分组成?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一、原子的诞生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原子核的科学家是( )解析:汤姆生最早提出了电子学说,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学说,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核,玻尔最早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答案:C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答案:B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
下列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答案:C二、能层与能级1..M能层对应的电子层是( )A.第一能层B.第二能层C.第三能层D.第四能层答案:C2.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答案:D3.下列各电子能层中含有3p能级的是( )能层能层能层能层答案:C能层具有的能级数为( )解析:每一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N能层为第四能层,故能级数为4。
答案:B5.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 )能层能层能层能层答案:C6.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 )答案:B7.在N能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答案:D9.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答案: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相等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答案:D11.下列是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相同答案:A12.画出Be、N、Ne、Na、Mg这些元素的基态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只有K层与L层的元素有(2)含有M层的有(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有。
第2讲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练习题

第二讲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练习题一、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我们常用电子层来表明。
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依次类推,由近及远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依次把它们叫做K、L、M、N、O、P、Q层。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如图。
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依次类推。
1-2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 M N K L M N12345678910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HHeLiBeBCNOFNe122 12 22 32 42 52 62 72 811121314151617181920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NaMgAlSiPSClArKCa2 8 12 8 22 8 32 8 42 8 52 8 62 8 72 8 82 8 8 12 8 8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是: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2.电子式(原子、离子)[课堂练习]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结构示意图:Na+;Cl-;Ar ;K+;N ;O 电子式:S2-;K+;S;P ;He 。
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B.所有粒子都带中子C.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不含电荷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B.电子云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C.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越不容易失去D.在原子中,除最外层电子层,每层上的电子数必符合2n2个3.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中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中子数B.中性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在R2-中: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D.在R2+中: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4.在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中,决定原子种类的是()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5. M层有2个价电子的元素A和L层有5个价电子的元素B,组成稳定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式量为()A.88 B.40 C.100 D.726.有X和Y两种元素,且X3-和Y n+的电子数相等,若X的核电荷数为z,则Y的核电荷数为()A.z-n-3B.z-n+3C.z+n+3D.z+n-3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3+-D.Na8.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A.+5 B.+6 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9.下列各组粒子中,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是()A.F-,ArB.Ca2+,AlC.K+,S2-D.Mg2+,Cl+10.若a A n+和b 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A.b+n+2B.b+n-2C.b-n-2D.b-n+211.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F2B.HClC.Na2OD.H2O12.有X和Y两种元素,且X3-和Y n+的电子数相等,若X的核电荷数为z,则Y的核电荷数为()A.z-n-3B.z-n+3C.z+n+3D.z+n-313.今有A、B、C三种元素,A、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2,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A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C原子比B原子少一个电子层,这三种元素分别是()A.S Si Be B.O C Mg C.O Si Ca D.S C He14.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C.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15.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A.ba R B.22-+-baaRC.22+++baaR D.baa+-2R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C.金属性越活泼,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D.非金属性越活泼,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17.在核电荷数为1—20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 )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18.某离子的原子核里有n个质子,该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是()A.n-10 B.10-n C.n+10 D.n/1019.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XY2B.X2Y C.X2Y3D.X3Y2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二、填空题19X在其化合物中,最高正价为,负价为。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题目一1. 原子核由哪两种粒子组成?2. 电子的属性是什么?3. 原子的质量数由什么决定?4. 如何计算一个原子的电子数?5. 请列举五种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参考答案: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具有负电荷和质量很小的特性。
3. 原子的质量数由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决定。
4. 一个原子的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
5. 例如:氢(H) - 1,氧(O) - 8,氮(N) - 7,铜(Cu) - 29,铁(Fe) - 26.题目二1.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2. 哪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3.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组织的?4. 元素的周期性特点是什么?5.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主要分组?参考答案:1.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排列化学元素的表格,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元素信息。
2.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
3.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组织,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分在同一垂直列(组)中。
4.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特点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的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5.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主要分组。
题目三1. 排列下列元素按原子升序:铜、氧、铁、钠。
2. 哪个元素的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什么?4. 请列举两种气体元素。
5.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参考答案:1. 氧、钠、铁、铜。
2. 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的元素是氧。
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
4. 例如:氢(H)和氧(O)。
5.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结合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章原子中的电子
一选择题
1. 关于电子轨道角动量量子化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B )
A.电子轨道角动量L的方向在空间是量子化的;
B.电子轨道平面的位置在空间是量子化的;
C.电子轨道角动量在空间任意方向的分量是量子化的;
D.电子轨道角动量在z轴上的投影是量子化的。
2. 设氢原子处于基态,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电子以玻尔半径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B.电子只可能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体内出现;
C.电子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面附近出现的概率最大;
D.电子在以玻尔半径为半径的球体内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相同。
3. 在施特恩和盖拉赫实验中,如果银原子的角动量不是量子化的,在照相底板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银迹:( B )
A. 一片银迹
B. 一条细纹
C. 二条细纹
D. 不能确定
4. 氩(Ar,Z =18)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是:( C )
A. 1s22s83p8
B. 1s22s22p63d8
C. 1s22s22p63s23p6
D. 1s22s22p63s23p43d2
5. 在激光器中利用光学谐振腔( C )
A.可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
B.可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
C.可同时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和单色性
D.既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也不能提高其单色性
6.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 D )
A.氦—氖激光器
B. 二氧化碳激光器
C. 钕玻璃激光器
D.红宝石激光器
E. 砷化镓结型激光器
二填空题
1. l =3时轨道角动量有7 个可能取向。
2. 在解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时,通常在球坐标系中将方程的解表示为径向波函数R(r)、极角波函数()、方位角波函数()的乘积。
3. 1921年施特恩和盖拉赫在实验中发现:一束处于基态的原子射线在非均匀磁场中分裂为两束。
对于这种分裂无法用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来解释,只能用 电子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来解释。
4. 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轨道角动量的关系为 2e
L m e L -=μ;电子的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为S e
m e S -=μ。
5.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状态,可由四个量子数来确定,其中主量子数n 可取的值为 1, 2, 3…(正整数) ,它可决定 原子系统的能量 。
6. 原子内电子的量子态由n ,l ,m l 及m s 四个量子数表征。
当n ,l ,m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 2 ;当n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2(2 l +1)_;当n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2 n 2____。
7. n =3的主壳层内有 3 个子壳层;分别是 s 子壳层、 p 子壳层、 d 子壳层。
8. 原子中l 相同而m l 、m s 不同的电子处于同一子壳层中,l =3的子壳层可容纳 14___个电子。
9. 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是 粒子数反转分布 ,激光的四个主要特性是 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光强大。
10. 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的作用是(1) 产生与维持光的振荡,使光得到加强,(2)使激光有极好的方向性,(3)使激光的单色性好。
三 计算题
1. 假设氢原子处于n =3,l =1的激发态,则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空间有那些可能取向计算各可能取向的角动量与z 轴之间的夹角。
解:l =1时,m l =0, 1,故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空间有3种可能取向。
轨道角动量的大小ηη2)1(=+=l l L ,L z 的数值为η,0,η-。
设角动量与z 轴之间的夹角为 ,则cos = L z /L 。
将L 及
L z 的三种取值代入计算得到 = /4、/2、3/4。
如图所示。
2. 氢原子在n =2,l =1状态的径向波函数为
)2exp()(241
)(0
03021a r a r a r R -= 试计算在此状态下,距核多远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
解 电子出现在半径为r →r +d r 的球壳内的径向概率密度为
22
)()(r r R r w =
把量子数n =2,l =1时的径向波函数代入上式,可得此状态下电子的径向概率密度w (r ) 05042224)()(a r
e a r r r R r w -== 电子距核的概率密度最大处满足条件
0)4(241d )(d 0004350=-=--a r
a r e a r e r a r r w 由上式解得r =4a 0。
即在n =2,l =1的状态时,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r = 4a 0处的概率密度最大,a 0为玻尔半径。
3. 试证明:对于氢原子的基态来说,电子的径向概率密度对r 从0到的积分等于1。
这一结果具有什么物理意义
解:电子的基态径向波函数为)exp(2)(030
10a r a r R -=,根据电子径向分布概率密度()式22
)()(r r R r w =,对r 从0到的积分 1)]221(1[ d 4d )(020********
000=++-==∞-∞-∞⎰⎰a r a r e r r e a r r w a r a r
此积分结果等于1,表示处于基态的电子总会在全空间的某一点出现,或者说在全空间找到此电子的概率为1。
4. 试描绘原子中l =3时电子角动量在磁场中空间量子化示意图,并求出L 在磁场方向上分量L z 的可能值。
解:当l =3时,角动量大小为
()ηη321=+=l l L
因3,2,1,0±±±=l m ,故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
ηηηη3,2,,0±±±==l Z m L
其空间取向如下图所示。
5.CO 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为10.6?m 。
试求:(1)与此波长相应的CO 2的能级差是多少(2)温度为300K 时,处于热平衡的CO 2气体中在相应的高能级上的分子数是低能级上的分子数的百分之几 解:(1)eV 118.0J 1088.110
6.1010310626.62068
34=⨯=⨯⨯⨯⨯===∆---λνhc
h E (2)设处于能级能级差为E 的高、低能级上的分子数分别为n 2和n 1,其比值为 %07.1)]3001038.1/(1088.1exp[ :232012=⨯⨯⨯-==--∆-kT
E e n n
0η2η3η4η2η
4η 3η η。